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太平圣惠方 癰疽論 上課筆記
    

太平圣惠方教程:癰疽論

癰疽論 經(jīng)云。黃帝問于岐伯曰:夫癰疽何以別之。岐伯答曰:榮衛(wèi)稽留于經(jīng)脈之中,則血澀不 行。血澀不行,則衛(wèi)氣壅遏而不通,故生大熱,熱盛則肉腐為膿。然不能陷肌于骨髓。骨髓 不為 骨髓 已 流 血 而 狠 聚 內(nèi)則生胸腹腑臟之中。外則生膚肉筋骨之表。凡此二毒。發(fā)無定處…

疽論

經(jīng)云。黃帝問于岐伯曰:夫癰疽何以別之。岐伯答曰:榮衛(wèi)稽留于經(jīng)脈之中,則血澀不 行。血澀不行,則衛(wèi)氣壅遏而不通,故生大熱,熱盛則肉腐為膿。然不能陷肌于骨髓。骨髓
不為
骨髓






內(nèi)則生胸腹腑臟之中。外則生膚肉筋骨之表。凡此二毒。發(fā)無定處。而有常名。夫壅滯之本
者,始于血老不作汗。肉陳不脫垢。蒸氣不能外達。留積遂成內(nèi)熱所為也。夫癰疽生膿水之
成。非天降。非地出。蓋微之所成也。大保命全生者,謁醫(yī)于無傷。防萌于未形。理之于未
成。是謂朝覺而夕理。使身被癰疽之疾。致令膿血之聚者,不亦去道遠乎。膿水已成,則死
者十有八九矣。豈不慎歟。然而發(fā)有多端。感動不一。為瘡為為癰為疽。初覺小異。須懷
大怖
唯宜
懼不極刑。
歲。人且須及
癰疽癤
必愈。
間。其
一頭如
疽生于
易得痊
灸。為
皆由內(nèi)
液疏其
熱多者
時蒼黃。何能辨于此疾淺深。是以斃也。療癰疽者,同夫暴蹶之疾。有足
而發(fā)有緩急。發(fā)于喉舌頭面腦項間。肩背上胸腹里。四肢大節(jié)。女子妒乳
為緩。若生險處。朝覺而夕理;蚩色@痊。忽不遇良醫(yī)。自復(fù)不明此喻。
痊者幸矣。然癰疽所發(fā)有二等。腫高而軟者,發(fā)于血脈。腫下而堅者,發(fā)
變者,發(fā)于骨髓。淺瘡者欲在濃處。深瘡者欲在薄處。癰疽腫。大按乃痛
者膿淺。所按之處不復(fù)者無膿。必是水也。
發(fā)腫日漸增長而不大熱。時時牽痛者氣瘤也。謂氣結(jié)為腫。久久而不消。后亦成癰。此是寒



應(yīng)當(dāng)發(fā)熱而又惡寒者,癰疽也。論曰:簪貴發(fā)腫。危困者多。市俗有之。所殆者少。何則。
人受氣同稟陰陽。共食醋咸。病有殊異。答曰:夫勛赫英杰。嗜欲非常。冬不履于凍寒。夏
不傷于炎暑。擊鐘鼎食。兼餌乳石之流。積陰滯陽。遂致澀凝之弊。郁氣傷于血脈。癰疽隨
積而生。重者旬日而終。輕者逾月而殞。是故市俗則不然矣。何者,蔬食不給于口。寒暑屢
中于形。當(dāng)衛(wèi)縱有沉 。力役毒隨汗泄。寢御理異。病故殊途。將逸性類于勞生。豈可同日
而語哉。是以晉尚書褚澄。療寡婦尼僧。雖無房室之勞。而有憂思之苦。此乃深達其性者也。審其浮沉之針。艾若灸烙合度。實不足憂;蛉斡褂。危斃立致。遇良醫(yī)者必保十全;
因循侮慢;蛟冇诜擦鳌;蜃砸晕;蚱硪宰责;蚍敢灾T類。蓋疑謀之喪生也。古人患
癰。已成大膿者,十不存一二。有疽生于指上。療者于后節(jié)截去之。傳曰盧淳有截指之效
靜而思之。非良法也。何者,夫療癰疽。未精辨識。一概施之以針艾。用之鈹割。為毒則劇
保效誠難。劉涓盧扁之流。雖擅名于前。審詳理趣。亦未得全通也。是以古人見癰有大膿而
棄之。有疽在指。斷之而不疑。棄膿則舍重而非工。截手則傷本而
哉。今之所療,則不然矣。何者,調(diào)臟腑致其疏通。和營衛(wèi)使無壅
氣血聚散之源。內(nèi)則補虛而瀉實。調(diào)浮而和沉。外則以湯水淋注以
者使筋骨保全。淺者令膚肉不壞。至于將攝條例。并有銓次。然而
之于心。非愚能盡。醫(yī)者意也。隨時之義。略陳梗概,以定大綱云。


辨癰疽證候好惡法

夫癰疽外發(fā)。理體已備于前。至于內(nèi)癰內(nèi)疽。其疾隱而不見。目既不接。所謂至難。然五臟六腑。有俞募。雖結(jié)固于中。而自形于外。外察其部,則內(nèi)審其源。定藥投分。若拔芒刺。
小便 .. 嗜睡 .. 重。 .. 腫。
善也



一一穴在鳩尾下一寸是)期門隱隱而痛者,肝疽也。上肉微起者,肝癰也。(期門一穴在第二肋
旁 一 名 ..
長 是) 中管隱隱而痛者,胃疽也。上肉微起者,胃癰也。(中管二穴一名太倉在上管下一寸)天樞 隱隱而痛者,大腸疽也。上肉微起者,大腸癰也。(天樞二穴在臍兩旁各二寸陷中是)丹田隱隱而痛者,三焦疽也。(上肉微起者三焦癰也)(丹田一名石門一名精室一名命門一穴在臍下二 寸)關(guān)元隱隱痛者,小腸疽也。上肉微起者,小腸癰也。(關(guān)元一名腋門在臍下三寸)右驗其人所慕。依據(jù)此候?qū)彾òb疽淺深。病從何腑臟發(fā)。先曾食何乳石。又驗其氣虛實。參詳而療之。


癰疽敘療諸法

凡癰疽癤初生。皆只如粟黍粒許大。微似有痛癢。或觸破之即 展。初覺有之。即須速 服犀四畔
是癰
兼帛
血滯
爛肉草從風(fēng)


辨癰疽宜灸不宜灸法

凡癰疽發(fā)背。初生如黍粟粒許大;虬W或痛。覺似有。即用湯水淋射。兼貼藥 之。經(jīng) 一兩日不退。須當(dāng)上灸之一二百壯。如綠豆許大。凡灸后。卻似 痛。經(jīng)一宿乃定。即火氣
下微


豉餅子若干。更換新者尤佳也。其瘡苦痛。即須苦灸。仍壯數(shù)唯多為妙。若是疽。即不宜灸。夫疽初生。形如 。頭白焦枯。氣本深沉。療者既不精辨。亦便灸之,以至數(shù)壯;虬b
癤成膿之后。亦令灸之。深須將理。莫謾輕生。初灸三壯。不覺痛者為上。肉已夭。其下膿
深。及至數(shù)壯之后。 痛必倍。為熱氣益盛。膿伏內(nèi)攻之;鹱破渫狻^D(zhuǎn)增毒甚。物理推之。事則可驗。諸所不宜灸穴。及大妨處。具載之于后。
頭維(在額角發(fā)際本神旁一寸) 承光(在頭上五處穴后二寸是) 神庭(在發(fā)際直鼻上) 承泣(在目下
(在枕骨上強間后一寸半) 風(fēng)府(在腦后發(fā)際一寸大筋旁宛宛中) 喑門(在頂后發(fā)際宛
宛中) 脊中(在第十一椎節(jié)中間) 三陽絡(luò)(在腎上大脈溝上一寸) 下關(guān)(在耳前動脈是
也) 耳中耳門(禁灸) 人迎(在頸大脈應(yīng)手俠結(jié)喉旁通五臟氣) 石門(在臍下二寸女子禁灸) 伏(二穴在膝上六寸) 地五會(在足小趾次趾后
上件穴。據(jù)明堂經(jīng)。并禁不可灸。或于上出瘡癤。亦不得便灸。且以諸方法。及湯水注射。
經(jīng)久
灸法。
上用硫黃一塊子。隨瘡口大小安之。別取少許硫黃。于火上燒之,以銀釵腳挑之取焰。 點硫黃上。令著三兩遍。取膿水,以瘡干瘥為度。


辨癰疽宜針烙不宜針烙法

夫癰疽者,頭少腫處多出膿。不快者宜針烙。膿未盛以前。不可不以諸藥貼 救療,以 安病者之心。膿成。即當(dāng)棄藥從針烙也。既至膿成。即當(dāng)決生死際。不可疑懼痛。頃刻之間。



若不針烙決潰,熱毒無從而解。膿瘀無從而泄;蜻^時不針。即反攻于內(nèi)。內(nèi)既消敗。欲望
其生。豈可得乎。嗟夫。此疾針烙取瘥。實為從容。疑而受斃。亦豈容易。此為必死之患。
或隱諱此疾。或懼痛不針。此神奪其識。死期將至。諸可知也。癰則皮薄宜針。疽則皮濃宜
烙。古法無烙。唯有針刺。烙即火也。亦謂之燔。針劫刺以其有劫病之功也。今用烙法多瘥
殊穩(wěn)。妙于鈹針法。本用鈹針。烙法當(dāng)用火針。如似火筋。磨頭令大小如棗核丸滑。用燈焰
燒。須臾火作。炬數(shù) 油燒令赤。皆須近下面烙之。一烙不透。即再烙之。令透。若其攻
稍廣。即須散烙數(shù)處。并令透,則氣疏達。膿水易出。不假按抑。實者捻發(fā)為維。虛者以紙





也。務(wù)求速瘥。腫內(nèi)余膿及膿根未盡。便令瘡合。后必有再發(fā)之理。熟能言之。諸發(fā)腫都軟
而不痛者,即并宜針烙。若發(fā)于背者,即須用水角乃得痊矣。


辨癰疽宜水角不宜水角法

凡療癰疽發(fā)背。腫高堅硬。膿稠 盛色赤者,宜水角。陷下肉色不變。軟慢稀者,不用 水角。角法。于寬靜室中不當(dāng)風(fēng)處。平實地。掘一小坑?谏蚤熡诏從[。深一尺以下。去此
坑二背下
側(cè)。





毒瓦斯內(nèi)堅。肉變?yōu)槟,以致?nèi)潰。深可哀也。疽之已盛。而乃火攻,則火毒相擊。令人煩悶。加其虛憊。可不慎乎;蚋毁F之人。遭遇此疾。多貯水銀以為水角。尤妙。用水銀角法。
上揀穩(wěn)實地。穿一坑?谏蚤熡诏從[處。深可四五寸。先于坑中布紙五六重。襯水銀。
諸余鋪設(shè)。一依前方。其水銀多至一升已來。如無。只三五合亦得。


治癰諸方

夫癰者,由六腑不和所生也。六腑主表。氣行經(jīng)絡(luò)而浮。若喜怒不測。飲食不節(jié)。陰陽 不調(diào)
脈。
陽也
皮薄
骨髓

治初見皮膚有瘡?殖砂b。腑臟壅澀;蚝疅徉浔?诟尚臒。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知母(一兩) 木通(二兩銼) 赤芍藥(一兩半) 川升麻葳蕤 黃芩 甘草(生銼各一兩半) 麥門冬(去心) 馬牙硝(各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乳癰。臟腑壅滯。口干。寒熱頭痛。嘔噦不能飲食。葛根散方。

葛根(銼) 麥門冬(去心) 紅雪(各一兩) 犀角屑(半兩) 葳蕤(二分) 薺 赤芍藥 甘草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瘡始覺。便宜服解毒散方。

犀角屑 木通(銼) 川升麻 赤芍藥 川樸硝(五味各一兩) 石膏(二兩) 甘草 (生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始發(fā),熱毒瓦斯盛。寒熱心煩。四肢疼痛。玄參散方。

玄參(半兩) 甘草(半兩生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前胡(去蘆頭) 枳實(麩炒微黃) 人參(去蘆頭) 赤芍藥 生干地黃 黃 芎 赤茯苓 黃芩(九味各一兩)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小麥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熱氣大盛。寒熱進退。黃 散方。

黃耆 (銼) 川升麻 川大黃(銼碎微炒) 黃芩 遠志(去心) 赤茯苓 赤芍藥(七味各一兩) 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兩(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fā)癰腫,熱毒疼痛。心神煩悶。生地黃散方。

干地黃(二兩) 玄參(一兩) 甘草(一兩生銼) 赤芍藥(一兩)黃耆(一兩 銼) 木通(一兩銼) 黃芩(一兩) 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 地骨皮(一兩) 赤茯苓(一兩半) 川 升麻(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十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結(jié)硬疼痛,宜服內(nèi)消散方。

赤小豆(一合熬令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生銼) 蘧麥(一兩) 白蘞(一兩) 兩) 川升麻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diào)下二錢。

治癰腫不能潰。野葛散方。

野葛皮(一分) 龍骨(二兩) 干(半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栝蔞〔一(二) 兩干者〕王不留行(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diào)下二錢。

治癰腫及發(fā)背。乳癰。一切毒腫。悉能內(nèi)消。膿化為水。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黃耆(一兩半銼) 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當(dāng)歸(一碎微炒)巴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粥飲下三丸。
當(dāng)快利為度。即吃冷白粥


治癰腫貼諸方

凡療暴熱欲成癰腫者,所貼 藥。初時熱猛盛。炎熾難當(dāng)。腫處若似有頭。即當(dāng)上貼溫 熱膏
如驅(qū)
草膏
便令

治癰腫,熱毒疼痛。攻蝕肌肉。赤色虛腫。手不可近。欲成膿。及已有膿者,四畔赤腫

寒水石(二兩) 羊根(一兩銼) 硝石(一兩) 木香(半兩) 白蘞(半兩) 丁香(半兩) 榆皮(半兩銼) 赤小豆(一合) 漢防己(半兩) 川大黃(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頭醋旋調(diào)和。稀稠得所。涂故軟布上。貼瘡頭四畔赤處。候干即易之。其瘡頭別研汲斯青黛,以少許水和。時時以鳥翎敷之。勿令干燥。

治癰腫。一切風(fēng)毒熱腫。發(fā)背乳癰等疾,宜用此重臺散 之方。

重臺(一兩)黃耆(一兩銼) 川大黃(一兩生用) 羊桃根(三分銼) 硝石(三分)半夏 (三芷(半兩) 赤
上件藥,搗羅為散。有患處,以醋旋調(diào)。稀稠得所。涂故布;蚴杞伾。日三貼之,以腫退為度。

治癰腫及發(fā)背有赤腫,熱痛不可忍。紫葛散方。

紫葛(三兩銼) 川大黃(三兩生用) 白蘞(三兩) 玄參〔三(二)兩〕 黃芩(二兩) 川升麻〔三(二)兩〕 榆白皮(二兩銼) 木香(二兩) 赤小豆〔三分(合)〕 黃連(三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新汲水m.zxtf.net.cn/hushi/調(diào)如面脂。涂于腫上。干即更涂。

治發(fā)癰。腫皮剝爛。汁流出如火,熱甚不可耐。貼此令消。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生用) 赤小豆(一兩)牡蠣(一兩) 黃連(一兩)白蘞(一兩) 土瓜根( 一兩)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以雞子白調(diào)涂故布上。貼腫處。燥即易之。癰腫。毒熱疼痛。

玄參散方。

玄參(半兩) 紫葛(半兩銼) 川大黃(半兩生用) 木香(半兩) 卷柏(半兩) 川芒硝( 半兩)黃藥(半兩) 紫檀香(半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雞子白調(diào)和。稀稠得所。薄涂所患處。有瘡腫已破者,去芒硝

治癰腫。毒熱赤 疼痛方。

川大黃(三分生用) 杏仁(三分去皮生研如膏) 鹽花(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杏仁膏。都研令勻,以新汲水和。令稀稠得所。旋取涂腫上。干即易之。

治癰腫發(fā)背,宜涂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生用) 黃芩(一兩) 白芷(三分) 寒水石(一兩) 白蘞(一兩) 黃柏(三分銼) 石膏(一兩) 赤石脂(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漿水調(diào)為膏。濃涂于瘡上。干即易之。

治癰疽瘡腫,熱 疼痛,宜貼柳木耳餅方。

柳木耳(一兩) 龍葵根(一兩銼) 黃連(三分去須) 川芒硝(一兩) 麥飯石(三分燒醋淬三遍) 雄糞(一分) 乳香(一兩) 杏仁一兩其瘡有頭作孔者煨去皮尖無孔者和皮搗用之。) 之。

治癰疽發(fā)背。未結(jié)膿血。散腫氣,宜涂此方。

蛇蛻皮(二尺燒灰) 雞子白(三枚) 蕓苔子(二兩末) 赤小豆(三合末) 米醋(三合)蔓荊子(三合末) 生馬齒莧(一握) 灶中黃土末(二兩)
上件藥,都研令爛熟。用涂腫上。干即易之。

治癰腫。疼痛不止,宜貼野葛散方。

野葛皮(半兩銼) 川大黃(半兩生銼) 半夏(半兩) 莽草(半兩) 川芒硝(半兩)白蘞(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豬膽和如膏。攤于布上。敷腫處。干即換之。

又方。

葶藶(半兩) 木通(半兩銼) 川大黃(半兩生銼) 莽草(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水和如稀膏。涂腫上。干即更涂,以瘥為度。

治癰未有頭。赤腫疼痛,宜涂此方。

繁柳草(四兩燒灰) 白蘞(一兩) 白芷(一兩) 赤小豆(二合) 川大黃(一兩生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新汲水調(diào)如膏。涂腫上。干即易之。

治癰初結(jié)。腫振 。散毒清涼膏方。

糯米(半升炒令焦黑于地上出火毒) 生甘草(二兩銼)上搗細羅為散?椿即笮。取雪水調(diào)涂腫上。干即易之。

治癰疽及一切毒腫。堅硬疼痛。攻沖四畔 腫。抽熱毒。散腫氣。清水膏方。

羊桃根(一兩銼) 川大黃(一兩生銼) 黃芩(一兩) 赤小豆(一合) 黃柏(一兩銼) 綠豆粉(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蕓苔菜。搗取自然汁,以蜜少許相和。調(diào)藥令稀稠得所?此呐夏[赤處大小。剪生絹上勻攤。可濃一錢,貼之。干即易。

治癰瘡不消。欲結(jié)成,宜貼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生用) 黃芩(三兩) 龍骨(一兩) 甘草(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 牡蠣(一兩) 白蘞(一兩) 白芨(一兩) 赤芍藥(一兩) 赤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豬膽汁調(diào)涂于細布上。如腫大小貼之。燥即易之。

治癰初結(jié)。赤腫熱 急痛。 毒散腫方。

川硝石(三分) 雄黃(三分細研) 白芷(三分) 白礬(三分) 玄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生油和蜜調(diào)痛處。干即易之,以腫消為度。

治癰腫方。

母草(不限多少)上搗取汁,服三(一二)合。留滓封癰上。暖即易之。

又方。

天靈蓋(一枚唯陳者佳炙令微黑)上搗細羅為散。用蜜調(diào)如面脂,以涂腫上。亦得內(nèi)消。

治已覺有膿。未作頭者方。

上用木香,以醋磨涂之。干即更涂。不經(jīng)數(shù)遍。當(dāng)便作頭。

治癰初發(fā)熱。每腫痛方。

上用芥子并根葉。搗敷之。得山芥更良。

又方。

蔓荊子(一升)上搗。細羅為散,以醋和如膏。封貼腫上。干即易之。

治癰腫發(fā)背。貼 方。

菖蒲(不限多少濕者)上爛搗。捏作餅子?莎彺笮≠N。干即易之。此法神異。如冬月或無濕者,即以干者杵
末。用乳和搗為餅子用之。如不住瘡上,以帛抹之。

又方。

槐子(一合) 慎火草(一握)上合搗令爛,以水和涂之。

又方。

伏龍肝(一兩末)上以好醋和作膏。涂布上貼之。干即易之。

又方。

上用地松搗敷之。凡用皆數(shù)易之。勿令其燥。燥更生熱。

又方。

上搗苧麻根敷之。

又方。

上搗百合根敷之。

治癰膿不出方。

上用柳根細切封之,以布掩。燥復(fù)易之。

治癰初結(jié)腫。及發(fā)背方。

馬齒菜(一斤搗令爛)上置于銅挲鑼中。安于新汲水上。候馬齒冷即罨腫上,熱即易之。當(dāng)時其腫便消。

治癰已結(jié)聚。令不更長方。

上用小豆末以雞子清和涂之。

又方。

上用芫花末膠汁。和貼于上。燥復(fù)易之。腫毒當(dāng)化為水。

治癰未消方。

莽草末
上以雞子白和涂紙。令濃貼上。燥復(fù)易之。有痛自瘥。

又方。

栝蔞根 赤小豆(各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醋調(diào)涂之。

又方。

白蘞(三分) 蘆(一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醋和如膏。貼腫上。日三易之良。

治癰腫未有頭。必穴方。

茅針(一枚)上全者以水三合。煎五七沸,服之立潰。

又方。

上以醋磨黃藥涂之。

又方。

上用地龍糞水和涂之。

又方。

上用井底泥薄涂之。

又方。

上搗牛蒡根葉敷之。

又方。

上搗水芹敷之。

又方。

上搗水葒草敷之。

又方。

上搗龍葵菜敷之。

又方。

上搗芭蕉根敷之。

又方。

上搗車前葉敷之。

又方。

上搗雞腸草敷之。

又方。

上搗夏枯草敷之。

又方。

上搗積雪草敷之。

又方。

上搗酸漿葉敷之。

又方。

上搗蕓苔葉敷之。

又方。

上搗蒼耳敷之。

又方。

上搗蓼藍敷之。

又方。

上搗景天草。一名護火草敷之。


治石癰諸方

夫石癰者,亦是寒氣客于肌肉。折于氣血結(jié)聚所成。其腫結(jié)確實至牢。有根核。皮肉不甚熱

治石癰。腫毒結(jié)硬疼痛。口干煩熱。四肢拘急。不得臥。沉香散方。

沉香(三分) 地骨皮(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當(dāng)歸(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升麻(一(一兩)獨活(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石癰,熱毒瓦斯盛。腫硬疼痛?诟蔁⿶。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連翹(一兩) 射干(一兩) 梔子仁(一兩) 川升麻(一兩) 當(dāng)歸(一兩)川大黃 (一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石癰。腫硬疼痛。心腹煩悶。不得宣暢。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dāng)歸(一分) 川芒硝(半兩) 黑豆皮(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牛蒡子(一分微炒) 芎 (一分)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分為三服。每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
度。

治石癰結(jié)堅。若已壞。若未壞;蛞殉砂b者,宜服占斯散方。

占斯(一兩) 濃樸(一兩去粗皮) 生干地黃(一兩) 栝蔞(一兩干者) 敗(一兩) 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 桔梗(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二錢。

又方。

鹿角(八兩燒灰) 白蘞(三兩) 粗理黃石(一斤) 醋(一升)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和如膏涂之。干則又涂。五七度即消。

治石癰。結(jié)硬發(fā)熱紫赤色。毒瓦斯攻沖未定。日夜疼痛,宜用消腫化毒止痛。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 川大黃(一兩生用) 白蘞(一兩) 馬牙硝(一兩) 黃柏(一兩銼)青鹽(半兩) 麒麟竭(半兩) 赤小豆(半合炒熟) 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蜜水調(diào)涂癰上。干即易之。

治石癰,風(fēng)毒初結(jié)。 核堅硬,宜涂雄黃散方。

雄黃(半兩細銼) 川大黃(半兩生用) 磁石(半兩搗碎細研) 白礬(半兩燒令汁盡) 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雞子白和生蜜。調(diào)涂之。干易之。

又方。

白蘞(半兩) 藜蘆(一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日三上,以醋和貼。

治石癰。發(fā)腫至堅而有根者方。

上用桑根白皮搗末,以酒和敷之。

又方。

上用莨菪子搗為末,以醋調(diào)敷之。經(jīng)宿根出。

又方。

上用蛇皮貼之。經(jīng)宿自消。

又方。

上用梁上塵葵莖灰等分。醋和涂之。

治石癰堅如石。不作膿者方。

上用商陸根搗爛敷上。燥則易之。

又方。

上用芫花搗為末。水和如膏涂之。


治肺癰諸方

夫肺癰者,由寒傷于肺。其氣結(jié)聚所成也。肺主氣。候之皮毛。若勞傷血氣,則腠理開而

而實
不可
風(fēng)中
口干。膿成即死。又欲知有膿者,其脈微緊而數(shù)。膿為未成。其脈緊甚。但數(shù)。膿為已成。又肺病
當(dāng)有咳嗽短氣。唾出膿血。其脈當(dāng)短澀而反浮大者,死。其色當(dāng)白而反赤者,此是火之克金。
為逆不可治也。

治肺癰。心胸氣壅?人阅撗。肩背煩悶,小便赤黃,大便多澀,宜服黃 散方。

黃耆 (一兩銼)白蒺藜(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紫蘇莖葉(一兩) 杏仁(三分湯微炒) 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癰。喘急咳嗽膿血。心神煩悶。咽干多渴。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皮) 桑根白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枳殼(三分 麩
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癰煩悶?人阅撗竹茹散方。

苦竹茹(一兩) 生干地黃(一兩) 茜根(半兩) 百合(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耆(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癰。吐膿血方。

薏苡仁(三合)上搗碎,以水二大盞。煮取一大盞。去滓,分溫二服。當(dāng)下膿血便愈。

又方。

桔!踩郑▋)去蘆頭〕 甘草(一兩銼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八九里再服。

治肺癰。得吐后,宜服補肺排膿散方。

黃 (二兩銼)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肺癰。喘咳氣急。眠臥不得方。

甜葶藶(二兩半隔紙炒令紫色)上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癰。咳其聲破嗄。體有微熱。煩滿,胸前皮甲錯者,肺腫也,宜服此方。

夜合白皮(一兩)上銼,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又方。

青葦(二莖銼) 薏苡仁(二合) 甜瓜子(二合) 桃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
上件藥,搗碎。先以水三大盞。煎葦至一大盞。去滓,入薏苡仁等三味。同煎至七分。
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肺癰,胸中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者,桔梗

桔梗(三分去蘆頭) 貝母(半兩) 巴豆(一分去皮心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強人粥飲下五丸。羸人三丸。若病在膈上者吐出也。若在膈下者利出也。若下多不止者,食冷飯三兩匙即止。


治腸癰諸方

夫腸癰者,由寒溫不適。喜怒無常。使邪氣與榮衛(wèi)相干在于腸內(nèi)。遇熱加之。血氣蘊 積。結(jié)
小便數(shù)似淋
其脈遲緊者,未有膿也。甚者腹脹大。轉(zhuǎn)側(cè)聞水聲;蚶@臍生瘡。而穿膿出;蜃
或大便去膿血。唯宜急治之。又云:大便膿血。似赤白下者,是腸癰也。卒得腸
治之。錯者不少。寸口脈滑而數(shù);瑒t為實。數(shù)則為熱;瑒t為榮。數(shù)則為衛(wèi)。
上升。遇熱則榮衛(wèi)相干。血為獨憊。小腹痞滿,小便或難。汗出或復(fù)惡寒。膿為已成。設(shè)脈
遲緊。聚為瘀血。血下則愈。膿成引白。又諸浮數(shù)脈。當(dāng)發(fā)熱而反淅淅惡寒。若有痛處者
當(dāng)積有膿。脈滑澀相搏。腸癰唾膿者也。

治腸內(nèi)生癰腫。令人心膈間氣滯。急痛。肚熱。嘔逆,小便黃赤 。表發(fā)腫。腸中夜間

當(dāng)歸(一兩) 沒藥(三分) 麝香(半兩細研) 乳香(半兩) 桂心(半兩) 朱砂(半兩細 研)黃耆(三分) 漏 (半兩) 麒麟竭(三分) 檳榔( 白芷(半兩) 陀僧(半兩) 赤芍藥(三分) 野駝脂(三分) 黃犬脂〔三分(兩)〕 生
地黃(半斤絞取汁)
上件藥,除脂。并搗羅為末。銀鍋內(nèi)。先用好酒五升,以慢火煎去二升。即下地黃汁。更煎 心午

治腸癰。占斯散方。

占斯(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細辛(一兩) 栝蔞根(一兩) 濃樸(一兩 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 梗(一兩 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腸癰未成膿。腹中痛不可忍。牡丹散方。

(此處有缺文。按原本缺一頁。計二十六行)刀刺痛。及背胛疼。腸中已成腫;虼蟊阌心摚朔朔。

甜瓜子〔二分(一合)〕 蛇蛻皮(一尺) 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前分溫二服,以利下惡物為效。

治腸癰。腹脹皮急。微汗。小腹重。強按之即痛,小便數(shù)似淋。未有膿方。

牛蒡根汁(五合) 川芒硝(一兩)上件藥相和。煎三(一二)沸。分為三(二)服?招募巴硎城皽胤


治癰有膿諸方

夫癰有膿者,由寒氣搏于肌肉。致血氣結(jié)聚。乃成癰也。凡癰不瘥。不復(fù)可消者,若按 之都牢強者,未有膿也。按之半強半軟者,有膿也。又手掩上不熱者為無膿。若熱甚者有膿
也。

治癰疽一切瘡腫。托里排膿散方。

木香(一分)黃耆(三分銼) 白蘞(一分) 占斯(一分) 芎 (一分) 當(dāng)歸(一分銼微炒) 細甘草(一分炙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甘草酒下一錢。

治癰腫。消膿占斯散方。

占斯(半兩) 桂心(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敗醬(半兩) 干姜(半兩炮裂銼) 兩去粗皮
涂生姜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二錢。

治諸癰腫。瘡中疼痛。膿血不絕。蘧麥散方。

蘧麥(一兩) 白芷(一兩)黃耆(二兩銼) 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 細辛(一兩) 赤芍藥( 一兩) 芎 (一兩) 赤小豆(一兩搗末以酒浸銅器中熬令干) 薏苡仁(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diào)下二錢。漸生肌肉。

治癰疽赤腫疼痛。未得膿潰。貼成膿雄黃散方。

雄黃(三分細研) 麝香(一兩細研) 木香(半兩) 川大黃(三分) 黃連(一兩) 白芷( 三分 兩) 麒麟 竭(三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臘月豬脂調(diào)令勻。涂于絹上。貼腫處。候膿潰后。即用膏藥搜膿生肌。

治癰疽赤腫。未得膿潰;撝雇待埞巧⒎健

龍骨(一兩) 川大黃(半兩生用) 白蘞(半兩)黃耆(半兩銼) 黃芩(半兩) 白芨(半兩) 牡蠣(半兩燒為粉) 雌黃(半兩細研) 甘草(半兩) 芎 (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豬膽調(diào)令如膏。攤于帛上涂貼。取穴為度。

治癰腫疽瘡等,熱毒熾盛不散。已成膿潰。疼痛不可忍。止痛搜膿當(dāng)歸散方。

當(dāng)歸(一兩) 羊桃根(一兩銼) 桂心(半兩) 白蘞〔半(一)兩〕 木香(半兩)丁香(半兩) 榆白皮(一兩銼) 漢防己(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醋漿水調(diào)如膏。貼于腫上。干即易之。

治癰腫已作膿,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 當(dāng)歸(一兩) 細辛(半兩) 木通(一兩銼) 芎 (一兩) 黃連(一兩)赤芍藥(一兩)黃耆(一兩銼) 白芨(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雞子白和。涂于故細布上,以貼腫處。燥復(fù)易之。

治癰腫惡瘡。排膿黃 散方。

黃耆 (一兩半銼) 白蘞(一兩) 赤芍藥(一兩) 芎 (一兩) 赤小豆(一兩) 附子(半兩) 羊桃根(半兩銼) 茹(半兩) 牡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雞子白調(diào)貼之。干即易之。

治癰腫惡瘡。生肌后。用力勞動。努傷。出血不止。麒麟竭散方。

麒麟竭(半兩) 黃連(三分) 檳榔(半兩) 黃柏(半兩銼) 白芨(半兩) 訶黎勒皮(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雞子白調(diào)涂瘡口上,以白薄紙貼定。藥干落即換。勿用力。忌著水。

治癰腫惡瘡中膿水。及新瘡口未干,宜用此散令干方。

黃丹(二兩) 定粉(二兩) 白礬(二兩)
上件藥,研入瓷瓶子內(nèi)。納鹽泥固濟。慢火 令干。后即用大火 通赤。候冷將出。細研敷瘡。

治癰腫穴后。惡瘡膿水雖減。肌肉不生,宜用此方。

密陀僧(一兩半) 黃連(一兩去須)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日三貼之。

治癰腫惡瘡。內(nèi)膿不止方。

上用 皮燒灰細研。納瘡孔中。


治癰煩渴諸方

夫癰者,由寒搏于血。血澀不通。而熱歸之。壅結(jié)所成,熱氣不得宣泄。內(nèi)熏五臟,故 煩躁而渴也。凡癰腫熱渴者,則引飲。冷氣入于腸胃。即變下利。亦變嘔噦。所以然者,本
由虛

治癰腫成膿水。不能下食。心熱口干。煩渴飲水多。四肢羸瘦。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川升麻(三分) 白蘚皮(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土瓜根(一兩)麥門冬(一(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細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熱盛口干。煩渴。或時干嘔。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黃耆(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栝蔞根(一兩) 麥門
冬(一兩去心)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三分) 梔子仁(一兩) 生干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 痛?诟蔁┛。不欲飲食。連翹散方。

連翹(一兩半) 葛根(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二(一)兩〕
兩) 木通
(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初發(fā),熱盛?诟蔁┛。四肢拘急。骨節(jié)疼痛。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知母(半兩) 木通(三分銼) 赤芍藥(半兩) 川升麻(半兩) 川大黃(一兩牙硝
(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
三兩行為度。

治癰腫。體熱煩渴。肢節(jié)拘急。肩背疼痛。黃 散方。

黃 (一兩半銼) 生干地黃(一兩) 赤芍藥(半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赤茯苓甘草(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小麥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及發(fā)背。癰疽氣癰。臟腑壅滯?诟蔁┛。頭痛。吃食不下。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犀角屑(半兩) 葳蕤(三分) 薺 (二分)赤芍藥(三分) 石膏(二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
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虛熱諸方

夫發(fā)癰虛熱者,由寒客于經(jīng)絡(luò)。使血氣否澀。乃結(jié)腫成癰,熱氣壅結(jié),則血化為膿。膿潰癰瘥之后。余熱未盡。而血氣已虛。其人翕翕苦熱。 虛乏,故謂之虛熱也。

治癰發(fā)后。膿潰不止。肌體虛熱?诟墒成。熟地黃散方。

熟干地黃(一兩)黃耆(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黃芩(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石膏〔一(二)兩〕 芎 (半兩) 當(dāng)歸(半兩)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膿潰。數(shù)日不止。致體虛煩熱。頭目昏悶。黃 散方。

黃耆 (一兩銼) 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 川升麻(一兩) 羊角屑(一兩) 芎 (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地骨皮(半兩) 白茯苓(一兩)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穴后。膿水過多。致內(nèi)虛體熱。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術(shù)(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地骨皮(半兩) 熟干地黃(一兩)黃(一兩銼)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膿潰已絕。肌肉內(nèi)虛。尚有余熱。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銼)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生銼) 熟干地黃(二兩) 柴胡(一兩 去苗) 栝蔞根(半兩) 白術(shù)(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黃耆(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小麥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癰諸方

夫久癰者,由寒氣客于經(jīng)絡(luò)。血則凝澀不通。壅結(jié)成癰。發(fā)癰之后,熱毒未盡。重有風(fēng)冷乘之。冷搏于腫。蘊結(jié)不消,故經(jīng)久不瘥。久不瘥者,則變成 也。

治久癰不瘥,風(fēng)毒瓦斯留積。筋骨疼痛。膿水久出。瘡不生肌,宜服五香連翹散方。

木香(三分) 雞舌香(半兩) 沉香(三分) 薰陸香(半兩) 麝香(半分細研) 連翹(三分) 射干〔二(三)分〕 川升麻(三分)黃耆(三分銼) 木通(三分銼) 獨活(三分) 桑寄
生(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久癰。出膿水過多。四肢虛羸。黃 散方。

黃耆 (一兩銼) 敗醬(三分) 絡(luò)石(一兩) 防風(fēng)(三分去蘆頭) 漏蘆(一兩) 白蘞(三分) 白薇(一兩) 玄參(三分) 白茯苓(三分) 白芍藥(一兩) 沉香(三分) 藿香(三分) 熟干地黃〔一(二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久癰。膿水出不盡。心中煩悶不已。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紫葛(三分銼) 木通(一兩銼)黃耆(一兩銼) 川升麻(三分) 犀角屑(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癰。及風(fēng)毒瓦斯留積。穿穴久出膿水。疼痛不止。生肌內(nèi)補。占斯散方。

占斯(半兩)黃耆(半兩銼) 細辛(一分) 木香(一分) 連翹〔二(一)分〕 桔梗(一分 參〔二(一)分去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癰疽發(fā)背久不瘥,宜敷此殺蟲散方。

蕪荑(一兩) 藜蘆(一兩去蘆頭) 雌黃(一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青礬(半兩) 雄黃(半兩細研) 苦辛(一兩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與麝香相和研勻。每用時。先以吳藍甘草煎湯洗瘡口。去痂拭干日二敷之。

治癰疽瘡久不瘥方。

松脂(三兩) 薰陸香(三兩)
上件藥,合搗。納少許鹽為餅。貼瘡上。得汁出盡即瘥。


治癰內(nèi)虛諸方

夫癰內(nèi)虛者,由體虛受寒。寒客于經(jīng)絡(luò)。血脈不澀,熱氣蘊積。結(jié)聚;虬b結(jié)熱不散。 熱氣內(nèi)迫于心,故心虛熱,則驚不定也。

治癰內(nèi)虛不定。膿水不絕。四肢乏弱。不能飲食。久不瘥。必為內(nèi)漏,宜服黃 散方。

黃耆 (一兩銼) 山茱萸(半兩) 五味子(半兩) 白茯苓(三分) 當(dāng)歸(半兩銼 碎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三分去皮) 地脈(半兩) 遠志〔二(一)兩去心〕 巴 戟(一兩) 蓯蓉(一兩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令干) 人參(三分去蘆頭) 菟絲子(半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麥門冬(一兩去心) 石斛(半兩去心) 白芍藥(三分) 芎 (半兩) 熟干地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荊芥湯調(diào)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癰疽內(nèi)虛不足。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黃耆(二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dāng)歸(半兩銼碎微炒) 白芍藥(半兩) 熟干地黃(二兩) 白茯苓(一兩) 桂心(半兩) 枸杞子(一兩) 白術(shù) (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醫(yī)學(xué)全.在線m.zxtf.net.cn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疽發(fā)背發(fā)乳。大去膿血后。內(nèi)虛少氣。熟地黃散方。

熟干地黃(一兩)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當(dāng)歸(半兩銼碎微炒) 芎(二兩)(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癰疽潰散。膿出太多。內(nèi)虛少力。不食,宜服內(nèi)補散方。

黃 (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芎 (一兩) 白茯苓(一兩) 桂心(半兩)遠志(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大瘡熱已退。膿血不止。瘡中肉虛疼痛。防風(fēng)散方。

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白芷(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遠志(半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芎 (一兩) 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 黃 (一兩銼)涂生姜汁炙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黃 湯調(diào)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癰發(fā)背。膿血不止。內(nèi)虛,宜服排膿生肌散方。

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黃耆(半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芎 (半兩) 濃樸(一兩去粗
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 白芷(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木香湯調(diào)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癰。膿血至甚。不生肌肉。內(nèi)補五香丸方。

沉香(一兩) 薰陸香(一兩) 木香(一兩) 藿香(一兩) 丁香(一兩) 續(xù)斷(一兩) 熟干地黃(二兩) 白芍
兩半去粗
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兩)虎脛骨(二兩涂酥炙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黃 湯下三十丸。

治癰經(jīng)年不瘥。膿血出過多不止,宜服補虛。肉蓯蓉散方。

  肉蓯蓉〔一(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干姜(半兩炮裂銼) 地脈(三分) 菟絲
子(三分酒浸三日曝干則別搗為末) 巴戟(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 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石韋(一兩去心) 白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芎 (一兩) 熟干地黃〔二(一)兩〕 山茱萸(一兩) 五味子(一兩) 當(dāng)歸(一兩銼 微炒)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白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荊芥湯調(diào)下二錢。


治癰潰后諸方

夫癰者,由寒氣客于肌肉。血氣結(jié)聚。乃成癰也。癰潰之后。有逆順。其眼白睛青黑。 而眼
音嘶
引飲
通。

治癰潰后。補虛去客熱。黃 散方。

黃 (二兩銼) 知母(一兩) 石膏(二兩) 白芍藥(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川升麻(一兩) 熟干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癰腫已潰后。結(jié)強,宜拓白蘞湯方。

白蘞(一兩)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丹參(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升。煮至一升半,以帛浸拓腫上。頻頻換之。

治癰已潰后。散腫氣。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 川大黃(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白芨(一兩) 牡蠣(一兩) 白蘞(一兩) 木通(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以雞子白調(diào)。涂故帛上貼腫處。燥復(fù)易之。

治癰已潰。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 黃柏(一兩銼) 地榆(一兩銼) 白芷(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以雞子白調(diào)。涂故細布上貼之。

治癰瘡已潰。白芷散方。

白芷(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地榆(一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以雞子白調(diào)。涂布上貼瘡。日三四度換之。

治諸癰潰后。生楸葉貼方。

上取生楸葉十重貼之,以布緩裹。勿令急也。日三易。止痛消腫。蝕膿血良。

治癰腫潰后。膿不斷。及諸物刺傷。瘡不瘥方。

硫黃(半兩細研)上以筋一只。錘令頭碎。溫之。點硫黃刺瘡孔中。日三用之,以瘡瘥為止。

治癰瘡。潰后爛方。

上取陳久醬汁和面。拓瘡上。日三易之。

治癰腫潰后。膿流不盡;蚋平Y(jié)腫。松脂封方。

上以松脂蠟等分。同溶成汁。蜜封之良。


治熱毒癤諸方

夫癤者,由風(fēng)濕冷氣搏于血。結(jié)聚所生也。人運役勞動,則陽氣發(fā)泄。因而汗出。遇冷濕氣搏于經(jīng)絡(luò)。血得冷折,則結(jié)澀不通。而生癤。腫結(jié)如梅李也。又云:腫一寸二分為癤也。

治熱毒生癤。五臟壅滯。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半兩)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取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得快利為度。

治熱毒癰癤。漏蘆散方。

漏蘆(一兩) 木通(三分銼) 川升麻(一兩半) 赤芍藥(一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黃芩(一兩半)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熱毒瘡癤腫硬。生干地黃丸方。

生干地黃〔一(二)兩〕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 赤茯苓 甘草(生銼) 王不留行子 遠志(去心) 桂心 川升麻 黃芩 麥門冬(去心焙)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瘡癤初生,熱毒始結(jié)。疼痛妨悶。硝石散方。

川硝石(三分) 紫檀香(半兩) 甜葶藶(一分) 莽草(一分) 白芍藥(一分) 川大黃( 半兩生用) 白蘞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漿水旋調(diào)。稀稠得所。涂于腫上。干則易之,以熱退腫消為度。

治癰癤。結(jié)腫赤熱者方。

上水磨半夏涂之。燥復(fù)更涂。

治癰癤無頭者方。

上取鼠粘葉貼上。又用水和雀糞敷之。

又方。

上以狗頭骨灰。蕓苔子末。各等分。醋和封之。

治軟癤。乳香膏方。

乳香(半兩細研) 膩粉(一分) 油(一兩) 黃蠟(半兩) 松脂(一分) 密陀僧(一分細研)
上件藥,先取油煎蠟松脂乳香。烊后。下粉密陀僧調(diào)和成膏?椿即笮。用帛上攤貼。日二換之。

治熱毒惡癤。及諸瘡腫。胡粉散方。

胡粉(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水銀(一兩與胡粉同研令星盡) 糯米(二十粒) 赤小豆(十四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麻油和諸藥。并水銀調(diào)令勻。薄薄涂之。

治軟癤。赤腫疼痛不可忍方。

天靈蓋(一枚涂酥炙令微黃) 麻鞋底(一只多年故者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油和涂之。

治軟癤雖出膿水,熱痛不止方。

赤小豆(四十九粒) 乳香(半分) 膩粉(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去膿水。后貼藥末。三兩上效。

治軟癤,熱毒不散。疼痛不止方。

食草豬糞 冬瓜皮(等分燒灰)
上件藥,都研為末。先用鹽漿水洗了,以生油調(diào)涂,以瘥為度。

又方。

上以麻油四兩。熬亂發(fā)如雞子大。成膏,入烏兒糞末一分。調(diào)令勻。涂于緋帛上,貼之。

又方。

鲗魚
上取蒿柴火燒令焦。搗羅為末,入生油調(diào)貼于癤上。


治癰大小便不通諸方

夫癰者,此由寒客于經(jīng)絡(luò)。寒搏于血。血澀則不通。壅結(jié)成癰。藏?zé)岵恍,熱入大小腸,故大小便不通也。

治癰疽。臟腑氣壅,大小便不通。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黃芩(一兩) 梔子仁(三分) 漏蘆(一兩) 木瓜根(一兩銼) 川大黃( 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川樸硝(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以通利為度。

治癰疽。臟腑壅熱太過。心神煩悶,大小便不通,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川升麻(半兩) 梔子仁(半兩) 川樸硝(半兩) 葵子(半兩)
上件藥,銼碎,以水二大盞。煮取一盞三分,去滓,分溫三服,以快利為度。

治諸癰。排膿止痛。利大小便。蘧麥散方。

蘧麥(一兩) 赤芍藥(一兩)黃耆(二兩銼) 當(dāng)歸(二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赤小豆(一兩 蘞(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水調(diào)下三錢,以利為度。

治癰腫發(fā)背。一切惡瘡及乳癰。結(jié)聚腫硬,熱痛,大小便秘澀。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芎 (半兩) 羌活(半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羚羊角屑(三分)人參(半兩去蘆 (半兩 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發(fā)背及一切癰腫,大小便澀滯。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三兩) 木香(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牛蒡子(二兩) 甘草 (一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暖水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癰疽淋洗諸方

夫癰疽者,由陰陽不和。氣血否澀。積蓄熱毒。在于臟腑。不得宣通。攻于肌肉皮膚。 而成夫水

治癰疽發(fā)背。初覺似有。即速服藥取通利。兼用木通湯淋射方。

木通〔二(一)斤〕 白楊皮(一斤) 川升麻(半斤) 露蜂房(四兩)赤芍藥(半斤)甘草(半斤)
上件藥,都銼,以水三斗。煮取一斗。濾去滓,適大熱。用注觜瓶兩三枚。更互盛湯。高抬手注射腫處。忽令間斷?梢皇尘谩4斡门⑸湟皇尘。即解散熱氣。

治癰疽發(fā)背。先穿破。出膿水不住。傷外風(fēng)。毒 腫疼痛。淋洗。當(dāng)歸湯方。

當(dāng)歸(一兩) 甘草(一兩) 赤芍藥(一兩) 葛根(一兩) 細辛 黃柏(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 苦辛(一兩) 白芷(一兩) 肉桂(一兩) 漢椒(一兩) 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用水洗。細銼焙干。分為四度。每度,以水五升。煎取三升。溫暖洗瘡。湯冷即住,以熱巾拭,宜用別膏貼之。

治癰腫及一切瘡;驘┨劢⺻in,宜用豬蹄湯澆淋方。

豬蹄(一對去毛凈洗) 芎 (一兩) 赤芍藥(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一兩)蛇床子(一兩) 川大黃(一兩) 蒴 (一兩) 槐白皮(一兩)
上件藥,都銼。先以水二斗。煮豬蹄取一斗。漉去豬蹄。下諸藥。煎取六升。去滓,適寒溫。澆淋瘡,以湯冷為度。拭干。別用敷藥。

治發(fā)背癰疽。穿穴時久。壞爛。惡氣不可近。出骨露筋。余毒未解。攻刺疼痛不可忍。

黃連(一兩) 地骨皮(一兩) 羌活(一兩) 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 木通(一兩) 甘草(一兩) 白芷(一兩) 本(一兩) 黃耆(一兩銼) 礬(一兩) 蔥白(一兩) 麻黃
上件藥,細銼。分為七貼。每貼。用水三升。煎取二升。去滓,溫暖淋洗瘡上。后以熱巾拭干,以生肌膏貼之。

治癰瘡爛壞。淋洗苦參湯方。

苦參〔一(二)兩〕 防風(fēng)(二兩) 露蜂窩(二兩) 甘草(二兩)
上件藥,細銼。用水二斗,煎至六分,去滓,熱洗。湯冷即住。

治一切敗爛瘡。豬蹄湯洗方。

豬蹄(一對) 敗醬(一兩) 槐柳枝(各一握)黃耆(二兩銼)
上件藥,細銼。先以水一斗。下豬蹄煮爛。去豬蹄。下諸藥。更煎取四升,以布絞去滓。洗瘡。湯冷為度,以綿拭干。便以生肌膏貼之。


治諸瘡口不合諸方

夫諸瘡腫。皆是風(fēng)邪熱毒所為。若重觸風(fēng)寒,則冷氣入于瘡。令血澀不行。其瘡則常有膿水。不知痛癢。經(jīng)久,則瘡口不合也。

治諸癰腫。破成瘡口。膿帶清薄,宜用合瘡口。長肌肉。麒麟竭散方。

麒麟竭(一兩炒令紫色) 生人骨(一兩燒灰牙齒是也) 古銅末(三分) 鴿糞(一合干為末)
上件藥,都細研如粉,貼之。如瘡口深。作紙 子。引散入瘡口裹面。候肉生。即合瘡口。

治諸瘡腫。成瘡口不合。并病穿破。冷漏。瘡口膿水常出。經(jīng)年不干者,宜服此方。

鴿糞(一升) 麝香(三分)上將鴿糞。于凈地上。周回以火圍。斷令煙盡。別于地上出火毒了,入麝香細研為散。
每于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諸癰腫瘡。及冷 不干,宜用長肉合瘡口。神驗散方。

雄黃(三分研為末) 楂子(三枚和核切陰干為末)上先將雄黃末。于銚子內(nèi),以瓷盞子蓋四面,以濕紙封縫。于慢火上燒,以溫潤物蓋盞
底。莫令水入。其黃作霜。在盞子上。候冷取出。別取長肉膏藥。不限多少。取其霜并楂子末。

治惡瘡封閉瘡口。降真香散方。

降真香 木香 麒麟竭 白芷 白蘞 黃連(去須) 黃柏(以上各等分)
上件藥,生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用敷瘡口即瘥。

治癰瘡中冷。瘡口不合,宜用封瘡鼠皮散方。

上以鼠皮一枚。燒為灰。細研。封瘡口上,以瘥為度。

又方。

上燒破蒲席。和臘月豬脂。納孔中即瘥。

又方。

上涂濕牛糞。干即易之。

又方。

上熟煮大豆汁涂之。

又方。

上炒烏麻令黑。熟搗封之。


治諸瘡生惡肉諸方

夫諸瘡及癰疽。皆是風(fēng)濕搏于血氣。血氣蘊結(jié)生熱。發(fā)肌肉成瘡。久不瘥者,多生惡肉血邊皮起。而好肉不生。此由毒熱未盡。經(jīng)絡(luò)尚壅。血氣不到故也。

治癰疽蝕惡肉。藜蘆散方。

藜蘆(半兩) 真珠末(半兩) 硫黃(三分細研) 馬齒礬(三分燒令汁盡) 雄黃(三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 茹(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日二三上。用少許敷瘡。

又方。

雄黃(一兩) 礬石(一兩燒令汁盡) 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日二三上。用少許敷瘡。

治諸瘡瘥后。瘡瘢 肉未消。瘰癧風(fēng)結(jié)等疾,宜貼此柳皮膏方。

柳白皮(五斤) 楸皮(五斤) 木通(一斤) 枳殼(半斤) 皂莢(一斤) 木香末(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八斗。煮取汁二(一)斗。去滓,移于小鍋子中。下木香,煎至七升。去滓,又移于小鍋中,以慢火煎。攪勿住手。煉如餳。捻得成丸。即住,以細帛裹收之。每日涂于帛上貼之。取平復(fù)為度。

治瘡中新肉 出方。

上搗烏梅肉。更以蜜和搗。捏作餅子如錢許濃。貼瘡,以瘥為度。

治諸瘡肉。如蛇出數(shù)寸方。

硫黃(一兩細研)上于肉上。薄涂之。須臾便縮。平復(fù)。
點擊查看:<<太平圣惠方>>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