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浙江中醫(yī)雜志2002,37(2):61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黃芪50g,馬齒莧30g,生苡仁30g,敗醬草15g,大青葉10g,紫草10g,浙貝母10g,赤芍10g,昆布10g,夏枯草10g。 |
加減 | 瘙癢者加白蘚皮10g,豨簽草10g;皮疹色褐黑者加桃仁10g,丹參10g; |
功效 | 扶正固本,清熱解毒,活血軟堅。 |
主治 | 扁平疣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10日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龍巖市第一醫(yī)院姜英等,觀察了消疣方治療扁平疣的臨床療效。診斷標準:皮損處呈米粒大小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孤立散在、淡黃褐色或正常皮膚色或微癢;多發(fā)于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背;有自家接種的特點,可見同形反應(yīng);好發(fā)于青少年;經(jīng)組織病理學(xué)檢查確診,表現(xiàn)為皮棘層肥厚,乳頭瘤樣增生和角化過度,伴角化不全。棘層上部和顆粒層有空泡化細胞核深染,嗜堿性。隨機分為兩組。本組用消疣方,對照組用聚肌胞2mg肌注,隔日1次。14日為1療程。并用阿惜洛韋200mg,日3次口服,10日為1療程。兩組均取適量蚤休,研極細粉撒于患處。療效標準:痊愈:皮損消退,無新的皮疹。好轉(zhuǎn):皮疹較前變平,消退30%以上或有個別新疹出現(xiàn)。未愈:皮疹無變化或消退不足30%。結(jié)果:經(jīng)3個療程治療,本組31例,痊愈26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77%;對照組19例,痊愈8例,有效0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42.1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