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中醫(yī)觀人的身體。
    

針灸拔罐:中醫(yī)觀人的身體。

軀體


1.頭面

(1)結構與命名頭,指頭顱;面,指顏面。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髓海之所居,七竅之所在。面部色澤為臟腑氣血之顯現(xiàn),尤為心主血脈功能的“外華”所在。十二正經在頭部有一定的分布規(guī)律,為頭面疾患的分經論治提供了理論依據(jù)。顏面部不同部位的具體名稱,依據(jù)《靈樞·五色》的記載大體如下:明堂,即鼻柱;闕,亦名闕中,即兩眉之間;庭,又稱天庭,即額部;蕃,即兩頰之側;蔽,即耳門。另據(jù)其他古醫(yī)籍記載,兩頰前下方稱為壁;下巴稱為頦;下巴兩側前方稱為基;鼻尖稱為面王;兩目內眥中間的鼻根部稱為山根,又名下極。

(2)生理病理特點頭為諸陽之會:頭面部為全身陽氣匯聚之處,古醫(yī)籍中常以“諸陽之會”作為頭的代稱。其理論依據(jù)與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guī)律有關。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手足三陽經循行交會于頭面部。手足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分別交接于目內呲(睛明穴)、鼻翼旁(迎香穴)、目外眥(瞳子髎穴),可見“諸陽之會,皆在于面”(《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故頭面部陽氣最充盛。這一理論既可用以解釋頭面赤裸于外而不畏寒涼的生理現(xiàn)象,又可用其說明陽邪外襲或清陽不升容易出現(xiàn)頭面部癥狀的緣由。

頭為精明之府:頭部為精氣神明所聚之處。《素問·脈要精微論》說:“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蔽迮K六腑之精氣上注于頭面,以成七竅之用,以供神明之養(yǎng),故稱頭為精明之府。若精氣衰而不升,髓海虛而不充,則頭部沉重而無力抬舉;元真虧損,神氣不振,則目眶深陷而眼神呆滯。正因頭為精明之府,故頭面部的外觀,尤其是眼目的神形與光華,最能反映臟腑精氣的盛衰和精神思維的狀態(tài),中醫(yī)診斷學中的望診對此頗為重視。面部臟腑肢體分屬:面部不同部位的臟腑肢體分屬,在《內經》中已有明確而系統(tǒng)的記載,如《靈樞·五色》指出:“庭,首面也。闕上,咽喉也。闕中,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眹)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肢節(jié)之部也,各有部分。”依據(jù)上述記載,面自上而下的臟腑肢體分屬區(qū)域,恰好大體如正立位的人體各部位、各臟腑的分布。有學者認為,《內經》有關面部臟腑肢體分屬的認識,正是生物全息理論的雛形,F(xiàn)代針灸臨床有遵循上述面診區(qū)域分布的原則,在面部特定部位針刺以治療機體對應部位的疾病,取得良好療效。另有資料報道,針刺面部穴位在機體的對應部位取得較為滿意的麻醉效果,從而成功地進行針麻手術上千例。面部臟腑肢體分屬理論,也是中醫(yī)面部色診的基礎理論之一。當然,病有深淺,色有顯晦,病因繁多,病機不一,面部色診亦不可過于機械刻板,必須四診合參,靈活運用。

(3)與經絡的聯(lián)系頭面部的經絡分布有一定規(guī)律,如十二經脈中的手足陽明經循行于顏面、額側;手足太陽經循行于面頰、枕頂;手足少陽經循行于頭部兩側;足厥陰經上行巔頂。此外,奇經八脈中的督脈沿脊柱上行至頂后進顱內絡腦,并由頂部沿頭部正中線經巔頂、額前、鼻柱、上唇,至上唇系帶處。任脈沿胸腹正中線上行,經咽喉,至下頜,環(huán)口唇,沿面頰,分行至兩眶下。沖脈、陰〓脈、陽〓脈、陰維脈、陽維脈等奇經亦分別行至頭面部。

對頭面部經絡分布的正確認識,有助于頭面疾患的分經辨證。以頭痛為例,前額連及眉棱骨痛,屬陽明頭痛;頭側疼痛,尤以太陽穴處為甚者,屬少陽頭痛;后枕連項疼痛,屬太陽頭痛;頭頂部疼痛為主者,屬厥陰頭痛。頭痛的辨證分經不同,其處方用藥(尤其是引經藥)及針灸取穴均有區(qū)別。再如中醫(yī)外科對頭面部疔瘡疽的命名與診治,亦常以不同的經絡分布為主要依據(jù)!夺t(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論“額疽”時指出:“額疽生額火毒成,左右膀胱正督經。”疽生于左右額角者,屬膀胱經;疽生于前額正中者,屬督脈經。兩者的診治亦因此而同中有異。


2.頸項


(1)結構與命名頸是連接頭部與軀體的部位。項是頸的后方。頸椎骨和頸部肌肉是支撐和活動頭部的主要組織。頸項部肌肉群的協(xié)調配合維持著頸項的正;顒。頸部前方正中突起的部位(女性不甚明顯),相當于喉頭的甲狀軟骨處,古稱結喉。結喉兩側頸總動脈搏動處,稱為“人迎脈”,為古代三部九候診法的切脈部位之一。

(2)生理病理特點頸項上接頭部,下連軀體,頸椎骨孔內脊髓有“上通下達”之功,大腦調控軀體活動的一切信息均由此通過。第一頸椎上與枕骨相連,其間有穴位名“風府”。風府之上有“腦戶”穴。因其深部為延髓(現(xiàn)代醫(yī)學視其為生命中樞),故針刺時切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不然會傷腦,甚至即可致死!端貑枴ご探摗氛f:“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薄额惤洝め槾填悺纷⑨屨f:“腦戶,督脈穴,在枕骨上,通于腦中。腦為髓海,乃元陽精氣之所聚。針入腦則真氣泄,故立死。”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相連,其間有穴位名“大椎”,為手足三陽經交會之處。

頸部肌肉易因臥躺姿勢不良等原因而使其發(fā)生痙攣、酸脹、疼痛、轉動不利等癥.臨床稱為“落枕”。外感風寒亦可致頭項強直不舒!傷寒論》指出:“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鳖i部前方結喉處如有腫物如瘤,或大或小,隨吞咽而上下移動者,病名“癭瘤”或“頸癭”。頸脈跳動過于明顯,甚者臥時怒張者,多見于水腫病!鹅`樞·水脹》說:“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鳖M下頸部兩側有眾多淋巴結,正常者不易觸及。其處若有腫塊如壘,累累如串珠者,病名“瘰疬”。

(3)與經絡的聯(lián)系頸項與經絡的聯(lián)系頗為廣泛,十二經脈中,除心包經外,其余的經脈或其分支均經過頸項部。手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之三陽經從頭走足,頸項部自為其必經之處。《傷寒論》指出太陽病可見“頸項強幾幾”,即與循行于項部的足太陽膀胱經感受外邪,氣血郁滯有關。手三陰經雖從胸走手,然手太陰肺經至咽部后橫行至胸部外上方,手少陰心經之分支挾食道上行連于目系,可見肺心兩經亦行經頸部。足三陰經從足走腹,并上行于頸部而分別抵于舌、目等官竅。奇經八脈中,除帶脈外,其余經脈也均經過頸部。


3.背


(1)結構與命名背,是指胸廓后面第十二肋骨以上的部位。亦有將軀干部的后面,包括后胸部、腰部及骶部,統(tǒng)稱為背部。肩部的后下方,即現(xiàn)代所稱的肩胛部,古稱胛。脊椎骨左右兩側的背部肌肉群,古稱膂或膂筋。位于背部的胸椎,古稱背骨或背脊骨。背部正中線兩側,脊椎棘突旁開五分自上至下的條狀部分,稱為“華佗夾脊”,其處的穴位即為“華佗夾脊穴”,計24穴。針刺或按摩夾脊穴可調整臟腑機能和治療背部病痛。(2)生理病理特點背在后為陽,胸在前為陰。心肺居于胸中,而其臟俞位于背部。《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北巢砍霈F(xiàn)酸痛等異常感覺,除因勞累過度、外力損傷所致,或因感受外邪而使背部經氣不舒外,多責之于心肺病變或膈上痰飲留伏。《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心脈“微急為心痛引背”,“微大為心痹引背”。肺脈“微急為肺寒熱,怠惰,咳唾血,引腰背痛”!督饏T要略》指出:胸痹心痛之病,可見“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膈上痰飲留伏,可見“滿喘咳吐,發(fā)則寒熱,背痛腰酸”。此外,背為胸中之氣聚會之處,若見背曲肩隨而懈怠者,多為胸中之氣(宗氣,心肺之氣)將要敗絕的征象。故《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北巢考构怯尚刈到M成,正常人直立時胸椎呈輕度弧形狀向后彎曲。背脊骨,尤其是胸椎部分彎曲隆起,狀如背者,病名即為“龜背”,為佝僂病的體征,多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養(yǎng),以致脾腎虛損,生長發(fā)育障礙而發(fā)生畸形。如背脊骨外突形如鋸者,古病名為“脊疳”,多見于慢性虛損性疾病的后期,屬臟腑精氣虧損已極。(3)與經絡的聯(lián)系背與經絡的聯(lián)系中,與督脈和膀胱經的關系最為密切。督脈起于小腹之內,下出會陰后,向后沿腰背部脊柱正中線上行。位于背部的督脈,在胸椎脊突間,有許多穴位。足太陽膀胱經起于目內眥,向上經額部左右交會于巔頂后行至枕骨處,于背部有左右各兩支自上而下行走,其一支于脊柱旁開一寸五分抵達腰部,另一支則于脊柱旁開三寸行至髀樞,即髖關節(jié)部位。五臟六腑的俞穴集中在脊柱旁開一寸五分的膀胱經上,稱為“背俞穴”。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于背腰部位的穴位,是有關臟腑生理病理狀態(tài)在背腰部的反應點,在針灸理論和治療上具有重要意義.


4.胸


(1)結構與命名胸,是指胸廓前面,鎖骨以下,腹部以上的部位。也有以兩乳連線以上,頸部以下部位謂之胸;胸下兩乳中間至鳩尾(劍突)處,謂之“膺胸”。通常將兩者統(tǒng)稱為胸。胸部上方有柱骨,古稱鎖子骨、巨骨、缺盆骨,即位于前胸部上方兩側的鎖骨。胸廓下方的隔膜,將胸腔與腹腔分開。古代醫(yī)家有認為此膜可以遮蓋胃腸消化飲食所產生的濁氣,不使其上熏心肺。鎖骨上緣的凹陷處,名缺盆。胸骨上端的胸骨柄切跡部分,其外側連接鎖骨的骨骼,古稱上橫骨。胸部兩側肌肉隆起處,相當于胸大肌的部位,古名膺,又名臆。胸骨最下端,即今之劍突,名鳩尾。胸骨、肋骨、脊骨連同肌肉、筋膜等組成胸部。心肺居于胸腔。心下部位,古稱膏。心下膈上之部,古稱肓。其處之脂膜,古稱肓膜。古代醫(yī)家認為若病入膏肓,針藥均難抵達其所而為不治之證。兩乳正中間部位稱為膻中,系宗氣積聚之處。左乳下心尖搏動區(qū),古稱“虛里”,為測候宗氣盛衰的重要診察部位之一。

(2)生理病理特點胸廓外形在正常人為扁圓狀,肋骨及橫膈隨呼吸而有適度的升降運動。若胸廓如圓桶,肋間隙異常飽滿者,勢必影響呼吸運動,而出現(xiàn)氣急氣喘,動輒更甚等癥,多為素有伏飲積痰,以致肺氣耗損,甚或腎不納氣。若胸廓扁平,形體瘦削者,每為慢性虛損性疾病的后期階段,多屬肝腎陰虛或氣陰兩虧。若胸骨向前畸形突出,猶如雞胸者,病名即為“雞胸”,為小兒生長發(fā)育障礙發(fā)生畸形的一種疾患,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調養(yǎng)適宜,以致脾腎虧損,胸骨柔弱而成。虛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動處,為諸脈之所宗。探索虛里搏動的情況,可以了解宗氣的盛衰,疾病的虛實,預后的吉兇。古人對此至為重視。正常情況下,虛里按之應手,動而不緊,緩而不急。若其動微弱而不顯者,為不及,多屬宗氣內虛之象;其動過強而應衣者,為太過,多為宗氣外泄之候!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氛f:“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敝劣隗@恐、大怒或劇烈活動后,虛里脈動雖高,但靜息片刻即可平復如常,故為生理現(xiàn)象。胸屬上焦范圍,心肺居于胸中。肺左右各一,心于兩肺之間而偏居于左側。心臟外有包膜,名心包絡,簡稱心包。藏象學說認為,生理上心包代心行令,病理上心包代心受邪。故心與心包,分之則二,合之則一!稖夭l辨》創(chuàng)立三焦辨證,其上焦病即包括手太陰肺與手厥陰心包的病癥。臨床上詢問胸部有無異常感覺,主要了解心肺的病理變化。若有胸悶、心悸、氣短而脈弱者,多為心氣不足;有心胸憋悶疼痛,痛引肩背內臂,時發(fā)時止,脈澀或結代者,多為心脈痹阻;若見胸悶咳喘,氣少難息,聲音低怯者,多為肺氣虛損;見胸痛、發(fā)熱、咳痰黃稠,或咳吐膿血者,多為痰熱壅肺。此外,也有胸脅滿悶,時欲太息,情志抑郁,而屬肝氣郁結者。

(3)與經絡的聯(lián)系胸部與經絡的聯(lián)系頗為廣泛。十二經脈中除足太陽膀胱經外,其余經脈均循行于前胸部或貫膈過胸腔。其中手三陰經起于胸腹,自胸前兩側上方淺出體表后走至指端。真心痛發(fā)作時,其疼痛向左手尺側放射,即與手少陰心經的循行部位有關。手三陽經起于指端而行至頭面,并均于頸部兩側下入缺盆后進入胸腹腔,分別與有關臟腑屬絡。足之三陰三陽經中,循行于胸腹面的經脈,自內向外的排列次序是: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其中足陽明胃經恰過乳頭而下行。另有足少陽膽經一分支入缺盆后進體腔,貫膈絡肝屬膽。此外,奇經八脈中的任脈、沖脈、陰〓脈及陽〓脈亦均循經胸部或貫穿胸腔。


5.脅


(1)結構與命名脅,是人體側胸部,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分的統(tǒng)稱。其中相當于第十一、十二肋軟骨的部分,稱為肋,又名季肋、軟肋、橛肋。臨床每將腋下肋骨所在部分,統(tǒng)稱脅肋。中醫(yī)理論認為兩肋為肝之分野,膽附于肝之短葉間亦居脅里。脅上腋下的空軟部分,古稱胠。上臂與胸側臂間的凹陷,謂之腋,俗稱“胳子窩”。腋窩部于青春期后開始長毛,局部皮膚富有汗腺。

(2)生理病理特點肝居脅下,膽附于肝,肝膽之經脈又均循行分布于脅,肝經由下循脅而上,膽經由上循脅而下。故脅部
-----------中醫(yī)對人體結構有獨特的認識。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