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陰脾脈, 起大指端, 循指內(nèi)側(cè)過核骨后, 上內(nèi)踝前廉, 上內(nèi), 循脛骨后, 交出厥陰之前, 上膝股前廉入腹, 屬脾絡(luò)胃, 上鬲, 挾咽, 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fù)從胃別上鬲, 注心。每日巳時氣血注脾。足太陰脾經(jīng), 血少氣旺。 ) 脾也者, 心君儲精待用之府也。贍運用, 散精微, 為胃行精液, 故其位即在廣明之下, 與心緊切相承。其職掌太倉之運量, 而以升為德。 其部當水谷之海, 故患濕。其屬土, 配資生坤元, 故為十二經(jīng)根本。其勢居中央孤臟, 以灌四旁, 注四末, 故為六經(jīng)內(nèi)主。其所以為脾如此, 古人謂為后天之本, 信然也。 說脾統(tǒng)四臟, 脾有病, 必波及之, 四臟有病, 亦必待養(yǎng)于脾, 故脾氣充, 四臟皆賴煦育, 脾氣絕, 四臟不能自生, 昔人云, 后天之本絕, 較甚先天之根絕, 非無故也。凡治四臟者, 安可不養(yǎng)脾哉。然經(jīng)曰: 腹?jié)M填脹, 支膈胠脅, 下厥上冒, 以為過在脾與胃者, 豈盡脾胃之過哉, 皆由中氣不足, 為病甚而入脾, 致脾經(jīng)不運, 陽明之氣亦不勝, 是以不能出營衛(wèi), 升達上下也。惟不升上, 故肺氣不行而上冒; 惟不達下, 故腎氣獨沉而下厥耳。至若本經(jīng)為病, 不外濕yin熱郁兩端: 濕由水氣, 病則壅, 壅則傷氣, 氣虛而不運, 必腹脹, 胃痛, 腸鳴飧泄, 身重, 食不化; 熱由火氣, 病則不濡, 不濡則傷血, 血活而燥, 必胃氣厚, 善饑, 肉痿, 足不能行, 善瘛, 腳下痛, 口干, 舌本強, 食即吐, 食不下, 煩心, 水閉, 黃疸, 脾約, 皆脾經(jīng)病也。治之者, 務(wù)使三焦之氣流轉(zhuǎn)和通, 則土潤而升, 不憂其燥, 而火氣不得病之; 土健而運, 不憂其濕, 而水氣亦不得病之矣。
《脈訣》曰: 脾脈實兼浮, 消中脾胃虛, 口干饒飲水, 多食亦肌虛, 單滑脾家熱, 口氣氣多粗, 澀即非多食, 食不作肌膚, 微浮傷客熱, 來去乍微疏, 有緊脾家痛, 仍兼筋急拘, 欲吐不即吐, 沖沖未得蘇, 若弦肝氣盛, 妨食被譏吁, 大實心中痛, 如邪勿帶符, 溢關(guān)涎自出, 風中見羈孤(羈, 傷也, 脾為孤臟, 而受風傷, 故曰羈孤。)
又曰: 右手第二指連脾, 四十五動無諸疑, 急動名為脾熱極, 食不能消定若斯, 欲知疾崽多因冷, 指下尋之慢極遲, 吐納不定經(jīng)旬日, 骨氣忡心得幾時。
《靈樞》曰: 有所擊仆, 若醉飽入房, 汗出當風, 則傷脾。又曰: 脾臟營, 營舍意, 脾氣虛則四肢不用, 五臟不安; 實則腹脹, 大小便不利。又曰: 邪在脾胃, 則病肌肉痛。陽氣有余, 陰氣不足, 則熱中, 善饑; 陽氣不足, 陰氣有余, 則寒中, 腸鳴腹痛。
《素間》曰: 肝傳之脾, 病名曰脾風, 發(fā)痹, 腹中熱, 煩心, 出黃。又曰: 脾熱者, 腹黃而肉動。又曰: 大骨活, 大肉陷, 胸中氣滿, 喘息不便, 內(nèi)痛引肩項, 身熱脫肉, 真臟見, 十月之內(nèi)死。又曰: 脾病者日晡慧, 日出甚, 下晡靜。又曰: 脾苦濕, 急食苦以燥之, 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苦濕是有余, 欲緩是不足。又曰: 脾病禁溫食飽食, 濕地濡衣。
《難經(jīng)》曰: 飲食勞倦則傷脾。又曰: 外證面黃, 善嘻, 善思, 善味; 內(nèi)證當臍有動氣, 按之牢若痛, 其病腹脹滿, 食不消, 體重節(jié)痛, 怠惰嗜臥, 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 無是者非也。
《靈樞》曰: 是太陰氣絕, 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 肌肉之本也, 脈不榮則肌肉軟, 肌肉軟則舌痿人中滿, 人中滿則唇反, 唇反者肉先死, 甲日篤, 乙日死。又曰: 太陰終者, 腹脹閉不得息, 善噫善嘔, 嘔則逆, 逆則面赤, 不逆則上下不通, 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仲景曰: 環(huán)口黧黑, 柔汗發(fā)黃者, 此乃為脾絕。
《保生秘要》曰: 凡人氣旺則血榮而潤澤, 氣絕則血活而滅形, 故氣虛弱則滯澀而成病。如澀于脾, 則胃口凝滯, 不克飲食, 而多瀉泄。久不疏通, 則成中滿之證。諸濕腫滿, 皆屬于脾, 四季脾居土, 輕呼稍寬胸, 大病須服氣, 能伏養(yǎng)谷神。說脾為一身之主, 氣滯于內(nèi), 卻內(nèi)五藏之患; 滯于外, 防癤疥之憂。皮里隔膜有積熱, 而內(nèi)外相感, 尤防疽毒。所感者, 七情六欲而生也。
臞仙曰: 可大坐, 伸一腳, 屈一腳, 以兩手向后反掣各三五度, 亦可跪坐, 以兩手拒地, 回顧, 用力虎視各三五度, 能去脾臟積聚風邪, 喜食。
《養(yǎng)生書》曰: 常以季夏之月朔旦, 并四季之末十八日旭旦, 正坐中宮, 禁氣五息, 鳴天鼓十二通, 吸坤宮之黃氣入口, 十二咽之, 閉氣五十息。
方劑名 | 治癥 | 藥味組成 |
---|---|---|
益黃散 | 脾虛腹痛泄利 | 陳皮一兩 訶子肉煨 青皮 炙甘草名五錢 丁香二錢 共為末,每周二錢或三錢, 煎服。一名補脾散。 |
瀉黃散 | 脾熱口瘡口臭 | 黑山梔錢半 藿香 甘草各一錢 石膏八分 防風六分 共用蜜、酒拌, 微炒, 水煎。一名瀉脾散 |
方劑名 | 治癥 | 藥味組成 |
---|---|---|
痞氣丸 | 痞氣 | 黃連八錢 厚樸五錢 吳萸三錢 黃岑 白枋各二錢 茵陳草 砂仁 干姜各錢半 茯苓 人參 澤瀉各一錢 川烏 川椒各五分 桂心 巴霜各四分 丸法、服法同息賁丸。 |
增損五積丸 | 痞氣 | 黃連 肝積五錢 脾腎積七錢 心肺積一兩半 厚樸肝心肺積 五錢脾腎積八錢 川烏 肝肺積一錢 心腎脾積五分 干姜 肝心積五分 肺脾腎積一錢半 人參 肝心脾肺積二錢 腎積五分 茯苓錢半 巴霜五分 蜜丸, 梧子大, 初服二丸, 漸加, 以微溏為度。治積塊, 不拘臍上下左右, 通用。 |
嘔, 吐、噦, 脾胃虛弱病也。以氣血之多少而分, 東垣云; 嘔屬陽明, 其腑多血多氣, 氣血俱病, 故有聲有物而為嘔, 氣逆者散之, 故以生姜為主藥; 吐屬太陽, 其腑多血少氣, 血病, 故有物無聲而為吐, 以橘紅為主藥; 噦屬少陽, 其腑多氣少血, 氣病, 故有聲無物而為噦, 以半夏為主藥。是三者皆本于脾虛, 或為寒氣所客, 或為飲食所傷, 或為痰涎所聚, 皆當分其經(jīng)絡(luò), 察其虛實以治之(宜丁香、半夏、藿香、陳皮、茯苓、生姜。)又有無物無聲者, 曰惡心干嘔, 乃胃家氣血兩虛所致也(宜橘紅湯入姜汁、蔗漿細呷之。 )雖潔古從三焦分治三因, 然三焦皆胃之地分, 故或胃口有熱而干嘔(宜梔子竹茹湯, )或胃口有痰而干嘔(宜二陳湯, )或干嘔而手足厥冷, 總皆不離乎胃病者是。 試進究之, 邪在上脘之陽, 必氣停而水積, 故湯水之清濁混亂, 則為痰為飲, 為涎為唾, 變而為嘔; 邪在下脘之陰, 必血滯而食不消, 故食物之清濁不分, 則為噎塞, 為痞滿, 為痛為脹, 變而為吐; 邪在中脘之氣交者, 盡有二脘之病。 然上脘非不吐食也, 設(shè)陽中之陰亦病, 則食入即吐, 非若中脘之食已而為吐, 下脘之食久而吐耳(宜生姜半夏湯; )下脘非不嘔也, 設(shè)陰中之陽亦病, 則吐嘔齊作, 然嘔少于吐, 非若上脘之嘔多于吐耳(脈沉無力宜理中湯, 脈滑而實宜半夏生姜大黃湯下之; )中脘則當食畢之時也亦嘔亦吐, 謂之嘔吐(宜橘紅半夏湯。)則上中下脘三因雖各有別, 何嘗有外于胃乎。 而尤所宜辨者, 中脘之嘔吐, 固均屬胃虛, 而必分寒熱。其虛而挾寒者, 喜熱惡冷, 肢冷, 脈必細而滑(宜理中湯冷服, 如服而仍吐, 去、草之壅, 加丁、沉立止; )其虛而挾熱者, 喜冷惡熱, 煩渴, 小便赤澀, 脈必洪而數(shù)(宜二陳湯加山梔、黃連、 竹茹、枇杷葉、葛根.姜汁、蘆根。)其中脘素有痰積, 遇寒即發(fā)者, 脈必沉而滑(宜丁香、白蔻、砂仁、干姜、陳皮、半夏, 加姜汁、白芥汁至盞部, )如痰滿胸喉, 湯藥到口即吐, 必先控其痰涎(宜來復(fù)丹, )俟藥可進, 然后治之(宜二陳湯加枳實、砂仁、桔梗、厚樸、姜汁, 虛加人參。)或素本中寒, 用熱藥太過, 亦至嘔逆(宜二陳湯加沉香、白蔻仁。)此皆嘔吐噦之大概也。 其所由正自多端, 有由七情得者(宜理中湯加烏藥、木香、沉香; )有由陰虛火逆者(宜姜汁炒熟地加檳榔、黃柏、沉香, 導之使下; )有由上焦氣壅而表實者(宜半夏、生姜; )有由怒中飲食嘔吐, 胸滿膈脹, 關(guān)格不通者(宜二陳湯加木香、青皮, 如不效, 加丁香、沉香、砂仁、蔻仁、厚樸、 藿香、神曲、姜、棗; )有由氣滯者, 身熱臂痛, 食久則先嘔后瀉, 此上焦傷風。 開其腠理, 經(jīng)氣失道, 邪氣內(nèi)著也(宜麥冬湯; )有食己暴吐, 脈浮而洪者, 此上焦火逆也, 氣降則火自消, 吐漸止(宜桔枳湯加人參、白芍; )有下閉上嘔者, 亦因火在上焦(宜桔梗、陳皮、厚樸、木香、大黃以下之; )有由下焦實熱, 二便閉, 氣逆嘔吐者, 名曰走哺(宜人參湯; )有由脾胃久傷而虛者(宜焦米、神曲、陳皮、 人參、姜、棗以和之; )有惡心, 心下怏怏, 欲吐不吐者, 多由胃虛(宜半夏、陳皮、 茯苓、白術(shù)、生姜; )有由客寒犯胃者(宜理中湯; )有由肝火出胃者(宜左金丸; )有由胃本經(jīng)火盛者, 必面赤, 小便短赤或澀, 大便燥, 口苦, 或干渴(宜大黃、葛根、 枳實、石膏、麥冬、竹茹、木瓜、蘆根、陳皮、通草、枇杷葉; )有由病久胃虛嘔吐者(宜比和飲、藿香安胃散; )有由大病后胃熱虛煩而嘔者(宜竹葉石膏湯加姜汁服, 即止; )有由痰飲嘔吐者(宜茯苓半夏湯; )有由水停心下而嘔者, 必心下怔忡, 若先渴后嘔(宜赤茯苓湯、)若先嘔后渴(宜豬苓散。)所當分別?傊, 胃寒之脈沉遲微澀, 胃火之脈浮大而數(shù), 痰膈之脈滑而兼數(shù), 可憑脈辨之耳。 若夫食已心下痛, 隱隱不可忍, 吐出痛方止, 證名食痹, 吐食由胃氣逆而不下也。 亦有寒邪客于腸胃, 厥逆上出者; 亦有肝勝于脾, 風痰羈絆脾胃間, 脈弱而吐食者。 俱為食痹證(宜茯苓半夏湯、麥天湯。)吐酸一證, 皆由胃濕郁而生, 熱從木化, 而為酸味, 法宜清之(宜調(diào)氣平胃散; )若久而不化, 必至木盛土衰, 經(jīng)云, 木欲實, 辛當平之, 辛為肺金之味, 故辛可勝酸, 金克木也, 辛則必熱, 辛以制肝實, 熱以扶胃衰; 若濁氣不降, 但以寒藥投之, 非其治矣; 而或有宿食滯于胃脘, 以致吐酸者(宜蒼、樸、陳、甘; )或有停飲積于胸中, 以致吐酸者(宜蒼、半、陳、 苓。)嘔苦水則由邪在膽, 膽上乘胃, 故逆而吐膽汁, 以致所嘔為苦水也(宜吳萸、 黃連、干姜、茯苓、黃芩。)嘔清水則渴欲飲水, 水入即吐, 名為水逆(宜神丸、 五苓散。)吐涎沫則以脾虛不能約束津液, 故涎沫自出(宜六君子湯加益智仁、生姜, 或以半夏、干姜等分為末。)吐膿, 仲景云, 嘔家雖有癰膿, 不必治, 膿盡自愈(或用地黃丸煎湯服。)吐蛔則為胃中冷, 大凡蛔見苦則安, 見椒則伏, 見酸則不能咬也, 另詳諸蟲條(宜理中湯加檳榔、黃連、川椒、烏梅。 )然而嘔吐又有總治之法(宜白豆蔻湯。)
仲景曰: 病人脈數(shù), 數(shù)為熱, 當消谷引食, 而反吐者, 何也?以過發(fā)其汗, 令陽氣微, 膈氣虛, 脈乃數(shù), 數(shù)為客熱, 不能消谷, , 胃中虛冷故也。
《脈經(jīng)》曰: 寸口脈數(shù), 其人即吐。 寸口脈細而數(shù), 數(shù)則為熱, 細則為寒, 數(shù)為嘔吐。又陽脈緊, 陰脈數(shù), 其人食已即吐。 又寸緊尺澀, 其人胸滿不能食而吐。又脈緊而澀, 其病難治。又脈弦者, 虛也, 胃氣無飲, 朝食暮吐。
《回春》曰: 嘔吐無他, 寸緊滑數(shù), 微數(shù)血虛, 單浮胃薄, 芤則有瘀, 最忌澀弱。
仲景曰: 嘔家雖有陽明證, 慎不可下, 逆之故也。又曰: 嘔吐宜服薤白粥。
丹溪曰: 劉河間謂嘔者, 火氣炎上, 此特一端耳, 有痰隔中焦食不得下者, 有氣逆者, 有寒氣郁于胃口者, 有食滯心肺之分, 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 有胃中有火與痰而嘔者。
《醫(yī)鑒》曰: 嘔家圣藥是生姜, 《千金》之說信矣, 然氣逆作嘔生姜散之, 痰水作嘔半夏逐之, 生姜于寒證最佳, 若遇熱嘔不可無烏梅也。
易老曰: 吐有三因, 乃氣積寒也。 皆從三焦論之: 上焦吐皆從于氣, 氣者, 天之陽也, 其脈而洪, 其證食已暴吐, 渴欲飲水, 大便燥結(jié), 氣上沖胸而發(fā)痛, 其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 皆從于積, 有陰有陽, 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 脈浮而弦, 其證或先吐而后痛, 或先痛而后吐, 治法當以小毒藥去其積, 木香、檳榔和其氣。下焦吐者, 皆從于寒, 地道也, 脈沉而遲, 其證朝食暮吐, 小便清利, 大便閉而不通, 治法當以毒藥去其閉塞, 溫其寒氣, 大便漸通, 復(fù)以中焦藥和之, 不令大府閉結(jié)而自安也。中焦去積, 宜紫沉丸。
《直指》曰: 陽明之氣, 下行則順, 今逆而上行, 謹不可泄, 固也。然嘔吐者, 每每大便閉結(jié), 上下壅遏, 氣不流行, 當思有以利導之。
東垣曰: 陰虛, 邪氣上逆, 窒塞嘔噦, 不足之證也。此地道不通, 當用生地、當歸、桃仁、紅花, 兼用甘草, 少加大黃、芒硝, 以通其秘, 大便利, 嘔吐噦自止矣。
《脈經(jīng)》曰: 嘔吐脈弱, 小便自利, 身微熱而厥者, 虛極難治。
《入門》曰: 凡吐如青菜汁者死, 此是乍然嘔吐, 非反胃比也。
《保生秘要》曰: 按寅卯辰時, 空心披衣起床, 正身直立, 雙手用力拏兩肘膊, 腳尖著地, 腳跟雙懸, 起倒力舂二九之數(shù), 醉飽勿行, 恐傷臟腑。
《保生秘要》曰: 先呼濁, 次吸清, 歸臍閉目, 存心下丹田半晌, 運臍自安然。
方劑名 | 治癥 | 藥味組成 |
---|---|---|
橘紅湯 | [干嘔] | 橘紅一味, 不拘 多少, 煎服。 |
梔子竹茹湯 | [胃熱] | 山梔三錢 陳皮二錢 竹茹錢半 加姜汁。 |
生姜橘皮湯 | [厥冷] | 生姜八兩 橘皮四兩 水七盞, 煎三盞, 逐漸微溫呷下。 |
生姜半夏湯 | [上脘吐] | 半夏 生姜各三錢 此即小半夏湯。 |
理中湯 | [下脘吐] |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 生姜 |
二陳湯 | [挾熱] | 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
麥冬湯 | [氣滯] | 麥冬 蘆根 人參 竹茹 陳皮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玉竹 生姜 |
桔枳湯 | [暴吐] | 桔梗 枳殼 陳皮 厚樸 木香 或加大黃利之。 |
左金丸 | [肝火] | 黃連 吳萸等分粥丸, 白術(shù)陳皮湯下。 |
調(diào)氣平胃散 | [吐酸] | 木香 檀香 砂仁 蔻仁 烏藥 厚樸 陳皮各一錢 蒼錢半 藿香錢二分 甘草五分 |
平胃散 | [又]] | 蒼術(shù) 厚樸 陳皮 甘草 |
五苓散 | [嘔清水] | 茯苓 豬苓 白術(shù) 澤瀉 肉桂 |
六君子湯 | [涎沫] |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陳皮 半夏 |
地黃丸 | [吐膿] | 人參 黃芩 玉竹 知母 蘆根 竹茹 白術(shù) 陳皮 梔子 石膏 |
人參湯 | [走哺] | 白蔻 藿香 半夏 陳皮 生姜 |
白豆蔻湯 | [總治] |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神曲 藿香 陳皮 秒仁 甘草 陳米 先以順流水三升, 泡伏龍肝末, 澄取一升半煎藥, 加姜、棗, 稍冷服,日二三逐納而不吐, 另以陳米煎湯, 時呷。 |
比和飲 | [胃虛] | |
藿香安胃散 | [又] | 橘皮五錢 人參 丁香 藿香各二錢半 每末二錢, 加姜三片煎。 |
竹葉石膏湯 | [胃熱] | |
茯苓半夏湯 | [痰飲] | 赤苓 半夏 陳皮 蒼術(shù) 厚樸 |
赤茯苓湯 | [停水] | |
豬苓散 | [又] | 豬苓 赤苓 白術(shù)等分為末, 每二錢水調(diào)下。 |
薤白粥 | [治嘔] | 薤白二莖 雞子白三枚 粟米三合 |
神丸 | [吐清水] | |
茯苓半夏湯 | [食痹] | 麥芽 茯苓 半夏 白術(shù) 神曲 橘紅 天麻 姜 |
麥天湯 | [又] | 麥冬 天麻 茯苓 白術(shù) 半夏 神曲 陳皮 姜 |
紫沉丸 | [去積] | 陳皮五錢 半夏 神曲 代赭石 烏梅肉 砂仁各三錢 丁香 檳榔各二錢 沉香 木香 杏仁 白術(shù)各一錢 蔻仁 巴霜各五分 醋丸黍米大, 每五十丸, 姜湯下。此丸能治中焦吐食, 由食積與寒氣相格, 吐而疼痛者。 一法, 去白橘皮一個, 煨姜一塊, 煎湯下百丸, 日二服, 俟大便通, 不吐則止。 |
噎塞, 脾虛病也。反胃, 胃虛病也。經(jīng)云: 三陽結(jié)謂之膈。三陽者, 大腸、小腸、 膀胱也。結(jié)者熱結(jié)也。小腸結(jié)則血脈燥, 大腸結(jié)則后不便, 膀胱結(jié)則津液涸, 三陽俱結(jié), 前后秘澀, 下既不通, 必反而上行。所以噎食不下, 即下而復(fù)出, 乃陽火上行而不下降。據(jù)此, 則噎塞、反胃, 二者皆在膈間受病, 故通名為膈也。 潔古分吐癥為三, 云上焦吐者, 皆從于氣, 食則暴吐, 此即噎塞病也; 中焦吐者, 皆從于積, 或先吐而痛, 或先痛而吐, 此病在中脘者, 另詳嘔吐條內(nèi); 下焦吐者, 皆從于寒,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此即反胃病也。王太仆亦以噎塞為食不得入, 是有火, 屬熱; 反胃為食入反出, 是無火, 屬寒。然其屬寒屬熱, 不可盡拘。士材云: 脈大有力, 當作熱治; 脈小無力, 當作寒治。色黃而活者為虛寒; 色紅赤而澤者為實熱。以色合脈, 以脈合癥, 庶乎無負, 斯為通論。說二癥由于脾胃, 均有寒熱, 各異陰陽;蜿巶鹜, 法宜養(yǎng)血; 或脾傷陰盛, 法當溫補; 或健脾理痰, 不得偏任辛燥, 有妨津液; 或滋陰養(yǎng)血, 不得偏任清潤, 有害中州。 此臨癥權(quán)衡之要也。玆試為分列之, 噎塞原于脾家氣血兩虛, 而多半由血液活干, 說人臟腑之津液流行, 灌溉百脈, 皆賴脾胃運行, 稍不運行, 即津液壅滯, 而陰血不榮, 故患噎塞。推其原, 或起憂郁, 至氣結(jié)胸中而生痰, 痰久成塊, 膠于上焦, 道路窄狹, 飲可下, 食難入, 病之初起有如此者(宜香砂寬中丸; )又或有脾氣虧敗, 血液俱耗, 胃脘干活, 小便閉, 大便如羊糞, 隧道澀而成病(宜參用補氣運脾丸、滋血潤腸丸。)此皆病之所由來也。 至有由火熱之氣沖逆者(宜酌四生丸, )脈必數(shù)大; 有由痰飲阻滯者, 脈必結(jié)澀(宜先用來復(fù)丹控其痰, 再用大半夏湯加茯苓、枳殼、竹瀝等; )有由七情郁結(jié)者, 脈必沉澀(宜香砂寬中丸; )有由瘀血積滯, 陽無陰不能施化, 陰失位, 陽伏其中, 傳化不變, 反行上者, 脈必芤澀(宜滋血潤腸丸; )有因噎而聲不出者(宜竹茹、五味、生姜; )有挾寒者, 脈必沉遲(宜加附、桂; )有挾熱者, 脈必洪數(shù)(宜黃連、木通; )有飲食才下, 痰涎聚住不得入, 或雖入而涎沫隨出者(二癥皆宜先用來復(fù)丹控去痰涎, 再用大半夏湯加茯苓、枳殼、 竹瀝、皂角、活礬, 以姜汁為丸; )有大便燥結(jié), 糞如栗塊者(宜開關(guān)利膈丸。 )惟噎而白沫大出, 糞如羊屎, 為不治之癥?傊, 因氣從氣治, 因血從血治, 因痰導之, 因火壯水制之, 不可專投辛香燥熱之品, 以火濟火, 至津液愈耗, 大便愈結(jié), 甚而幽門不通, 上沖吸門, 便不可救矣。惟有一種胃陽火衰, 不能運化者, 可暫以辛溫開其結(jié)滯, 繼仍以益陰養(yǎng)胃為主。又有一等酒徒, 日日狂飲, 以致酒發(fā)熱, 熱生痰, 痰因火煎, 膠結(jié)不開, 阻塞道路, 水飲下咽, 亦覺痛澀, 此便不得如液槁津活之病, 投以當歸地黃濡潤之品, 恐血未必潤, 反助痰而難愈也。 其余無論血液耗, 胃脘活, 遂道閉, 津液結(jié)為痰, 臟腑不得津液之潤而成噎癥者, 治法始終以養(yǎng)血潤燥為主, 而辛香燥熱之品, 概勿輕下, 且噎必兼塞。東垣云: 堵塞咽喉, 陽氣不得上出者名曰塞。五藏之所生, 陰也、血也, 陰氣不得下降者名曰噎。六府之所生陽也、氣也, 夫咽塞于胸膈之間, 令諸經(jīng)不行, 口開目瞪, 氣悶欲絕, 當先用辛甘氣味升陽之品(宜人參、黃耆、升麻、柴胡、當歸、 益智仁、草豆蔻, )引胃氣以治其本, 加通塞之藥以治其標(宜木香、麥芽、青皮、 陳皮。)寒月盛陰當瀉陰寒之氣(宜干姜、吳萸, )暑月盛陽當散寒氣, 泄陰火之上逆(宜益智仁、川柏、青皮、陳皮。)冬三月, 陽氣內(nèi)藏, 外助陽氣, 不得發(fā)汗, 內(nèi)消陰火, 勿令泄瀉, 此閉藏固密之大要也(宜以吳萸湯。)夏三月, 陽氣在外, 陰氣在內(nèi), 噎病值此時, 天助正氣而挫其邪氣, 不治自愈, 或不愈者, 陰氣太盛, 正氣不伸耳(宜以四君子湯送利膈丸。)凡飲食入胃, 便吐涎沫如雞子白, 說脾主涎, 脾虛不能約束津液, 故涎沫自出, 非參術(shù)益智不能攝也。有梅核膈者, 喉中如有物, 膈間痛死, 血居多(宜昆布、當歸、桃仁、韭汁、童便, 甚加大黃, )亦或因痰結(jié)(宜滌痰丸。)《醫(yī)鑒》謂或結(jié)于咽喉, 時覺有所妨凝, 吐之不出, 咽之不下, 由氣郁痰結(jié)而然者, 正指此也。然此癥總屬有形之物, 故非血即痰, 若氣則無形, 其非梅核膈可知矣。反胃原于真火衰微, 胃寒脾弱, 不能納谷, 故早食晚吐。晚食早吐, 日日如此, 以飲食入胃, 既抵胃之下脘, 復(fù)返而出也(宜理中湯, 甚加附子。)若脈數(shù)為邪熱不殺谷, 乃火性上炎, 多升少降也(宜異央散加連、沉、歸、地。)若口吐白沫, 糞如羊屎則危, 必須養(yǎng)氣扶陽, 滋血益陰, 則肺無畏火, 腎漸生水, 津液自能榮潤腸胃, 而上亦能納, 下亦能通矣。如咽喉閉, 胸膈滿, 暫宜開疏結(jié)滯, 然亦忌破氣過多, 中氣至不能運(宜異央散加香、砂、枳、樸。)痰涎壅滿胸膈急先控之(宜來復(fù)丹, )然后從中治之(宜滌痰丸。)亦有瘀血阻滯者(宜代抵湯作丸, 如芥子大, 每三錢, 去枕仰臥, 細咽之。)亦有蟲聚而反出者(宜牽牛丸。)亦有火衰不能生土, 其脈沉遲者(宜八味丸加香、砂仁。)李絳治反胃久閉不通, 攻補兼施, 每用小青龍丸, 漸次加之, 關(guān)局自透, 再用人參利膈丸, 然或服通劑過多, 血液耗竭, 轉(zhuǎn)加閉結(jié), 宜另治之(宜豬脂丸。)此外又有翻胃, 或痰或熱壅阻隔間, 故食入即翻而出, 非如反胃之早食必晚吐, 晚食必早吐也(宜清熱二陳湯。 )
《脈經(jīng)》曰: 趺陽脈浮而澀, 浮則為虛, 澀則傷脾, 脾傷則不磨食,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完谷不化, 名曰胃反。
《醫(yī)鑒》曰: 噎膈反胃脈, 浮緩者生, 沉澀者死, 沉澀而小血不足, 脈大而弱氣不足。
《入門》曰: 大小腸膀胱三陽結(jié)熱, 脈必洪數(shù)有力。
丹溪曰: 血液俱耗, 胃脘干槁。其槁在上, 近咽之下, 水飲可行, 食物難入, 間或可入, 入亦不多, 名之曰噎。其槁在下, 與胃相近, 食雖可入, 難盡入胃, 良久復(fù)出, 名之曰膈, 亦曰反胃。大便秘少, 若羊屎然, 名雖不同, 病出一體, 其槁在賁門。 食入則胃脘當心而痛, 須臾吐出, 食出痛乃止, 此上焦之噎膈也;蚴澄锟上, 難盡入胃, 良久復(fù)出, 其槁在幽門, 此中焦之噎膈也。其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其槁在闌門, 此下焦之噎膈也。又曰: 張雞峰云, 噎當是神思間病, 惟內(nèi)觀有養(yǎng)可以治之, 此言深中病情。
《醫(yī)林》曰: 噎膈之癥, 不屬虛, 不屬實, 不屬冷, 不屬熱, 乃神氣中一點病耳。
《綱目》曰: 噎病皆生于血活, 血活則燥矣, 得病情, 合經(jīng)旨者, 丹溪一人而已。
《醫(yī)鑒》曰: 噎膈俱有五, 五膈者, 憂、恚、寒、 食、氣也, 在心脾之間, 上下不通或結(jié)咽喉, 時覺有所妨礙, 吐不出, 咽不下。 五噎者, 憂、食、勞、氣、思也, 飲食卒然阻滯而不下。丹溪又曰: 胃脘干活, 古方用人參以補肺, 御米以解毒, 竹瀝以消痰, 干姜以養(yǎng)血, 粟米以實胃, 蜜以潤燥, 姜以去穢, 正是此意。又曰: 噎膈反胃藥, 必和以童便竹瀝姜汁韭汁, 多飲牛羊乳為上策, 但不可用人乳, 以有七情烹飪之火也, 切不可用香燥藥, 宜薄滋味, 飲酒人加砂糖驢屎入內(nèi)服, 以防生蟲。 鰲接: 噎塞反胃病, 雖服藥痊愈, 一年內(nèi)切禁房欲, 若犯之, 必復(fù)發(fā)舊癥而死, 此所屢見者, 非虛言也。
丹溪曰: 嘔吐而大小便不秘, 利藥所當忌也。 若大小腸膀胱熱結(jié)不通, 上為嘔吐膈食, 若不用利藥, 開通發(fā)泄, 則嘔吐何由止乎。 古人用三一承氣湯正是此意。
丹溪曰: 噎膈反胃, 年高者不治; 下如羊屎者不治; 不淡飲食, 不斷房室者不治; 氣血俱虛者, 則口中多出沫, 但見沫多出者, 必死。 鰲按: 反胃病但吐白洙猶可治也, 若吐黃沬不可治矣。
《保生秘要》曰: 行央宜帶饑, 以雙手系梁, 將身下墜, 微納氣數(shù)口, 使氣沖膈盈滿, 兩腳踏步二九一度之數(shù), 郁隔氣逆, 胃口虛弱, 不藥而愈。
《保生秘要》曰: 此癥始行調(diào)息而坐, 按周天計籌, 咽神水一斤, 意墜丹田, 次守艮背, 斡運胸, 或捘或散, 坐臥可行, 有動有靜百日成央。 關(guān)格, 即內(nèi)經(jīng)三焦約病也。約者不行之謂, 謂三焦之氣不得通行也。惟三焦之氣不行故上而吐逆曰恪, 下而不得大小便曰關(guān)。 其所以然者, 由寒氣遏絕胸中, 水漿不得入, 格因以成, 熱氣閉結(jié)丹田, 二便不得出關(guān), 因以成也。若但為寒遏而吐逆, 病止曰格, 以下不為熱秘也。 但為熱秘而無便, 病止曰關(guān), 以上不為寒遏也。若寒既在上, 熱又在下, 病則曰關(guān)恪, 以上下俱病也。此癥危急, 法難緩治, 宜先投辛香通竅下降之藥以治其上(宜沉香、 丁香、藿香、蘇合香、蔻仁、蘇子、冰片、生姜、陳皮, )次用苦寒利氣下泄之藥以通二便(宜大黃、黃柏、知母、牛膝、木通、滑石、車前子。 )說癥既危急, 縱有里虛, 亦須通后再補也。而潔古、云岐、士材輩, 則又單以不得小便為關(guān)。夫不得小便且為關(guān), 大小便俱不得, 非關(guān)病之尤甚者乎(宜調(diào)中益氣湯加檳榔以升降之。)宜丹溪兢兢于此, 而以為此癥多死也。然而古人竟用蕩滌下行之法, 誠為盡善(宜芒硝湯、大承氣湯。 )其或元氣素虛, 當于補益中以升降之(宜調(diào)中益氣加檳榔。)其有痰涎壅塞者, 又當于滲利中開散之(宜枳縮二陳湯。)此皆當細察而酌治之者也。
《內(nèi)經(jīng)》曰: 人迎脈大于氣口四倍, 名曰恪。氣口脈大于人迎四倍, 名曰關(guān)。又曰: 關(guān)格宜吐瀉。
《靈樞》曰: 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 陽脈不和, 則氣留之而陽脈盛矣。邪在五臟, 則陰脈不和, 陰脈不和, 則血留之而陰脈盛矣。陰氣太盛, 則陽氣不得相營, 故曰格。陽氣太盛, 則陰氣不得相營, 故曰關(guān)。陰陽俱盛, 不得相營, 故曰關(guān)格。關(guān)格者, 不得盡其命而死矣。
香砂寬中丸 | [初起] | 木香 白術(shù) 香附 陳皮 蔻仁 砂仁 青皮 檳榔 茯苓 半夏 厚樸 甘草 加姜 煉蜜丸。 |
補氣運脾丸 | [脾虛] |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橘紅 黃耆 砂仁 半夏 甘草 姜棗 |
滋血潤腸丸 | [血活] | 當歸 白芍 生地 紅花 桃仁 枳殼 大黃 沖韭汁。 |
四生丸 | [火逆] | 大黃 黑丑 皂角各一兩 芒硝五錢 每服二三十丸 |
來復(fù)丹 | [痰飲] | 硝石、硫黃各一兩, 為末, 同入磁器內(nèi)微火炒, 柳條攪, 火盛恐傷藥力。再研極細, 名曰二氣末。再用水飛元精石一兩, 五靈脂去砂,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各二兩, 醋糊丸, 豌豆大, 每三十丸空心米飲下。此又名養(yǎng)正丹, 又名黑錫丹, 又名二和丹。 |
大半夏湯 | [痰滯] | 半夏 人參 白蜜 |
開關(guān)利膈丸 | [栗糞] | 人參 大黃 當歸 枳殼 木香 檳榔 |
吳萸湯 | [閉藏] | 吳萸 陳皮 人參 草蔻 升麻 黃耆 姜黃 姜蠶 當歸 澤瀉 甘草 木香 青皮 半夏 麥芽 |
四君子湯 | [陰盛] | 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炙草 |
利膈丸 | [又] | 木香 檳榔各七錢半 大黃 厚樸各二兩 人參 當歸 藿香 甘草 枳實各一兩 水丸。 |
理中湯 | [反胃] |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 生姜 |
異央散 | [火熱] | 人參 茯苓 白 甘草 陳皮 |
滌痰丸 | [痰壅] | 南星 半夏 枳殼 橘紅 菖蒲 人參 茯苓 竹茹 甘草 |
代抵當湯 | [瘀血] | |
牽牛丸 | [蟲聚] | 牽牛 大黃 檳榔 雄黃 |
八味丸 | [火衰] | 熟地 山藥 山萸 丹皮 茯苓 澤瀉 附子 肉桂 |
豬脂丸 | [血耗] | 杏仁 松仁 白蜜 橘餅各四兩 豬油熬凈一杯,同搗,時時食之。 |
小青龍丸 | [開關(guān)] | |
人參利膈丸 | [總治] | 木香 檳榔各七錢 人參 當歸 藿香 甘草 枳實各一兩 大黃 厚樸各二兩 砂仁五錢 |
清熱二陳湯 | [翻胃] | 半夏 陳皮 赤苓 甘草 人參 白術(shù) 砂仁 竹茹 山梔 麥冬各一錢 姜三片 棗二枚 烏梅一個 |
和中桔梗湯 | [又] | 半夏曲二錢 桔梗 白術(shù)各錢半 陳皮 厚樸 枳實 赤苓各一錢 姜三片 水煎, 取清調(diào)木香、檳榔末各一錢, 空心服。三服后吐漸止。 又除木香、檳榔末, 再加白芍二錢, 黃耆錢半煎服。 |
三一承氣湯 | [泄利] |
泄瀉, 脾病也。脾受濕不能滲泄, 致傷闌門元氣, 不能分別水谷, 并入大腸而成瀉, 故口渴, 腸鳴, 腹痛, 小便赤澀, 大便反快, 是泄固由于濕矣。 然經(jīng)曰: 春傷于風, 夏生飧泄, 泄不有由于風者乎。又曰: 暴注下迫, 皆屬于熱, 泄不有由于熱者乎。又曰: 諸病水液, 澄澈清冷, 皆屬于寒。泄不有由于寒者乎。 又曰: 清氣在下, 則生飧泄, 泄不有由于虛陷者乎。惟曰, 濕盛則飧泄, 乃獨由于濕耳, 不知風寒熱虛, 雖皆能為病, 茍脾強無濕, 四者均不得而干之, 何自成泄。是泄雖有風寒熱虛之不同, 要末有不原于濕者也。故為列論之: 其濕兼風者, 飧泄也, 肝受風邪, 煽而賊土, 至夏濕氣蒸郁, 故脈弦腹鳴, 下利清谷(宜平胃散加羌、獨、升、柴; )其濕兼熱者, 下腸垢也, 腸胃有熱, 傳化失常, 而火性急速, 熏動濕邪, 故脈數(shù)溲赤澀, 所下皆稠粘垢穢(宜六一散, 或胃苓加黃連; )其濕兼寒者, 鴨溏也, 濕為水氣, 又感寒邪, 則寒水之氣合從而化, 故脈沉遲, 溲清白, 所下澄澈清冷, 如鴨屎(宜附子理中湯加肉果, 或以二術(shù)、陳皮、 干姜、吳萸、砂仁、紫蘇主之, 挾風者亦可參用, )但寒泄必早暮服藥, 說早服暖藥, 至暮藥力已盡, 無以敵一宿陰氣, 故不效, 故夜必再服; 其濕兼虛者, 虛泄也, 人之清氣本上升, 虛則陷下, 又為濕所侵遏, 濕勝氣脫, 故脈細而濡, 困倦少力, 遇飲食即瀉住院醫(yī)師, 或腹不痛, 所下不禁, 多完谷不化(宜四君子湯加升柴, 升陽除濕湯; )惟濡泄一癥, 又名洞泄, 乃為濕自甚, 即脾虛泄也。由土虛不能制濕, 腸胃不固, 濕反勝而成病, 故脈遲而緩, 小便不利, 身重, 腹不痛, 腸鳴漉漉, 所下多水(宜四芩湯加二、胃苓湯加草蔻。)士材云: 水液去多, 甚而轉(zhuǎn)筋, 血傷筋急也, 據(jù)此又濡泄之變癥(宜升陽除濕湯。)以上, 《內(nèi)經(jīng)》所言諸泄, 可得而審者也。
《難經(jīng)》又有五泄, 實與《內(nèi)經(jīng)》之癥約略相似, 說曰胃泄者, 飲食不化色黃, 即風乘濕也(宜胃風湯; )曰脾泄者, 腹脹滿, 肢體重著, 中脘有妨, 面色萎黃, 泄注, 食即嘔逆, 即暑乘濕也(宜香茹湯對桂苓甘露飲, 大加生姜治之; )曰大腸泄者, 食已窘迫, 大便色白, 腸鳴切痛, 即燥乘濕也(宜五苓散; )曰小腸泄者, 溲而使膿血, 小腹痛, 即火乘濕也(宜大承氣湯下之, 再以黃連解毒湯加歸、芍治之, 次以芍藥柏皮丸止之; )曰大瘕泄者, 里急后重, 數(shù)至圊而不能便, 莖中痛, 即寒濕而變?yōu)闊嵝挂?宜八正散加木香、檳榔通之, 次以天水散頓服之。)是《難經(jīng)》所言, 雖定屬六氣, 而其以濕為主, 不與《內(nèi)經(jīng)》相合乎。此外又有風泄, 惡風自汗, 或帶清血, 由春傷風, 夏感濕, 故其瀉暴(宜胃風湯, )或瀉而風邪內(nèi)縮, 必汗之(宜桂枝麻黃湯。)又有食泄, 脈弦緊, 腹痛則泄, 泄后痛減(宜治中湯酌加木香、砂仁、枳殼、白術(shù)、山楂、麥芽、谷芽、 陳皮等味, 仍燒所傷之物服。)又有痰泄, 脈滑類弦, 溲少而赤, 肺悶食減, 久而神瘁, 此積濕成痰, 留于肺中, 故大腸不固也(宜二陳加浮石、青黛、黃芩、 神曲、姜汁、竹瀝等味, 或用吳萸湯溫服碗部, 探吐痰涎, 泄自兩日內(nèi)愈。 )又有水泄, 腸鳴如雷, 一泄如注, 皆是水(宜石膏、補骨脂、干姜、草烏等, 或車前子湯。)又有火泄, 即熱泄, 脈數(shù)實, 腹痛腸鳴, 口干喜冷煩渴, 小便赤澀, 后重如滯, 瀉水, 痛一陣, 瀉一陣, 瀉后尚覺澀滯, 仲景謂之熱自利是也(宜黃芩芍藥湯。)又有暑泄, 因受暑邪, 煩渴, 尿赤, 自汗面垢, 暴瀉如水(宜茹苓湯、桂苓甘露飲, 或以生姜炒黃連為君, 葛根、升麻佐之; )若暑邪留伏于中, 以致久而成泄, 其病更甚(宜玉龍丸; )若盛暑傷于外, 陰冷傷其中, 則為內(nèi)外受迫(宜連理湯。)又有傷酒泄, 素嗜酒而有積, 或一時酒醉而成病, 其癥骨立, 不能食, 但飲一二杯, 經(jīng)年不愈(宜葛花解酲湯。 )又有滑泄, 其泄不禁, 瀉久不止, 大孔如竹筒, 日夜無度(宜固腸丸, )其或滑由氣虛陷下者(宜補中益氣湯, )或大腸滑泄而小便精出者(宜方全丸, )皆不可忽。又有飧泄, 夕食曰飧, 食之難化者尤重于夕, 故此之飧泄, 專主夕食不化而泄言之, 與前所列諸飧泄不同, 說此癥惟奪其食, 則一日可止, 再以藥滋養(yǎng)元氣(宜八仙糕。)又有腎泄即五更泄, 一名晨泄, 又名瀼泄, 固由于腎虛失守藏之職(宜補骨脂、五味子、山萸、肉桂、茴香、山藥、茯苓等, 每日清晨用大栗十枚煮食, 神效, )而亦有由于食者(宜香砂枳丸, )有由于酒者(宜葛花解酲湯, )有由于寒者(宜理中湯夜飯前服。)又有脾腎泄, 由二經(jīng)并虛, 朝泄暮已, 久而神瘁肉削(宜四神丸。)又有暴泄, 太陽傳太陰, 大腸不能固禁, 卒然而下, 大便如水, 其中有小結(jié)糞硬物, 欲起又下, 欲了不了, 小便多清, 或身冷自汗, 氣難布息, 脈微嘔吐, 此寒也, 急以重藥溫之(宜漿水散。 )又有久泄, 厥陰經(jīng)動, 下利不止, 脈沉遲, 手足厥逆, 涕唾膿血, 此癥不易治, 大法以為風邪縮于內(nèi), 宜汗之是也(宜桂枝麻黃湯。)亦有由真陰虛損, 元氣下陷而成者, 若非滋其本原, 則必胸痞腹脹, 小便淋澀, 多致不救(宜四神丸、 補中益氣湯。)凡泄瀉之病, 止于此矣, 而治法亦靡有遺者。士材九種治泄之法, 亦當參看, 說升提、淡滲、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 皆治泄者所不能外, 惟在酌其輕重緩急以用之耳。總之, 此癥不論新久, 皆太陰受病, 不可離白術(shù)、白芍、甘草, 若四時下利者, 于前三藥外, 春加防風, 夏加黃芩, 秋加厚樸, 冬加附桂。又必詳外癥寒熱, 如手足逆冷, 自汗氣微, 雖暑亦可量投姜桂。 如燥渴煩熱, 悶亂脈實, 雖冬亦可酌用硝黃。此又當權(quán)衡于臨時者也。若老人諸泄, 則又不得拘滲泄分利之法, 以人生五十后, 升氣少, 降氣多, 滲泄分利, 是降而益降, 益其陰而重竭其陰也, 必用升提陽氣之品(宜升麻、柴胡、獨活、防風、甘草, 佐以白術(shù)、附子、補骨脂, )所謂濕寒之生, 以風平之。又曰, 下者舉之是也。 至如飯后即便, 乃脾腎交虛之故耳, 說人惟脾與腎相濟, 所以有水谷之分, 若脾雖強盛能食, 而腎氣不足, 真火不能上行, 為胃腐熟水谷, 故飲食下咽, 不能消化, 留滯大府, 因成飧泄, 治之者惟使脾腎之氣交通(宜神二神丸空心鹽湯送下, )則水谷自然克化, 而此患除。
《靈樞》曰: 病泄脈洪而犬者為逆。
《素問》曰: 泄而脫血脈實者難治。
《正傳》曰: 泄瀉脈緩, 時小結(jié)者生, 浮大數(shù)者死。
《醫(yī)鑒》曰: 泄瀉脈多沉, 傷風則浮, 傷寒則沉細, 傷暑則沉微, 傷濕則沉緩。
《回春》曰: 瀉脈多沉, 沉遲寒促, 沉數(shù)火熱, 沉虛滑脫, 暑濕緩弱, 多在夏月。
經(jīng)曰: 犯賊風虛邪者, 陽受之。食飲不節(jié), 起居不時者, 陰受之。 陽受入六府, 陰受入五臟。入府則身熱, 不時臥, 上為喁吁; 入臟則填滿閉塞, 下為飧泄, 久為腸澼。又曰: 大風人中, 則為腸風飧泄。又曰: 倉廩不藏者, 是門戶不要也。忡景曰: 大腸有寒, 則多鶩溏, 有熱則便腸垢。
《入門》曰: 腸垢, 言濕熱滯于腸中, 故亦曰滯下。又曰: 凡泄皆兼濕, 初宜分利中焦, 滲利下焦, 久則升舉, 必滑脫不禁, 然后用澀藥止之。又曰: 治泄補虛, 不可純用甘溫, 甘則生濕, 清熱亦不可用太苦, 苦則傷脾, 惟淡滲利竅為妙。濟生曰: 治瀉之法, 先當分利水谷, 車前子煎湯調(diào)五苓散, 次則理正中焦, 理中湯、治中湯治之, 二湯不效, 然后方可斷下, 用固腸丸、石脂余糧丸。
《正傳》曰: 治瀉諸藥, 多作丸子服之。
《原病》曰: 泄癥, 凡谷肉消化, 不論色及他癥, 便斷為熱。 夫寒泄而谷肉消化者, 末之有也; 或火性急速, 傳化失常, 完谷不化, 而為飧泄者, 間亦有之。仲景謂邪熱不殺谷, 然熱得濕, 則為飧泄也。
《醫(yī)鑒》曰: 暴瀉非陽, 久瀉非陰, 通治用三白湯及燥濕湯、辰砂益元散。
東垣曰: 暑月淋雨, 人多泄瀉, 乃濕多成五泄也。經(jīng)云: 在下者引而竭之。又曰: 治濕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 法當以淡滲之劑利之。然客邪寒濕之生, 自外入里而甚暴, 若用利小便藥, 則是降之又降, 復(fù)益其陰而重竭其陽也, 滋以升陽之藥, 是為宜耳, 羌活、獨活、升麻各一錢半, 防風、炙甘草各一錢, 煎服, 即愈也。
丹溪曰: 泄瀉之癥, 水谷或化或不化, 并無努責, 惟覺困倦, 若痢不然, 或膿或血, 或膿血相雜, 或腸垢, 或無糟粕, 或糟粕相雜, 雖有痛不痛之殊, 而皆里急后重, 逼迫懔懔, 赤白交下為異。
《集咯》曰: 太陰受濕而為水泄, 虛滑身重微滿, 不知谷味, 久則傳變而為膿為血, 是脾傳腎, 謂之賊邪, 故難愈。若先痢后泄, 是腎傳脾, 謂之微邪, 故易愈。
《靈樞》曰: 腹鳴而滿, 四肢清而泄, 脈大, 是逆也, 不過十五日死。又曰: 腹大而脹。四末清, 脫形泄甚。是逆也, 不及一時死。
《脈經(jīng)》曰: 飧泄脈大, 手足冷, 難已; 脈小, 手足溫, 易已。
《靈樞》曰: 腸中寒, 則腸鳴飧泄, 熱則出黃如靡。東垣曰: 瀉白為寒, 青黃紅赤色皆熱也, 或以青為寒者誤也。 傷寒少陰病了利純青水者熱在里也, 利色紅者為熱, 心火之色或赤者熱之甚也, 色黑火熱亢極, 反兼水化也。
《入門》曰: 濕多成五泄, 如水傾下也。
平胃散 | [風泄] | 蒼 厚樸 陳皮 甘草 |
六一散 | [m.zxtf.net.cn熱泄] | 滑石 甘草 |
胃苓湯 | [又] | 蒼術(shù) 厚樸 陳皮 甘草 白術(shù) 茯苓 豬苓 澤瀉 肉桂 |
附子理中湯 | [寒泄] | 附子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 干姜 |
閃君子湯 | [虛泄] | 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炙甘草 |
四苓湯 | [濡泄] | 茯苓 白術(shù) 豬苓 澤瀉 |
升陰除濕湯 | [又] | 蒼術(shù) 柴胡 防風 羌活 神曲 陳皮 豬苓 澤瀉 麥芽 升麻 炙甘草 |
胃風湯 | [胄泄] | 人參 白 茯苓 當歸 白芍 肉桂 |
香茹湯 | [脾泄] | 香茹 厚樸 黃連 扁豆子 |
桂苓甘露飲 | [暑泄] | 滑石二兩 赤苓 澤瀉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一兩 白術(shù) 肉桂 豬苓各五錢 每末一錢加蜜湯下。 |
漿水散 | [暴泄] | 半夏二兩 炮姜 肉桂 附子 炙甘草各五錢 良姜二錢半 每末五錢, 煎服。 |
大承氣湯 | [小腸泄] | 大黃 芒硝 厚樸 枳實 去芒硝, 即小承氣湯。 |
黃連解毒湯 | [又] | 黃連 黃柏 黃芩 山梔 |
芍藥柏皮丸 | [又] | 黃連 黃柏 當歸 白芍 |
八正散 | [大瘕泄] | 瞿麥 扁畜 木通 山梔 車前子 大黃 滑石 甘草 燈心 |
治中湯 | [食泄] |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 生姜 青皮 陳皮 |
二陳湯 | [痰泄] | 茯苓 甘草 半夏 陳皮 |
吳茱萸湯 | [又] | 吳萸 生姜 人參 大棗 |
車前子湯 | [水泄] | 厚樸 澤瀉 車前子 |
黃芩芍藥湯 | [火泄] | 黃芩 芍藥 甘草 |
玉龍丸 | [暑泄] | 硫黃 硝石 滑石 明礬 |
連理湯 | [又] |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 干姜 黃連 茯苓 |
茹苓湯 | [又] | 澤瀉二錢二分 豬苓 赤苓 白術(shù) 扁豆子 姜 黃連 香茹 厚樸各一錢 甘草三分 |
八仙糕 | [飧泄] | 枳實 白術(shù) 山藥各四兩 楂肉三兩 茯苓 陳皮 蓮肉各二兩 人參一兩 粳米五升 糯米一升半共為末, 蜜三斤各蒸作糕, 焙干。 |
萬全丸 | [滑泄] | 赤石臘 炮姜各一兩 胡椒五錢 醋糊丸, 空心, 米飲下五七丸。 |
補中益氣湯 | [久泄] | |
葛花解酲湯 | [酒泄] | 葛花 青皮 木香 橘紅 人參 茯苓 豬苓 神曲 澤瀉 白術(shù) 干姜 |
香砂枳丸 | [腎泄] | 木香 砂仁 枳殼 白術(shù) |
四神丸 | [脾腎泄] | 肉果 補骨脂 吳萸 五味子 |
石脂余糧丸 | [斷下] | |
固腸丸 | [滑泄] | 龍骨 附子 訶子 活礬 丁香 石脂 良姜 蔻仁 砂仁 木香 糊丸。 |
三白湯 | [通治] | 白術(shù) 白芍 茯苓 炙草 此為治瀉要藥。 |
燥濕湯 | [又] | 白術(shù) 白芍 茯苓 陳皮 炙草 此即三白湯加陳皮一味也。 |
二神丸 | [飯后便] | 補骨脂四兩 肉豆蔻生二兩 共為禾, 肥棗四十九個, 生姜四兩切片, 同棗煮, 去姜, 棗肉丸, 空心鹽湯下三五十丸。 一方肉蔻煨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