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yin deficiency of stomach |
拚音 | WEIYINXU |
別名 | 中醫(yī):胃脘痛,嘔吐,呃逆,噎膈,西醫(yī):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中醫(yī)病證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
中醫(yī)釋名 | 本證多由胃痛遷延不愈,或熱病后期傷津,或素嗜辛辣,或氣郁化火導致胃陰耗傷,胃失濡養(yǎng),虛熱內(nèi)生所致。 |
西醫(yī)病因 |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本證多由胃痛遷延不愈,或熱病后期傷津,或素嗜辛辣,或氣郁化火導致胃陰耗傷,胃失濡養(yǎng),虛熱內(nèi)生所致。其病位在胃,屬本虛之候。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胃脘隱隱作痛,且有灼熱感,饑不欲食,或脘腹痞悶不舒,或干嘔呃逆,或時有嘔吐,口干咽燥,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
中醫(yī)治療 | 治療法則: 養(yǎng)陰益胃。 施治方法: (一)內(nèi)服方藥 2.基本方藥:益胃湯加味:北沙參15克、麥冬15克、生地黃15克、玉竹10克、 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石斛10克、佛手10克。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2次 溫服,每日1劑。 2.加減變化:若大便干結(jié)難下者加火麻仁10克、生首烏15克、瓜蔞仁10克。若 干嘔,呃逆,或時有嘔惡,或呃聲急促而不連續(xù),口干者加枇杷葉10克、柿蒂10克、竹茹10克。 (二)飲食療法 (1)冰糖玉竹粥:冰糖100克、玉竹50克、精米250克、水2000毫升。先用砂鍋將玉竹煮半小時撈出,再加糯米煮至湯稠,放入冰糖攪勻即成。每日2~3次,每次適量。 (2)山藥枸杞苡米粥:鮮山藥100克、枸杞50克;苡仁100克。將三物搗碎加水1000毫升,文火煮至湯稠即可。隨意服之。 (3)黃連食醋山楂飲:黃連500克、食醋500毫升、白糖500克、山楂片1000克, 加開水4000毫升,混合浸泡7日即可服用(忌用塑料制品浸泡)。每日3次,每次50毫升,飯后服用。 施治要點: (一)本證為胃脘痛中的常見證候,其疼痛的產(chǎn)生主要是由胃陰不足,胃絡失于濡 養(yǎng),脈絡拘急所致,屬虛損之證。因此在治療上一方面要滋養(yǎng)育陰,另一方面又要理氣止痛。臨近時,應選用理氣而不傷陰,質(zhì)地柔潤的香椽、佛手、厚樸花、綠萼梅之屬,疏理中焦氣滯,配合滋陰養(yǎng)胃之品,共奏和絡止痛之功。 (二)脘腹脹痞滿悶,乃胃陰虛所引起,是“不榮則痛”的機理,因此不可采用破氣 攻伐之品,只宜養(yǎng)陰益胃生津,補而能通。再者胃津虧損,不能降潤腸道,出現(xiàn)大便秘結(jié),當用“增水行舟”之法治之,可選用玄參、生地、麥冬等增液,郁李仁、瓜蔞仁、火麻仁、生首烏等通便,亦忌用攻下之法,以免重傷津液。 (三)本證在病理轉(zhuǎn)化的過程中,常因胃陰不足,胃熱偏盛而灼傷肺腎之陰,尤其是肺陰,故在臨證之時,往往不是單純的滋養(yǎng)胃陰,而要配合滋補肺陰,如選用玉竹、沙參、天冬等藥物。另外,“酸甘化陰”法,以酸性的藥物配合甘味藥而使用,更能促進陰津的早日恢復,所以常選用烏梅、五味子、白芍、木瓜等藥,以取得較好的療效。 |
中藥 | |
針灸 |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章門、足三里、三陰交等,每日取3~5穴,針用補法。 |
推拿按摩 | 可選有關(guān)的俞、募穴及足太陰、陽明經(jīng)穴為主。每日1次。 |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