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nèi)水液儲留,泛溢肌膚,引起頭部、目窠、四肢,甚至全身浮腫。
水腫病因,外感風寒、水濕;內(nèi)因飲食、勞、欲所傷;或嗔怒氣滯,導致肺失通調(diào)、脾失輸布、腎失蒸化,三臟功能失調(diào),則上下三焦不利,津液內(nèi)聚,小便不利,盡化為水,成為腫脹。
水腫 | 臌脹 | 飲證 | |
---|---|---|---|
水泛肌體 | 水聚腹腔 | 水凌胸肺 | |
主要發(fā)病臟腑 | 肺、脾、腎。水氣通條失職。 | 肝、脾、腎。脾虛木賊濕熱相乘 | 肺,水氣射肺 |
水停部位 | 多泛濫體表四肢皮色不變 | 單腹腫脹青筋暴露 | 久咳喘逆之后有面目浮腫,其形如腫,實不是腫。 |
腫勢 | 先起頭面下肢腫,甚則全身浮腫 | 病重時或兼下肢腫 | 嚴重時才兼身腫 |
癥狀標本 | 先腫后喘 | 或先有積聚后成臌脹 | 先喘,積年久喘才延成腫脹 |
小便情況 | 多有尿量減少 | 有時小便減少 | 初正常,后偶有不利 |
水腫辨證論治表(p518)
癥狀 | 病機 | 治法 | 主方 | ||
---|---|---|---|---|---|
陽 水 | 風水 泛濫 | 眼瞼浮腫,繼而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多有惡風、發(fā)熱、肢節(jié)酸楚,小便不利等癥。舌苔薄白脈浮滑或緊。如水腫較甚,亦可見沉脈。 | 風邪襲表,肺失通條 | 散風清熱、宣肺行水 | 越婢湯 |
瘡毒 內(nèi)歸 | 眼瞼浮腫,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發(fā)瘡痍,或咽喉紅腫熱痛,甚者潰爛,惡風發(fā)熱,舌質(zhì)紅、醫(yī)學全在線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滑數(shù)。 | 瘡毒惡治毒陷入腎 | 散風解毒、利水消腫m.zxtf.net.cn/shiti/ | 敗毒湯、赤小豆湯、五味消毒飲、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等 | |
水濕 浸漬 | 全身水腫,按之沒指,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苔白膩,脈沉緩,起病緩慢。 | 水濕浸漬,經(jīng)絡壅滯 | 燥濕利水、行氣悅脾 | 五苓散、胃苓湯、五皮飲等 | |
濕熱 壅結(jié) | 遍體浮腫,皮膚繃及光亮,胸脘痞悶,煩熱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結(jié),苔黃膩,脈沉數(shù)或滑濡數(shù)。 | 濕壅熱蓄,水積不化 | 外散內(nèi)利、分解濕熱 | 疏鑿飲子 | |
陰 水 | 脾不 制水 | 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納減便溏,面色痿黃,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質(zhì)淡、苔白膩或白滑,脈沉緩或沉弱。 | 脾虛失運、氣不化水 | 溫運脾陽、以利水濕 | 實脾飲 |
腎虛 水泛 | 面浮身腫,腰以下為甚,心悸氣短,腰痛酸重,尿少,四肢厥冷、祛寒、神疲,面色灰滯、舌質(zhì)胖淡,苔白、脈沉遲。 | 脾腎陽衰水寒內(nèi)聚 | 溫腎散寒、化氣行水 | 真武湯 | |
前證、伴見神疲體倦、頭暈耳鳴、腰痛遺精,陽痿早泄,牙齦出血。 | 腎氣衰敗精氣不足 | 補益腎精、溫化水濁 | 金匱腎氣丸 |
重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