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Da suan
|
維藥名 | 薩木薩克
|
別名 | 索木、斯爾《拜地依藥書》,來合三《藥物之園》。
|
考證 | 《注醫(yī)典》載:“大蒜是眾所周知的名菜之一,有三種,第一種是家生的,第二種是葉似韭菜狀的,第三種是野生的,阿拉伯語稱索木力艾亞!薄栋莸匾浪帟份d:“大蒜有三種,第一種是家生的,稱索木 波 斯塔尼;第二種是野生的,稱索木力白日,又稱吾斯庫爾地勇;第三種是葉似韭菜狀的,稱索木力庫熱 斯。”《藥物之園》載:“大蒜有野生的,家生的,山生的;野生的希臘語稱于斯庫爾地勇,阿拉伯語稱所索木力 艾 亞;家生的有二種,一種是球形鱗莖由幾個小鱗莖著生在鱗莖盤上抱合而成,另一種是球形狀不分小鱗莖,形狀和大小與胡蔥相似,它比第一種少見;山生的稱木斯爾!
據上述記載,與現(xiàn)代維吾爾藥書籍和實物進行對比研究得知,維吾爾醫(yī)當時將百合科2種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1.)和薤白(小根蒜)(Alliumm macrostemon Bge.)及石蒜科1種植物石蒜[Lycoris radiata(1.Herit)Herb.]均列為大蒜范圍之內。除了家生的大蒜外,其余2種不能與大蒜相提并論,雖然在維吾爾醫(yī)古代本草中將大蒜分以上3種,但著重講述的仍是大蒜。維吾爾醫(yī)古籍中所記載的大蒜與現(xiàn)今維吾爾醫(yī)實用的大蒜完全相符。
|
中藥材基原 | 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大蒜Allium sativum 1.又名:青蒜。
越年生草本,具強烈蒜臭氣。鱗莖大形,球狀至扁球狀,通常由多數(shù)肉質、瓣狀的小鱗莖緊密排列而成,外面被數(shù)層白色至帶紫色的膜質外皮。葉基生,實心,寬條形至條狀披針形,扁平,先端長漸尖,比花葶短,寬可達2.5cm,基部鞘狀;ㄝ銓嵭模瑘A柱狀,高達60cm,中部以下被葉鞘;總苞具長7~20cm的長喙;傘形花序密具珠芽,間有數(shù)花;小花梗纖細;小苞片大,卵形,膜質,具短尖;花常為淡紅色;花被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4mm,內輪的較短;花絲比花被短,基部合生并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擴大部分每側各具1齒,齒端成長絲狀,長超過花被片,外輪的錐形;子房球狀,花柱不伸出花被外;ㄆ7月。
國內外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特性 適應溫度的范圍很大,耐寒,喜光。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鱗莖(蒜瓣)繁殖。采收前,選擇成熟早的植株作種。采收后,從作種的蒜頭中,選出粗短而豐的蒜瓣作播種用。北方可行秋播或春播,南方行秋播。播前,可把蒜瓣的蒜皮剝去或把蒜瓣在水中浸泡1~2d,使蒜瓣吸水有利發(fā)芽。按行株距20cm×10cm把蒜瓣插入土中,微露尖端,不宜過深。然后覆細土2~3cm。每1hm2播種量1500~2250kg。
田間管理 出苗后,及時松土除草、追肥。追肥3~4次,其中重施越冬肥和開春肥。
|
采收加工 | 在蒜薹采收后20~30d即可采挖蒜頭。采收的蒜頭,除去殘莖及泥土,置通風處晾至外皮干燥。
|
藥材鑒別 | 鱗莖類球形,直徑3~6cm,由6~10個小鱗莖著生在扁平木質鱗莖盤上抱合而成,外包1~3層白色或淡紫紅色膜質鱗葉,中央有干縮的花葶殘基,小鱗莖瓣長卵圓形,頂端略尖,背面略隆起,外被膜質鱗葉,內為白色肥厚的肉質鱗葉。氣特異,味辛辣。
以個大、肥厚、味辛辣者為佳。
顯微鑒別 新鮮鱗葉表皮細胞多為長方形,長40~110μm,寬23~49μm,有1枚細胞核,核內可見1~2枚核仁,氣孔稀少,直徑約至33μm,副衛(wèi)細胞4~6,類多角形。葉肉組織多為類圓形的薄壁細胞,直徑40~110μm;維管束不發(fā)達;油細胞類圓形,淡黃色,直徑50~66μm,多分布于維管束周圍。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適量,用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fā)油,用正己烷稀釋,以三硫二丙烯作對照品,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板上,用正己烷-苯(9:1)展開,用碘蒸氣顯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化學成分 | 鱗莖主要化學成分有下列幾類。 1.揮發(fā)性成分 大蒜油中有多種含硫揮發(fā)性化合物,包括二烯丙基三硫醚(diallyltrisulfide)俗稱大蒜素(allitridin),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sulfide),甲基烯丙基二硫醚(methylallyldisul-fide),二烯丙基二硫醚(diallyldisulfide),甲基烯丙基三硫醚(methylallyltrisulfide)[1]等。 2.硫代亞磺酸酯類 大蒜辣素(allicin,diallylthosulfi-nate),烯丙基硫代亞磺酸-1-丙烯酯(1-propeny-allylthiosulfi-nate)[2]等。 3.S-烷(烯)-L-半胱氨酸衍生物 蒜氨酸(allin,S-allyl-L-cysteinsulfoxide),S-甲基半胱氨酸亞砜(S-methylcysteinsulfox-ide),環(huán)蒜氨酸(cycloalliin)[3]等。 4.γ-L-谷氨酸多肽 γ-L-谷氨酰-L-苯丙氨酸(γ-L-glu-tamyl-L-phenylalanine)[5]等 5.苷類 葫蒜素(scordinin)A1、A2、A3、B1、B2、B3[5]。槲皮素(querce-tin)及山柰酚(kaempferol)糖苷[6]。 6.多糖 D-半乳聚糖(D-galactan),D-聚半乳糖醛酸(D-galacturonan),L-阿拉伯聚糖(L-arabinan),D-葡聚糖(D-glu-can)及D-果聚糖(D-fructan)[7]等。 7.脂類 中性脂(neutrallipids)62.6%,糖脂(glycolipids)14.0%,磷脂(phosphohpids)23.4%[10]。 8.其他 蒜氨酸酶(allinase)[9],大蒜吡喃酮(allixin)[10]。 |
藥理作用 |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大蒜揮發(fā)油有強大的殺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百日咳桿菌、白喉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結核桿菌、霍亂弧菌等致病菌均有明顯的抑菌和殺菌作用[1~3]。大蒜制劑也有抑制對青霉素和鏈霉素等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細菌的作用[4]。紫皮蒜的抗菌作用較白皮蒜為強[5]。大蒜水浸劑(1:2)在體外對多種真菌如許蘭黃癬菌、堇色毛癬菌、白念珠菌及隱球菌等均有顯著的抗菌作用[6,7]。此外,大蒜水浸液對恙蟲熱立克次體[8]、流感病毒[9]及巨細胞病毒[10]也有抑制作用,對阿米已原蟲[11]及陰道滴蟲有抑殺作用[12]。大蒜揮發(fā)油中所含大蒜辣素具有較強的抑菌活性,其抗菌機制可能通過干擾二巰基還原酶系中的電子轉移或通過氧化巰基而拮抗還原酶功能[13]。電鏡觀察表明大蒜液能使細菌變形破裂[14]。 2.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大蒜油對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癥動物有明顯的降脂作用,可降低血清、肝、腎及主動脈中的膽固醇、三酰甘油、極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與總膽固醇比值,防止血漿β脂蛋白升高及α脂蛋白降低,可有效地防止脂質在主動脈壁上的沉積并促進動脈粥樣斑塊的消退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與發(fā)展[15~18]。 3.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 大蒜精油、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及阿霍烯(大蒜烯)能抑制血小板黏附性,明顯降低ADP、腎上腺素和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作用[19~21]。這一作用機制可能是:①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謝,抑制血小板中脂氧化酶和環(huán)氧化酶活性而阻斷血栓烷A2(TXA2)合成[22];②升高血小板中cAMP水平[23];③改變血小板理化性質,從而抑制血小板的攝取和釋放功能[24];④影響血小板膜上的硫基[25]。服用大蒜制劑后,可使纖維蛋白原水平降低[26,27]。大蒜素可使凝血時間延長[17]。 4.抗腫瘤作用 大蒜對網織細胞肉瘤和肝癌腹水型動物可延長其存活期[28]。大蒜濾液、大蒜油、大蒜素腹腔注射對小鼠肉瘤5180均有明顯抑制作用,三者對瘤內cAMP均有升高作用[29]。大蒜素在體外對人紅白血病K562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腹腔注射對環(huán)磷酰胺、5-氟尿嘧啶(5-Fu)、米托蒽醌等的抗癌有增敏作用[30];對人胃腺癌細胞SGC7901;和MGC80-3均有明顯殺傷作用,比5-Fu作用強[31]。大蒜中二烯丙基硫醚(DAS)能顯著抑制致癌劑致胃癌作用[32]。大蒜能阻斷基因毒性劑的致突變/致癌作用,有可能發(fā)展成具有抗腫瘤和減輕化療藥毒副反應雙重作用的新藥[33]。 5.保肝作用 大蒜素對CCL4所致大鼠肝損傷引起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丙二醛(MDA)升高有明顯的抑制作用[34];顯著減輕氨基比林和亞硝酸鈉所致肝損害病理變化,血清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活性明顯降低[35]。大蒜油對半乳糖胺誘發(fā)的AST活性升高有抑制作用[36]。 6.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大蒜注射液能明顯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37];能增強大鼠肺泡巨噬細胞的溶菌酶活性[38];對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可提高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39]。大蒜素能對抗S180細胞和艾氏腹水癌細胞產生的腫瘤免疫抑制因子對T細胞激活的抑制作用[40]。人服用脫臭大蒜粉膠囊半年后,可使血清唾液酸和脂質過氧化物降低,酸性a-醋酸萘酯酶(ANAE)陽性細胞和E-花環(huán)百分比增高。提示大蒜對焦爐工人的生物膜和細胞免疫有一定保護作用[41]。 7.其他作用 大蒜和大蒜素有降血糖作用[42,43]、清除氧自由基[44]、保護胃黏膜[45]和拮抗甲基汞中毒作用[46]。 8.毒性 小鼠靜注大蒜油的LD50為134.9mg/kg[47]。靜注大蒜素的LD50為70mg/kg,口服為600mg/kg。兔靜注大蒜素4.5mg/kg,每日2次,連續(xù)1O星期,未見毒性[48]。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三級干熱。
1.《注醫(yī)典》:“自三級至四級干熱!
2. 《白色宮殿》:“三級干熱!
3.《拜地依藥書》:“四級干熱,有人認為三級干熱。”
4.《藥物之園》:“三級干熱!
|
功效 | 散氣行滯,燥濕補胃,止瀉止痢,防腐除瘡,消炎止咳,強筋壯陽,殺蟲生發(fā)。
|
主治 | 主治腹脹腹痛,痢疾腹瀉,癰癤膿瘡,肺結核,百日咳,癱瘓陽痿,各種蟲病,毛發(fā)脫落等。
1.《注醫(yī)典》:“具有軟化,散氣,赤膚起泡,調整季節(jié)性氣質不和,殺蟲、生發(fā)、止癢、止痛、止咳、利尿、通經、壯陽的功能。”
2.《白色宮殿》:“消除腹脹,赤膚起泡,清潔飲用水,預防疾病,止牙痛,止咳,通經,清喉,化皮下瘀血,殺蟲。”
3.《拜地依藥書》:“具有理氣、生發(fā)、止咳、利尿、通經、解毒、壯陽、殺蟲的功能!
4.《藥物之園》:“清除黏液質性異常體液,養(yǎng)顏生輝,開通阻滯,燥胃中余液,化關節(jié)間液,稀化濃血,利尿通經,發(fā)汗解毒赤膚起泡,生發(fā),殺蟲;根據季節(jié)和氣質適當食用可起保健作用清潔飲用水源和空氣,預防疾病流行,清咽利喉;主治哮喘、健忘、癱瘓、面癱、手足顫抖、各種神經性疾病、坐骨神經痛、類風濕關節(jié)痛等!
|
用法用量 | 內服:2~4g。外用:適量。入蜜膏、湯劑、敷劑、油劑、洗劑、灌腸液等。
|
注意事項 | |
代用藥 | |
附方 | 1.治皮膚白斑,除眼中斑點,脫發(fā),皮膚癬癥并使膿瘡開口流膿 取適量大蒜研成糊敷于局部。
2.治坐骨神經痛,清除多余液質 取適量大蒜研成糊狀與一定液體調配灌腸。
3.治牙痛 取大蒜適量,炒后食用或煎成湯劑內服,若配適量乳香同用療效更佳。
4.治腹水 取大蒜、橄欖油、胡蘿卜各適量,煎腸服用。
5.利尿通經 取適量大蒜煎成洗劑,浸洗下身。
6.化痰、軟便、驅腸道之蟲 取大蒜6.8g研成糊狀,與適量蜂蜜食用。
7.治黏液質(濕寒)性陽痿 取適量大蒜食用。
8.治瘋狗及毒蟲咬傷 取適量大蒜與酒同服。(1~8方出自《注醫(yī)典》)
9.治慢性咳嗽,寒性胸肺疾病 取大蒜適量食用。
10.清理咽喉 每日早飯取適量大蒜與適量蜂蜜同食。(9、10方出自《白色宮殿》)
11.治斑禿 取大蒜適量研成糊狀,與蜂蜜調成軟膏外用。
12.治無發(fā)熱性腸絞痛、腸梗阻、坐骨神經痛 取適量大蒜食用。(11、12方出自《拜地依藥書》)
13.治毛發(fā)早白 取適量大蒜長期食用。
14.解毒 取適量大蒜與適量無花果、蕓香和核桃仁同服。
15.治牙齒松動 取適量大蒜與孜然和松葉煎成湯劑內服。
16.治陽痿 取適量大蒜與適量羊乳煎煮,以牛油炒,研末,與適量蜂蜜調成甜食食用。
17.治寒性牙痛 大蒜湯劑加適量松木和乳香漱口。
18.治瘡疔、牛皮癬、白斑、瘙癢等各種皮膚疾病 取適量大蒜研成糊狀與蜂蜜調配外用。
19.治頭癬 取適量大蒜油炒食用或研成糊狀外敷或大蒜油外用。(13~19方出自《藥物之園》)
|
制劑 | 1.買朱尼 索木 蜜膏 大蒜10g,牛乳20g,蜂蜜90g,丁香35g,肉豆蔻衣35g,肉豆蔻35g,蓽茇35g,洋乳香35g,小豆蔻35g,卡布爾訶子皮35g,肉桂35g,干姜35g,藏紅花15g。先將大蒜用牛乳煎成糊狀,放人蜂蜜、牛脂肪攪拌,離火,其他藥物研成細粉過羅,放入摻勻,制成蜜膏即可。功能強筋健肌,安神定驚等。用于面神經癱瘓,四肢癱瘓,癔病,手足顫抖?诜,1~12g,酌情每日2~3次。(《阿日甫驗方》)
2.熱維改尼 斯爾 油 大蒜450g,火秧竻135g,除蟲菊根135g,蓽茇30g,橄欖油620ml。藥物浸泡在適量水中,用溫火煎至水分蒸發(fā)油分剩下時過濾去渣即可。功能驅寒壯陽,強筋止痛,消痔利尿,養(yǎng)顏生輝等。主治各種寒性疾病,陽痿,筋肌松弛,頸痛,痔瘡,小便點滴不清,面色黃白等。外用,取適量涂于局部。(《治療法則精華》)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郎彝江,等.中草藥,1981,12(1):4 [2]Lawson L D,et a1.Planta Med,1991,57:263 [3]Suzuki T,et a1.Chem Pharm Bull,1961,9(1):77 [4]Lawson L D,et a1.J Nat Prod,1991,54(2):436 [5]Kominato K,et a1.C A,1970,(7):69836b [6]Starke H,et a1.C A,1976,85:59658d [7]Das N N,et a1.1977,87:113499j [8]Karnanna V S,et a1.1980,93:68996e [9]Kazaryan R A,et a1.C A,1978,90:34560k [10] Kodera Y,et a1.Chem Pharm Bull,1989,37(6):1656 藥理 [1] Chu C L,et a1.Chin Med J,1942,61(2):98 [2]楊德明.時珍國藥研究,1991,2(4):185 [3]劉有.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1989,(6):267 [4]吳雁,等.沈陽藥學院學報,1991,8(4):299 [5]閆佩珩.東北醫(yī)學雜志,1952,(6):503 [6]曹仁烈,等,中華皮膚科雜志,1957,5(4):286 [7]張德祥,等.中華醫(yī)學雜志,1957,43(2):126 [8]于恩庶.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57,(12):15 [9]Yen T,et a1.Planta Med,1985,(5):460 [10]孟月生,等,中華血液學雜志,1992,13(12):627 [11]易鴻燕,等.上海第一醫(yī)學院學報,1956,(1):42 [12] 陳馨遠.中華婦產科雜志,1956,(4):395 [13]Barone FE,et a1.Mycolegia,1977,69(4):793 [14] 陳嘉乃,等.河北醫(yī)學院學報,1990,11(2):65 [15]Bordia A,et a1.Atherosclerosis,1977,26:379 [16]Chi MS.Proc Soc Biol Med,1982,171:174 [17]趙法極,等.營養(yǎng)學報,1982,(4):109 [18]錢曉濤,等.山東醫(yī)學院學報,1985,(2):35 [19] Bordia A,Atherosclerosis,1978,30:355 [20]Ariga T,et a1.Lancet,1981,I(8212):150 [21]Block E,et a1.JAm Chem Soc,1986,108(22):7045 [22]Makheja AN,et a1.Laancet,1979,1(8119):781 [23]張勝本,等.山東醫(yī)科大學學報,1986,24(3):29 [24]Apitz Castro R,et a1.Thromb Res,1983,32(2):155 [25]Block E,et a1.J Am Chem Soc,1984,106:8295 [26]張吟秋,等.中成藥研究,1984,(6):23 [27]Arora R et al Atherosclerosis 1981,40:175 [28]吳炳銀,等.中級醫(yī)刊,1981,(8):455 [29]王美嶺,等.腫瘤,1990,10(5):222 [30]陸婉琴,等.腫瘤,1992,12(3):113 [31]潘希愚,等.中華腫瘤雜志,1985,7(2):103 [32]胡品津,等.中華腫瘤雜志,1990,12(6):429 [33]鄧大君,等.中華腫瘤雜志,1993,15(6):423 [34]韓娜,等.中國藥理學通報,1991,7(5):332 [35]林希蘊,等.營養(yǎng)學報,1991,13(2):126 [36]Hikino H,et a1.Planta Med,1986,52(3):163 [37]湖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等.中草藥通訊,1976,(12):29 [38]鄧啟輝.湖南醫(yī)學院學報,1988,13(4):333 [39]魏云.中藥材,1992,15(12):42 [40]張桂梅,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95,11(1):26 [41]陳琛,等.河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29(1):1 [42]Chang ML W,et a1.J of Nutrition,1980,110:931 [43]韓娜,等.中國藥理學通報,1991,7(6):450 [44]盧景雰,等.中國藥學雜志,1992,27(6):339 [45]馮大鉤,等.同濟醫(yī)科大學學報,1990,19(2):115 [46]牟穎,等.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1994,28(4):248 [47]王浴生,等.中藥藥理與應用,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3.78 [48]上海第二制藥廠,中草藥通訊,1976,(10):8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