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psychonosema associated with sporadic encephalitis |
拚音 | SANFAXINGNAOYANBANFADEJINGSHENZHANGAI |
別名 |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精神病,腦部疾病,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散發(fā)性腦炎伴發(fā)的精神障礙散發(fā)性腦炎是指原發(fā)性病毒性腦炎和感染后腦脊髓炎及與之有關的炎性脫髓鞘腦病。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原發(fā)性病毒性腦炎的病因,一是病毒直接侵入引起腦組織的炎性變化。二是免疫性脫髓鞘腦炎,則是因免疫機理障礙而發(fā)病。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本病在我國的南北方均有發(fā)生,其發(fā)病率農村較城市為高。 |
人群 | 男、女之比約為1:1.4,發(fā)病年齡以青、壯年多見。系全年散發(fā)。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病毒學檢查包括病毒分離、免疫熒光及血清學檢查。在散發(fā)性腦炎患者的血、腦脊液組織中分離出腺病毒,及尚待鑒定的DNA及RNA病毒。所以這類患者中,確有一部分是原發(fā)性病毒性腦炎。 免疫學研究中,血及腦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檢查表明,IgG含量均高于正常值而與格林-巴利綜合征及Devie病一致。四川醫(yī)學院測定腦脊液免疫球蛋白,患者組IgG平均5.27±1.76高于對照值,有顯著差異。南京醫(yī)學院測定腦脊液免疫球蛋白及淋已細胞亞群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腦脊液有免疫活性細胞,包括漿細胞、轉化型淋巴細胞及激活性單核細胞;颊叩腡細胞比對照組高,B細胞低于對照組,而D細胞無明顯差異。故認為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存在著以T細胞為主,又有體液免疫參與的免疫反應。近似于復發(fā)性硬化等脫髓鞘病的腦脊液所見。 |
中醫(yī)病機 | 本病屬中醫(yī)“風濕”范疇!帮L濕的病因為外感風熱病邪,外衛(wèi)不固,正氣虛弱,起居不填,寒熱失調等。其特點是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多從口鼻而入,先犯上焦肺衛(wèi),風邪和溫邪俱屬陽邪,兩者結合為患,則勢必陽熱偏勝,熱易傷津耗液,起病急驟,傳變迅速,病程進展中熱邪逆?zhèn)餍臓I或順傳中焦由氣入營,傳變過程雖有不同,但熱在心營的病機變化并無差異,輕者熱的營陰,擾亂心神;重則熱陷心包,蒙閉心竅。表邪入里使更多陰液損傷,后期導致肝腎陰傷的病機變化。 |
病理 | 腦組織肉眼檢查可見受損的腦膜和腦實質有彌漫性或局灶性病變,腦組織水腫、嚴重時可見壞死,壞死組織呈蜂窩狀,有的周圍有點狀出血。 顯微鏡檢查:在原發(fā)性病毒性腦炎,由于神經細胞是病毒寄生和損害的主要對象,可以見到神經細胞變性、被吞噬、消失和包涵體的出現(xiàn),膠質細胞增生、脫髓鞘和軟化灶形成,膠質細胞內可有包涵體。 在過敏反應性脫髓鞘腦炎,可見明顯的髓鞘脫失,而神經軸突、神經節(jié)細胞、膠質細胞等相對地完整或輕微改變。髓鞘脫失病灶散在于腦和脊髓的白質,特別是小靜脈周圍或腦室周圍。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辨證分型 1.熱入心營 證候:身熱夜甚,口干不甚渴飲,心煩不寐,時有譫語,斑疹隱隱,舌質紅絳,脈象細數(shù)。 2.熱閉心包 證候:神昏譫語或神憒不語,身體灼熱,四肢厥冷,舌質深絳,舌謇,脈滑數(shù)。 3.腑實燥結 證候:神昏譫語,躁擾不寧,目哺潮熱,腹?jié)M便秘,苔黃而燥,或起芒刺,脈實有力。 4. 肝腎陰傷 證候:身熱不甚,手足心熱盛于手足背熱,口干齒焦,神倦耳聾,或見手足蠕動,舌干蜂少苔,脈象虛大。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1.急性或亞急性起病,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或明確的病前感染史。 2.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和各種精神癥狀。 (1)意識障礙:早期多為朦朧、嗜睡等狀態(tài),發(fā)展期常有譫妄或昏迷狀態(tài)。 (2)興奮狀態(tài):躁動、喊叫、強制哭笑、毀物、自傷等。 (3)抑制狀態(tài):遲鈍、少動、寡言或木僵狀態(tài)。 (4)知覺障礙:錯覺、幻覺或感知綜合征。 (5)智力障礙:記憶、計算不良、思維困難、判斷不佳等。 3.具有某些神經系統(tǒng)體征,特別是肌張力增高等錐體系統(tǒng)體征及多汗、小便失禁。 4.腦脊液壓力升高,白細胞和蛋白輕度升高或正常。 5.腦電圖有彌漫性改變。 其他病毒分離、血清及病理檢查更有利于確診。 |
西醫(yī)診斷依據 | 1.急性或亞急性起病,有感染癥狀或明確的病前感染史。 2.在運動興奮或運動抑制的同時,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可隨疾病的進展而逐漸加深。 3.不同病期的精神癥狀及神經系統(tǒng)體征,特別是肌張力增高等錐體外系體征及多汗、小便失禁的出現(xiàn)。 4.腦脊液壓力及白細胞和蛋白質輕度升高或正常。 5.EEG有彌漫性異常。頭部CT異常。 6.排除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 以精神障礙為主的散發(fā)性腦炎的神經系統(tǒng)體征,如錐體束征或腔反射的改變,大多在精神癥狀之后出現(xiàn),而且不一定恒定存在,體征的部位及性質亦可改變,因此,必須反復仔細地檢查才能確定。有些病例在整個病程中始終以精神癥狀為主,不見有意識障礙及神經系統(tǒng)體征,主要在于對器質性精神癥狀的重視。 總之,進行診斷時應綜合分析,一時不能確診者,應進行隨診觀察。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急性期以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大多數(shù)2周內癥狀達到高峰。 (一)癥狀 1.前軀癥狀部分病例在發(fā)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癥狀,如頭痛、低燒或中度發(fā)燒,部分病例體溫正常。還可有惡心、嘔吐。腹瀉等。 2.精神癥狀出現(xiàn)率可達8%。出現(xiàn)在病期的各個時期,甚至于構成本病的主要臨床相。以精神癥狀為首發(fā)癥狀者,常被誤認為精神病,因此盡早識別散發(fā)性腦炎的癥狀實為必要。 (1)意識障礙:最多見,國內報道達90%。有的為首發(fā)癥狀,也可出現(xiàn)在其他精神癥狀之后,部分病例的意識始終是清晰的。意識障礙以嗜睡、朦朧、混濁、譫妄、錯亂狀態(tài)較多,隨著病情的加重,可出現(xiàn)昏迷。意識障礙在早期多呈波動性,一天之中時輕時重,病情加重時,意識障礙加深并呈持續(xù)性。 (2)精神分裂樣癥狀:自言自語、聯(lián)想障礙、情緒不穩(wěn)、傷人毀物等精神運動性興奮。有些病人精神活動減退、情感淡漠、反應遲鈍、懶散、言語及活動減少,甚至緘默不語、拒食,還可有重復及刻板言語、違拗等,呈亞木僵和木僵狀態(tài),有的發(fā)展成運動性興奮,類似精神分裂癥緊張型。而言語運動興奮又類似精神分裂癥青春型。有的呈幻覺妄想狀態(tài),幻覺中以幻聽為主,個別病內容固定、持久,甚至可遷延很久,還可有不固定的關系妄想、被害妄想、疑病妄想等類似精神分裂癥妄想型。個別病例的亞木僵、木僵狀態(tài)呈周期性發(fā)作。 (3)智能障礙:輕度記憶力障礙、注意力渙散、錯構、虛構,甚至嚴重的癡呆狀態(tài)。部分病例記憶障礙非常突出,而且遷延較久,近記憶和機械記憶受累尤重。 (二)體征 1.軀體及神經系統(tǒng)癥狀及體征神經系統(tǒng)癥狀可與前軀癥狀同時發(fā)生或間隔數(shù)天,或緊接著就出現(xiàn)。 2.顱神經損害可見中樞性面癱、視乳頭水腫,以及其他顱神經損害的癥狀。 3.運動機能障礙約有半數(shù)病人以癲癇發(fā)作起病,其中以大發(fā)作最多見,其次為局灶性發(fā)作和肌痙攣發(fā)作。發(fā)生率為27%~56%。癱瘓以偏癱最多見。肌張力改變的發(fā)生率達40%~70%,多為錐體外性的,肌張力增高有易變的特點,時隱時現(xiàn),時而上肢,時而下肢。腱反射亢進,少數(shù)腱反射減弱,病理反射的檢出率達50%~80%。多為雙側性,部分病人掌頷反射和吸吮反射陽性。在疾病進展期,常出現(xiàn)不隨意運動。 4.腦膜刺激征約占30%~60%,大多數(shù)屬于輕度或中度,病人表現(xiàn)頸部稍有抵抗或克尼格征陽性。 5.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出汗增多是本病特征表現(xiàn)之一。病人經常汗如雨下,多汗約占20%左右,有的報道高達86%。出汗多提示下丘腦受損,而且病情嚴重。其他有唾液分泌增多,顏面潮紅、面油脂增多。國內報道大小便失禁較突出,尤以尿失禁更為常見,占30%~59%,且為早期癥狀之一。少數(shù)可表現(xiàn)為尿潴留。 |
體檢 | |
電診斷 | (三)腦電圖檢查 主要為彌漫性高波幅慢波,可在彌漫性異常的背景上有局限性改變。有時出現(xiàn)棘波、尖波或棘-慢波復合及周期性復合波等。 散發(fā)性腦炎的EEG沒有特異性,不能據此確定腦炎的診斷,必須結合臨床和其他檢查才有輔助診斷意義。疾病早期在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陽性體征之前,容易誤診為功能性精神病。但是疾病早期出現(xiàn)的EEG異常,反映腦部有彌漫性損害,故EEG是鑒別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
影像診斷 | (四)腦超聲波檢查 急性期發(fā)生一側較重的腦水腫或病變者,可見中線移位。 (五)CT檢查 頭部CT檢查在脫髓鞘腦炎的診斷上有一定的價值。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血液檢查 血液中白細胞正;蜉p度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多,血沉正常或輕度加快。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中白細胞中度增加,但正常者亦不少。急性期細胞學檢查異常超過90%。蛋白輕度或中度增加,多在400~1000mg/L之間。糖及氯化物正常。個別病例糖含量增加。 近幾年國內報道用捕捉抗體法(ELISA)檢測腦脊液及血中的IgM及IgG抗體早期診斷單純皰疹性腦炎。在生理情況下, IgM抗體不能通過血腦屏障,腦脊液中查到病毒特異性IgM抗體,提示神經系統(tǒng)有病毒感染后的抗體應答反應。有條件的單位還可早期進行病毒分離。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1.首先需與功能性精神病鑒別,有報道誤診為功能性精神病的約占23%。出現(xiàn)言語運動興奮,有自語、自笑,帶有性興奮色彩,易誤診為精神分裂癥青春型,但記憶力。理解力、計算力和判斷力下降,反映出腦器質性損害。出現(xiàn)少食不食,不語不動,呈木僵或亞木僵狀態(tài),易誤診為精神分裂癥緊張型。出現(xiàn)感知和思維障礙,如幻視、幻聽、視物變形、牽連觀念、敏感多疑,易誤診精神分裂癥妄想型。有一定的精神因素,表現(xiàn)失眠、胸悶,氣蹩易誤診為癔癥。 2.出現(xiàn)不同程度意識障礙,伴有發(fā)熱者應與其他感染性精神病及其他腦器質性疾病相鑒別。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1.治愈:精神癥狀和神經系統(tǒng)體征消失,輔助檢查恢復正常。 2.好轉:精神癥狀大部分消失,遺留神經系統(tǒng)體征,輔助檢查陽性發(fā)現(xiàn)改善。 |
預后 | 以精神癥狀為主要臨床相的散發(fā)性腦炎預后較好,決大部分達到臨床全愈的標準,部分病人遺留下腦衰弱綜合征的癥狀,如頭昏、頭痛,失眠等。有不少全愈病例在感冒、發(fā)熱及過度疲勞,病情復發(fā)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1.激素治療:皮質類固醇有抗炎、抗水腫及抑制抗原、抗體反應,減輕神經組織損害,故目前仍廣泛采用此治療方法。急性期以地塞米松20~30mg/日(氫化考的松200~500mg/日),靜脈滴注,14天為一療程,以后逐漸減量,每周遞減5mg,最后可改口服,激素減量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會出現(xiàn)反跳現(xiàn)象,精神癥狀再次加重。 2.促大腦代謝治療28.75%谷氨酸鈉20ml或乙酰谷氨酰胺200~400mg、ATP40mg、輔酶A 100U、煙草酸100mg、維生素C3g,加入10%葡萄糖250~500ml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15~30次為1療程,口服腦復康、維生素B1、B6等。 3.對癥治療 (1)抽搐、腦水腫者,應給予脫水劑。 (2)合并感染者給予抗生素,使用激素一個月左右,應注意防止霉菌感染。 3.出現(xiàn)精神癥狀者,以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因腦器質性疾病對這類藥物敏感,以小劑量緩慢加藥為宜。一般口服奮乃靜10~20mg/日、氯丙嗪50~150mg/日。興奮病人可肌注氯丙嗪、非那更各12.5mg/次。出現(xiàn)焦躁不安可給予抗焦慮藥。 4.支持療法 (1)注意水和電解質平衡。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身體虛弱者可靜脈輸入白蛋白。 (2)增強機體抵抗力,可使用轉移因子治療。 3.其他治療國內有報道用高壓氧治療,有效率可達90%以上,每日一次,連續(xù)10次為一療程。每療法相隔3~5天。 |
中醫(yī)治療 | 辨證分型治療。 1.熱入心營 治法:治宜清營泄熱,透熱轉氣。 方藥:清營湯為主方。方以犀角、黃連清心營之熱,生地、玄參、麥冬涼營養(yǎng)陰,丹參和營通絡,佐以銀花、連翹、竹葉輕清泄熱,透邪外達。若熱已入營而已生猶熾者,可合以白虎湯清氣泄熱,或加減玉女煎以石膏、知母清氣泄熱,生地、玄參、麥冬涼血營陰。 2.熱閉心包 治法:治宜清心開竅。 方藥:清宮湯送服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 清宮湯方用玄參心,蓮子心、竹葉卷心、連翹心、犀角尖、連心、麥冬,作用主要在于清心包之熱,合以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可增強開閉通竅之效。若兼肝風內動,可加用羚羊角鉤藤,并送服紫雪丹、牛黃丸,以飲開竅熄風之效。兼腑實便秘,加大黃、芒硝通腑泄熱。痰涎壅盛者,加竹瀝、天竺黃以清化痰熱。 3.腑實燥結 治法:治宜攻積通下。 方藥:調味承氣湯加減,以大黃、芒硝通腑熱結,配用紫雪丹。 4. 肝腎陰傷 治法:治宜咸救阻,滋腎陰。 方藥:加味復脈湯。方中地黃、阿膠、麥冬、白芍滋養(yǎng)肝腎之陰,炙甘草生津扶正,麻仁潤燥。虛風內動宜加牡蠣、鱉甲、龜板(即三甲復脈湯)介類潛陽,平熄虛風,或用大定風珠滋養(yǎng)肝腎,潛陽熄風。 |
中藥 | |
針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預防散發(fā)性腦炎的根本問題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要注意生活起居方面的衛(wèi)生,避免過度疲勞,注意保暖,防止受寒,保持住室清潔通風等,避免感冒是制止散發(fā)性腦炎發(fā)生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
歷史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