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肺癰肺痿門主論
    

瘍醫(yī)大全:肺癰肺痿門主論

經(jīng)曰∶中府陷陷痛者肺疽,其上肉微起者肺癰。(中府穴,在云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yīng)指。)《素問》曰∶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王注云∶滿,為脈氣滿實;腫,謂癰腫,肺之癰喘而兩 滿。)《內(nèi)經(jīng)》曰∶血熱則肉敗,營衛(wèi)不行必將為膿。大凡肺瘡當咳嗽短氣,…

經(jīng)曰∶中府陷陷痛者肺疽,其上肉微起者肺。(中府穴,在云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yīng)指。)

《素問》曰∶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王注云∶滿,為脈氣滿實;腫,謂癰腫,肺之癰喘而兩 滿。)

《內(nèi)經(jīng)》曰∶血熱則肉敗,營衛(wèi)不行必將為膿。大凡肺瘡當咳嗽短氣,胸滿時唾膿血,久久如粳米粥者,難治。若嘔膿而不止者,亦不可治。其嘔膿而自止者,將自愈,其脈短而澀者,自痊。浮洪而大者難治。其面色當白而反面赤者,此火之克金,皆不可治。(《全書》)

《千金》曰∶咳唾膿血,其脈數(shù)實,為肺癰。若口中咳,即胸中隱痛,脈反滑數(shù),此肺癰也。

張仲景曰∶肺癰吐膿如米粥,咽燥振寒。

又曰∶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問曰∶病者咳逆,何以知其肺癰,當以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如?曰∶寸脈微而數(shù),微為風,數(shù)為熱,微則汗出,數(shù)則惡寒。風中于衛(wèi),呼氣不入;熱逼于榮,吸氣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于衛(wèi),其人則咳,口干喘滿,咽燥不渴,多吐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凝滯,蓄結(jié)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問曰∶振寒發(fā)熱,寸脈滑數(shù),其人飲食起居如故,此為癰腫。醫(yī)反不知,以傷寒治之不應(yīng)。何以知有膿?膿之所在,何以別知其處?師曰∶假令膿在胸中者,為肺癰。其脈數(shù),咳吐有膿血,設(shè)膿未成, 其脈自數(shù)緊。但數(shù)為膿已成矣。

《金匱方論》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何從得之?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shù),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寸口脈數(shù),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shù),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shù)虛者,為肺痿;數(shù)實者為肺癰。

王肯堂曰∶治吐膿血如肺癰狀,口臭,他方不應(yīng)者,宜消風散。(荊芥川芎、羌活、人參、茯苓、防風、藿香、蟬退各二錢,濃樸、陳皮各五錢,為末是也。)入男子發(fā)灰研細,入和之,清米湯下,可除根,只兩服,亦治吐血。(《準繩》)

又曰∶肺癰已破,入風者不治。

《精要》曰∶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內(nèi)盛于肺也,則汗出惡風,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脅脹滿,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又曰∶起于肺癰者,由食啖辛熱炙 ,或酣飲熱酒,燥熱傷肺所致。治之宜早。

王氏曰∶患肺疽者項強。蓋肺系在項,肺傷則系傷,故牽引不能轉(zhuǎn)側(cè)。肺者氣之本,其華在毛,其充在皮,故皮膚不澤。

張景岳曰∶此證初起,邪結(jié)在肺者,惟桔梗杏仁煎為治此之第一方。(《全書》)

齊德之曰∶肺者,五臟之華蓋也。處于胸中,主于氣,候于皮毛,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內(nèi)感于肺也。故汗出惡風,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脅脹滿,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又曰∶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過度,重亡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豕膏,小便數(shù)而不渴?收咦杂挥嬚邔。此由肺多唾涎,而無膿者,肺痿也。

又曰∶肺瘡之候,口干喘滿,咽燥而渴甚,則四肢微腫,咳唾膿血,或腥臭濁沫,胸中隱隱微痛者,肺疽也。始萌則可救,膿成則多死。

馬益卿曰∶肺癰治法要略,先以小青龍湯一貼,以解其風寒邪氣,然后以葶藶大棗瀉肺湯、桔梗湯、葦莖湯,(見《金匱要略》)隨證用之以取膿,此治腫瘍之例也。終以內(nèi)補黃 湯以補里之陰氣,此治潰瘍之例也。

薛立齋曰∶凡勞傷血氣,腠理不密,外邪所乘,內(nèi)感于肺,或入房過度,腎水虧損,虛火上炎,或醇酒炙 ,辛辣濃味,熏蒸于肺,或咳唾痰涎,汗下過度,重亡津液,皆能致之。

又曰∶大抵勞傷血氣,則腠理不密,風邪乘肺,風熱相搏,蘊結(jié)不散,必致咳嗽者。若誤用汗下過度,則津液重亡,遂成斯證。

又曰∶此證皆由脾土虧損,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故始成則可救,膿成則多死。茍能補脾肺,滋腎水,庶有生者,若專攻其瘡,則脾胃益虛,鮮有不誤者矣。

陳遠公曰∶人有胸膈間作痛,咳嗽時更加痛,手按之更增氣急,人以為肺咳也,誰知肺熱生癰乎!夫肺為嬌臟,藥食所不到者,故治之甚難,治法似宜瀉火以救肺,藥既不入肺,而肺為脾子,脾經(jīng)未嘗不愛藥也。補脾土則土能生金,平肝木則金不克木,清心火則火不刑金,三經(jīng)有益于肺,無損于金,則肺氣得養(yǎng),后以消毒之品解肺之邪,何癰不散乎。全肺湯∶元參三兩,銀花五兩,麥冬二兩,生甘草五錢,花粉、茯苓、白芍各三錢。水煎服二劑,痛減內(nèi)消矣。(《冰鑒》。按癰疽證必須內(nèi)消,不可令其出毒。內(nèi)消之法,總不外心肝脾三經(jīng),而別無消癰之道也;蛟弧梅沃谀I也,獨不可治腎以消乎?然肺癰雖成于火灼肺金之液,實因肺氣之自虛也,補腎雖或能使肺不來生腎,但肺腎相通,補腎之水,恐肺氣下降,而火毒反不肯遽散,不若止治三經(jīng),使肺氣得養(yǎng),自化其毒,不遺于腎為妙也。)

又曰∶人有胸膈作痛,咳嗽不止,吐痰便覺疼甚,按之痛不可忍,喉間聞腥臭之氣,隨吐膿血,此肺癰不但已成,而且已破矣。未破者易消,已破者難治,以膿血未能遽盡耳。然得法亦無難也。夫肺之生癰者,因肺火不散也,然肺火之來,因肺氣之虛也,肺虛而后火留于肺,火盛而肺結(jié)為癰,不補虛以散火,而未成形者何以消,已成形者何以散,即潰爛者又何以愈哉,是虛宜補矣。然補何臟乎?若補肺虛,而肺不能直補,只補胃氣,則肺氣自旺也。今癰已破,多吐膿血,則肺氣尤虛,雖毒瓦斯尚存,不可純?yōu)a其毒,于補氣之中而行攻散之法,則毒易化,而正氣無傷也。

完肺飲∶人參一兩,元參、金銀花各二兩,蒲公英五錢,花粉、桔梗、生甘草各三錢,黃芩二錢。水煎,一服膿必多,二劑漸少,又三劑疼止,膿血亦止,六劑全愈。(此方補胃氣,即瀉胃中之火,旺胃氣而肺氣自不能衰,瀉胃火而肺火自不能旺,所以敗毒生肉也。雖諸藥亦能入肺,不單入胃,然入胃者十之八,入肺者十之二,仍是治胃益肺之藥也。或問肺癰已破,病已入里,似不宜升提肺氣,南昌喻嘉言謂∶宜引之入腸,而先生仍用桔梗開提肺氣,恐不可以為訓。嗟乎!余所用藥,無非治胃之藥,藥入于胃,有不下引入腸者乎!然肺氣困頓,整肅之令不行,用桔梗以清肺,上氣通而下行更速,然則上之開提,正下行之迅逐也。)

又曰∶人有久嗽后肺受損傷,皮膚黃瘦,咽喉嘶啞,自汗盜汗,不得臥,吐稠痰腥臭,毛悴色焦,嗽時必忍氣須臾,輕輕吐痰,始覺膈上不疼,否則大痛,氣息奄奄,入以為肺癰也,誰知肺痿生瘡乎!本不可救,然治之得法,亦有生者。夫肺癰與肺痿不同,肺癰生于火毒,治之宜速;肺痿成于勞傷,治之宜緩。火毒宜補中用瀉,勞傷宜補中帶清。清與瀉不同,而補則同也。瀉中用補,可用大劑,清中用補,只宜小劑,勿伐勿助,若有若無,始奏功也。養(yǎng)肺去痿湯∶金銀花、麥冬各三錢,生地、百合各二錢,紫菀、百部各五分,生甘草五錢,款冬花、貝母、白薇各三分,天冬一錢。水煎服,十劑膈疼少減,便有生機矣。又十劑更輕,又十劑漸愈,共六十劑始全愈也。(此方不寒不熱,養(yǎng)肺氣于將危,保肺葉于將痿,實有奇功,若圖效捷于一旦,必致輕喪于須臾,寧忍耐以全生,勿欲速而送死。)

又曰∶有膏粱子弟,多食燔熬濃味,美醴香醪,以至舌干喉燥,吐痰吐血,喘急膈疼,不得安臥,人以為肺經(jīng)火熾,誰知肺癰已成乎!夫肺為五臟華蓋,喜清氣暢達,惡燥氣炎蒸。今所食無非辛熱,則五臟之中,一團火氣,火性炎上,而肺獨受其害,www.med126.com不能下生腎水,腎水無源則益加燥勢,必取資于肺,肺金又病,不益虛其虛而燥其燥乎!況各經(jīng)紛紛來逼,火烈金刑,肺間生癰,必至之勢也。治法化毒之中,益以養(yǎng)肝降火之內(nèi),濟之補腎,庶有成者可痊,未成者可散也。扶桑清肺丹∶桑葉五錢,紫苑二錢,貝母、生甘草、百合、阿膠、人參各三錢,犀角屑五分,款冬花一錢,杏仁七粒,金銀花、熟地各一兩,水煎調(diào)犀末,服數(shù)劑可收功也。(此方肺腎同治,全不降火,蓋五臟之火,因飲食而旺,乃虛火也。故補水而金氣堅,虛火息,況補中帶散,則非呆補,火毒又易解也。)

朱丹溪曰∶癰疽發(fā)于內(nèi)者,肺癰、肝癰、腎癰、腸癰、囊內(nèi)癰、附骨癰。惟肺癰須先解表,今特表而出之。

陳實功曰∶夫肺癰者,金受火刑之證也。蓋肺為五臟華蓋,其位至高,其氣至清,內(nèi)主乎氣,中主聲音,外司皮毛,故肺金獨旺于秋者,應(yīng)其清輕之候也。倘有所克,其病自生。先因感受風寒,未經(jīng)發(fā)越,停留肺中,初出其候毛聳惡風,咳嗽聲重,胸膈隱痛,項強不能轉(zhuǎn)側(cè)者,是其真候也。久則鼻流清涕,咳吐膿痰,黃色腥穢,其則胸脅脹滿,呼吸不利,飲食減少,脈洪自汗,法當清金甘桔湯主之,麥冬清肺飲調(diào)之。亦有七情饑飽勞役,損傷脾肺者;亦有勞力內(nèi)傷,迎風喊叫,外寒侵入,未經(jīng)解散,致生肺癰者。脈必浮而微數(shù),胸熱氣粗,寒熱往來,咳嗽痰生,通用金鯉湯、蠟礬丸、太乙膏,相間服之,亦效。(《正宗》)

又曰∶如手掌皮粗,六脈洪數(shù),氣急顴紅,污膿白血,嘔噦溺水,鼻塌不飧飲食者,俱為不治。

又曰∶如身涼脈細,膿血交流,痰色鮮明,飲食知味,膿血漸止者無妨,反此則死。

又曰∶如久嗽勞傷,咳吐痰血,寒熱往來,形體消削,咯吐瘀膿,聲啞咽痛,其候傳為肺痿,百死一生之候。治宜知母茯苓湯主之,人參五味湯調(diào)之。

岐伯曰∶凡人有病氣喘嘔咳者,乃肺病也。肺乃金臟,又嬌臟也,居于心之上,瓣如蓮花,色紅蒂紫,咽管之下,即是肺經(jīng)司氣之出入,不容食物。咽之上有胃厭,即小舌頭也,胃厭遮住咽門,飲食之類始能直入食管,而下通于胃。倘人飲食之時多言,胃厭不及遍蔽咽門,設(shè)有米食之類入于氣管,則必咳不已,可見氣管不容一物,可知藥亦不能直入也。治肺之法,正治甚難,轉(zhuǎn)治以脾,脾氣有養(yǎng),則土自生金,喘咳自已。故五臟這中,除肺一經(jīng)之外,俱可正治,獨肺經(jīng)不可正治。然則肺經(jīng)生癰瘍,何以治之耶?清金消毒湯主之。(《秘錄》)

又曰∶蓋癰生胸腹之內(nèi),無不生于火與邪,若外用末藥調(diào)敷,則相隔甚遙,必須內(nèi)消為得。然癰勢甚大甚急,一杯水何能救車薪之火,故必大劑救肺消毒至圣丹煎飲,而火邪自散,而癰瘍自消。倘日以敷藥調(diào)治于皮膚之外,或以小劑而求散于湯餌之中,吾見其必死而已矣。

張仲景曰∶瘡瘍之疾,發(fā)于火邪之盛,其由來非一日矣。欲消其火邪,豈是尋常細小之藥所能去乎?故必多用重藥以劫治之。然而散邪之藥,俱耗真陰,多用重用,皆能取敗,惟金銀花敗毒而又不傷氣,去火而又能補陰,故必須此品為君,第此品性純而正,乃正人君子也。譬如正人君子,必同郡攻擊于群小之中,始不致僨事而召禍,所以多至十兩或一斤,始可取勝于眉睫。然徒借此一味,又覺勢單力薄,當以他藥相助成功,各有妙理,非泛然而用之者也;蚣欲湺宰谭,或加歸芍以潤肝,或加地榆以涼大腸,或加甘草以瀉火,或加梔子以清熱,或加薏苡仁以去濕,惟在用者審之。

馮魯瞻曰∶肺癰者,勞傷氣血,內(nèi)有積熱,外受風寒,胸中滿急,隱隱作痛,咽干口燥,時出濁唾腥臭,若吐膿如米粥者死。脈滑數(shù)或?qū)嵈螅不颊哂颐{按之必痛,須用肺癰神湯,未成即消,已成即潰,已潰即愈,屢用屢驗者也。(《錦囊》)

又曰∶夫人一身之氣全關(guān)于肺,肺清則氣行,肺濁則氣壅,肺熱則津不行而肌肉甲錯,(甲錯者,肌不潤澤也。)多生肺癰。癰者,壅也,肺氣郁熱久壅而成也。蓋咳久傷肺,元氣漸虛,其人有寒熱往來,自汗 ,口中有濁唾涎沫,或咳嗽唾中有紅線膿血,或多唾涎沫而無膿,寸口脈數(shù)而虛澀,或虛洪者,名曰肺痿,熱在上焦故也。如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咽燥喘渴,四肢微腫,先吐血而后吐膿,胸中甲錯,或遍熱烙手,喜偏側(cè)于右睡而不能左臥,左臥則喘急不安,其痰似膿血腥臭,以水驗之,則沉而不浮,其脈數(shù)而有力者,名曰肺癰。因勞傷血氣,腠理開而受邪,寒搏于血,蘊結(jié)成癰,積熱不散,敗血為膿,咳傷肺葉而成,按其右脅必痛者是也。若已破入風者不治。吐膿如米粥者難治。然痿為正氣虛,癰為邪氣實,其肺痿治法,在乎養(yǎng)血養(yǎng)氣,養(yǎng)神清金;而治肺癰,在于補養(yǎng)氣血而兼排膿也。然肺痿亦有寒者,必頭眩吐涎沫而不咳,不渴而遺尿,此為肺中冷而心中有濕液也。古人用炙甘草、干治之,以補虛勞也。

又曰∶古一婦人二十余歲,胸膺間一竅,口中所咳膿血與竅相應(yīng)而出,以人參、歸、 補氣血之劑加退熱排膿等藥而愈。

婁金善曰∶肺痿屬熱,如咳久肺傷,聲啞聲嘶咯血,此屬陰虛火熱甚,是本論治。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干姜此屬寒也。肺痿吐涎多,心中溫液者,用炙甘草湯以補虛勞也。亦與補陰虛火熱不同,是皆宜厘清之,故肺痿又有寒熱之異也。

周文采曰∶其候應(yīng)乳上下隱隱而痛者,肺疽也。若肉微起者,肺癰也。初起俱可救,若日久唾膿臭敗者,不可治也。但診其脈微緊而數(shù)者,未有膿也。若緊甚而數(shù)者,已有膿也。若膿如粳米粥及嘔膿不止,其脈浮大而面色赤者,俱為難治。若膿自止,其脈短而澀,面色黃白者,皆可治。何以言之?蓋脈浮大面赤,此心火克肺金也,故難治;若脈短澀及面白者,此肺氣未損也,故可治。治法當補肺瀉火,止嗽定喘為主。(《集驗》)

《圣惠》曰∶中府(穴名,在云門下一寸六分,乳肋間動脈應(yīng)手陷中者是也。)隱隱而微痛者,肺疽也。上肉微起者,肺癰也。是以候始萌則可救,膿成則多死。若欲知有膿者,但診其脈,若微緊而數(shù)者,未有膿也∶緊甚而數(shù)者,已有膿也。

申斗垣曰∶其證現(xiàn)于秋冬可救者,何也?肺旺于秋是也。冬寒水旺,子能救母,子母相生,故云可救為順。是春夏木旺火勝之時,肺金病再遇火旺之時,爍石流金,金受火克,此為逆,故難治也。(《啟玄》)

李東垣曰∶夫肺者五臟之華蓋,處于胸中,主于氣,候于皮毛,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內(nèi)感于肺也,則汗出惡風,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脅脹滿,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過度,重亡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豕脂,小便數(shù)而不渴,渴者自愈,欲飲者將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無膿者,肺痿也。風中于衛(wèi),呼氣不入;熱至于榮,則吸而不出。所以風感皮毛,熱傷血脈,風熱相搏,氣血稽留,蘊結(jié)于肺,變?yōu)榉尉。診其脈候寸口脈數(shù)而虛者,肺痿也;數(shù)而實者,肺疽也。其肺瘡之候,口干喘滿咽燥而渴,甚則四肢微腫,咳嗽膿血,或腥臭濁沫,胸中隱隱微痛者,肺疽也。

龔居中曰∶經(jīng)曰,肺傷善痿,痿則火郁邪壅,致金燥烈,肺虛氣不能升降,以充百脈,癰則金體受傷,肺葉焦枯,息亦不利,則火邪無以泄,郁遏熏蒸,致咯咳嗽血,血滲妄行,必中府、云門隱痛,咳則喉腥,脈洪數(shù)而虛,久則腐化而出,遂成肺癰不治之證。若膿血自止,脈來短澀者,不治自愈。以脈經(jīng)本部之脈在也。

馮魯瞻曰∶咳而膺乳痛,即看痰色如何。若濃濁如膿,或黃或赤,口中臭,即從肺痿、肺癰治。以脈數(shù)而虛者為肺痿;脈數(shù)而實者為肺癰。

又曰∶肺痿咳吐,咽燥欲飲水者自愈,張口短氣者死。

肺癰門主方

金鯉湯(《正宗》)肺癰已成未成,胸中隱痛咯吐膿血者。

金色活鯉魚(一尾約四兩重) 川貝母(一錢,去心)

先將活鯉魚連鱗剖去肚腸,勿經(jīng)水氣,以貝母末摻在魚肚內(nèi),線扎之。用上白童子小便半大碗,將魚浸童便內(nèi),重湯頓煮,魚眼突出為度。少頃取起,去鱗骨,取凈魚肉浸入童便內(nèi)頓熱,魚與童便作二三次,一日食盡,其功效甚捷。

排膿散 肺癰口吐膿血之后,宜服此藥,排膿穢,補肺氣。

人參 黃 白芷 五味子(等分)

上研細末,每服三錢,食后蜜湯調(diào)服。

又方

金銀花(八兩) 當歸 麥門冬(各二兩) 白芍 山梔(各三錢) 生甘草 玄參(各一兩)

水八碗煎一碗服。渣用水四碗煎半碗服。

又方

蒲公英 當歸 生甘草(各一兩) 金銀花(二兩) 乳香(去油研細) 黃芩(各一錢)

水五碗煎一碗,再入乳香細末調(diào)和服下。

清金消毒湯(《秘錄》)

金銀花(八兩) 當歸(二兩) 玄參 麥門冬 生甘草(各一兩) 水煎服。

(岐天師曰∶此方數(shù)品中,唯麥冬乃清肺火之品,余俱入脾、入肝、入心之藥,而用之者何也?蓋入肝則平木,而不必肺金用力而制之,則肺金得養(yǎng)矣。入心經(jīng)則心火不凌肺金,而肺金又得養(yǎng)矣。入脾則脾土能生肺金,而肺金又得養(yǎng)矣。雖乃治脾、治心、治肝之藥,似乎隔一隔二隔三治法,其實乃正治肺金也。

雷公曰∶我意方中加白芍三錢平肝火,使心火弱不來克肺也。

孫真君曰∶隔一隔二隔三之治,其實原正治肺經(jīng),此等議論大開聾聵,凡肺病皆宜如此治之,勿謂天師專治肺癰立論,而不通于凡治肺病也。

救肺敗毒至圣丹(岐天師)。

金銀花(十兩) 玄參 麥門冬(各三兩) 生甘草(五錢)

水十碗,煎四碗服。

肺癰神湯(《錦囊》)

薏苡仁(五錢) 黃 (蜜炙) 白芨 金銀花 桔梗(各一錢) 川貝母(一錢六分) 甜葶藶(八分微炒) 陳皮 甘草節(jié)(各一錢二分) 姜水煎,食后徐徐服。新起加防風一錢,去黃;潰后加人參一錢;久不斂加合歡皮一名夜合,即槿樹皮一錢。

肺癰久不斂口者(《馮氏錦囊》)合歡樹皮、白蘞煎服最佳。

桔梗湯 治咳膿腥血肺癰。

桔梗(炒) 貝母 桑白皮(炙) 枳殼 黃 (炙) 當歸 防己 地骨皮(各一錢) 甜葶藶(炒) 栝蔞仁 杏仁(杵) 薏苡仁(各五分) 百合(炒) 五味子(炒杵各一錢五分)作三劑,水煎服。

歷驗方 陳芥菜鹵服之。埋地下三年者,每早用數(shù)匙沖開水服,或作油入菜吃一百二十天,不可間斷。

又方 陳芥菜 灰,白湯調(diào)下,可許見效一半。

又方 白芨研細末。每服三錢,入粉內(nèi)調(diào)服,不過三五兩即愈;驘醯案饣蚝椭嘀蟹,并效。

又方 扁柏葉搗取自然汁半杯,入麥芽糖二兩,隔水燉化,清晨沖開水服之,三次自愈。

韋廟獨行方 治心胸甲錯為肺癰,黃昏湯主之。

夜合皮(夜合樹,按本草即烏農(nóng)樹也。)掌大一片,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肺癰

第一次服四劑。(錢青掄。)

薏苡仁 條芩絲瓜 甘草(各一錢) 川貝母 赤芍 栝蔞仁 桔梗 廣陳皮 升麻 牡丹皮(各一錢二分)引加黑棗二個,生姜一片,食后煎服。如大便不通加火麻仁

第二次服四劑。

川貝母 赤芍 天花粉 甘草 栝蔞仁 杏仁 連翹 獨活 知母 桔梗 百合(各等分) 燈心(十根) 白果肉(七個) 食后煎服。

第三次服四劑。

川貝母 甘草 栝蔞仁 獨活 天花粉 桔梗 麥門冬 赤芍 知母 百合(各等分) 燈心(十根) 白果肉(七個)照前服。以后白鲞、紅蘿卜、鴨蛋終身不可食,食則后發(fā)不治。大葷一年后方可吃,茹齋更妙。

又方 綠橘葉洗凈搗絞汁一盞服之,吐出膿血即愈。

奇驗方(周鶴仙。)凡人肺癰初起時咳,兩胸脅即疼者是也。即宜速服此方,神效。

玄參(八兩) 天門冬(四兩) 桔梗(二兩) 甘草(一兩炙)

水十碗煎至二碗,再入蒲公英、金銀花各五錢,再煎至一碗,飯食后服之。初起者即消,日久者即生肉,真奇方也。

又方

洋糖(二斤半) 牯豬肚(一副) 杉木炭(一分) 肉桂(一分) 糯米(七粒)

將豬肚洗凈,以上項藥裝入肚內(nèi)線縫好,鍋煮一大塊,每早割一塊,水酒下。葷只吃牯豬肉、肚肺、鯽魚,余俱戒,一百二十天全愈,屢效。每清早未洗面時,用陳芥菜鹵沖水飲一盅,洗面后再吃制豬肚。

又方 用日久齷齪竹燈掛子一個,連宿油垢燒灰存性,研末,黃酒送下三錢即愈,極奇神效方,不可輕忽。

肺癰神方(何繼充家寶,曾救治多人,真神方也。)

懷生地(酒炒二錢五分) 麥門冬(二錢) 薏苡仁(四錢) 當歸(酒浸) 棗仁(炒) 大貝母 蘇子桔梗 栝蔞仁 百合(各一錢) 丹皮 桑白皮(蜜炙各七分) 白芨(八分) 炙甘草(二分)漢防己(六分) 黃 (一錢二分)

白水煎。加減法∶若睡不寧用棗仁,睡既寧即去棗仁,加北五味子七粒;如咳嗽氣促,去桔梗加款冬花一錢;咳嗽作惡心,加土炒白術(shù)一錢。

滋陰清化丸(何繼充。)

天門冬(去心) 甘枸杞 麥門冬(去心) 知母(酒洗m.zxtf.net.cn/kuaiji/) 生地(酒洗) 當歸(酒洗) 熟地(酒煮)川貝母(去心各二兩) 北五味(七錢) 粉丹皮 山萸肉 玄參(各一兩) 白茯苓 懷山藥(各一兩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空心白湯送下三錢。

百合湯 肺癰主方。

棗仁 懷生地 當歸 黃 漢防己 蘇子 栝蔞仁 桑白皮 川貝母 百合 薏苡仁 牡丹皮 甘草 桔梗 白水煎。有嗽加款冬花。

肺癰神方 真麻油三棱、白果收藏,浸二年者須服五六枚,浸三四年者只服二枚即愈。

肺癰奇方石膏 寒水石 鵝管石 井泉石 背石(火 ,人乳內(nèi)淬存性) 川貝母(各一兩) 炙甘草(三錢) 款冬花(五錢焙)

上乳極細末聽用,臨臥時用細芽漱口,再將藥稱一分裝在蘆柴管內(nèi),按在喉嚨口用氣慢慢吸進喉中,仰臥片時,再飲茶二三口吞下,待至五更時又如此吸一服。

桔梗杏仁煎(張景岳。)治咳嗽吐膿,痰中帶血或胸隔隱痛將成肺癰者,此方為第一。(此桔梗湯之變方也。)

桔梗 杏仁 甘草(各一錢) 金銀花 麥門冬 夏枯草 百合 阿膠 連翹(各二錢) 紅藤 貝母(各三錢) 枳殼(一錢五分) 水二盅煎八錢,食遠服。(如火盛兼渴者加天花粉二錢。)

皂莢 治肺癰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眠。

皂莢(刮去皮、弦,酥炙)

為末蜜丸。以棗膏和湯服三丸。(喻嘉言曰∶火熱之毒結(jié)聚于肺,表之理之,溫之清之,曾不少應(yīng),堅而不可攻者,令服此丸,庶幾無堅不入,聿成洗蕩之功,不可以藥之微賤而少之也。本方加蛤粉等分為末,名皂蛤丸,治婦人風邪客于乳房,而成奶癰,每服二錢酒下,此藥能導其汗,散其風邪,汗出而病自愈矣。)

救肺癰垂危仙方魚腥草 煎湯打雞蛋吃,不過數(shù)次,即可回生。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