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1.凝血時間測定的臨床意義何在?
答:
(1)延長:①第Ⅷ、Ⅸ、Ⅺ因子缺乏;②凝血酶、纖維蛋白原、Ⅴ、Ⅹ因子減少; ③抗凝物質增多。
(2)縮短:①DIC的高凝期;②血液高凝(血栓前狀態(tài));③技術操作錯誤。
2.出血時間測定的臨床意義何在?
答:延長表示止血初期缺陷:
(1)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
(2)血小板量及功能異常;
(3)血管性假血友病;
(4)嚴重凝血功能障礙。
3.簡述血液凝固的三個形成途徑?
答: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的形成;
(3)纖維蛋白的形成。
4.簡述紅細胞沉降率(血沉)試驗原理。
答:
(1)血漿因素:纖維蛋白原或球蛋白增多使紅細胞Zeta電位降低;
(2)紅細胞因素:影響血漿逆阻力。
5.根據細胞分布和動力學特點。粒細胞可分為幾個部分?
答:
(1)分裂池:從原粒細胞→晚幼粒細胞;
(2)成熟池:包括晚幼粒和桿狀核粒細胞;
(3)貯存池:包括分葉核和部分桿狀核細胞;
(4)循環(huán)池:包括半數成熟細胞循環(huán)入血;
(5〕邊緣池:附著血管壁可與醫(yī)學全.在線m.zxtf.net.cn循環(huán)池互換。
6.簡述粒細胞的成熟過程。
答:粒細胞起源于多能干細胞,分化為定向干細胞→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桿狀核細胞→分葉核細胞。
7.血沉測定(魏氏法)注意事項有哪些?
答:
(1)采血后在室溫下必須2小時內測定;
(2)室溫保持18~25℃,否則需注明校正。
(3)血沉管必須清潔干燥;
(4)血沉管必須垂直放置,避免陽光直射。
(5)混合需均勻,吸血量準確。
8.點彩紅細胞增多的臨床意義?
答:可見于鉛、汞、苯、苯胺中毒及溶血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白血病、惡性腫瘤等病人。
9.嗜中性粒細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1)具有吞噬活性及復雜的殺茵系統(tǒng);
(2)參與免疫復合物和壞死組織的清除。
10.根據細胞形態(tài)和染色特征貧血可分為幾種類型?
答:
(1)正常性貧血;
(2)大細胞性貧血;
(3)單純小紅細胞性貧血;
(4)小紅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11.何謂腎小管性蛋白尿,常見病因有哪些?
答:系腎小球濾過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濾過的蛋白質不能被腎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常見病因:(1)活動性腎盂腎炎;(2)腎移植;(3)鎘中毒等。
12.實驗室常見的抗凝劑有幾種?
答:
(1)枸櫞酸鹽;
(2)草酸鹽和雙草酸鹽;
(3)肝素;
(4)乙二胺四乙酸。
13. 簡述尿中β2-微球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答:用于診斷近曲小管受損的靈敏指標,可估計某些藥物對腎臟的損害,井可協(xié)助鑒別尿賂感染的診斷。
14.簡述血紅蛋白的合成過程。
答: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重要成分,由珠蛋白和亞鐵血紅素結合組成。
15.常見紅細胞異常結構有哪些?
答:
(1)嗜堿性點彩紅細胞;
(2)染色質小體(HOwelI-Jolly s body);
(3)卡波氏環(huán);
(4)有核紅細胞。
16.引起血細胞人工計數的誤差有哪些?簡要說明其原因及排除方法。
答:(1)技術誤差:
①取血部位不當;
②稀釋倍數不準;
③血液凝固;
④充液不當;
⑤混合不均;
⑥白細胞影響;
⑦儀器誤差;
⑧血漿自家凝集或球蛋白過高。
(2)固有誤差(系統(tǒng)誤差)。
排除方法: ①提高技術水平和人員索質的培養(yǎng); ②搞好質量考核和評價。
17.簡要說明引起病理性紅細胞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答:常見者有三類:
(2)繼發(fā)性增多:如慢性肺心病、長期缺氧所致代償性增多;
(3)真性紅細胞增多:系造血系統(tǒng)增殖性疾病等。
18.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答:
(1)正常值:成人:0.008~0.02(25~75)×109/L,兒童:0.02~0.06×109/L;
(2)臨床意義:①判斷骨髓紅細胞系統(tǒng)造血情況;②作為療效觀察指標。
19.簡述紅細胞的起源及發(fā)育過程。
答:
(1)細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
(2)發(fā)育過程:紅系定向干細胞→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中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網織紅細胞→成熟紅細胞。
20.簡要說明電子血細胞計數儀的評價方法。
答:根據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公布儀器評價方案包括6項指標:
(1)稀釋效果;
(2)精度:批內和批間;
(3)可比性(與醫(yī)學招聘網已校正儀器作平行測定);
(4)準確度測定;
(5)異常標本和干擾的影響觀察;
(6)天然血細胞做校正質控(或用人工標準顆粒)。
21.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測定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答:血液在血紅蛋白轉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種Hb均被高鐵氰化鉀氧化成高鐵血紅 蛋白,再與CN-結合生成穩(wěn)定的棕紅色氰化高鐵血紅蛋白(HiCN)。
22.交叉配血試驗注意事項有哪些?
答:
(1)嚴格三查三對,遵守操作規(guī)程;
(2)所用容器必須清潔干凈,不得交叉使用,
(3)年老體弱患者,觀察結果時不可用力振搖,以防假陰性。
(4)一次大量輸血時,獻血者之間應進行交叉配血試驗。
23.嗜酸性粒細胞功能有哪些?
答:
(1)抑制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合成與釋放其活性物質;
(2)分泌組織胺酶破壞組織胺抑制過敏反應。
(3)參與對寄生蟲的免疫反應。
24.簡述瑞氏染色法的原理,
答:
(1)瑞氏染料由酸性伊紅和堿性美蘭組成復合染料;
(2)細胞中酸性顆粒為堿 性蛋白質與酸性伊紅結合染為粉紅色,核蛋白和淋巴細胞漿為酸性,與堿性美藍結合染為藍色稱堿性物質,而中性物質成等電狀態(tài)與二者結合染為紫紅色稱中性。
25. 血庫發(fā)血時注意哪些問題?
答:
(1)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
(2)認真檢查血液質量;
(3)發(fā)血人與取血人共同執(zhí)行三查三對,并簽名登記。
26.腺熱細胞按其形態(tài)特征分為幾種類型?
答: 根據Downey分型共三型:(1)Ⅰ型(空泡型);(2)Ⅱ型(不規(guī)則型);(3)Ⅲ型(幼稚型)。
27.單核細胞增多常見哪些疾。浚信e5種)
答:
(1)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
(2)瘧疾;
(3)黑熱病;
(4)活動性結核;
(5)單核細胞白血。
(6)急性感染恢復期等。
28.什么是白細胞血型?
答:是存在人類白細胞膜上的一種與其他組織細胞共同有的同種抗原, 又稱組織相容抗原。
29. 何謂核左移象和核右移象?
答:外周血中中性桿狀細胞增多甚至出現(xiàn)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粒等更幼稚細胞稱為核左移,正常中性粒細胞、三葉核以上細胞增多者稱為核右移。
30. 簡述紅斑性狼瘡細胞的形成機理。
答:患者血液和其他體液中存在LE因子,在體外可使受累白細胞核DNA解聚,形成游離均勻體,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細胞所吞噬而形成。
31. 簡述嗜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減少的臨床意義。
答: 增多:急性感染、中毒、急性出血、惡性腫瘤、心肌梗塞等。
減少:某些傳染。傷寒、流感、瘧疾)、化學藥物及放射損害、血液病、過敏休克、惡液質、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2. 尿液沉渣檢查應包括哪些內容?
答:
(1)管型;
(2)紅細胞;
(3)白細胞;
(4)上皮細胞;
(5)巨噬細胞;
(6)腫瘤細胞;
(7)細菌;
(8)結晶體。
33.簡要說明試劑帶方法檢測亞硝酸鹽pH、蛋白 質、葡萄糖方法的反應原理。
答:
(1)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還原反應,細菌可使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 使指示劑變色。
(2)pH:甲基紅和溴麝香草酚藍在酸性尿中為橙紅色, 堿性尿中為藍色。
(3)蛋白質:系pH指示劑蛋白質誤差法。
(4)糖:特異性氧化酶法。
34. 尿糖測定(氧化酶法)出現(xiàn)假陽性的原因何在?
答:
(1)尿中含有比色素原的親合力更強的物質如維生素E。
(2)患者服用大量左旋多巴后產主抑制反應。
35.尿中酮體包含哪些物質?
答:包括乙酰乙酸、丙酮、β-羥丁酸。
36.引起血紅蛋白尿的原因是什么?
答:當發(fā)生血管內溶血時,產生的血紅蛋白超過結合珠蛋白的結合能力即出現(xiàn)血紅蛋白尿。
37.單核細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1)吞噬能力:病原微生物、組織碎片、衰老細胞、抗原抗體復合物;
(2)傳遞免疫信息;
(3)激活淋巴細胞、參與醫(yī)學全.在線m.zxtf.net.cn特異性免疫功能。
38.簡述單榔田胞的起源和發(fā)育過程。
答:起源于定向干細胞,在骨髓內經單核細胞、幼單核細胞發(fā)育成單核細胞時釋入血流。
39. 簡述淋巴細胞的主要功能。
答:
(1)B淋巴細胞:經抗原激活后分化為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參加體液免疫。
(2)T淋巴細胞:被抗原致敏后,產生多種免疫活性物質,參與細胞免疫。
40. 簡述纖維蛋白溶解過程的三個階段。
答:
(1)前后化素轉變成活化素;
(2)血漿素原轉化為血漿素:
(3)形成纖維蛋白降解產物。
41. 簡述毛細血管采血法的注意事項。
答:
(1)采血部位:手指(中指、無名指)或耳垂;
(2)深度:2~3mm,使血液自然流出;
(3)切忌用力擠出,第一滴血棄去;
(4)采血完畢,局部用消毒棉球擦凈。
42.什么是ABO血型抗原?
答:是每人專有血型抗原物質,它由多糖和多肽組成,多肽部分決定ABO血型抗原性,多糖部分決定特異性。
43.什么是T及B淋巴細胞?
答:起源于多能干細胞在骨髓、脾臟淋巴結和其他淋巴組織生發(fā)中心發(fā)育成熟者為B淋巴細胞。依賴胸腺素發(fā)育成熟者為T淋巴細胞。
44.簡述紅細胞比積測定的注意事項。
答:
(1)所用器材必須清潔干凈防止溶血。
(2)不能使用改變紅細胞體積的抗凝劑。
(3)嚴格遵守試驗規(guī)定的離心力和轉速;
(4)采血后應 在3小時內檢測完畢。
(5)空腹采血。
45.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實驗室檢查有哪三類基本方法?
答:
(1)對血小板和某些凝血因子檢查;
(2)對纖溶系統(tǒng)活性或纖維蛋白降解產物檢查。
(3)對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
46. 簡述肝素抗凝劑的優(yōu)點、用量及注意事項。
答:
優(yōu)點:(1)抗凝能力強;(2)不影響血細胞體積;(3)不溶血。
用量:1g/L水溶液0.5 ml(37~50℃干燥);抗凝血5 ml(相當0. 5 mg),
注意: 配后及時使用,不可久置。
47. 瘧原蟲有幾種類型?
答:三種:
(1)惡性瘧原蟲;
(2)三日瘧原蟲;
(3)間日瘧原蟲。
48.什么是血型和血型系統(tǒng)?
答:血型:是人體血液的一種遺傳性狀,是指紅細胞抗原的差異。血型系統(tǒng):是指一種新的血型抗原在已發(fā)現(xiàn)的各種血型中均勻分布,它在遺傳上互不相干。
49. 簡述瑞氏染色法的注意事項。
答:
(1)血膜必須干燥;
(2)染色時間、濃度、溫度、細胞數量在染色前需摸索最佳條件;
(3)染色液不可過少,染后需用流水沖洗;
(4)染色時注意保護血膜尾部細胞。
50.簡述新生兒溶血性疾病的發(fā)病機理。
答:本病是由于母嬰血型不合,母體存在胎兒紅細胞血型抗原相應的免疫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引起紅細胞破壞,發(fā)生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