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下藥
【目的要求】
1.通過本章及章內(nèi)各節(jié)概述部分的學(xué)習(xí),應(yīng)當(dāng)了解瀉下藥、攻下藥、潤下藥和峻下逐水藥的含義以及瀉下、攻下、潤下、逐水等功效的含義;熟悉瀉下藥的分類;掌握瀉下藥及各類瀉下藥在功效、主治、性能特點、配伍應(yīng)用與使用注意方面的共性以及常用瀉下藥的分類歸屬。
2.通過本章具體藥物的學(xué)習(xí):掌握大黃、芒硝的性能、功效、應(yīng)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熟悉蘆薈、甘遂、巴豆、牽牛子的功效、主治病證、特殊的用法及特殊的使用。
【概述】
1.含義:
凡以瀉下通便為主要功效,能引起腹瀉,或滑利大腸、促進(jìn)排便的藥物,稱為瀉下藥。
2.功效和適應(yīng)證:
1.瀉下通便——以排除胃腸的宿食積滯、燥屎。用于治療各種大便秘結(jié)證和胃腸飲食積滯證。
2.清熱瀉火,解毒——使體內(nèi)的火熱毒邪從大便而解。用于治療臟腑熱盛,火熱上炎所導(dǎo)致的頭痛、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
3.瀉水逐飲——將體內(nèi)的水濕邪氣從大便排除。用于治療身面浮腫、胸腹積水等。
使用瀉下藥的目的,還在于通過瀉下通便,以排除體內(nèi)塞積的多種邪氣及有害之物,從而收到治療多種里實證的效果。
3.分類:
1.潤下藥——作用緩和;
2.攻下藥——作用較強;
3.峻下逐水藥——作用峻猛。
4.配伍應(yīng)用:
1.瀉下藥最常與行氣藥同用。
2.注意因證配伍:
⑴熱積便秘,應(yīng)與清熱藥配伍;
⑵寒積便秘,應(yīng)與溫里藥配伍;
⑶里實而正虛者,應(yīng)與補虛藥配伍,使攻邪而不傷正氣;
⑷里實而兼表證者,必要時可與解表藥配伍,表里雙解,以免單純攻里而使邪氣內(nèi)陷;
⑸根據(jù)飲食、痰濕、瘀血、腸道寄生蟲等不同積滯,又宜分別與消食、化痰、除濕(包括燥濕、化濕、利水滲濕等)、活血及驅(qū)蟲藥同用。
5.使用注意
1.攻下藥與峻下藥容易損傷正氣或脾胃,故小兒、老人及體虛患者慎用,必要時應(yīng)攻補兼施。
2.對體壯里實者,亦應(yīng)中病即止,切勿過劑。
3.婦女妊娠期、月經(jīng)期及哺乳期慎用攻下和峻下藥,以免損害胎兒和孕婦。
4.對于峻猛而有毒的瀉下藥應(yīng)嚴(yán)格注意其炮制、配伍禁忌、用法及用量的特殊要求,確保用藥安全而有效。
第一節(jié) 攻下藥
本類藥物苦寒而沉降,主要歸大腸、胃經(jīng)。既有較強的瀉下通便作用,又有較強的清熱瀉火或清熱解毒功效,主要用以治療:
1.各種便秘證,尤其適合于熱結(jié)便秘證。
2.用于溫?zé)岵,里熱熾盛而高熱、煩躁,甚?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zxtf.net.cn/tcm/2010/20100519234316_331154.shtml" target="_blank">神昏譫語,發(fā)狂之證;
3.臟腑熱盛,火氣上炎所致的頭昏頭痛,目赤腫痛,咽喉、牙齦腫痛,及吐血、咯血、衄血等上部血熱妄行之證。
以上里熱證,不論有無便秘,均常選用攻下藥。
大黃《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為蓼科草本植物掌葉大黃、m.zxtf.net.cn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根及根莖。前兩種主產(chǎn)于青海、甘肅等地,藥材稱北大黃;后一種主產(chǎn)于四川,藥材稱南大黃或川大黃。春季或秋末采挖。刮去外皮,切塊干燥。生用,或酒炒、酒蒸、炒炭用。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大腸、脾、胃、心、肝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瀉下積滯:
⑴用于各種便秘證,尤其善治熱結(jié)便秘證。常與芒硝、枳實、厚樸配伍。
2.清熱瀉火:
⑴用于溫?zé)岵「邿嵘窕琛⒆d語躁狂。
⑵臟腑火熱上炎證的頭痛、目赤、咽喉及牙齦腫痛等。
3.涼血止血:
用于血熱妄行的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證,常與側(cè)柏葉、梔子等藥同用。
4.清熱解毒:
⑵燒燙傷。多研細(xì)末,麻油調(diào)敷患處。
5.活血祛瘀:
用于瘀血證。
主要用于腹內(nèi)瘀血之癥積痞塊;婦女血瘀所致的月經(jīng)失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腹痛,惡露不盡;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證。常與其他活血祛瘀藥同用。
6.清泄?jié)駸?/b>:
【用法用量】
⑴煎服,3~10g。外用適量。入煎劑煎煮時間過久,其瀉下作用減弱,欲攻下者應(yīng)后下,或用沸水泡服。
⑵生大黃長于瀉下,作攻下藥時宜生用;
酒炙大黃瀉下作用較弱,長于活血祛瘀,宜于瘀血證;
酒蒸大黃及酒炙大黃的沉降清瀉之性減弱,宜用于上部實熱證;
大黃炭偏于止血,宜用于失血證。
【使用注意】虛寒證及孕婦忌用,婦女月經(jīng)期及哺乳期慎用。
芒硝《名醫(yī)別錄》
為硫酸鈉礦精制后的結(jié)晶體。主產(chǎn)于河北、河南等地。將天然礦物溶于熱水中,濾液冷后析出的結(jié)晶,稱為皮硝;皮硝與蘿卡片共煮,取上層液冷后析出的結(jié)晶,為芒硝;芒硝風(fēng)化失去結(jié)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未,為玄明粉。
【性味歸經(jīng)】咸、苦,寒。歸大腸、胃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軟堅瀉下:
用于熱積便秘證。常與大黃相須為用,以增強攻下熱結(jié)之效。
2.外用清熱消瘡腫:
⑵用于目赤紅腫。
⑶用于瘡瘍腫痛以及乳癰。
【用法用量】內(nèi)服,10~15g,宜溶入藥汁,或以200~300mL開水溶化后服用,不宜煎煮。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虛寒證及孕婦忌用。不宜與三棱配伍(十九畏)。
番瀉葉《飲片新參》
為豆科灌木狹葉番瀉或尖葉番瀉的葉。主產(chǎn)于印度、埃及等地,我國廣東、廣西、云南有栽培m.zxtf.net.cn/sanji/。9月采收。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大腸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瀉下通便
用于便秘及胃腸積滯。
本品苦寒通降之性,以及瀉下導(dǎo)滯、清導(dǎo)實熱之功效,均與大黃相似,可用于熱積便秘和其他胃腸積滯證。因其入藥歷史不長,臨床不如大黃多用。目前大多單味小劑量泡服,取其緩下通便之效,用以治療習(xí)慣性便秘,且不易引起繼發(fā)性便秘。對于產(chǎn)后、手術(shù)后的便秘患者,亦常選用。若積滯較重,大便秘結(jié)而腹?jié)M脹痛之證,可與厚樸、權(quán)實配伍。
此外,利用本品的瀉下之功,還常用于X線腹部攝片,腹部或臟腸手術(shù)前服用,以清潔腸道,有利于攝片清晰和手術(shù)操作。
本藥為使用方便的瀉下藥,瀉下的機理與大黃相同,而作用強于大黃。單用本藥2~3g開水泡服,大約經(jīng)過5~6小時,即可出現(xiàn)無腹痛而排稀便,對于熱積便秘、產(chǎn)后和手術(shù)后的便秘、習(xí)慣性便秘以及胃腸積滯證,均可按此量應(yīng)用,中病即止,不可過服。如果用到5~6g,大約在3個小時內(nèi),即可引起水樣便,同時伴有腸鳴腹痛。用量再大則作用更猛。本藥的不足之處,是作用單一,刺激性強,臨床上不如大黃應(yīng)用廣泛。
【用法用量】煎服,3~6g;煎煮時間以15分鐘左右為宜,過久則有效成分破壞,瀉下作用減弱。一般以沸水浸泡25分鐘后服用,每次2~3g。
【使用注意】虛寒證及孕婦忌用,婦女月經(jīng)期、哺乳期慎用。本品用量不可過大,否則會導(dǎo)致腹痛、嘔吐、頭暈等反應(yīng)。
蘆薈《藥性論》
為百合科草本植物庫拉索蘆薈或好望角蘆薈的葉汁經(jīng)濃縮后的干燥物。主產(chǎn)于非洲,我國華南地區(qū)有栽培。全年可割葉加工。直接入藥。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大腸、肝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瀉下積滯,清肝熱。外用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1.用于便秘及胃腸積滯。
本品苦寒降泄及瀉下導(dǎo)滯、清導(dǎo)實熱之功,亦與大黃相似,而宜于熱結(jié)便秘及胃腸積滯之證。因其刺激性甚于大黃,故一般少作攻下藥使用。多以小量內(nèi)服,取其緩下通便,用于便秘證。對熱結(jié)便秘,兼見肝火亢旺,煩躁失眠者,本品通便泄熱,且清肝火,尤為適宜,如《先醒齋醫(yī)學(xué)廣筆記》更衣丸,其與朱砂同用。
2.用于小兒疳積。
因胃腸積滯所致的疳積,本品量小輕用,則緩下導(dǎo)滯,調(diào)理胃腸功能,且宜與健脾藥同用。因蛔蟲積滯之疳積,本品宜與驅(qū)蛔蟲藥同用,還有助于蟲體的排出,如《醫(yī)宗金鑒》蘆薈肥兒丸,其與檳榔、神曲、山藥等藥同用。
3.用于肝經(jīng)實火證。
本品能清泄肝火,又能導(dǎo)肝火下行,可用于肝火熾盛而便秘尿赤、頭暈頭痛、煩躁易怒及小兒肝熱驚風(fēng)等證,常與清肝火或清肝熄風(fēng)藥同用,如《醫(yī)學(xué)六書》當(dāng)歸龍薈丸,其與龍膽草、青黛等藥配伍。
此外,本品外用,可以用于痔瘡、瘡癤腫痛、痔瘡腫痛及頑癬等皮膚瘙癢,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效。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5~1g。本品有特異臭氣,味極苦,不宜入湯煎服。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虛寒證及孕婦忌用,婦女月經(jīng)期和哺乳期慎用。在攻下藥中,蘆薈的剌激性最強,用量過大可引起腹痛、盆腔充血,甚至引起腎炎。
第二節(jié) 潤下藥
本類藥物多為植物的種子或種仁,富含油脂,這些油脂不容易被腸道所吸收,內(nèi)服后能夠潤滑腸道,并使大便軟化,易于排除。因此,潤下藥以潤腸通便為主要功效,用以治療年老津枯、產(chǎn)后血虛、熱病傷陰或失血等原因所致之腸燥便秘證。并多與相應(yīng)的補虛藥同用。
除本節(jié)兩味藥外,更多的潤下藥因另有其他主要功效,而散見于別的章節(jié)內(nèi)。
火麻仁 潤腸通便,治療 ——兼能滋養(yǎng)補虛。
火麻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為?撇荼局参锎舐榈墓麑崱8鞯鼐性耘。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打碎生用。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大腸、脾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潤腸通便。
用于腸燥便秘證。
本品多脂質(zhì)潤,性味甘平,能潤腸通便,且略兼滋養(yǎng)之力。適用于津血不足的腸燥便秘,宜與補血滋陰藥和其他潤下藥同用,如《本事方》麻子蘇子粥。若兼燥熱而便秘較甚者,亦可與大黃、厚樸等同用,共收潤腸瀉熱、行氣通便之效,如《傷寒論》麻子仁丸。
【用法用量】煎服,15~30g,臨煎時打碎。入丸劑,其潤腸之力較佳,每次3~6g。
郁李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為薔薇科灌木歐李或郁李的種子。主產(chǎn)于河北、遼寧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果肉及殼,取仁,曬干,用時去皮打碎入藥。
【性味歸經(jīng)】甘、苦,平。歸大腸、膀胱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潤腸通便
用于腸燥便秘證。
本品質(zhì)潤多脂,潤腸通便作用類似于火麻仁,且力量稍強。治腸燥便秘輕證,常與其他潤下藥同用,如《世醫(yī)得效方》五仁丸,本品與柏子仁、松子仁等配伍。大腸燥熱較重,便秘腹脹、食少者,可再配伍熟大黃等藥,共收清熱潤燥之效。
2.利水退腫
用于水腫脹滿、腳氣浮腫。
本品略有利水退腫之功,治療水腫、腳氣浮腫而小便不利者,可與其他利水退腫藥和行氣藥同用,如《圣濟總錄》郁李仁湯,其與桑白皮、橘皮等藥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6~12g。入丸劑每次1.5~3g。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第三節(jié) 峻下逐水藥
1.含義:
瀉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劇烈腹瀉的藥物,稱為峻下逐水藥,或簡稱峻下藥、逐水藥。
2.性能特點和適應(yīng)證:
本類藥物大多苦寒,主歸大腸與肺、腎經(jīng)。均有毒性,其瀉下作用峻猛,服用后能引起連續(xù)的水瀉性腹瀉,其中部分藥物又可利尿,使體內(nèi)留滯的水濕從二便排出,從而減輕水腫、痰飲等水濕壅盛之證。
因此,本類藥物以瀉水逐飲為主要作用,適用于水腫、臌脹、胸脅停飲正氣未衰之證。
甘 遂 —
瀉水逐飲,治療 消腫散結(jié):治療瘡癰腫毒。
京大戟 水腫、臌脹、 —
胸脅停飲等。
芫 花 —以瀉胸脅水飲見長,又兼能祛痰止咳,故多用于飲停下,咳喘痰多,胸脅引痛之證。
【補充說明】
1.以上三藥均有毒,醋制可以降低其毒性。
2.以上三藥均反甘草。
3.甘遂的有效成分難溶于水,只入丸散不入湯劑。京大戟、芫花雖然可以入湯劑,但是其療效不如丸散劑。因此以上三藥多入丸散劑。
4.在運用時,要注意從小量(0.5~1g)開始,逐漸增加。而且要嚴(yán)密觀察病人。
甘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為大戟科草本植物甘遂的塊根。主產(chǎn)于山西、陜西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撞去外皮,曬干。生用或醋制用。
【性味歸經(jīng)】苦、辛,寒。有毒。歸大腸、肺、腎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逐水退腫瀉飲
用于水腫、痰飲及臌脹。
本品峻下逐水作用較強,服用后可引起多次如水下注樣腹瀉,使體內(nèi)留滯的水濕迅速排出,從而緩解水腫脹滿及痰飲的多種癥狀?蓡斡醚形捶,亦可與同類藥物配伍,共奏逐水退腫瀉飲之效。如《傷寒論》十棗湯,其與大戟、芫花等同用。
2.外用消瘡腫
用于瘡癰腫痛。生甘遂研未外用,能消瘡腫。亦可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5~1g。本品有效成分難溶于水,故不入湯劑。醋制后內(nèi)服,可降低毒性。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孕婦及虛證者忌用。不宜與甘草配伍(十八反)。
京大戟《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為大戟科草本植物大戟的根。主產(chǎn)于江蘇、四川、江西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曬干。醋制用或生用。
【性味歸經(jīng)】苦、辛、寒。有毒。歸大腸、肺、腎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逐水退腫瀉飲
用于水腫、痰飲及臌脹。
本品性能與功用和甘遂相似,僅逐水之力稍遜,治水腫、痰飲、臌脹等證,常與甘遂同用。
2.外用消瘡腫
用于瘡癰腫痛。
本品生用研末外敷,能消瘡腫,以治瘡癰腫痛,可單用或配伍解毒藥和消痛散結(jié)藥。亦可用于痰核瘰疬。
【用法用量】本品多入丸散,每次0.5~1g。內(nèi)服醋制,以降低毒性。生品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孕婦及虛證者忌用。不宜與甘草配伍(十八反)。
芫花《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為瑞香科灌木芫花的花蕾。主產(chǎn)于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春季花未開放時采摘花蕾。曬干或烘干。生用或醋制用。
【性味歸經(jīng)】辛、苦,微溫。有毒。歸大腸、肺、腎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逐水退腫瀉飲,祛痰止咳
用于胸脅停飲及水腫、臌脹。
本品亦為作用較為猛烈的峻下藥,可以逐水瀉飲退腫。但逐水之力稍弱于甘遂與大戟,且多同用。該藥以瀉胸脅水飲見長,又兼能祛痰止咳,故多用于飲停脅下,咳喘痰多,胸脅引痛之證。
本品雖可祛痰止咳,但因其瀉下峻猛,毒性較強,故一般咳嗽咯痰者罕用。
2.外用殺蟲療瘡
用于頑癬、瘡腫。
本品外用能殺蟲、攻毒,適用于頭癬、頭瘡及其他頑癬、瘡癰癤腫?蓡斡醚心载i脂(或凡士林)等調(diào)膏外涂;亦可與雄黃等攻毒、殺蟲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本品多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內(nèi)服,可降低毒性。生品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孕婦及虛證忌用。不宜與甘草配伍(十八反)。
牽牛子《名醫(yī)別錄》
為旋花科草本植物裂葉牽;驁A葉牽牛的種子。黑白兩種,同等入藥。各地均產(chǎn)。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有毒。歸大腸、肺、腎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瀉水逐飲
⑴用于水腫、臌脹?蓡斡醚心┓;證情較重者,可與甘遂、京大戟同用。
2.攻下積滯
用于熱結(jié)便秘、濕熱痢疾及飲食積滯等證。
本品小劑量輕用,可收瀉下通便或?qū)蟹e滯之功?膳c木香、檳榔等藥同用。
3.驅(qū)蛔蟲
用于蛔蟲病。
本品能驅(qū)蛔蟲,但作用不強,借其瀉下之力,又可促進(jìn)排蟲,故常與使君子、檳榔等同用。
【用法用量】多入丸散,每次,1.5~3g。逐水用量宜稍大,攻下宜適中,導(dǎo)積滯宜稍小。炒用作用較緩和。
【使用注意】孕婦及虛證忌用。不宜與巴豆配伍(十九畏)。
巴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為大戟科喬木巴豆的成熟種子。主產(chǎn)于四川、廣西、云南等地。秋季果實成熟而蒴果尚未裂開時采收。曬干,用時破開果殼。生用、炒用或制霜用。
【性味歸經(jīng)】辛,熱。有大毒。歸大腸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峻下冷積
用于寒積便秘證——寒邪食積,阻結(jié)腸胃,突發(fā)心腹脹痛,其痛如錐刺,大便不通,甚至氣急口噤者。
可與干姜、大黃等溫中、瀉下藥同用,共收攻逐寒積、通腑止痛之效,如《金匱要略》三物備急丸。
2.逐水退腫:
用于臌脹腹水。
3.祛痰利咽
用于喉痹——痰涎壅盛,阻塞氣道,呼吸急促,甚至窒息欲死者(如白喉、喉炎引起的急性喉梗阻)。
本品能祛痰涎利咽喉,以使呼吸通暢。治療喉痹重證,單用亦有較強的祛痰作用,可將巴豆霜少許吹入喉部,通過吐瀉排出痰涎,使阻塞癥狀得以緩解。
4.蝕瘡(局部外用)
⑴治瘡癰膿成未潰。外敷患處,取其蝕瘡之功,促進(jìn)瘡癰處皮膚潰破,以利排膿。
⑵治疥癬瘙癢。取少量涂擦,可殺蟲止癢。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服0.1~0.3g。制霜使用,可降低毒性;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⑴虛證、體弱及婦女妊娠、哺乳、月經(jīng)期忌用。
⑵不宜與牽牛子配伍(十九畏)。
商陸《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為商陸科草本植物商陸或垂序商陸的根。各地均產(chǎn)。初春或秋末采挖。切片,曬干。醋制用或生用。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有毒。歸大腸、膀胱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逐水退腫,利尿
用于水腫、臌脹及痰飲咳喘。
本品瀉下逐水及利尿作用均較為明顯,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濕。尤宜于用以治療水腫、臌脹,大便閉結(jié),小便不利等水濕壅盛之證。可與澤瀉、茯苓等利水退腫藥同用,如《濟生方》疏鑿飲子。本品的實際滋味微甜而略帶麻舌感,且較長時間煎煮可使毒性有所減弱。故古方還常以其煮粥食,或與鯉魚、赤小豆、豬瘦肉等煮服,使攻邪而不致過傷正氣。本品搗爛,或加麝香少許,調(diào)敷臍部,亦可利水消腫。
2.外用攻毒消癰
用于瘡癰腫痛。
本品搗爛外敷,有攻毒消癰之功,鮮品更佳,可治療瘡癰初起,紅腫疼痛者。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適量。醋制內(nèi)服,可降低毒性。
【使用注意】孕婦及虛證忌用。
千金子《開寶本草》
為大戟科草本植物續(xù)隨子的成熟種子。主產(chǎn)于可北、浙江、四川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去殼收集種仁。曬干,制霜用。
【性味歸經(jīng)】辛,溫。有毒。歸大腸、腎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瀉下逐水
用于水腫、腹脹,二便不利。
本品有較強的瀉下逐水作用,又略兼利尿之功,故退腫效果較為明顯。適宜于水腫脹滿、臌脹腹?jié)M二便不利之水濕壅盛實證。單用有一定效果,如《斗門方》以其治水腫,即以本品壓去油服用。若與其他瀉下藥或利水退腫藥配伍,可增強逐水或利水之力。如《摘玄方》以千金子霜與大黃同用,為丸服,主治陽水腫脹;《證治準(zhǔn)繩》則以其與葶藶子、桑白皮等同用,名續(xù)隨子(本品的異名)丸。
2.破血消癥
用于瘀血所致的癥瘕、經(jīng)閉。
本品能破瘀血以消癥瘕,通月經(jīng),用于這些病證,宜與相應(yīng)的活血化瘀藥同用。
此外,本品還可外用頑癬,有殺蟲止癢之效。
【用法用量】碾碎,置蒸籠內(nèi)蒸透,用吸油紙包裹,壓去油,制為千金子霜,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虛弱者及孕婦忌用。
【復(fù)習(xí)思考題】
1.比較火麻仁、郁李仁功效、主治的異同。
2.大黃善治哪種便秘,巴豆善治哪種便秘。
3.生大黃、酒大黃、大黃炭各自的功效是?
4.芒硝的用法?
5.如何降低甘遂、大戟、芫花的毒性?
6.簡述大黃的功效與主治。
7.具有潤腸通便的藥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