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頸部攣縮,為另一重要的膀胱頸部梗阻問題。所謂膀胱頸部系指尿道內口向尿道內延伸約1~2公分長度的一段管狀結構。它包括內括約肌,但內括約肌不是膀胱頸部的全部。膀胱頸部攣縮,就病原而論可有先天與后天之分。先天性者除局部的典型的病理改變之外,常無其他明確的原因,以男性較多;后天性者則常由于局部慢性炎癥如后尿道炎、前列腺炎、三角區(qū)炎等所致,女性發(fā)病并不比男性為低。先天性者固多見于兒童,常在六歲之前即有排尿障礙癥狀,但在20歲或30歲以后發(fā)病者,亦不罕見。
診斷本病以病史中排尿困難為主要線索。故應問明排尿障礙的詳細情況。查體時注意雙側腎區(qū)有無包塊,觸診叩診,膀胱是否膨隆。但確診本病須靠膀胱尿道鏡檢及X線檢查。
1.膀胱鏡檢:最好用膀胱尿道鏡或全能膀胱鏡檢,既能檢查膀胱情況,亦可了解尿道內情況。通過此項檢查可發(fā)現(xiàn)膀胱鏡放入時后尿道很緊,但仍可放入。檢查時可見尿道內口后緣稍微突起,三角區(qū)亦較隆起,可見有多數(shù)小梁陷凹,輸尿管口?刹煲。通過此項檢查,可排除膀胱及尿道內的其它病變,如膀胱憩室、輸尿管間脊肥大、膀胱結核、尿道狹窄、后尿道辦膜、精阜肥大等情況。
2.X線檢查:平片可排除泌尿系陽性結石癥。靜脈腎盂造影甚為重要,可了解兩側腎功能概況。由于本病為長期下尿路梗阻,特在先天性者,兩側上泌尿系常有明顯擴大,特別是兩側輸尿管可增粗如腸管。解除加壓腹帶后拍膀胱造影片,可見膀胱頸部稍向膀胱內突出,此點對診斷本病有重要意義。由于后尿道狹窄或瓣膜所致之下尿路梗阻,常無此種改變,有時反可見有尿道內口呈漏斗樣改變,可與本病鑒別。
3.殘余尿之測定:對本病亦有重要意義,但有時不很可靠,須注意以下情況:病人排尿雖不能一次排空,但如排尿后休息2~3分鐘,又可排出為量不少之尿液。如此連續(xù)排尿數(shù)次后再測殘余尿,則可能殘余量很少;另外如其上泌尿系擴張明顯,膀胱輸尿管逆流嚴重,排尿后測殘余尿量,其中包括上泌尿系排下之尿量,這些上泌尿系殘余之尿量,實際上是假性的殘余尿,進行此項檢查時,須將上述因素考慮在內。
總之本病之診斷以長時期排尿困難病史為主要線索,以內窺鏡X線檢查,在排除其它梗阻病變的基礎上,抓住本病特點如器械檢查時,后尿道很緊,膀胱造影時頸部稍向膀胱內突出等而確定診斷。
解除此類膀胱頸部梗阻,可用以下方法:
1.尿道擴張,對殘余尿量不多、無感染、腎功能良好的早期病人,可用尿道擴張治療。
2.經(jīng)尿道鏡切除膀胱頸部肥大組織,現(xiàn)多用電灼熱切法,如經(jīng)尿道刮除前列腺之肥大組織一樣。兒童切除5~8片組織即可,成年人須切除較多組織,此項操作須要特殊器械。
3.手術治療:方法有二:
。1)切開膀胱,檢查膀胱頸部情況,如其組織肥厚,彈性差,尿道內口緊閉,指尖可探入,但很緊,有時可見后唇向膀胱內突起。即可將后唇切開粘膜,將粘膜下組織作楔形切除縫合粘膜。費利氏導尿管留置牽引壓迫止血,又可使膀胱頸部保持擴大。此一手術之優(yōu)點在于除對膀胱頸部解除梗阻之外,可進一步了解膀胱內情況。
。2)在恥骨上暴露膀胱,但不切開膀胱而在恥骨后暴露膀胱頸部,在該處正前方作Y形切開,V形縫合,以擴大膀胱頸部(圖1)。此種術式,對擴大膀胱頸部成效顯著,但未能同時探查膀胱內情況,為其不足之處。
圖1 膀胱頸部YV整形術
A.Y形切開 B.狹窄擴大 C.V形縫合 D.縫合完畢
典型的病理改變是尿道內口微向膀胱內突出,尤以后唇明顯。局部組織肥厚堅實,后尿道無實際狹窄;但如以器械或術中以手指探查,則常后尿道很緊,不易擴展。此種組織肥大性改變,有的病例可擴大至膀胱三角區(qū),使三角區(qū)在膀胱內明顯隆起。鏡檢發(fā)現(xiàn)可有三種情況,一是肌肉組織增生,二是結締組織增生,第三種情況是腺樣組織增生(Leadbetter 1959)。以肌肉組織增生為主者,其所以造成梗阻,除局部組織肥厚之機構作用外,還可能有神經(jīng)功能障礙,所謂弛緩不能(Achalasia)。后天性者,除有屢發(fā)炎癥病史外,上述之肥大組織內有明顯的炎性浸潤。
【臨床表現(xiàn)】 返回
排尿困難、排尿費力、分段排尿、小兒哭尿、尿流滴瀝、有時可有反張性排尿。合并有尿路感染時,上述癥狀更加明顯。查體時,或可發(fā)出下腹部脹大之膀胱,但不一定都很明顯!
后尿道炎;前列腺炎;三角區(qū)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