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趺陽脈微弦,法當(dāng)腹?jié)M,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dāng)以溫藥服之。
【注】
趺陽胃脈也,當(dāng)緩而和,今見弦脈,是肝脈也。肝脈見于脾部,是木盛土虛也,法當(dāng)腹?jié)M。今不復(fù)滿者,肝脈微弦不盛而脾不虛,故脾未受病也。肝自郁則失其條達(dá)之性,必本經(jīng)自病,故便難兩胠痛也。然非肝火實病,此乃虛寒從下上也,當(dāng)以溫藥服之。
□
腹?jié)M時減,復(fù)如故,此為寒,當(dāng)與溫藥。
【按】
此篇無治虛寒腹?jié)M之方,當(dāng)與溫藥之下,當(dāng)有「宜厚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十四字,必是脫簡,閱『傷寒論·太陰篇』自知。
【注】
此承上條,互詳其證,以明其治也。腹?jié)M便難,脾實病也,今腹?jié)M而不便難,脾虛病也。且腹?jié)M有時而減,有時復(fù)如不滿,乃虛寒也,當(dāng)與溫藥主之。以厚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消滿散寒,緩中降逆補虛,乃治虛滿之法也。
【集注】
魏荔彤曰:腹?jié)M或服下藥,或服補藥,有時減退,未幾旋腹?jié)M如故,則不可作實與熱治也。
仲景明此為寒,里寒從無下法,惟有溫藥與服,虛者以溫中補氣,實者亦以溫中行氣為義,是治氣寒腹?jié)M第一善法也。
厚樸半筋生姜半筋半夏半筋人參一兩甘草(炙)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
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當(dāng)須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
腹?jié)M時減、時滿虛滿也;腹?jié)M常常而滿實滿也。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謂腹?jié)M不減,雖減不過稍減,不足言減也。虛滿當(dāng)溫,實滿當(dāng)下,故宜大承氣湯下之,此治實滿之法也。
【集注】
尤怡曰:減不足言,謂雖減而不足云減,所以形其滿之至也,故宜大下。所謂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也。
大承氣湯方(見前痙病中)
□
病者腹?jié)M,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注】
前條腹?jié)M,以時減、時不減別虛實;此條腹?jié)M,以痛、不痛辨有余不足也。腹?jié)M按之不痛為虛,虛者脾虛也,可溫之,則當(dāng)與厚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也。按而痛者為實,實者胃實也,可下之,當(dāng)與大承氣湯。胃實者舌胎必黃,若未下者,下之黃胎自去也。
【集注】
趙良曰:腹?jié)M亦有屬實,實則非虛寒也明矣,豈概以溫藥治之乎?故有試之之法,在痛與不痛之分,虛實較然矣。蓋胃實必?zé)幔瑹嵴舯厣帱S,下其實熱,舌黃不自已乎?
有此一辨,并虛者愈審已。
魏荔彤曰:無形之虛氣作痞塞,則按之無物,何痛之有?倘挾有形之實物為患,如宿食在胃,疝氣在少腹等是也。按之有物阻礙于藏府之側(cè)焉,有不痛者乎?是于按之痛否,以決其虛實之法也。
□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按】
躁而不渴,當(dāng)是「燥而不渴」,文始通順。胸中寒實,當(dāng)是「胃中寒實」,若是胸中寒實,如何曰下利不止者死?皆是傳寫之□。
【注】
病者面色痿黃,若口燥而渴者,熱實也;今痿黃口燥不渴,寒實也。寒實者當(dāng)不下利,若下利是寒虛也;今下利不止,乃寒虛胃氣下脫,故死也。
【集注】
程林曰:痿黃者,脾胃病也,見燥而渴者為熱,不渴者為寒。病人既痿黃,又兼下利不禁,則脾氣衰絕,故死。
李□曰:下利若燥而渴者為熱,陽氣尚存,猶為可治。今燥而不渴,胃中寒邪盛也,若利不止,則陰盛陽衰,氣下脫矣,故死。
□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fēng)冷,谷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沖,不沖者,心下則痞。
【注】
此承上條寒實證誤以寒藥下之之義也。瘦人形氣虛弱,難御外邪,若繞臍痛,必有風(fēng)冷傷胃,致令谷氣不行也。繞臍疼痛,雖屬實邪,但因風(fēng)冷則為寒實,醫(yī)者當(dāng)溫而行之。今反以寒藥下之,其風(fēng)冷之邪,若上虛則氣上沖,中虛則痞結(jié)心下,理必然也。
【集注】
尤怡曰:瘦人藏虛氣弱,風(fēng)冷易入,入則谷氣留滯不行,繞臍疼痛,有似里實而實為虛冷,是宜溫藥以助脾之行。乃反下之,谷出而風(fēng)冷不與俱出,正乃益虛,邪乃無制,勢必上沖,若不沖者,心下則痞。
□
寸口脈弦者,即□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注】
此詳申首條,兩胠疼痛屬寒之義也。寸口脈弦,即首條之弦也。□下拘急而痛,即首條之兩胠疼痛也。何以知其為寒也?然必其人有陽虛嗇嗇惡寒之證,始為肝寒而痛也,即有腹?jié)M,亦當(dāng)溫之可也。
【集注】
程m.zxtf.net.cn/shiti/林曰:弦,肝脈,陰也。肝脈循□里,寒主收引,故□下拘急而痛,以寒勝于內(nèi),而陽氣不行于外,故外亦嗇嗇而惡寒也。
□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fā)熱色和者,善嚏。
【注】
中寒家,謂素有中寒病之人也。前以時減辨腹?jié)M之中寒,又以惡寒辨□痛之中寒,此以喜欠清涕出而辨心胸之中寒也。欠者,呵欠也。夫人欲睡喜欠者,陰引陽入也;睡覺喜欠者,陽引陰出也。今中寒喜欠者,是陰盛引陽也。年老之人清涕出者,是陽虛也;遇寒之人清涕出者,是寒盛也。今中寒而清涕出者,是陽氣虛寒也。若發(fā)熱色和者,非為中寒也,乃為外寒所搏,雖有清涕出,亦因善嚏而出也。
□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注】
上條以喜欠清涕自出,辨心胸之中寒;此條以下利欲嚏不能嚏,而辨腹中寒也。其人下利里氣素虛也,欲嚏不能嚏,何以知此人腹中寒也?蓋噴嚏者,雷氣之義也,其人內(nèi)陽外陰陽氣奮發(fā)而為嚏也。今欲嚏而不能嚏,是陽欲出而復(fù)留,陰氣盛也,故知腹中寒也。
【集注】
沈明宗曰:此脾經(jīng)受寒現(xiàn)證也。寒中太陰,陰寒濕盛,陽虛不固,其人下利,但通多不足,故為里虛。蓋陽和則嚏,而欲嚏不能,乃陰寒凝滯于里,所以肚中病也。
□
【注】
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鳴氣也,腹中寒氣,故雷鳴切痛。而胸□逆滿者,腸胃之外寒氣為之也;腹痛雷鳴嘔吐者,腸胃之中寒氣為之也。主之以附子粳米湯,勝寒氣,和內(nèi)外,此治腹中寒之法也。
附子(炮)一枚半夏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粳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注】
心痛中大寒痛,謂腹中上連心胸大痛也,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脈伏等大寒證之意也。嘔逆不能飲食者,是寒甚拒格于中也。上沖皮起,出見頭足者,是寒甚聚堅于外也。上下痛不可觸近,是內(nèi)而藏府,外而經(jīng)絡(luò),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之以大建中湯,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參、膠飴大建中虛,服后溫覆,令有微汗,則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蜀椒(去汗)二合干姜四兩人參二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爨頃,可飲粥二升,后更服,當(dāng)一日食糜溫覆之。
□
寒氣厥逆,赤圓主之。
【按】
此條之文、之方,必有簡脫,難以為后世法,不釋。
茯苓四兩半夏(洗)四兩(一方用桂)鳥頭(炮)二兩細(xì)辛一兩
右四味,末之,真朱為色煉丸,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飲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
□
痛而閉者,厚樸三物湯主之。
【注】
腹?jié)M而痛下利者,用理中湯,所以溫其中也。腹?jié)M而痛便閉者,用厚樸三物湯,所以開其下也。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nèi)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
其脈數(shù)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弦數(shù)者,當(dāng)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按】
「其脈數(shù)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弦數(shù)者」之十九字,當(dāng)是衍文,閱『傷寒論·辨脈法』自知。「當(dāng)下其寒」之四字,當(dāng)在「必心下堅」之下,文義始屬。
【注】
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乃寒實也,當(dāng)下其寒。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大者陽實,緊者陰實也,故可下之。
□
□下偏痛,發(fā)熱,其脈緊弦,此寒也,宜溫藥下之,以大黃附子湯。
【按】
□下偏痛之「偏」字,當(dāng)是「滿」字,必是傳寫之□。
【注】
腹?jié)M而痛,脾實邪也;□下滿痛,肝實邪也。發(fā)熱若脈數(shù)大,胃熱實邪也。今脈緊弦,脾寒實邪也,當(dāng)以溫藥下之,故以大黃附子湯下其寒實。方中佐細(xì)辛者,以散其肝邪,此下肝脾寒實之法也。
【集注】
尤怡曰:□中滿痛而脈緊弦,陰寒成聚也,雖有發(fā)熱,亦有陽氣被郁所致。是以非溫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結(jié),故曰:宜以溫藥下之。
大黃三兩附子(炮)三枚細(xì)辛二兩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進(jìn)一服。
□
病腹?jié)M,發(fā)熱,十日脈浮而數(shù),飲食如故,厚樸七物湯主之。
【注】
病腹?jié)M,里證也。發(fā)熱,里熱也。然十日脈浮而數(shù),表熱亦未已也,飲食如故,胃熱能消谷也。因胃熱里實,表熱發(fā)熱,故用厚樸七物湯,表里均解,腹?jié)M發(fā)熱兩除也。
【集注】
程林曰:腹?jié)M者,內(nèi)有實熱也。十日脈尚浮而數(shù),浮為在表,表熱邪未已,故發(fā)熱,數(shù)為在里,里熱能消谷,故飲食如故,與此方蕩腹?jié)M而除表熱。夫表里俱實,當(dāng)先解表,乃可攻里,今表邪微而里邪甚,故用承氣桂枝二湯,相合以和表里,如傷寒之用大柴胡,此其義也。
厚樸半筋甘草三兩大黃二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姜五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
寒多者,加生姜至半筋。
□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dāng)下之,宜大柴胡湯。
【按】
按之心下滿痛之下,當(dāng)有「有潮熱」之三字,若無此三字,則不當(dāng)與大柴胡湯,是必傳寫之遺。
【注】
按之心下滿痛,有潮熱者,此為表里俱實,當(dāng)下之,宜大柴胡湯兩解之。此二治皆下實滿之法也。
柴胡半筋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洗)半筋枳實(炙)四枚大黃二兩大棗十二枚生姜五兩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wèi)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摶,即為寒疝。繞臍痛苦,發(fā)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按】
此條脈重出,下條有證無脈,「其脈沉緊者」之五字,當(dāng)在下條里急之下。然脈弦而緊,是勁急之甚,當(dāng)屬寒疝之重者。其白汗之「白」字,當(dāng)是「自」字。下條其脈沉緊是里痛之脈,當(dāng)屬寒疝之輕者,必是傳寫之□。
【注】
疝病犯寒即發(fā),故謂之寒疝也。其病發(fā)則繞臍少腹急痛,惡寒汗出,手足厥冷,不欲飲食,脈弦而緊,主急主痛,此寒疝應(yīng)有之證脈也。主之烏頭煎者,是專以破邪m.zxtf.net.cn/sanji/治標(biāo)為急,虛實在所不論,故曰: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也。
烏頭(熬,去皮,不□咀)大者五枚
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
寒疝,腹中痛,及□痛里急者,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主之。
【按】
□痛里急之下,當(dāng)有上條「其脈沉緊」四字。
【注】
寒疝腹中痛及□痛里急,脈見沉緊,較之繞臍苦痛輕矣。且無惡寒汗出,手足厥冷,故不用烏頭煎之大溫大散,而用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養(yǎng)正為本,散寒為次,此治寒疝之利劑也。服烏頭煎病勢退者,亦當(dāng)與之。
【集注】
李□曰:疝屬肝病,肝藏血,其經(jīng)布□肋,腹□并痛者,血氣寒而凝澀也。當(dāng)歸通經(jīng)活血,生姜溫中散寒。里急者,內(nèi)虛也,用羊肉補之,『內(nèi)經(jīng)』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也。
沈明宗曰:按此連沖脈為疝,治當(dāng)溫補也。肝木受邪,乘脾則腹中痛,本經(jīng)之氣不舒,故□亦痛,連及沖脈則里急矣。所以當(dāng)歸補養(yǎng)沖任而散風(fēng)寒,羊肉溫補榮衛(wèi)之氣,脾邪散而痛自止。方后云:痛而多嘔,乃肝氣上逆臨胃,故加橘、術(shù)補之。
當(dāng)歸三兩生姜五兩羊肉一筋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筋。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術(shù)一兩。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dāng)烏頭桂枝湯主之。
【按】
「抵當(dāng)」二字,衍文也。
【注】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體疼痛,此疝之寒重者也。灸刺、諸藥不能取效,則急以烏頭煎加桂枝湯五合,以解內(nèi)外之盛寒也。
【集注】
徐彬曰:起于寒疝腹痛,而至逆冷,手足不仁則陽氣大痹,加以身疼痛,榮衛(wèi)俱不和,更灸刺諸藥不能治,是或攻其外,或攻其內(nèi),邪氣牽制不服也。故以烏頭攻寒為主,而合桂枝全湯以和榮衛(wèi),所謂七分治里、三分治表也。
烏頭五枚
右一味,以蜜二筋,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fù)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方解】
以桂枝湯五合解之者,溶化也。令得一升,謂以烏頭所煎之蜜五合,加桂枝湯五合溶化,令得一升也。不知,不效也;又不知,又不效也;其知者,已效也。如醉狀,外寒方散。得吐者,內(nèi)寒已伸,故為中病也。
□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
【按】
尺中亦微而澀之「微」字,當(dāng)按『傷寒論』作「大」字是。
【注】
宿食病,即今之傷食病也,謂食隔宿不化也。人病腹?jié)M而痛,何以別之為宿食也?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謂按且大、且澀、且有力也,關(guān)上尺中亦然。大澀有力為實而不利,故知有宿食也。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
□
脈數(shù)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注】
腹?jié)M而痛,脈數(shù)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故當(dāng)下之。
【集注】
李□日:滑者,水谷之氣勝也,若滑而兼數(shù),則實熱已入胃府矣。故云:有宿食可下之。
□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
初下利不欲食者是傷食,惡食不欲食也;久下利不欲食者,是傷脾不能食也。今初下利即不欲食,以有宿食故也。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無疑矣。
【集注】
沈明宗曰:此傷食而致下利也。驟傷宿食,停滯胃中,壅遏升降之機,不轉(zhuǎn)腸中,水谷不分而下奔則利,宿食在胃,故不欲食。必當(dāng)攻去宿食,利得止而欲食,故宜大承氣湯。
□
宿食在上脘,當(dāng)吐之,宜瓜蒂散。
【注】
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隔間痛而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心中痛而吐,或痛不吐,可吐可下也;在下脘者,臍上痛而不吐,不可吐可下也。今食在上脘,故當(dāng)以瓜蒂散吐之也。
瓜蒂(熬黃)一分赤小豆(煮)一分
右二味,杵為散,以香鼓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亡血及虛者,不可與之。
□
脈緊如轉(zhuǎn)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注】
轉(zhuǎn)索無常,緊脈之狀也。若浮緊傷寒,沉緊冷痛,冷犯胃脘,谷氣不行,故曰:有宿食也。
□
脈緊,頭痛風(fēng)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脈緊)
【注】
脈緊頭痛,是外傷風(fēng)寒病也,脈緊腹痛,是內(nèi)傷宿食病也。
【集注】
李□曰:按此脈與證,似傷寒而非傷寒者,以身不疼、腰脊不強故也。然脈緊亦有辨浮而緊者,為傷寒;沉而緊者,為傷食。『甲乙經(jīng)』曰:人迎緊甚傷于寒,氣口緊甚傷于食,則寒與食又以左右手為辨已,是以知腹中有宿食不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