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分類 |
西藥
|
作用分類 |
抗感染藥物\抗微生物藥\頭孢菌素類
|
英文名 |
Cefradine
|
漢語拼音 |
|
別名 |
頭孢環(huán)己烯,Cephradine
|
藥物組成 |
|
性狀 |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jié)晶性粉末,微臭。本品略溶于水,幾乎不溶于乙醇。分子式C16H19N3O4S,分子量349.4。
|
功效 |
|
主治 |
本品口服可用于敏感致病菌引起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腸道、泌尿道、皮膚軟組織等中輕度感染。部分敏感菌引起的重癥或中度的感染可用靜脈滴注給藥。
|
用途 |
|
方解 |
|
藥理作用 |
本品為β-內(nèi)酰胺類廣譜抗生素,為第一代頭孢菌素,既可口服亦可注射給藥。在一代口服頭孢菌素中,本品抗菌譜大致與頭孢氨芐相似。對本品敏感的致病菌包括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產(chǎn)酶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包括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奈瑟氏球菌、淋球菌。嗜血流感桿菌低度至中度敏感,多種臨床常見的引起輕度與中度感染的腸道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奇異變形桿菌等對本品中度敏感。對本品不敏感或耐藥的細菌有銅綠假單胞菌、吲哚陽性變形桿菌、沙雷菌屬、枸櫞酸桿菌、腸桿菌與腸球菌。厭氧菌如脆弱擬桿菌、支原體與農(nóng)原體對本品亦均耐藥。
所有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殺菌作用機制均與青霉素相同,均為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細菌細胞壁合成的最后一步是由轉(zhuǎn)肽酶移去五肽末位D-丙氨酸而形成粘肽的交叉連接。轉(zhuǎn)肽酶這一轉(zhuǎn)肽作用可被青霉素類或頭孢菌素類等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所抑制,導致細胞壁合成不能完成,使細菌菌體腫脹破裂死亡。
|
體內(nèi)過程 |
本品口服劑型可由小腸吸收,吸收良好。口服0.5g與1.0g,達峰時間1小時,血藥峰濃度分別為18-25mg/L與24-34mg/L?诜125mg與250mg,血藥峰濃度分別為8與16mg/L。與食物同服能使血藥峰濃度有所降低,達峰時間也有所延緩。肌內(nèi)注射同劑量,血藥峰濃度低于口服給藥。肌注1g,給藥后2小時達峰,血藥峰濃度僅為10-12mg/L。但兩種給藥途徑總的生物利用度相似。不論口服給藥或肌內(nèi)給藥,女性的血藥峰濃度均低于男性。靜脈注射1g,5分鐘后血藥峰濃度為90mg/L,靜脈注射0.5g,血藥峰濃度為40mg/L?诜o藥與肌注給藥,血漿t1/2分別為0.7-0.8小時(口服)與2-3小時(肌注)。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很低<10%。本品主要以原形經(jīng)腎排泄,體內(nèi)不代謝。能透入膿液、唾液與腹腔液。膽汁與尿中濃度較高。
|
劑型 |
片劑,膠囊
|
規(guī)格 |
片劑:0.25g,0.5g。膠囊劑:0.25g,0.5g。
|
用法用量 |
口服:1日1-2g,分3-4次服用。
小兒口服劑量每日25-50mg/kg分3-4次服用。
|
不良反應(yīng) |
本品不良反應(yīng)據(jù)報道約為7%,反應(yīng)與其它口服頭孢菌素類似。主要為消化道反應(yīng)與皮疹。消化道反應(yīng)以惡心,腹瀉為主,但引起偽膜性腸炎的報道少見。偶見嗜伊紅細胞增高,肌注約有1/3病例注射局部輕度疼痛。
|
注意事項 |
對青霉素過敏者及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
貯藏 |
密封,在涼暗處保存。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