兄臺用經(jīng)絡(luò)臟腑辨證,把經(jīng)方中的六經(jīng)等同于《內(nèi)經(jīng)》中的六經(jīng),其兩者之本質(zhì)是有別的。經(jīng)方中的六經(jīng)是八綱的具體化,是病性,病位,病勢的描述。太陽病為在表的陽熱實證,少陰病為在表的虛寒陰;陽明和太陰各自為里實熱陽證和里虛寒陰證;少陽和厥陰各自為在半表半里的陽熱實證和半表半里的虛寒陰。而非經(jīng)絡(luò)中的具體某一經(jīng)或多經(jīng)發(fā)病。
其實從當歸四逆湯的藥物組成來一方測證,可見其治非在厥陰,而針對太陽和太陰合病。當歸四逆湯有
桂枝湯去
生姜+溫經(jīng)養(yǎng)血的當歸+通利血脈的通草+溫通化飲的細辛組成?梢姴∪怂伢w已有桂枝湯體質(zhì)(營衛(wèi)不和,常
自汗出等)和血虛水盛的情況,感寒邪后血虛寒凝,血脈不通,故現(xiàn)“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是寒在外,血脈不通,與厥冷不同。同時臨床上也常見四肢或身體痛等癥。用桂枝湯調(diào)營固衛(wèi)而去生姜唯恐本已血虛不足而發(fā)汗更傷氣血;加當歸以養(yǎng)血溫經(jīng)脈,通草,細辛溫化寒飲,利脈道中的水氣。
當歸四逆湯雖冠名“四逆”,但與太陰里虛寒的四逆湯證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與當歸四逆湯類同的還有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證見當歸四逆湯證兼有心
腹痛,嘔逆,
頭痛等吳茱萸證。
太陰里虛寒證的四逆湯類方有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注膽汁湯,四逆加
人參湯和
茯苓四逆湯。證屬里虛寒的太陰病,當然都見“腹?jié)M而吐,自利益甚,脈沉微,自利不渴”等。
1-四逆湯(
干姜,附子,甘草)證從藥物組成看其癥比“脈沉微,身無大熱,煩躁不得眠”的干姜附子湯和“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的甘草干姜湯都更嚴重,可看成是干姜附子湯和甘草干姜湯的合方,變成了四逆脈微欲絕的里虛寒重證。
2-通脈四逆湯(加大干姜,附子之量以溫陽+甘草組成),證見四逆湯證但里虛寒和脈絕更甚。出現(xiàn)“里寒外熱,面赤,或腹痛,或咽痛的陰盛格陽證或利止脈不出”的極度里虛寒證。
3-通脈四逆加
豬膽汁湯:為通脈四逆湯的更甚者,證見“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為欲絕,或脈不出”的危證。
4-
四逆加人參湯:四逆湯+人參。為吐利后
胃氣虛衰,脈微弱之證。
5-茯苓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加茯苓。證見四逆加人參湯證,又見心下悸,煩躁及小便不利者。
當然,還有一個
四逆散(枳,甘,柴,芍)那就跟虛證寒證沒任何關(guān)系了!秱摗318條:“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下利重者,四逆散主之”從方藥和證治看明明是半表半里
柴胡類方治的是少陽病。
可見,同為“四逆”,但病有各異(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主太陽太陰合病而見血虛有飲外寒之厥寒;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為里虛寒有重到極度衰微;四逆加人參湯,茯苓四逆湯乃四逆湯的兼證,熟悉經(jīng)方的藥證,便可明辨其別。四逆散就是柴胡類方,主半表半里胸膈脘腑的氣逆氣郁之證了)不可不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