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hù)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類證活人書 卷18 上課筆記
    

類證活人書教程:卷18

卷第十八(大半夏湯)(六十四)治痰飲及脾胃不和。半夏不拘多少。如法湯洗了。薄切干焙。每遇膈間有寒痰。用半夏白茯苓生姜各一分。細(xì)切。水二盞半,煎至一盞。濾去滓。臨睡溫呷。如有熱痰。加炙甘草一分。如脾胃不和。去甘草。入陳橘皮一分同煎。(越婢湯)(六十五)…

卷第十八

(大半夏湯)(六十四)

治痰飲及脾胃不和。

半夏不拘多少。如法湯洗了。薄切干焙。每遇膈間有寒痰。用半夏白茯苓各一分。
細(xì)切。水二盞半,煎至一盞。濾去滓。臨睡溫呷。如有熱痰。加炙甘草一分。如脾胃不和。去甘草。入陳橘皮一分同煎。

(越婢湯)(六十五)

治風(fēng)痹腳弱。

石膏(四兩)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白術(shù)(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 麻黃(三兩去節(jié)湯泡焙干)
上件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以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脾約丸)(六十六)

治老人津液少。大便澀。及腳氣有風(fēng)。大便結(jié)燥者。

大黃(二兩酒浸焙干) 濃樸(刮去皮用姜汁炙) 枳殼(麩炒去穣) 白芍藥(以上各半兩) 麻子仁(一兩半微炒) 杏仁(去皮尖麩炒三分)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不拘時候。未知加五丸十丸。止下利。服糜粥將理。

黑神丸)(六十七)

溫疫時氣有積食者。

巴豆(新好者一兩輕捶去殼。以急流水約二碗浸一宿。然后更煮三五十沸后。冷漉出。去心膜。以帛子拭去水。然后研如膏。用濃紙十?dāng)?shù)層。裹以重物壓去油。
靈脂(二分。黑色者為上) 杏仁(半兩。燒過后研。入藥再研) 大戟(半兩。生用去皮。里面如粉白者為妙) 荊三棱(半兩生用) 豆豉(二兩須要新軟者為妙。不得令曬干,與巴豆等同研勻細(xì))
上三味為極細(xì)末。方始入巴豆豆豉研勻。后入杏仁更研令勻細(xì)。別入飛羅面半匙。以井花水調(diào)如糊。漸次拌藥。搜和得所。入臼中搗三二千下。丸如綠豆大。曬干。入瓷合內(nèi)。頻曬;蛭⒒鸨阂嗟。如遇傷寒有食積者。脈沉結(jié)。身體不熱。即下之。量患人臟腑虛實加減丸數(shù)。服用煎姜棗湯吞下。取微利為度,不可太過。溏泄身熱。下之則為痞氣結(jié)胸。若病在上可吐者。同生姜干嚼三五丸。

(神功丸)(六十八)

治三焦氣壅。心腹痞悶。六腑風(fēng)熱。大便不通。津液內(nèi)枯。大腸干澀。里急后重;蛳迈r血。痰唾稠粘。風(fēng)氣下流。腰疼腳重。臍下脹痛。溺赤如金。

大黃(三兩) 人參(半兩) 麻子仁(五兩另研) 訶子皮(炮取二兩)
上杵研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日三服。以通利為度。產(chǎn)后大便秘者。每服十丸米飲下。

(五柔丸)(六十九)

治老人虛人腳氣。亡津液。虛秘。大便結(jié)。調(diào)補三焦。

大黃(四兩) 前胡(一兩) 半夏(洗七次) 蓯蓉(酒浸) 芍藥茯苓(去皮) 細(xì)辛 當(dāng)歸 葶藶(炒。各半兩)
上搗羅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溫水下二十丸。以通利為度。

(大三脘散)(七十)

治三焦氣逆。胸膈虛痞。兩脅氣痛。面手浮腫。大便秘澀。兼治腳氣。

獨活(一兩) 白術(shù)(三分) 甘草(三分微炙) 干木瓜(切焙干秤一兩)紫蘇(一兩) 大腹皮(一兩炙黃用) 陳橘皮(三分) 沉香(一兩)木香(三分) 川芎(三分) 檳榔(三分)
上十一味。同一處。杵為粗散。每劑秤一分。水二盞。同煎至一盞,去滓。分二服。帶溫服。取便利為效。如能臨晚常進(jìn)半劑。依法煎服。即腑臟調(diào)和。風(fēng)氣人多秘滯。數(shù)宜服之。未通利者。依法煎服。此藥極不虛人氣。經(jīng)驗多矣。腳氣心腹氣悶。大便秘滯者良。

(檳榔散)(七十一)

治腳腫。橘葉(一大握) 沙木(一握) 小便(小盞) 酒(半盞。同以上藥煎)
上煎數(shù)沸。調(diào)檳榔末二錢。食后服。

薏苡仁酒法)(七十二)

治腳痹。

薏苡仁 牛膝(各二兩) 海桐皮 加皮 獨活 防風(fēng) 杜仲(姜汁炙。以上各一兩) 白術(shù)(半兩) 枳殼(一兩炒) 生干地黃(二兩半)
上銼為粗末。以生絹袋內(nèi)無灰酒五升浸。春夏秋冬二七日。夏月盛熱分作數(shù)劑。逐旋浸酒。每日空心溫服一盞;虬氡K。日三四服。常令酒氣醺醺不絕。久服覺皮膚下如數(shù)百條蟲行。即風(fēng)濕氣也。

(木瓜散)(七十三)

治腳氣。

大腹皮(一枚) 紫蘇(一分) 干木瓜(一分) 甘草(一分炙) 木香(一分) 羌活(一分)
上細(xì)銼為散,分作三服。每服用白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通口服。

(蔥豉湯)(七十四)

治傷寒一二日。頭項腰背痛。惡寒脈緊無汗者,此湯主之。

豆豉(二大合) 蔥白(十五莖) 麻黃(四分去節(jié)) 干葛(八分)
上件以水二升。先煎麻黃六七沸。掠去白沫。干葛煎二十余沸。下豉煎取八大合,去滓分二次溫服。如人行五六里。服訖良久,煮蔥豉湯熱吃。即取汗。

(連須蔥白湯)(七十五)

治傷寒已發(fā)汗;蛭春。頭疼如破。

生姜(二兩) 連須蔥白(寸切半升)
上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分作二三服。服此湯不瘥者。服葛根蔥白湯。

(葛根蔥白湯)(七十六)

治頭疼不止。

葛根 芍藥 知母(各半兩) 蔥白(一把) 川芎(一兩) 生姜(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水三升煎一升半去滓。每服一湯盞。

(雄鼠屎湯)(七十七)

治勞復(fù)。

梔子(十四枚劈) 枳殼(三枚炒) 雄鼠屎(二七枚。即兩頭尖)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入蔥白二寸。香豉三十粒。同煎一盞,分作二服。勿令病患知鼠屎。

黃芩芍藥湯)(七十八)

鼻衄。

黃芩(三分) 芍藥 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酒蒸黃連丸)(七十九)

治暑毒伏深。累取不瘥。無藥可治。伏暑發(fā)渴者,此方尤妙。

黃連(四兩。以無灰好酒浸面上約一寸。以重湯熬干)
上搗羅為細(xì)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滾水下三五十丸。胸膈涼。不渴為驗。

茅花湯)(八十)

治鼻衄不止。

茅花一大把。水三盞煎濃汁一盞,分作二服即瘥。如無花以根代之。

枳實理中丸)(八十一)

治傷寒結(jié)胸欲絕。心膈高起。手不得近者,宜此治之。

茯苓(二兩) 人參(二兩) 枳實(十六片麩炒) 白術(shù)(二兩) 干姜(二兩炮) 甘草(二兩炒)
上搗羅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每服一丸。熱湯化下。連進(jìn)二三服。胸中豁然?收呒予槭V根二兩。下利者。加牡蠣二兩 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八十二)

治諸嘔噦。心下堅痞。膈間有水痰眩悸者。

半夏(五兩湯浸洗七遍) 白茯苓(三兩去皮)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三盞煎至一盞。秤生姜四錢。取自然汁投藥中。更煎兩沸熱服。不拘時候。

桔梗枳殼湯)(八十三)

治傷寒痞氣胸滿欲絕。

桔梗 枳殼(麩炒去穣。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分二服。

赤茯苓湯)(八十四)

治傷寒嘔噦。心下滿。胸膈間宿有停水。頭眩心悸

赤茯苓(一兩) 芎 (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術(shù)(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穣焙)
上件藥搗羅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香薷散)(八十五)

治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射中焦。名為霍亂。此皆由飽食腥膾。復(fù)啖乳。海陸百品。無所不餐。多飲寒漿。眠臥冷席。風(fēng)冷之氣傷于脾胃。諸食結(jié)而不消。陰陽二氣壅而不反。陽氣欲降。陰氣欲升。陰陽交錯。變成吐利不已。百脈昏亂。營衛(wèi)俱虛。冷搏于筋則轉(zhuǎn)筋,宜服此方。

濃樸(去皮二兩) 香薷(穗一兩半) 黃連(二兩。二味入生姜四兩。同杵炒令紫色用)一方有白扁豆尤良。
上搗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酒半盞。同煎至七分去滓。用新汲水頻頻浸換。令極冷頓服之。藥冷則效速也。仍煎服時不得犯鐵器。慢火煎之。兼治非時吐利霍亂。腹中撮痛。大渴煩躁。四肢逆冷。冷汗自出。兩腳轉(zhuǎn)筋。疼痛不可忍者。須井中沉令極冷頓服之。乃有神效。

犀角地黃湯)(八十六)

治傷寒及溫病。應(yīng)發(fā)汗而不發(fā)汗。內(nèi)有瘀血。鼻衄吐血面黃大便黑。此方主消化瘀血。兼治瘡疹出得太盛。以此解之。

芍藥(三分) 生地黃(半斤) 牡丹皮(去心一兩) 犀角(一兩為屑。如無。以升麻代之)(升麻犀角。性屬兩途)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有熱如狂者。加黃芩二兩。其人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更不用黃芩也。

黃連解毒湯)(八十七)

治時疾三日已汗解;蛞蝻嬀茝(fù)劇?酂⿶。干嘔口燥。呻吟錯語。不得臥。

黃連(三分) 黃柏(半兩) 黃芩(一兩) 梔子(四枚劈)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取一湯盞,去滓服。未知再服。進(jìn)粥以此漸瘥。外臺云:凡大熱盛煩嘔。呻吟錯語不得眠。皆傳此方。諸人用之亦效。此直解熱毒。除酷熱。不必飲酒劇者。

(酸棗湯)(八十八)

治傷寒吐下后。心煩乏氣。晝夜不眠。

棗仁(四升) 甘草(一兩炙) 知母(二兩) 茯苓(三兩去皮)川芎(三兩) 干姜(三兩) 麥門冬(一升去心)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梔子烏梅湯)(八十九)

治傷寒后。虛煩不得眠。心中懊 。

梔子(半兩)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柴胡(一兩) 烏梅肉(十四枚微炒用)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竹葉十四片。豉五十粒,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橘皮干姜湯)(九十)

治噦。

橘皮 通草 干姜(炮) 桂心(各二兩) 人參(一兩) 甘草(炙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進(jìn)三服。

(羌活附子散)(九十一)

治咳逆。

羌活 附子(炮) 茴香(微炒各半兩) 木香 干姜(炮各大棗許大)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鹽一捻。同煎一二十沸。帶熱服。一服即止。

(半夏生姜湯)(九十二)

治噦欲死。

生姜(二兩切) 半夏(洗一兩一分)
上以水二盞,煎至八分去滓。分溫二服。

(黑膏)(九十三)

溫毒發(fā)斑m.zxtf.net.cn/zhicheng/。

好豉(一升) 生地黃(半斤切)
上二味以豬膏二斤。合露之。煎令三分減一。絞去滓。用雄黃麝香如大豆者。內(nèi)中攪和。盡服之。m.zxtf.net.cn/yishi/毒便從皮中出則愈。忌蕪荑。

(葛根橘皮湯)(九十四)

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fā)。至夏得熱。其寒解。冬溫始發(fā)。肌中斑爛癮疹錦紋而咳。心悶。但嘔吐青汁。服此湯即靜。

葛根 橘皮 杏仁(去皮尖研炒) 知母 黃芩 麻黃(去節(jié)湯泡) 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中盞,去滓溫服。

玄參升麻湯)(九十五)

治傷寒發(fā)汗吐下后。毒瓦斯不散。表虛里實。熱發(fā)于外。故身斑如錦文。甚則煩躁譫語。兼治喉閉腫痛。

玄參 升麻 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服。

大青四物湯)(九十六)

治傷寒熱病十日以上。發(fā)汗及吐利后。熱不除。身上斑出者。

大青(四兩) 豆豉(八合) 阿膠(一兩炙) 甘草(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旋入膠再煎合烊。

(知母桂心湯)(九十七)

治傷寒后不瘥。朝夕有熱如瘧狀。

知母(一兩) 麻黃(一兩去節(jié)) 甘草(一兩炙) 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桂心(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四片,煎一盞去滓。取八厘清汁溫?zé)岱。日三。溫覆令微汗。若心煩不眠。其人欲飲水。?dāng)稍與之。令胃中和則愈。

三黃丸)(九十八)

治吐血黃膽。

黃連(三兩) 大黃(一兩) 黃芩(二兩)
上搗羅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滾白湯送下。

(桔梗半夏湯)(九十九)

治傷寒冷熱不和。心腹痞滿。時發(fā)疼痛。順陰陽。消痞滿。

桔梗(一兩微炒細(xì)切) 半夏(一兩姜汁制) 枳實(半兩麩炒赤用) 陳橘皮(湯浸去穣焙干。以上各一兩)
為末,每服四錢。水一鐘,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熱服。

(三黃熟艾湯)(一百)

治傷寒四五日而大下。熱利時作。白通湯諸藥多不得止。宜服此湯除熱止利。

黃芩 黃連 黃柏(三分) 熟艾(半雞子大)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薤白湯)(一百一)

傷寒下利如爛肉汁。赤滯下。伏氣腹痛。諸熱毒。悉皆治之。

豉(半斤綿裹) 薤白(一把) 梔子(七枚。大者破之。)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升半。先煎梔子十沸。下薤白煎至二升許。下豉煎取一升二合,去滓。每服一湯盞。

赤石脂丸)(一百二)

傷寒熱利。

黃連 當(dāng)歸(各二兩) 赤石脂 干姜(炮。各一兩)
上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吞下。日三服進(jìn)之。

地榆散)(一百三)

治傷寒熱毒不解。日晚即壯熱。腹痛便痢膿血。并宜治之。

地榆(一兩切) 犀角屑(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茜根(一兩) 黃芩(一兩)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為粗末。每服四錢。以水一盞。入薤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黃連阿膠湯)(一百四)

治傷寒熱毒入胃。下利膿血。

梔子仁(半兩) 黃柏(一兩微炙切)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 阿膠(一兩切碎炒令黃)
上件藥搗為粗末。每服四錢。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仁湯)(一百五)

治 。(女力切。蟲食病)

槐子(碎一兩) 艾葉(一兩) 大棗(十五枚去核) 桃仁(一兩去皮尖雙仁炒)
上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三服。

(黃連犀角湯)(一百六)

治傷寒及諸病之后。內(nèi)有瘡出下部者。

黃連(半兩) 烏梅(七個) 木香(一分) 犀角(一兩。如無以升麻代用之)
上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三服。

(雄黃銳散)(一百七)

治下部 瘡。

雄黃(研) 青葙苦參 黃連(各二分) 桃仁(去皮尖研一分)上為散。以生艾搗汁和。如棗子核大。綿裹納下部。扁竹汁更佳。冬間無艾。只用散綿裹納下部亦得。

百合知母湯)(一百八)

百合病發(fā)汗后者。

百合(七枚) 知母(三兩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dāng)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每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滑石代赭湯)(一百九)

治百合病下之后者。

百合(七枚劈) 滑石(三分碎綿裹) 代赭(如彈丸大一枚斫碎綿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dāng)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服。

(雞子湯)(一百十)

治百合病吐之后。

百合(七枚劈) 雙子黃(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dāng)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納雞子黃攪令勻。煎五分,溫服。

(百合洗方)(一百十一)

治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
上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豉也。

(百合地黃湯)(一百十二)

治百合病不經(jīng)吐下發(fā)汗。病形如初。

百合(七枚劈) 生地黃(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dāng)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納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dāng)如漆。

(栝蔞牡蠣散)(一百十三)

治百合病渴不瘥。

栝蔞根 牡蠣(熬。等分)
上搗羅為散。飲服方寸匕。日進(jìn)三服。

(滑石散)(一百十四)

治百合病變發(fā)寒熱。

百合(一兩炙) 滑石(三兩)
上杵羅為散。飲服方寸匕。日進(jìn)三服。當(dāng)微利者。止勿服之。寒熱即除。

(治中湯)(一百十五)

治脾胃傷冷物。胸膈不快。腹疼氣不和。

人參 干姜(炮) 白術(shù) 甘草(炙) 陳橘皮(湯洗) 青橘皮
上各等分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數(shù)沸熱服。尋常入鹽點之。

(陽旦湯)(一百十六)

治中風(fēng)傷寒。脈浮發(fā)熱。往來汗出。惡風(fēng)項強。鼻鳴干嘔。

桂心 芍藥(以上各三兩) 甘草 黃芩(各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棗子一枚。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取八厘清汁,溫服。自汗者去桂心。加附子一枚炮?收呷ス鹦。加栝蔞三兩。利者去芍藥、桂加干姜三兩。心下悸者。去芍藥加茯苓四兩。虛勞里急者。正陽旦湯主之。煎時入膠飴為佳。若脈浮緊無汗發(fā)熱者,不可與也。

(白虎加蒼術(shù)湯)(一百十七)

濕溫多汗。

知母(六兩) 甘草(炙二兩) 石膏(一斤) 蒼術(shù)(三兩) 粳米(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溫服。

(七味蔥白湯)(一百十八)

許仁則治傷寒;蛞蚱饎觿趶(fù);蛞虺允成远。皆成此候。若復(fù)甚者。一如傷寒。初有此癥,宜服此湯。

干葛(切三合) 新豉(半合綿裹) 蔥白(連須者切半升) 生姜(切一合)麥門冬(去心三兩) 干地黃(三兩) 勞水(四升以勺揚之一千過。名曰勞水)
上七味用勞水煎之三分。減去滓。分二服。漸漸服取汗。

(增損四順湯)(一百十九)

治少陰下利。手足冷無熱候者。

甘草(二兩炙) 人參(二兩) 龍骨(二兩) 黃連 干姜(炙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日三服。不瘥。復(fù)作甚良。若下利腹痛。加當(dāng)歸二兩。嘔者加橘皮一兩。

(化斑湯)(一百二十)

治斑毒。

人參(半兩) 石膏(半兩) 葳蕤 知母 甘草(各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糯米一合,煎至八分。取米熟為度。去滓溫服。

(官局桔梗湯)(一百二十一)

治干嘔。

桔梗 半夏 陳橘皮(各一兩) 枳實(半兩)
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五片,煎七分服之。

(麻黃加術(shù)湯)(一百二十二)

治中濕。

麻黃(一兩半去節(jié)湯泡) 甘草(半兩炙) 桂枝(一兩去皮) 蒼術(shù)(半兩) 杏仁(三十五枚去皮尖)
上銼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

(竹皮大丸)(一百二十三)

治虛煩。生竹茹(二分) 石膏(三分) 桂心(一分) 甘草(三分炙) 白薇(一分)
上為細(xì)末。棗肉丸。彈子大。米飲服一丸。日三夜一。有熱者,倍白薇。煩喘者。加枳實一分。

(古今錄驗橘皮湯)(一百二十四)

療春冬傷寒。秋夏冷濕。咳嗽。喉中鳴聲。上氣不得下。頭痛方。

陳橘皮 紫菀 麻黃(去節(jié)湯泡) 杏仁(去皮尖) 當(dāng)歸 桂心 甘草(炙) 黃芩(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服。

(黃連橘皮湯)(一百二十五)

治溫毒發(fā)斑。

黃連(四兩去毛) 陳橘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實(炙) 麻黃(去節(jié)湯泡) 葛根(各二兩) 濃樸(姜汁制) 甘草(各一兩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小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服。下利當(dāng)先止。

麥門冬湯)(一百二十六)

治勞氣欲絕。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炙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先用水二小盞。入粳米半合。煎令米熟去米。約得水一小盞半。入藥五錢。棗二枚。竹葉十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能服者。綿滴口中。


點擊查看:<<類證活人書>>目錄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rèn)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