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診斷
成年人尤其年齡在40歲以上、出現無痛性血尿,特別是終未血尿者,都應想到泌尿系腫瘤,而首先應考慮膀胱腫瘤的可能。查體時注意膀胱區(qū)有無壓痛,肛指檢查雙手合診注意有無觸及膀胱區(qū)硬塊及活動情況,膀胱腫瘤未侵及肌層時,此項檢查常陰性,如能觸及腫塊,即提示癌腫浸潤已深,病變已屬晚期。尿液脫落細胞檢查,可查見腫瘤細胞,該檢查方法簡便,可作血尿病人的初步篩選,但如果腫瘤細胞分化良好者,常難與正常移行細胞相鑒別,故檢出的陽性率不高。
膀胱鏡檢查對本病臨床診斷具有決定性意義,絕大多數病例通過該項檢查,可直接看到腫瘤生長的部位、大小、數目,并可根據腫瘤表面形態(tài),初步估計其惡性程度,并進行活檢以明確診斷。在腫瘤體積較大、膀胱容量很小、炎癥較重、出血活躍、尿液混濁膀胱鏡檢查無法得到清晰概念時,膀胱X線造影檢查可見充盈缺損,浸潤的膀胱壁僵硬不整齊。B超、CT掃描、靜脈腎盂造影等對全面了解本病及排除上尿路有無腫瘤等都有一定價值。
五、治療
膀胱腫瘤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手術治療分為經尿道切除腫瘤、膀胱切開切除腫瘤、膀胱部分切除、膀胱全切除等手術。根據腫瘤的病理并結合腫瘤生長部位、病人全身情況等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在治療中作為一種輔助措施或作為腫瘤切除后預防復發(fā)的一種手段。
。ㄒ)手術治療
1.電灼或電切法:對小的表淺腫瘤,可經尿道施行腫瘤電灼或電切術,對較大的腫瘤亦可進行經尿道腫瘤切除,對多發(fā)表淺腫瘤可切開膀胱施行電灼及電切術。
2.腫瘤及膀胱部分切除術:對已侵犯肌層的腫瘤可選擇此種治療方法,切除包括腫瘤的全層膀胱壁,切緣距腫瘤不少于2公分,腫瘤若鄰近輸尿管口則一并切除,另行輸尿管膀胱移植術。
3.膀胱全切術:適用于腫痛浸潤深、范圍廣或腫瘤位于三角區(qū)內難已以上述方法手術治療者則采用膀胱全切術。膀胱全切術又分單純膀胱全切術及膀胱腫瘤根治全切術。后者包括清掃盆腔淋巴結及切除除直腸外的盆腔內器管。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方式較多,如直腸膀胱術、回腸膀胱術、膀胱再生術,可控性腸管膀胱等,目前仍以回腸膀胱尿流改道者為多。
(二)非手術治療
1.放射治療:用鈷60或電子加速器治療,對腫瘤切除后預防復發(fā)及晚期癌腫控制病情發(fā)展有一定幫助。
2.化療:化療分全身化療和局部化療兩種,局部化療又有經髂內動脈內灌注和經膀胱內灌注等方法。目前較普遍的化療用藥還是多經膀胱內灌注。
膀胱內灌注方法:絲裂霉素20mg~40mg加生理鹽水或蒸餾水20ml~40ml,病人排空尿液后行膀胱內灌注,藥液保留2~3小時,每周一次,共8次,以后改為2周一次,再灌4次,共12次。其它灌注藥物還有噻替派、喜樹鹼、5-氟尿嘧啶、阿霉素、順鉑等均有所用。
3.免疫治療:卡介苗膀胱內灌注對預防腫瘤復發(fā)有明顯療效,據報道,干擾素、白介素等全身應用及膀胱內灌注對預防腫瘤術后復發(fā)亦有較好作用。
4.其它:如激光、血卟啉、射頻、熱水加壓、枯礬液注射等等,因臨率效療不一,尚少成熟結論。
六、預防及預后
加強勞動保護,減少外源性致癌物質的接觸,平時多飲水,可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對已行手術治療的病人,膀胱內藥物灌注、定期隨訪膀胱鏡檢查十分重要。
表淺膀胱腫瘤手術后一年內約有50~70%的患者復發(fā),繼續(xù)進展到浸潤性病變者占10~30%,一旦癌腫侵及深肌層,大部分患者預后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