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基本資料 | 遼寧赫姓幼子,年五歲,得風溫兼喘促證。 |
病因 | 季春下旬,在外邊○ 戲,出汗受風,遂成溫病。醫(yī)治失宜,七八日間又添喘促。 |
證候 | 面紅身熱,喘息極迫促,痰聲漉漉,目似不瞬。脈象浮滑,重按有力。指有紫紋,上透氣關,啟口視其舌苔白而潤。問其二便,言大便兩日未行,小便微黃,然甚通利。 |
診斷 | 觀此證狀況已危至極點,然脈象見滑,雖主有痰亦足征陰分充足。且視其身體胖壯,知猶可治,宜用《金匱》小青龍加石膏湯,再加杏仁、川貝以利其肺氣。 |
處方 | 麻黃(一錢) 桂枝尖(一錢) 生杭芍(三錢) 清半夏(二錢) 杏仁(二錢去皮搗碎) 川貝母(二錢搗碎) 五味子(一錢搗碎) 干姜(六分) 細辛(六分) 生石膏(一兩搗細) 共煎湯一大盅,分兩次溫服下。 |
方解 | 《金匱》小青龍加石膏湯,原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然其石膏之分量,僅為麻桂三分之二(《金匱》小青龍加石膏湯,其石膏之分量原有差誤,曾詳論之),而此方中之生石膏則十倍于麻桂,誠以其面紅身熱,脈象有力,若不如此重用石膏,則麻、桂、姜、辛之熱,即不能用矣。又《傷寒論》小青龍湯加減之例,喘者去麻黃加杏仁,今加杏仁而不去麻黃者,因重用生石膏以監(jiān)制麻黃則麻黃即可不去也。 |
復診 | 將藥服盡一劑,喘愈強半,痰猶壅盛,肌膚猶灼熱,大便猶未通下,脈象仍有力,擬再治以清熱利痰之品。 |
處方 | 生石膏(二兩搗細) 栝蔞仁(二兩炒搗) 生赭石(一兩軋細) 共煎湯兩盅,分三次徐徐溫飲下。 |
效果 | 將藥分三次服完,火退痰消,大便通下,病遂痊愈。 |
說明 | 此案曾登于《全國名醫(yī)驗案類編》,何廉臣評此案云∶“風溫犯肺脹喘促,小兒尤多,病最危險,兒科專家,往往稱為馬脾風者此也。此案斷定為外寒束內(nèi)熱,仿《金匱》小青龍加石膏湯,再加貝母開豁清泄,接方用二石蔞仁等清鎮(zhèn)滑降而痊。先開后降,步驟井然。惟五歲小兒能受如此重量,可見北方風氣剛強,體質(zhì)茁實,不比南方人之體質(zhì)柔弱也。正惟能受重劑,故能奏速功!庇^何廉臣評語,雖亦推獎此案,而究嫌藥量過重,致有南北分別之設想。不知此案藥方之分量若作一次服,以治五歲孺子誠為過重。若分作三次服,則無論南北,凡身體胖壯之孺子皆可服也。試觀近今新出之醫(yī)書,治產(chǎn)后溫病,有一劑用生石膏半斤者矣,曾見于劉蔚楚君《遇安齋證治叢錄》,劉君原廣東香山人也。治鼠疫病亦有一劑用生石膏半斤者矣,曾見于李健頤君《鼠疫新篇》,李君原福建平潭人也。若在北方治此等證,豈藥之分量可再加增乎?由此知醫(yī)者之治病用藥,不可定存南北之見也。且愚亦嘗南至漢皋矣,曾在彼處臨證處方,未覺有異于北方,惟用發(fā)表之劑則南方出汗較易,其分量自宜從輕。然此乃地氣寒暖之關系,非其身體強弱之關系也。既如此,一人之身則冬時發(fā)汗與夏時發(fā)汗,其所用藥劑之輕重自迥殊也。嘗細驗天地之氣化,恒數(shù)十年而一變。仲景當日原先著《傷寒論》,后著《金匱要略》,《傷寒論》小青龍湯,原有五種加法,而獨無加石膏之例。因當時無當加石膏之病也。至著《金匱》時,則有小青龍加石膏湯矣,想其時已現(xiàn)有當加石膏之病也。憶愚弱冠時,見醫(yī)者治外感痰喘證,但投以小青龍湯原方即可治愈。后數(shù)年愚臨證遇有外感痰喘證,但投以小青龍湯不效,必加生石膏數(shù)錢方效。又遲數(shù)年必加生石膏兩許,或至二兩方效。由斯知為醫(yī)者當隨氣化之轉(zhuǎn)移,而時時與之消息,不可拘定成方而不知變通也。 |
病人基本資料 | 天津徐姓媼,年五十九歲,于中秋上旬得溫病,帶有伏氣化熱。 |
病因 | 從前原居他處,因遷居勞碌,天氣燥熱,有汗受風,遂得斯病。 |
證候 | 晨起,覺周身微發(fā)熱兼酸懶不舒,過午,陡覺表里大熱,且其熱浸增。及晚四點鐘往視時,見其臥床閉目,精神昏昏。呻吟不止。診其脈左部沉弦,右部洪實,數(shù)近六至。問其未病之前,曾有拂意之事乎?其家人曰∶誠然,其稟性褊急,恒多憂思,且又易動肝火。欲見其舌苔,大聲呼數(shù)次,始知啟口,視其舌上似無苔而有腫脹之意,問其大便,言素恒干燥。 |
診斷 | 其左脈沉弦者,知其肝氣郁滯不能條達,是以呻吟不止,此欲借呻吟以舒其氣也。其右脈洪實者,知此證必有伏氣化熱,竄入陽明,不然則外感之溫病,半日之間何至若斯之劇也。此當用白虎湯以清陽明之熱,而以調(diào)氣舒肝之藥佐之。 |
處方 | 生石膏(二兩搗細) 知母(八錢) 生萊菔子(三錢搗碎) 青連翹(三錢) 甘草(二錢) 粳米(四錢) 共煎湯兩盅,分兩次溫服。 |
方解 | 萊菔子為善化郁氣之藥。其性善升亦善降會計資格,炒用之則降多于升,生用之則升多于降。 凡肝氣之郁者宜升,是以方中用生者。至于連翹,原具有透表之力,而用于此方之中,不但取其能透表也,其性又善舒肝,凡肝氣之郁而不舒者,連翹皆能舒之也。是則連翹一味,既可佐白虎以清溫熱,更可輔萊菔以開肝氣之郁滯。 |
復診 | 將藥兩次服完,周身得汗,熱退十之七八,精神驟然清爽。左脈仍有弦象而不沉,右脈已無洪象而仍似有力,至數(shù)之數(shù)亦減。問其心中仍有覺熱之時,且腹中知饑而懶于進食,此則再宜用涼潤滋陰之品清其余熱。 |
處方 | 玄參(一兩) 沙參(五錢) 生杭芍(四錢) 生麥芽(三錢) 鮮茅根(四錢) 滑石(三錢) 甘草(二錢)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方中用滑石者,欲其余熱自小便瀉出也。 |
效果 | 將藥連服兩劑,大便通下,其熱全消,能進飲食,脈象亦和平矣。而至數(shù)仍有數(shù)象,俾再用玄參兩半,潞參三錢,煎服數(shù)劑以善其后。 |
病人基本資料 | 天津劉××,年三十二歲,于季夏得溫熱病,兼嘔吐不受飲食。 |
病因 | 因在校中宿臥,一日因校中無人,其衾褥被人竊去,追之 不及,因努力奔跑,周身出汗,乘涼歇息,遂得斯病。 |
證候 | 心中煩熱,周身時時汗出,自第二日,嘔吐不受飲食。今已四日,屢次服藥亦皆吐出,即 渴時飲水亦恒吐出。舌苔白濃,大便四日未行。其脈左部弦硬,右部弦長有力,一息五至。 |
診斷 | 其脈左部弦硬者,肝膽之火熾盛也。右部弦長者,沖氣挾胃氣上沖也。弦長而兼有力者, 外感之熱已入陽明之府也。此證因被盜怒動肝氣,肝火上沖,并激動沖氣挾胃氣亦上沖,而外感之熱又 復熾盛于胃中以相助為虐,是以煩熱汗出不受飲食而吐藥吐水也。此當投以清熱鎮(zhèn)逆之劑。 |
處方 | 生石膏(二兩細末) 生赭石(六錢細末) 鏡面朱砂(五錢細末) 和勻分作五包,先送服一包,過兩點鐘再送服一包,病愈即停服,不必盡劑。方用散劑不用湯 劑者止嘔吐之藥丸散優(yōu)于湯劑也。 |
效果 | 服至兩包,嘔吐已愈,心中猶覺煩熱。服至四包,煩熱痊愈,大便亦通下矣。 |
說明 | 石膏為石質(zhì)之藥,本重墜且又寒涼,是以白虎湯中以石膏為主,而以甘草緩之,以粳米和之,欲其服后留戀于胃中,不至速于下行。故用石膏者,忌再與重墜之藥并用,恐其寒涼侵下焦也,并不可與開破之藥同用,因開破之藥力原下行也。乃今因肝氣膽火相并上沖,更激動沖氣挾胃氣上沖,且更有外感之熱助之上沖,因致臟腑之氣化有升無降,是以飲食與藥至胃中皆不能存留,此但恃石膏之寒涼重墜原不能勝任,故特用赭石之最有壓力者以輔之。此所以旋轉(zhuǎn)臟腑中之氣化,而使之歸于常也。設非遇此等證脈,則石膏原不可與赭石并用也。 |
病人基本資料 | 天津陳姓童子,年十五歲,于仲秋得溫病,兼衄血便血。 |
病因 | 初因周身發(fā)熱出有斑點,有似麻疹。醫(yī)用涼藥清之,斑點即回,連服涼藥數(shù)劑,周身 熱已退,而心中時覺煩躁。逾旬日因薄受外感,其熱陡然反復。 |
證候 | 表里壯熱,衄血兩次,小便時或帶血。嘔吐不受飲食,服藥亦多吐出。心中自覺為熱 所灼,怔忡莫支。其脈搖搖而動,數(shù)逾五至,左右皆有力,而重按不實。舌苔白而欲黃,大便三日未行。本擬投以白虎加人參湯,恐其服后作嘔。 |
處方 | 生石膏(三兩細末) 生懷山藥(二兩) 共煎湯一大碗,俾徐徐溫飲下。為防其嘔吐,一次只飲一大口,限定四小時將藥服完。 |
方解 | 凡嘔吐之證,飲湯則吐,服粥恒可不吐。生山藥二兩煎取濃汁與粥無異,且無藥味,服 后其粘滯之力自能留戀于胃中。且其溫補之性,又能固攝下焦以止便血,培養(yǎng)心氣以治 怔忡也。而以治此溫而兼虛之證,與石膏相伍為方,以石膏清其溫,以山藥補其虛,雖非白 虎加人參湯,而亦不啻白虎加人參湯矣。 |
復診 | 翌日復診,熱退十之七八,心中亦不怔忡,少進飲食亦不嘔吐,衄血便血皆愈。脈象力減,至數(shù)仍數(shù)。 |
處方 | 玄參(二兩) 潞參(五錢) 連翹(五錢) |
方解 | 蓋其大熱已退而脈仍數(shù)者,以其有陰虛之熱也。玄參、潞參并用,原善退陰虛作熱,而猶 恐其伏有疹毒,故又加連翹以托之外出也。 |
效果 | 仍煎湯一大碗,徐徐溫飲下,盡劑而愈,大便亦即通下。 |
說明 | 此證若能服藥不吐,投以大劑白虎加人參湯,大熱退后其脈即可不數(shù)。乃因其服藥嘔吐, 遂變通其方,重用生山藥二兩與生石膏同煎服。因山藥能健脾滋腎,其補益之力雖不如 人參,實有近于人參處也。至大熱退后,脈象猶數(shù),遂重用玄參二兩以代石膏,取其能滋真陰兼能 清外感余熱,而又伍以潞參、連翹各五錢。潞參即古之人參。此由白虎加人參之 義化裁而出,故虛熱易退,而連翹又能助玄參涼潤之力外透肌膚,則余熱亦易清也。 |
病人基本資料 | 天津沈姓學生,年十六歲,于仲春得溫疹兼喉痧證。 |
病因 | 因在體育場中游戲,努力過度,周身出汗為風所襲,遂得斯病。 |
證候 | 初病時微覺惡寒頭疼,翌日即表里俱壯熱,咽喉悶疼。延醫(yī)服藥病未見輕,喉中疼悶似加 劇,周身又復出疹,遂延愚為延醫(yī)。其肌膚甚熱,出疹甚密,連無疹之處其肌膚亦紅,誠 西人所謂猩紅熱也。其心中亦自覺熱甚,其喉中扁桃腺處皆紅腫,其左邊有如榆莢一塊發(fā)白。自 言不惟飲食疼難下咽,即呼吸亦甚覺有礙。診其脈左右皆洪滑有力,一分鐘九十八 至。愚為刺其少商出血,復為針其合谷,又為擬一清咽、表疹、瀉火之方俾服之。 |
處方 | 生石膏(二兩搗細) 玄參(六錢) 天花粉(六錢) 射干(三錢) 牛蒡子(三錢搗碎) 浙貝母(三錢) 青連翹(三錢) 鮮蘆根(三錢) 甘草(錢半) 粳米(三錢) 共煎湯兩大盅,分兩次溫服下。 |
復診 | 翌日過午復為診視,其表里之熱皆稍退,脈象之洪滑亦稍減,疹出又稍加多。從前三日 未大便,至此則通下一次。再視其喉,其紅腫似加增,白處稍大,病患自言此時飲水必須 努力始能下咽,呼吸之滯礙似又加劇。愚曰∶此為極危險之病,非刺患處出血不可。遂用圭 式小刀,于喉左右紅腫之處,各刺一長口放出紫血若干,遽覺呼吸順利。擬再投以清 熱消腫托表疹毒之劑。 |
處方 | 生石膏(一兩搗細) 天花粉(六錢) 赤芍(三錢) 板藍根(三錢) 牛蒡子(三錢搗細) 生蒲黃(三錢) 浙貝母(三錢) 青連翹(三錢) 鮮蘆根(三錢) 共煎一大盅半,分兩次溫服。 |
方解 | 赤芍藥,張隱庵、陳修園皆疑是山中野草之根,以其紋理甚粗,與園中所植之芍 藥根迥異也。然此物出于東三省,愚親至其地,見山坡多生此種芍藥,開單瓣紅花,其花小于尋 常芍藥花約三倍,而其葉則確系芍藥無疑。蓋南方亦有赤芍藥,而其根仍白,茲則花赤其根 亦赤,是以善入血分活血化瘀也。又浙貝治嗽,不如川貝,而以之治瘡,浙貝似勝于川 貝,以其味苦性涼能清熱解毒也。 |
效果 | 將藥連服兩劑,其病脫然痊愈。 |
說明 | 《內(nèi)經(jīng)》靈樞癰疽篇謂∶“癰發(fā)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 咽半日死!贝俗C咽喉兩旁紅腫日增,即癰發(fā)嗌中名為猛疽者也。其膿成不瀉則危在目前, 若其劇者必俟其化膿而后瀉之,又恒有迫不及待之時,是以 此證因其紅腫已甚有礙呼吸,急刺之以出其紫血而紅腫遂愈,此所謂防之于預也。且化膿而后瀉之,其瘡 口恒至潰爛,若未成膿而瀉,其紫血所刺之口半日即合矣。 喉證原有內(nèi)傷外感之殊,其內(nèi)傷者雖宜注重清熱, 亦宜少佐以宣散之品。如《白喉忌表抉微》方中之用薄荷、連翹是也。由外感者雖不忌用表散之品,然宜 表散以辛涼,不宜表散以溫熱,若薄荷、連翹、蟬蛻、蘆根諸藥,皆表散之佳品也;蛴兄^喉證若由于外感,雖 麻黃亦可用者,然用麻黃必須重用生石膏佐之。若《傷寒論》之麻杏甘石湯,誠為治外感喉證之佳方也。 特是,其方原非治喉證之方,是以方中石膏僅為麻黃之兩倍,若借以治外感喉證,則石膏當十倍于麻黃。若遇 外感實火熾盛者,石膏尤宜多加方為穩(wěn)妥。是以愚用此方以治外感喉證時,麻黃不過用至一錢,而生石膏 恒用至兩余,或重用至二兩也。然此猶論喉證之紅腫不甚劇者,若至腫甚有礙呼吸,不惟麻黃不可用,即 薄荷亦不可用,是以治此證方中止用連翹、蘆根也。以上所論者,無論內(nèi)傷外感,皆咽喉證之屬熱 者也。而咽喉中之變證,間有真寒假熱者,又當另議治法。 |
病人基本資料 | 天津馬××,年二十八歲,于季秋得溫病兼喉痧痰喘證。 |
病因 | 初因外出受風感冒甚微,醫(yī)者用熱藥發(fā)之,陡成溫病,而喉病喘病遂同時發(fā)現(xiàn)。 |
證候 | 表里俱壯熱,喘逆咳嗽,時吐痰涎,咽喉左邊紅腫作疼(即西人所謂扁桃體炎)。其外 邊項左側(cè)亦腫脹,呼吸皆有窒礙。為其病喉且兼喘逆,則吸氣尤形困難,必十分努力始能將氣吸入。 其舌苔白而薄,中心微黃。小便赤澀,大便四日未行。其脈左右皆弦長,右部重診有力,一分鐘九十六至。 |
診斷 | 此乃外感之熱已入陽明之府,而沖氣又挾胃氣肝火上沖也。為其外感之熱已入陽明之府, 是以右脈之力勝于左脈,為其沖氣挾胃氣肝火上沖,是以左右脈皆弦長。病現(xiàn)喘逆及咽喉 腫疼,其腫痛偏左者,正當肝火上升之路也。擬治以麻杏甘石湯,兼加鎮(zhèn)沖降胃納氣利痰之 品以輔之,又宜兼用針刺放血以救目前之急。 |
處方 | 麻黃(一錢) 生石膏(二兩搗細) 生赭石(一兩軋細) 生懷山藥(八錢) 杏仁(三錢去皮炒搗) 連翹(三錢) 牛蒡子(三錢搗碎) 射干(二錢) 甘草(一錢) 共煎湯兩盅,分兩次溫服。 又于未服藥之前,用三棱針刺其兩手少商出血,用有尖小刀刺其咽喉腫處,開兩小口令其 出血,且用硼砂、西藥鹽酸蓋理,融以三十倍之水,俾其含漱。又于兩手合谷處為之行 針。其咽喉腫處驟然輕減,然后服藥。 |
復診 | 將藥服后,其喘頓愈強半,呼吸似無妨礙,表里之熱亦愈強半。脈象亦較前平和,其右 部仍然有力。胸膈似覺郁悶,有時覺氣上沖,仍然咳嗽,大便猶未通下。擬再治以開郁降 氣清熱理嗽之劑。 |
醫(yī)學全在線處方 | 糖栝蔞(二兩切碎) 生石膏(一兩搗細) 生赭石(五錢軋細) 生杭芍(三錢) 川貝母(三錢) 碎竹茹(三錢) 牛蒡子(三錢搗碎)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
效果 | 將藥煎服一劑,大便通下,諸病皆愈。惟一日之間猶偶有 咳嗽之時,俾用川貝母細末和梨蒸食之以善其后。 |
說明 | 凡用古人成方治病,其藥味或可不動,然必細審其藥之分 量或加或減,俾與病機相宜。如麻杏甘石湯原方,石膏之分量僅為麻黃之兩倍,而此證所用麻杏甘石湯則石膏之分量二十倍于麻黃矣。蓋《傷寒論》之麻杏甘石湯原非為治喉證而設,今借之以治喉證。原用麻黃以散風定喘,又因此證之喉腫太甚,有礙呼吸,而方中猶用麻黃,原為行險之道,故麻黃僅用一錢,而又重用生石膏二兩以監(jiān)制之。且于臨服藥時先用刀開其患處,用針刺其少商與合谷,此所以于險中求穩(wěn)也。嘗聞友人楊××言,有一名醫(yī)深于《傷寒論》,自著有《注解傷寒論》之書行世,偶患喉證,自服麻杏甘石湯竟至不起,使其用麻杏甘石湯時,亦若愚所用者如此加減,又何患喉證不愈乎?縱使服藥不能即愈,又何至竟不起乎?由此知非古人之方誤人。麻杏甘石湯,原為發(fā)汗后及下后汗出而喘無大熱者之的方,原未言及治喉證也。而欲借之以治喉證,能勿將藥味之分量為之加減乎?嘗總核《傷寒論》諸方用于今日,大抵多稍偏于熱,此非仲景之不善制方也。自漢季至今,上下相隔已一千六百余年,其天地之氣化,人生之稟賦,必有不同之處,是以欲用古方皆宜細為斟酌也。 |
病人基本資料 | 鄰村高××,年二十五歲,于仲夏得溫病。 |
病因 | 仲夏上旬,麥秋將至,遠出辦事,又欲急回收麥,長途趨行于烈日之中。辛苦殊甚,因得溫病。其叔父××與其表叔毛××皆邑中名醫(yī),又皆善治溫病。二人共治旬日無效,蓋因其勞力過甚,體虛不能托病外出也。 |
證候 | 愚診視時,其兩目清白,竟無所見,兩手循衣摸床,亂動不休,譫語無倫,分毫不省人事。其大便從前滑瀉,此時雖不滑瀉,每月仍溏便一兩次,脈象浮而無力,右寸之浮尤甚,兩尺按之即無,一分鐘數(shù)至一百二十至。舌苔薄黃,中心干而微黑。 |
診斷 | 此證兩目清白無火,而竟無所見者,腎陰將竭也。其兩手亂動不休者,肝風已動也。病勢至此,危險已至極點。幸喜脈浮為病還在太陽,右寸浮尤甚,又為將汗之兆。其所以將 汗而不汗者,人身之有汗,如天地之有雨,天地陰陽和而后雨,人身亦陰陽和而后汗。此證兩尺脈甚弱,陽升而陰不應,是以不能作汗。當用大滋真陰之品,濟陰以應其陽必能 自汗,汗出則病愈矣。然非強發(fā)其汗也,強發(fā)其汗則汗出必脫。調(diào)劑陰陽以聽其自汗,是以汗出必愈也。 |
處方 | 熟懷地黃(二兩) 生懷山藥(一兩) 玄參(一兩) 大甘枸杞(一兩) 甘草(三錢) 真阿膠(四錢) 藥共六味,將前五味煎湯一大碗去渣,入阿膠融化,徐徐分數(shù)次溫飲下。 |
效果 | 時當上午十點鐘,將藥煎服至下午兩點鐘將藥服完。形狀較前安靜,再診其脈頗有起色。俾再用原方煎湯一大碗,陸續(xù)服之,至秉燭時遍身得透汗,其病霍然愈矣。此案曾載于《全國名醫(yī)驗案類編》,何廉臣對于此案似有疑意,以為誠如案中所述病況,實為不可挽救之證也。故今將 此案又登斯編,以征此案之事實。 |
說明 | 嘗實驗天地之氣化,恒數(shù)十年而一變,醫(yī)者臨證用藥,即宜隨氣化而轉(zhuǎn)移,因病者所得之 病已先隨氣轉(zhuǎn)移也。愚未習醫(yī)時,見醫(yī)者治傷寒溫病,皆喜用下藥,見熱已傳里其大便稍實者,用承氣湯下之則愈,如此者約二十年。及愚習醫(yī)學時,其如此治法者則恒多僨事,而愚所閱之醫(yī)書,又皆系趙氏《醫(yī)貫》、《景岳全書》、《馮氏錦囊》諸喜用熟地之書,即外感證亦多喜用之。愚之治愈此證,實得力于諸書之講究。而此證之外,又有重用熟地治愈寒溫之壞證,諸多驗案(地黃解后載有數(shù)案可參觀)。此乃用藥適與時會,故用之有效也。且自治愈此證之后,毛××、高××深與愚相契,亦仿用愚方而治愈若干外感之虛證,而一變其從前之用藥矣。后至愚年過四旬,覺天地之氣化又變,病者多系氣分不足,或氣分下陷,外感中亦多兼見此證,即用白虎湯時多宜加人參方效。其初得外感應發(fā)表時,亦恒為加黃方效。如是者又有年。乃自一九二一年以來,病多亢陽,宜用大劑涼潤之藥濟陰以配其陽,其外感實熱之證,多宜用大劑白虎湯,更佐以涼潤之品。且人臟腑之氣化多有升無降,或腦部充血,或夜眠不寐,此皆氣化過升之故,亦即陽亢無制之故。治之者宜鎮(zhèn)安其氣化,潛藏其陽分,再重用涼潤之藥輔之,而病始可治。此誠以天地之氣化又有轉(zhuǎn)移,人所生之病即隨之轉(zhuǎn)移,而醫(yī)者之用藥自不得不隨之轉(zhuǎn)移也。由此悟自古名醫(yī)所著之書,多有所偏者非偏也,其所逢之時氣化不同也。愚為濫竽醫(yī)界者已五十年,故能舉生平之所經(jīng)歷而細細陳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