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王洪圖教授
我們現在講174頁,也就是《素問。熱論》。六經熱病的那一段的【理論闡釋】。這個【理論闡釋】是從這幾個方面說的。
教材根六經病的特點,提出來一些具體的治療的措施;蛘呤桥e出來一些具體的方劑。比如說,
臨證指要的第二點,又談了一下熱病的飲食護理問題。關于熱病,之所以有熱遺,本篇提到的是熱盛而強飼之;蛘哒f熱病少欲,食肉則復,多食則遺。也就是飲食不當,飲食護理不當,其基本道理,就是由于熱還沒有完全退去。過份的強飼之,吃東西吃太多,或者吃難以消化的肉類食物,使得飲食之氣與遺留的熱氣相結合,所以熱勢遺留不去,或者是熱病又復發(fā)。但是這個是要具體考慮,一般地說是這樣,有些特殊情況也不能一概限制飲食,倒是有一句俗話,叫做“嗔不死的痢疾,餓不死的傷寒”,這是俗話,不是醫(yī)生的話。民間口頭語,說餓不死的傷寒,就是傷寒病,發(fā)熱病,不能給吃得太多了。這是俗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把這個道理如果作為金科玉律,一成不變的,那又不對了。確實也有些虛損的病,有一些熱病,已經正氣很衰了,說還要嚴格限制也不對,所以這個咱們在【臨證指要】上,又提到,對身體虛弱羸瘦者又當權變,《類經。疾病類》張介賓說,“凡病后脾胃氣虛,未能消化飲食。故于食肉之類皆當從緩”。一般的說是要從緩的,不要給他肉類食品吃,“若犯食復,為害非淺”,可是他下面又補充了,“其有夾虛內餒者,又不可過于禁制,所以貴得宜也”。適合了就對了。但是現在看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不要強飼之,還是不要過早地吃難以消化的食物。當然要注意,有的已經很虛了,說過了多少天了,還是每天兩碗稀小米粥喝,這恐怕也不大行。要根據情況看。這樣就全面了。這是這一段,就讀完了。
下面一段,就是175頁,這段原文是兩感病的癥狀,及其預后。一開頭不就講了嗎》兩感病,其兩感與寒者,必不免與死。但是癥狀如何?它危重的情況是怎么樣呀?下面這段是專門討論這樣的問題。
帝曰:其病兩感于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歧伯曰:兩感于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干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jié)M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藏已傷,六府不通,榮衛(wèi)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歧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帝曰:其病兩感于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兩感于寒,它的脈象以及癥狀,病形就是病態(tài),就是癥狀。脈象和癥狀怎么樣呢?但是下面談的沒有談脈的問題,主要是談的癥狀。
“歧伯曰:兩感于寒者”,岐伯回答說,兩感于寒的這種病,是正氣大衰,表里兩經同時感受邪氣,叫兩感于寒。
“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第一個階段,還是巨陽,太陽,太陽與少陰為表里,所以表里兩經同時有病。所以第一階段是“巨陽與少陰俱病”,巨陽與少陰俱病的癥狀,和前面那段六經的癥狀的歸類方法,或者說出現的癥狀的道理是一致的。
“則頭痛、口干而煩滿”,因此也有頭痛,那不就是太陽病的癥狀嗎?頭項痛,腰脊強;口干而煩滿,口干煩滿是少陰病的癥狀。在前面那段已經談過了。所以癥狀出現的機理是一樣的。巨陽與少陰俱病,那么就頭項痛,頭痛口干而煩滿。或者說是煩悶。
“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二日,第二個階段,是陽明病,陽明和太陰相表里,在正氣大衰的時候,就是陽明與太陰表里兩經同時受邪,
“則腹?jié)M身熱,不欲食,譫言”,因此出現腹?jié)M身熱,不欲食,譫言。前面倒是沒有談譫言,其實陽明病經常可以出現譫言,也就是所說的譫言,神志昏迷的表現。是由于高熱導致了神志昏迷,擾亂了神志,熱擾心神。因此出現胡言亂語,語無倫次,叫譫言。
“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第三個階段,是“少陽與厥陰俱病”,就出現“耳聾囊縮而厥”,耳聾那不是少陽病常見的癥狀嗎?囊縮水厥陰病,厥陰經脈繞陰器,厥陰是陰盡而陽生,厥陰有病,陰陽不相交的情況最多見。所以出現手腳發(fā)涼,手足涼,這是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
“水漿不入”,到了第三個階段之后,還有“水漿不入”,不能吃飯了。
“不知人”,神志昏迷了。
“六日死”,到第六天就病情危重了。或者說,就可以死亡,大約都在這個階段。也就是說,一日是太陽與少陰,二日是陽明與太陰,三日是少陽與厥陰。這是三日。三日之后,再有水漿不入,不知人,病很嚴重了。其實還有不能夠進飲食。水漿不入,當然就不能夠進飲食。又不知人,神志昏迷,這樣的情況,到第六天死亡。或者說就很危險了。下面就問了,
“帝曰:五藏已傷,六府不通,榮衛(wèi)不行”,六經都有病了,當然五臟已傷了,六腑也不通暢,營衛(wèi)當然不能這次運行,六經全病了。
“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這樣的話,為什么還要過三天才死。慷皇菭I衛(wèi)不行,六腑不通,五臟傷了之后,當時就死呢?他是問這個問題。
“歧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陽明十二經脈之長,是說的后天之本,是說的氣血化生之源,從這個角度講的。是十二經脈之長,也就是臟腑的大源。
“其血氣盛”,陽明經適多氣多血,
“故不知人三日”,所以“不知人三日”,其實就是說,水漿不入,不知人三日。
“其氣乃盡,故死矣”,陽明經的氣血都消耗盡了,故死矣。也就是說四五六三天,那都是消耗陽明經原有的氣血,后天已經沒法再補充了。把陽明經所藏的氣血消耗盡了,需要三天。所以三天就死亡了。這就是說,其死,皆在六七日之間。六經病上面那段講的不是兩感于寒的,死也在六七日之間。;兩感于寒病,危重,其死也在六七日之間。不兩感于寒的,它也有可以死亡的。那也在這個之間。所以開頭本篇就提到了,其死皆在六七日之間。其愈皆在十日以上者。愈,痊愈,就要十日以上。那就是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這一段串講就是這樣。
保胃氣是治療熱病的根本,教材提出本段兩感于寒是外感熱病中,最為嚴重的一類病證。表里兩經同病,說明邪盛正衰。三日,六經俱病,臟腑皆傷。說明起病急,發(fā)展快。六日死,提示病情重,預后差。這是對全文“兩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的具體的解釋。其死,最終是由于胃氣的衰敗,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血氣盛。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所以說是其死是由于胃氣的衰敗。因此在治療外感熱病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保胃氣,存津液。這個問題在張仲景的《傷寒論》,我們下一頁,就176頁上面提到的,縱觀張仲景《傷寒論》立法處方,無不把保胃氣,存津液,作為治病的根本原則。即使是發(fā)汗,也必滋化源,所以服桂枝湯有啜熱稀粥之說。桂枝湯本身就有芍藥、甘草,本身就能夠保胃氣,用清下法也不傷胃氣。所以調胃承氣湯中用甘草,白虎湯中用粳米等等?傊,《傷寒論》的方子,都是考慮到保胃氣,存津液的問題。即使有急下,急下的本意,比如少陰三急下癥,那就是大承氣湯就下去了。它的本意也是趕快把邪氣去掉,來保存津液。所以中醫(yī)治病要千萬注意到,保護人體的正氣,保護人體正氣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那就是保胃氣。因為只有胃氣保存下來,人才有一個維系自己生命的根本條件。特別是在古代,人要不能進飲食了,就沒有其他的措施了。當然現在醫(yī)學發(fā)展了,還可以輸輸液,還可以輸輸氧,還可以輸一些東西進去。但是那也不是一個根本的辦法?磕軌蜣k法來維持生命,也實在是太殘酷了。當然,還是進步了。畢竟維持住人的生命了。維持生命之后,還可以再積極的想其他的措施。即使是在現在,保胃氣,存津液,仍然是我們治病的重要的原則之一。
看本篇的最后一段,176頁。那個一行多字的原文。這一段,是根據夏至劃分溫病與暑病。也就是根據這個節(jié)氣劃分溫病、暑病。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后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就是根據日子,熱病是在夏至以前發(fā),還是在夏至以后發(fā),來判斷是溫病,還是暑病。所以教材有注釋,凡病傷寒而成溫者,這個“溫”是指的溫熱病而言。
“先夏至日者為病溫”,溫熱病在夏至以前發(fā)病的,那屬于溫病,一般多屬于春溫。夏至以后發(fā)的熱病,多半屬于暑病。當然,夏至以后是說的夏天,而不是秋天。
“后夏至日者為病暑”,夏至以后發(fā)的是暑病。這是根據時間來劃分的。當然這樣的劃法看來,好像是機械了一些。嚴格的說,不一定就是差這一天。但是畢竟是一個大體的劃分的方法。再后一句是談的治療問題。治療問題應該注意,
“暑當與汗皆出,勿止”,治療暑病的時候,不要用止汗法,因為暑病一般都是多汗的。暑病一般是多汗的。治病的時候不要用止汗法。當然也沒有說用發(fā)汗法。不過,話說回來,在《內經》時代,治療暑病,很可能也有發(fā)汗的意思。只不過,清暑法是主要的。益氣法也是主要的。清暑益氣是《內經》時代的主要思路。不能排除它也有點發(fā)汗的意思。因為我們在前面講,《生氣通天論》的時候曾經提到過,“因于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醫(yī)學全.在線m.zxtf.net.cn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我在講那句話的時候,提到過,吳昆在《素問吳注》上他把這句話,“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挪到“因于寒”的后邊。他這么一搬家,符合現代臨床。符合不符合《內經》時代的臨床呢?我曾經提過這個問題,而且我當時就說,在《內經》時代,很可能治療暑病有發(fā)汗一法。當時我舉過這句話,我說《熱論》里邊就提到過,“暑當與汗皆去,勿止”。但是話說回來,我們今天治療暑病,確實不用汗法,因為暑本身就出汗。用汗法的話,會出現很多的弊病。這是我們后世的認識。
本段所論治溫病、暑病,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不過,在【理論闡釋】中間,又提到了暑和溫的m.zxtf.net.cn/shouyi/問題。是個溫度高低。以發(fā)熱輕重而言。溫病發(fā)熱較輕,暑病發(fā)熱較重。而且引了高士宗的注釋,說“溫,猶熱也。暑,熱之極也”。從理論上說可以,其實溫病發(fā)的溫度不見得低,當然暑病一般都是高熱。溫病確實有的溫得不是那么太高,但是也有的很高。所以這句話的理解,即使我們教材這么寫了,我建議各位也不要理解得太機械了,發(fā)到38度的那就是溫病,發(fā)到39度的就是暑病。那溫病不許到38.5度。不見得。理論上一般說是可以,但是真正到實踐當中,還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中暑有明顯的原因。受暑了,病因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有一個季節(jié)問題,別的時間中不了暑,當然你說在高溫作業(yè)下的環(huán)境,那是另外一回事。那也可以有中暑的癥狀。雖然是冬天,但是他所工作的環(huán)境,特別高溫,特別熱,他也可能出現中暑。在古代不存在這個問題,現在我們臨床上就應該結合臨床表現來辨治。
暑病的治療,其實一方面是要清暑,同時要注意益氣。既要清暑又要補氣。其實注意這個就是了。暑,是陽熱之邪,容易使人大汗,大汗之后就容易傷陰,同時也傷氣,陽氣也隨著汗液外排了。所以只注意那個出汗了,沒有想到陽氣也會因此而虛的現象。那是臨床上的失誤。所以要注意到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我們其實在以前也講過了,說“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還有印象吧?是《陰陽應相大論》的話吧?寒傷形,熱傷氣,暑也是熱之類,暑熱它就傷氣,因此治暑病要清熱,因為暑是熱邪,清暑熱,同時,要益氣,因為暑傷氣了,這是治療的根本法則。而且教材上也提出來了,治療當以清熱滌暑,益氣生陰為大法。清暑益氣湯為常用之方。其實,如果益了氣,又清暑了,汗也不會再出了。有氣了汗就不會大出了。暑熱一去,再加上氣再充足了,熱度退了,汗也不會再出了。如果氣不恢復,那汗還在大出,汗還得大出,陰陽俱脫,那又是危險了。所以清暑益氣是治療暑病的基本原則。其道理就在于此。本篇就講完了。
病證的第二節(jié)。評,是議也。評議的意思。吳昆說“詳論謂之評,又言得其平也”,《素問吳注》吳昆解釋這個篇名的時候說“詳論謂之評,又言得其平”,就是公允也叫評,評論本身就得公允,不公允怎么叫做評論呢?評議,本篇評論了陰陽交。勞風,勞累受風,腎風,還有風厥,陰陽交、勞風、腎風,風厥這四個熱病的病理變化,預后吉兇,邪正消長的規(guī)律。這幾個病都屬于熱病。評論了,或者叫評議了,這四個熱病的病理變化,預后吉兇,邪正消長的規(guī)律,所以叫做“評熱病論”。
還有一個意思,這個題目就是除了前面《熱論》上所討論的叫做熱病之外,溫病、暑病、六經熱病、兩感熱病,除此之外,這四個病,也有發(fā)熱的現象。因此,也可以列為熱病的范疇。這四個病它也有發(fā)熱的癥狀,也可以列為熱病的范疇。所以叫評熱病。評一評它。和前面《熱論》所說的有所不同。這是關于篇名問題。本篇就講了這四個病。
第一段,是論陰陽交的癥狀、病機與預后。讀一下這一段。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噪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
歧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聞其說。
歧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氣交爭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裱哉,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這一段是講的陰陽交,這個病的病機、癥狀,還有預后的問題。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一般的熱病,汗出之后熱應該退,可是這個病汗出之后有發(fā)熱,立刻就發(fā)熱。教材有注釋。輒,立刻的意思。汗出之后馬上就熱,這是一種疾病的表現,這個表現是個很危險的表現。
“而脈噪疾”,不但有熱,同時脈還噪疾。脈跳得很快,躁么就是很不平和,不緩和。
“不為汗衰”,脈噪疾也不為汗衰。熱不為汗退,脈噪疾也不為汗衰。出汗之后,一般說脈也應該靜,它不靜。再有呢?還有
“狂言不能食”,語言狂亂,說明神志已傷,同時又不能進飲食。
“病名為何?”就是這樣一些癥狀出來了,這是很危險的癥狀,這叫什么病呢?
“歧伯對曰:病名陰陽交”,歧伯回答說,這個病叫做“陰陽交”。陰陽交的意思,在于陽邪與陰精交結不解,陽熱之邪與人體的陰精正氣,相結合在一起,而不能解開,交結不解。所以就叫陰陽交。
“交者,死也”,同時,這個也說明陰陽交結不解,說明正氣就戰(zhàn)勝不了邪氣,戰(zhàn)勝不了邪氣,所以病是危險的。因此說“交者死也”。陰精與陽熱之邪交結在一起,脫離不了了,交者死。危重了,正氣不能勝邪。
“帝曰:愿聞其說”,想聽一聽這個陰陽交的病機是怎么回事?其病機如何?
“歧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人所以出汗,汗是什么?汗水水谷精微所化,汗本身就是津液所化,而津液又是水谷精微所化,所以“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今邪氣交爭于骨肉而得汗者”,這個“今”是指的一般而言,一般的認為,邪氣與人體正氣相互交爭而出汗,
“是邪卻而精勝也”,這種現象是正氣盛,而邪氣退卻的一種現象。比如一般的外感病,發(fā)熱惡寒,吃點藥下出,汗一出,邪氣退了,正氣恢復了。一般是這樣,那病也就很快痊愈了。這是一部來說。一般來說是邪氣交爭與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
“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如果是“精勝”,發(fā)高燒的病人,感冒了發(fā)高燒了,吃點藥一散,汗一出,體溫退了,體溫退了就平靜了,熱就退了,同時,也可以能進點飲食了。所以說,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
“復熱者,邪氣也”,又熱起來了,這個熱是什么熱?是邪熱。是什么?是邪氣又勝了它才熱。所以說復熱者是邪氣又勝了。
“汗者,精氣也”,剛才說了,汗者就是水谷之精氣,同時這個汗如果又發(fā)熱再出汗,精氣也,是精氣失也。精氣就丟失了。復熱是邪氣勝,汗出是精氣失,精氣丟失。
“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汗出之后又繼續(xù)發(fā)熱,那不就是邪氣勝嗎?這主要是強調的邪氣勝。下邊就說正氣衰了。汗出本來就是傷了正氣了。又有不能食。
“不能食者”,不能食者,胃氣敗也,所以說
“精無俾也”,俾是補益,補助。不能食,后天之本絕了,所以精氣,氣血津液都沒有來源了。沒有所補助了。
“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傾,就是傾倒,傾倒就是死亡。這個疾病停留在體內,不能去掉,要能去掉就不是病好了嗎?它就不是交結在一起了,因為交結在一起,所以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他的壽命很快就要完了。
“且夫熱論曰”,《熱論》上也說過這個問題,談過類似的問題!稛嵴摗罚滩淖⑨屨f,指的是《靈樞。熱病》篇。有相類似的記載。所以熱論曰。
“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汗出,同樣的,上面不是講脈躁疾嗎?汗出之后,脈還躁盛,同樣說明邪氣盛,邪氣盛,脈才躁盛,若汗出脈靜那是正常了。汗出脈不靜,說明汗出之后,邪氣未退,仍然很盛。
“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現在看到脈與他的汗不相應,汗出之后脈沒有平靜,所以是不相應的。這說明正氣不能勝邪氣,不能勝病邪。所以叫“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這還不能說明是很危險的問題嗎?
下面又談到三死一生的問題,休息一下。
[完/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