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duodenal vessel press syndrome |
拚音 | SHIERZHICHANGXUEGUANYAPOZONGHEZHENG |
別名 | 中醫(yī):嘔吐,積聚,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腹部外科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十二指腸血管壓迫綜合征是指十二指腸橫段或上升段受腸系膜上動脈或其分支結腸中動脈壓迫所致的慢性腸梗阻。以致近段十二指腸擴張、食糜壅積而產生的臨床綜合征。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造成腸系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的因素主要有先天解剖異常:如Treitz韌帶過短、右結腸動脈從腸系膜上動脈分出點過高、腸系膜上動脈起源腹主動脈的位置過低、腰椎前凸畸形等;或后天因素致局部結構改變;如消瘦使十二指腸與腸系膜上動脈之間的脂肪墊消失,內臟下垂、腹壁松弛、動脈硬化、腸結核等病變致腸系膜淋巴結對系膜的牽拉、長期臥床致腰椎過伸等,均能致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所形成的角變銳而壓迫十二指腸。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本病乃體質素虛,中氣下陷,內臟下垂乃至腑氣不通,使胃氣不得下降而致食滯、痰飲內聚,終至嘔吐。故本證乃本虛標實。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一、脾虛氣陷 證候: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語言低微,氣短乏力,食少納呆,脘腹重墜,脹滿,噯氣不舒,食后加重,時有嘔吐清涎,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脈緩弱。 辨析:因先天稟賦不足或飲食、七情久臥損及脾胃,脾虛則神疲乏力,面色萎黃,胃氣虛則食少納呆,中氣虛陷則脘腹重墜、脹滿、食后加重,喜暖喜按,肌瘦脈緩弱、舌淡苔白均為胃氣虛寒之象。夾濕者嘔吐清涎。 二、胃陰不足 證候:面色略紅、唇紅而干,脘腹脹滿,灼熱不適,口干苦,噯氣,惡心嘔吐,大便干,舌紅少津,脈細數。 辨析:嘔吐日久,耗傷陰液,傷及胃陰,故見面唇紅干,胃失濡養(yǎng),氣失和降故脘腹脹滿,反復惡心嘔吐,津液不得上承故口干舌紅津少,陰傷而有虛熱故灼熱不適、脈細數。 三、胃絡瘀滯 證候:胸膈痞滿,脘腹墜脹,局部壓痛,嘔吐物色暗或黑,面色晦黯,舌質暗有瘀斑,苔薄,脈沉細或澀。 辨析:病久津液漸枯,血瘀不行,瘀結胃腸,而局部壓痛,瘀結日久,絡傷出血則吐物暗黑,氣滯血瘀則見面色晦暗、舌有瘀斑、脈沉細或澀。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緩慢起病,呈間歇性反復發(fā)作,緩解期或長或短。發(fā)作時嘔吐,呈噴射狀,多在餐后出現,吐物含膽汁及隔餐食物。嘔吐多不伴腹痛,或輕度腹痛,但有上腹悶脹嘈雜不適,吐后或于改變體位如俯臥位或屈膝位而使癥狀緩解,可見胃型或腸型及震水音、局部壓痛。久之出現消瘦、脫水及營養(yǎng)不良的表現。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1.X線鋇餐檢查:①十二指腸擴張,并有反復的強烈逆蠕動,鋇劑逆流入胃,呈鐘擺樣往返蠕動。②十二指腸呈刀切樣阻塞;③十二指腸內鋇劑長久滯留達2~4小時以上。如令病人取俯臥位或壓迫下腹部上舉腸系膜時,滯留的鋇劑得以排空。 2.腹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同時插管同時動脈造影,可于側位顯示二者之間的角度變小有助于診斷。(夾角<20°)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1.先天異常:如先天性腹膜束帶壓迫牽拉而阻斷十二指腸;十二指腸遠端先天狹窄或閉塞,環(huán)狀胰腺壓迫十二指腸降段;先天巨十二指腸;十二指腸先天變異嚴重下垂,摺拗十二指腸空腸曲使之關閉而壅塞十二指腸。這些病變的X線征與動脈壓迫者明顯不同,體位不能使其排空。 2.腫瘤:十二指腸腫瘤,腎腫瘤,胰腺癌,淋巴瘤,十二指腸轉移癌,鄰近癌轉移腫大的淋巴結,腸系膜囊腫或腹主動脈瘤壓迫十二指腸。 3. 十二指腸遠端和近段空腸浸潤性疾病和炎癥:如進行性系統(tǒng)性硬化癥、crohn病以及憩室炎性粘連或壓迫引起縮窄等。 4. 膽囊和胃手術后發(fā)生粘連牽拉十二指腸;胃空腸吻合術后粘連、潰瘍、狹窄或輸入袢綜合征。這些通過病史、X 線鋇餐檢查、必要輔以血管造影均可鑒別。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一般主張先采用內科治療:臥床休息,禁食,胃腸減壓,洗胃,補充血容量和糾正水電解質失常,抗痙攣藥物,靜脈補充營養(yǎng),待癥狀緩解胃潴留減輕后,可予少量多次流質飲食,食后采取左側臥位、伏臥位或膝胸位,并將床腳抬高。如無癥狀復發(fā),可逐漸改進飲食,減少餐數,并給以健胃消食及胃腸動力藥物。下床活動時可用腰圍或腹帶防止內臟下垂,并改善營養(yǎng),加強腹部肌肉鍛煉,矯正脊柱畸形等。如上述內科治療效果不顯著,可考慮手術治療,行十二指腸空腸吻合術,或屈氏韌帶松解術,或胃空腸吻合術。 |
中醫(yī)治療 | 因本證以中氣虛陷致痰飲食物中阻積聚,久吐傷陰使體更虛,而成惡性循環(huán),故本證以補脾和胃,消滯散聚,理氣化瘀為大法。 一、辨證選方 1.脾虛氣陷 治法:補氣升陷,消積導滯。 方藥: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合積術丸(《內外傷辨惑論》)加減。人參9g,黃芪15g,白術6g,甘草6g,當歸9g,陳皮9g,升麻6g,柴胡6g,大黃9g,枳實9g,黃芩6g,黃連6g,神曲6g,茯苓9g,澤瀉6g。少食納呆可加雞內金,炒麥芽,稻芽;惡心嘔吐重加半夏或合用旋覆代赭湯;若胃寒痰飲積聚者可加桂附理中湯(驗方:肉桂,附子,黨參,白術,干姜,甘草)。 2.胃陰不足 治法:濡養(yǎng)胃陰。 方藥:益胃湯(《溫病條辨》)或一貫煎(《柳州醫(yī)話》)加減。沙參15g,麥冬9g,生地15g,玉竹6g,冰糖6g,當歸9g,杞子9g,川諫子6g。加雞內金,炒麥芽,萊菔子;嘔吐較重者可用麥門冬湯(《金匱要略》)合竹瀝達痰丸(《沈氏尊生書》)麥冬12g,人參9g, 半夏6g,粳米9g,大棗5枚,青礞石12g,沉香9g,大黃6g,黃芩6g,竹瀝6g,陳皮9g,甘草3g,姜汁6g。 3.胃絡瘀滯 治法:舒肝養(yǎng)血化瘀。 方藥: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合香砂六君子湯(《時方歌括》)加減。當歸9g,生地9g,桃仁12g,紅花12g,枳殼9g,赤芍9g,柴胡6g,川芎6g,牛膝6g,木香9g,砂仁12g,陳皮6g,半夏9g,黨參12g,白術9g,茯苓9g,甘草3g。 二、專方驗方:參考“胃、十二指腸潰瘍瘢痕性幽門梗阻”條。 |
中藥 | 可參考“胃、十二指腸潰瘍瘢痕性幽門梗阻”條。 |
針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十二指腸上動脈壓迫綜合征的治療關鍵是消除十二指腸壅滯、解除十二指腸受壓、恢復腸腔通暢與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改善營養(yǎng),增進體質。此三者相互影響,宜同時進行,但治療過程各階段的重點及治療方法各異。 初治,應禁食,胃腸減壓,洗胃,補卜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靜脈補充營養(yǎng)。同時采取左側臥位或膝胸位,局部按摩,熱敷或針灸治療。待胃潴留緩解后,給予少量多次流食,并辨證應用中藥及胃腸動力藥,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經過如此處理多數病情能逐漸好轉。如少數胃潴留仍不緩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術后繼續(xù)上述中西醫(yī)療法。 恢復期治療主要是恢復胃腸功能,增強體質,防止復發(fā)。治療以辨證中藥為主,如補中益氣湯、香砂六君子湯等,配合腹肌鍛煉,必要時輔以腰圍或腹帶等。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