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寒熱八十八方證
    

中醫(yī)學子:寒熱八十八方證

1    風寒束表型惡寒
    [病因] 風寒之邪外束,衛(wèi)陽郁閉所致。
    [癥狀] 惡寒,微發(fā)熱,無汗,頭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 辛溫解表,疏風散寒。
    [主方] 麻黃湯加味。


2    寒中少陰型惡寒
    [病因] 素體心腎陽虛、寒邪乘虛直中少陰。
    [癥狀] 惡寒無熱,體倦肢冷,精神萎靡不振,嘔吐,下利清谷,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微。
    [治法] 溫陽散寒。
    [主方] 四逆湯


3    陽虛陰盛型惡寒
    [病因] 勞倦內傷,或久病陽氣衰弱,陽不制陰,于是陰寒內生而惡寒。
    [癥狀] 惡寒,四肢冰冷,倦怠無力,少氣懶言,口淡不渴,大便溏瀉,小溲清長,面色白,舌淡,脈沉遲無力。
    [治法] 溫陽祛寒。
    [主方] ①腎陽虛,用右歸飲。②脾陽虛,用附子理中湯。③心陽虛,用     桂枝甘草湯。


4    陽盛格陰型惡寒
    [病因] 邪熱深伏于里,陽氣郁閉于內,不能透達于外。
    [癥狀] 惡寒肢冷,煩渴喜冷飲,胸中煩熱,腹部捫之灼熱,咽干口臭,大便秘結,小溲短黃,舌紅苔黃,脈伏。
    [治法] 清瀉里熱。
    [主方] 白虎湯或承氣湯。


5    痰飲內停型惡寒
    [病因] 痰飲停滯體內,陽氣不得宣通。
    [癥狀] 惡寒,肢體沉重,胸腹?jié)M悶,飲食不香,口渴不欲飲,苔膩,脈滑。
    [治法] 通陽化飲。
    [主方] 苓桂術甘湯加味。


6    臍周惡寒
    [病因] 系由水飲內停,寒凝小腸,脾腎陽虛,陽不衛(wèi)外所致。
    [癥狀] 臍周惡寒,如有冷風所吹之狀。雖在暑月,夜晚與午夜就寢,腹部仍需用棉被覆蓋。伴有腹     痛隱隱,腸鳴轆轆,大便溏薄,飲食不香,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腰膝沉重,兩足微腫,口干不     欲飲,舌淡,苔白滑,脈沉細而弦。
    [治法] 分利內飲,溫陽散寒。
    [主方] 回陽救急湯加減。


    名家經驗學說
    李用粹
    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夜寒者,陰氣旺于陽分。晝寒者,陰氣上溢陽中。                重陰者,晝夜俱寒。陽虛則外寒,陰盛則內寒。他如風寒暑濕痰火郁瘀瘡,一切邪氣怫郁于表     ,表中之陽氣不能發(fā)越,皆令惡寒。惡寒者,雖居密室?guī)畮恐校突鸾鼰嶂,仍覺憎寒拘急,甚則毫毛畢直,鼓頜戰(zhàn)傈,非若惡風之候,見風則凜凜畏怯,無風則坦然自適也。惡寒有陽虛、勞倦、肺火、痰飲、傷酒、傷食、瘡毒、郁火及產后等類型(略)。內外惡寒辨:外感惡寒,雖近烈火不除,內傷惡寒,稍就溫暖即止。衛(wèi)不和而惡寒者,調中益氣湯。脾胃弱,補中益氣湯。陽虛,四君子湯加黃芪、炮、肉桂、附子。     表虛,黃芪建中湯。濁痰滯膈,先用姜茶探吐,后用通圣散加減。肺火,甘橘湯加酒芩、天麥冬、山梔仁。惡寒久不已,服諸藥不效者,亦宜解郁。大抵惡寒之癥,種種不同。然世人以背惡寒屬太陽經。此經氣郁而不行,或濁痰阻滯經絡,藥中必加羌活以散太陽之邪。


7   半身惡寒
    [病因] 汗出偏沮,令人偏枯。
    [癥狀] 半身惡寒或惡風,易出汗,溫度比健側半身為低。
    [治法] 補氣活血通絡。
    [主方] 補陽還五湯加味。


    名家經驗學說
    秦伯未
    半側寒冷,較為少見。患者白頭至足,左半或右半身不溫,汗出時亦一側獨無,當風則一側先覺冷氣                入骨,關節(jié)運動自如,酸軟乏力,脈象沉細。用右歸飲加當歸細辛,溫運陽氣,通其血脈。


8    寒 戰(zhàn)
    內療辨治
    寒邪外束型寒戰(zhàn)
    [病因] 外寒襲表,邪郁經絡,腠理閉塞,衛(wèi)氣郁結。
    [癥狀] 惡寒戰(zhàn)栗,高熱無汗,頭身疼痛,舌苔薄白,脈弦緊。
    [治法] 辛溫解表。
    [主方] 麻黃湯加味。


9    陽虛寒盛型寒戰(zhàn)
    [病因] 陽氣虛弱,或寒邪傷陽,陰寒內盛。
    [癥狀] 畏寒戰(zhàn)栗,四肢厥冷,得暖則緩,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溲清長,舌質淡,脈沉微。
    [治法] 溫陽祛寒。
    [主方] 四逆湯加味。


10   戰(zhàn)汗透出型寒戰(zhàn)
    [病因] 外感熱病,邪正劇烈交爭。
    [癥狀] 在外感熱病過程中,突然惡寒,甚者肢冷,脈伏,繼則全身透出大汗,汗后熱退身涼。
    [治法] 益氣回陽。
    [主方] 參附湯。


11    外寒風熱型寒戰(zhàn)
    [病因] 先有內熱,繼感外寒,致寒邪外束,熱邪內郁。
    [癥狀] 惡寒戰(zhàn)栗,四肢厥冷,頭身疼痛,發(fā)熱,口渴,煩躁不安,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     ,脈浮緊而數(shù)。
    [治法] 解毒清里。
    [主方] 防風通圣湯。


    名家經驗學說
    秦伯未
    惡寒時戰(zhàn)栗,簡稱“寒戰(zhàn)”,常見于“瘧疾”等病。
    傷寒和溫病過程中,有突然寒戰(zhàn),神情極疲,汗出后逐漸平靜好轉,稱為“戰(zhàn)汗”。這是患者正氣雖     然虛弱,在遇到有恢復的機會,正氣奮起,便與邪氣交爭的現(xiàn)象,正氣勝則汗出而邪解。所以戰(zhàn)                后得汗則生,汗不得出則死,實為重要關頭。如無虛脫現(xiàn)象,可聽其自然,不必慌張,必要時脈                湯加減,以扶助元氣。
    “振寒”與寒戰(zhàn)相似,同樣是發(fā)抖,其區(qū)別是:從內發(fā)出者為寒戰(zhàn),僅是形體聳動者為振寒。振寒多     由陽虛不能衛(wèi)外,常伴腹痛泄瀉,四肢沉重,小便不利等證,病在少陰,治宜扶陽,用真武湯。


12    長期早晚寒戰(zhàn)
    [病因] 營衛(wèi)俱虛,太陽與太陰失開之職。
    [癥狀] 早晚感惡寒,發(fā)寒戰(zhàn),全身如雞皮,約1小時后,四肢冰涼,面色白,舌質淡嫩,脈象虛細。
    [治法] 溫中補虛,調和營衛(wèi)。
    [主方] 小建中湯《傷寒論》


13    夜半寒戰(zhàn)
    [病因] 由于厥陰經氣不充,無力使經氣順交太陰,血傷及氣,陰傷及陽,陽虛則寒,故厥冷而戰(zhàn)栗。
    [癥狀] 每晚12時發(fā)冷抖顫,四肢冰冷,近晨則大汗出,直至黎明,汗止栗定。伴有氣短心悸,食后                腹脹,少腹冷痛,面色暗晦,舌淡紫,苔薄白,脈沉弦細。
    [治法] 益氣助陽,斂汗固表,順接陰陽。
    [主方] 再造,牡蠣蠣散類


14    但熱不寒
    內療辨治
    邪熱蘊肺型但熱不寒
    [病因] 風熱之邪上受,或外感寒邪,郁而化熱,邪熱犯肺,熱灼肺津成痰,痰熱壅阻,肺火清肅。
    [癥狀] 發(fā)熱而不惡寒,咳嗽胸痛,咯痰厚稠,黃腥,鼻扇氣粗,咽痛口渴,舌紅,苔黃燥或黃膩,                脈滑數(shù)。
    [治法] 清肺泄熱,化痰止嗽。
    [主方] 麻杏石甘湯加味。


15    熱熾陽明型但熱不寒
    [病因] 邪熱侵入陽明經。
    [癥狀] 不惡寒,反發(fā)熱,壯熱,面赤,大汗出,大煩渴,小溲黃少,舌紅苔黃,脈洪大。
    [治法] 清泄氣分邪熱。
    [主方] 白虎湯。


16   熱結腸道型但熱不寒
    [病因] 邪熱侵人于陽明腑。
    [癥狀] 壯熱不惡寒,日晡為甚,腹?jié)M硬痛,按之堅實,大便不通或熱結旁流。甚則神昏譫語,煩躁                不安,舌苔黃燥或焦黑,脈沉實有力。
    [治法] 泄熱通腑,攻下燥結。
    [主方] 三一承氣湯。


17    濕熱郁蒸型但熱不寒
    [病因] 夏秋之交以及陰雨潮濕季節(jié),濕熱相兼為患。
    [癥狀] 身熱起伏而不惡寒,午后轉甚,汗出不暢,渴不引飲,胸悶脘痞,身重,納呆,舌苔黃膩,                脈弦滑數(shù)。
    [治法] 宣氣化濕,清熱達邪。
    [主方] 三仁湯。

18    暑熱傷氣型但熱不寒
    [病因] 夏月傷暑,汗出過多,傷津耗氣,或露宿食涼,暑邪乘虛侵入體內。
    [癥狀] 發(fā)熱不惡寒,頭痛面赤,氣粗,胸悶煩躁,口渴引飲,汗出過多,舌質紅,苔黃燥,脈洪數(shù)。
    [治法] 清暑泄熱,益氣生津。
    [主方] 王氏清暑益氣湯


19    上熱下寒
    ①是寒熱錯雜表現(xiàn)之一,系指患者同一時期,上部表現(xiàn)為熱證,下部表現(xiàn)為寒證的證候。其在病因病                理上,是寒熱錯雜,陽盛于上,陰盛于下所致。
    ②是指,腎陽虛,陰寒盛于下,火不歸元,而虛陽上越,此屬下真寒,上假熱之象。
    內療辨治
    虛寒型上熱下寒
    [病因] 下元虛寒,陽氣上越。
    [癥狀] 面色微紅似酣,足脛寒冷,全身形寒怕冷,大便溏瀉,脈沉細。
    [治法] 通陽救逆。
    [主方] 白通湯。


20    虛火型上熱下寒
    [病因] 腎陰虧損,致虛火上炎。
    [癥狀] 頭熱足冷,咽干,眼目紅赤,胸中煩熱,脈細數(shù)。
    [治法] 滋陰降火。
    [主方] 六味地黃丸加味。
    名家經驗學說
    秦伯未
    足脛寒冷,面反微紅似酣,兼見形寒,脈象沉細,或伴大便泄瀉,系下元虛寒,陽氣上越,稱做“戴                陽”,為虛脫證候之一。急用白通湯回陽,可加豬膽汁或黃連少許反佐,以防寒熱格拒。服藥后                頭汗出,     脈忽浮大者難治。
    腎陰虧而虛火上炎,也能呈現(xiàn)足冷頭熱,但多兼見咽干、目紅,當用引火歸元法,治宜七味地黃丸。                胸中煩熱者,加黃連少許以反佐。


21    半身發(fā)熱
    [病因] 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暗耗肝陰,兩側為行氣之處,肝陽化風,故半側發(fā)熱。
    [癥狀] 半身發(fā)熱,白頭至足似火燎之狀。伴有頭目眩暈,神疲心煩,半身發(fā)熱以午后為甚。情志不                舒暢則頻頻發(fā)作。面色紅潤,脈弦細數(shù)。
    [治法] 熄風泄熱。
    [主方] 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


22   下半身發(fā)熱
    [病因] 陰血虧虛,陽無所附。
    [癥狀] 下半身灼熱如焚,尤以陰部為甚,頭暈、自汗、咽干口燥、尿赤、手足心熱、舌質偏淡、苔     薄黃而潤,脈弦無力。
    [治法] 滋陰退熱。
    [主方] 秦艽鱉甲


23    上午發(fā)熱
    [病因] 由于肝胃陽盛熱極所致。
    [癥狀] 上午躁擾不寧,過午卻較為安靜,并能睡眠。上午體溫40℃以上,午后下降為38℃左右,汗出身熱,口渴能飲,舌赤苔黃,脈數(shù)。
    [治法] 清熱生津。
    [主方] 白虎湯加味。


24    下午高熱
    [病因] 少陽樞機不利,瘀血內阻不行,加上太陽之表陽虛,少陰之里陰虧損所致。
    [癥狀] 每日午后3時許發(fā)病,先覺背寒,接著發(fā)冷發(fā)熱,手足心熱,惡心,胸痛,四肢末端發(fā)涼,數(shù)     小時后自行消退,飲食不香,舌淡略暗,脈沉數(shù)弦。
    [治法] 和解少陽,活血化瘀。
    [主方] 小柴胡,當歸承氣湯


25  夜半發(fā)熱
    [病因] 由于陰液虧耗,虛熱內生所致。
    [癥狀] 日間體溫正常。每到夜間自覺骨蒸潮熱,尤以手足心熱甚,睡則汗出,竟至不能安睡。頭目     眩暈,氣短心悸,口燥咽干,渴不欲飲,饑不欲食,舌紅苔薄,脈細數(shù)。
    [治法] 補腎健脾。
    [主方] 資生湯


26    惡寒發(fā)熱
    惡寒發(fā)熱為外感表證的主證之一。
    內療辨治
    風寒侵表型惡寒發(fā)熱
    [病因] 風寒侵入太陽經,腠理閉塞,衛(wèi)陽被遏。
    [癥狀] 惡露發(fā)熱,惡寒重,發(fā)熱輕,頭身疼痛,無汗,鼻塞流涕,咳嗽聲重,舌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 辛溫發(fā)汗。
    [主方] 荊防敗毒散。


27   風熱犯肺型惡寒發(fā)熱
    [病因] 外感風熱,表衛(wèi)不和,肺失宣降。
    [癥狀] 發(fā)熱惡寒,發(fā)熱重,惡寒輕,微汗出,頭痛咽紅,口干咳嗽,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
    [治法] 辛涼解表。
    [主方] 銀翹散。


28   風濕客表型惡寒發(fā)熱
    [病因] 風濕侵襲肌腠,阻遏清陽。
    [癥狀] 惡寒發(fā)熱,身體困重,頭脹如裹,關節(jié)疼痛,舌苔白膩,脈濡數(shù)。
    [治法] 疏風祛濕。
    [主方] 羌活勝濕湯


29   暑濕交阻型惡寒發(fā)熱
    [病因] 夏月傷暑,暑多挾濕,暑濕交阻,氣機不暢。
    [癥狀] 惡寒發(fā)熱,惡寒輕,發(fā)熱重,頭脹胸悶,嘔惡,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
    [治法] 祛暑清熱。
    [主方] 新加香薷飲。


30   寒熱往來
    指忽寒忽熱,惡寒與發(fā)熱交替出現(xiàn),一天可發(fā)作數(shù)次。
    內療辨治
    邪入少陽型寒熱往來
    [病因] 傷寒太陽病不解,邪傳少陽,邪正相爭,邪勝則惡寒,正勝則發(fā)熱。
    [癥狀] 寒熱往來,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舌邊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治法] 和解少陽。
    [主方] 小柴胡湯


31   肝郁氣滯型寒熱往來
    [病因] 肝郁氣結,郁久化火。
    [癥狀] 寒熱往來,似瘧非瘧。伴有嘔吐吞酸,嘈雜,胸脅痛,小腹脹,頭暈目眩,舌淡苔薄,脈弦。
    [治法] 疏肝解郁。
    [主方] 逍遙散


32    感染瘧邪型寒熱往來
    [病因] 外傷風寒暑濕,兼染瘧邪。
    [癥狀] 寒熱往來,隔日或3日發(fā)1次,發(fā)有定時。發(fā)作時先惡寒,繼則高熱,最后遍身汗出,熱退身     和,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膩,脈弦。
    [治法] 去邪截瘧。
    [主方] 七寶散。


33    濕熱郁阻三焦型寒熱往采
    [病因] 濕溫病邪,熱痰留戀三焦,三焦氣化失司。
    [癥狀] 寒熱起伏,汗出不爽,頭痛煩躁,胸悶腹脹,惡心嘔吐,口干飲少,小溲短黃,舌邊紅、苔     厚膩,或白如積粉,脈濡。
    [治法] 分消走泄,宣展氣機。
    [主方] 黃連溫膽湯


    名家經驗學說
    秦伯未
    一陣寒一陣熱,一天一次或一天有數(shù)次發(fā)作,稱為“寒熱往來”。這種發(fā)熱,有時能夠退清,有肘不能退清。凡是從外感傳變而來的,都為少陽經證,常伴有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脹滿、脈象弦數(shù)等證,用小柴胡湯和解,不可發(fā)汗、吐、下。
    婦人月經不調,經前常有忽寒忽然,頭脹,胸脅脹悶等現(xiàn)象,系肝氣或肝火郁結所致,可用調經湯(即小柴胡湯合四物湯)。也有婦女月經適來或月經剛凈,外感風寒發(fā)熱,或在發(fā)熱期內月經來潮,邪熱乘虛襲人子宮,瘀熱互結,亦使寒熱往來,《金匱要略)稱為“熱入血室”,同樣可用小柴胡湯泄熱。但已經熱人血室,應佐清營祛瘀,可在方內酌加丹參、赤芍澤蘭、焦山梔,熱甚的并宜去人參加入生地。
    “瘧疾”的主證,也是寒熱反復發(fā)作,有一天一次,有兩天一次,也有三天一次的,但與寒熱往來的病情大不相同(以下略)。
    濕熱痰濁郁于中焦,出現(xiàn)寒熱如瘧,汗出不清,胸悶嘔惡,口干飲少,小便黃赤,大便或秘或溏而臭,用達原飲治之。


34    低 熱
    (含功能性低熱、慢性感染性疾病、內分泌疾病、肺結核、腫瘤、血液病、結締組織疾病,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發(fā)熱)
    內傷發(fā)熱是指以臟腑內傷為病因,導致臟腑氣血虛損或陰陽失調引起的發(fā)熱以低熱(在37.5℃~38℃,持續(xù)時間長達2周以上,數(shù)月乃至數(shù)年)為主的病證。現(xiàn)多稱“低熱”。
    內療辨治
    氣郁化火型低熱
    [病因] 多由情志所傷,則肝氣郁滯不得疏泄、郁久化熱、甚則肝陽上亢,火隨氣竄所致。
    [癥狀] 以低熱或午后潮熱,熱勢與精神情緒波動而起伏,精神抑郁、胸脅脹痛,煩躁易怒為證候特點。伴有口苦而于,夢多,婦女則經前乳脹,或有月經錯前,舌質暗苔黃,脈弦數(shù),左關脈尤顯。
    [治法] 疏肝解郁,清肝瀉熱。
    [主方] 丹梔逍遙散加減。


35    瘀血氣滯型低熱
    [病因] 多由氣滯、氣虛、陽虛、寒邪侵襲,傷津耗液;或受外傷閃挫等,以致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瘀血阻遏營衛(wèi),遂生低熱。
    [癥狀] 以午后或夜間發(fā)熱、口干咽燥,渴不多飲,肌膚甲錯,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為證候特點。伴有肢體疼痛或有腫塊,面色晦暗,眼周青黑,口唇青紫。女子月經閉止,或產后惡露不暢,少腹疼痛,脈細澀。
    [治法] 活血化瘀,調和營衛(wèi)。
    [主方] 血府逐瘀湯加減。


36   脾胃濕熱型低熱
    [病因] 多由勞倦內傷,飲食不節(jié),饑飽失時,損傷脾胃,運化失司,濕自內生。若濕邪郁久化熱,或感受濕熱,或平素濕熱內盛,蘊結不解,熏蒸肌膚,則發(fā)低熱。
    [癥狀] 以低熱或午后甚或日晡甚,胸悶身重頭如裹,飲食不香為證候特點。伴有渴不欲飲,惡心嘔吐,大便溏薄,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shù)。
    [治法] 清熱利濕。
    [主方] 三仁湯加減。


37    氣虛陽浮型低熱
    [病因] 多由勞倦氣散,加之思慮氣結,或饑餓氣餒等因素,中氣因而衰微不能運行,或滯于中,或陷于下。中氣不足,陰火內生,發(fā)為低熱。
    [癥狀] 以多在早晨低熱有汗,氣短乏力,勞累則病情加劇為證候特點。伴有頭暈懶言,面色萎黃,自汗多,易于感冒,飲食不香,食后腹脹、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弱。
    [治法] 益氣健脾,甘溫除熱。
    [主方] 補中益氣湯加減。


38   血虛氣浮型低熱
    [病因] 由于血是精氣化生而來。如因思慮勞心過度、營血虧虛,或產后造成血虛等,則內無營守,陽氣失于依附而浮越,于是便產生低熱。
    [癥狀] 以低熱,頭暈眼花,稍勞則熱勢即起,心悸不寧,面色少華為證候特點。伴有體倦乏力,失眠多夢,筋惕肉晌,指甲干黃,婦女月經后發(fā)熱,經量少或閉經,唇舌色淡,少苔、脈弱。
    [治法] 益氣養(yǎng)血。
    [主方] 歸脾湯加味。

39   陰虛陽亢型低熱
    [病因] 多由五臟陰液虧損,陰不足則陽無所依附,水不制火,陽氣偏盛,故生虛熱。
    [癥狀] 以午后潮熱,夜熱早涼,骨蒸潮熱,五心煩熱,兩顴潮紅為證候特點。伴有心悸失眠、失眠盜汗、口干咽燥、大便燥結、小溲短少、腰酸遺精、月經錯前、舌質紅而干、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 滋陰清熱。
    [主方] 清骨散加減。


40   脾腎陽虛型低熱
    [病因] 多由氣虛型低熱的病情發(fā)展深入階段,而成為陽虛。陽氣虛則陰寒內盛,火不歸元,逼陽外越,遂成低熱。
    [癥狀] 以自覺肌膚浮熱,多發(fā)于午前,而又形寒怯冷,四肢不溫、少氣懶言、腰酸腿軟為證候特點。伴有頭暈嗜睡、面色白或嫩紅,下肢浮腫,陽痿早泄,飲食不香,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滑,脈沉細。
    [治法] 溫補脾腎。
    [主方] 腎氣丸加味。


41    邪留肺衛(wèi)型低熱
    [病因] 多由外感時邪,高熱退后,余邪未凈,絡熱未清,故高熱轉為低熱。
    [癥狀] 以高熱治療后轉變?yōu)榈蜔,且久不退為證候特點。伴有咽部發(fā)紅,或有微咳,或有淋巴結腫     大,或有扁體略腫大,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治法] 清熱解表。
    [主方] 銀翹散加味。


42    邪踞少陽型低熱
    [病因] 多由外感發(fā)展,邪踞半表半里,少陽樞機不利,邪氣出與陽爭則發(fā)熱,人里與陰爭則惡寒,故而寒熱交替往來在2周以上。
    [癥狀] 以寒熱往來、口苦咽干,胸脅滿悶為證候特點。伴有頭脹、婦女月經不調,經前忽寒忽熱,或在發(fā)熱中月經來潮,舌苔薄黃,脈弦數(shù)。
    [治法] 和解少陽,調整樞機。
    [主方] 小柴胡湯加味。


43    營衛(wèi)不和型低熱
    [病因] 多由腠理不密固,營衛(wèi)失調所致。
    [癥狀] 以低熱有汗,陣覺微寒微熱為證候特點。伴有精神不振,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緩。
    [治法] 調和營衛(wèi)。
    [主方] 桂枝湯加味。

44   肝經濕熱型低熱
    [病因] 多由肝膽疏泄功能失常,濕熱蘊蓄肝膽,熏蒸肌表,故而午后發(fā)熱。
    [癥狀] 以午后低熱、脅痛為證候特點。伴有口苦、大便秘結或溏泄不爽,或有黃疸,舌苔黃膩,脈象弦數(shù)。
    [治法] 疏肝利膽,清泄?jié)駸帷?br >    [主方] 龍膽瀉肝湯加味。


45    食滯郁熱型低熱
    [病因] 多由食滯中焦,郁積生熱,故在午后陽明氣旺之時,發(fā)熱為著。
    [癥狀] 以低熱午后更甚,噯腐吞酸為證候特點。伴有嘔吐或惡心,大便或秘結或溏泄,少年兒童常有兩頰潮紅,腹脹按之硬,舌苔厚膩,脈滑。
    [治法] 清熱化滯。
    [主方] 保和丸加味。


46    痰飲內停型低熱
    [病因] 多由脾失運化,積濕成痰,痰飲內停,阻遏營衛(wèi),故見低熱微惡寒。
    [癥狀] 以低熱微惡寒,夜熱早涼,飲水即嘔為證候特點。伴有胸膈痞悶,惡心喘促,腸中有水鳴聲,舌苔滑膩,脈滑。
    [治法] 溫化痰飲。
    [主方] 苓桂術甘湯合小半夏湯加減。


    名家經驗學說
    蒲輔周
    蒲老認為,內傷低熱有氣虛、血虛之分,以屬氣分者多。用甘溫除熱法,輕則補中益氣湯,重則當歸補血湯合甘麥大棗湯加黨參。低燒偏于血分者,男婦老幼均可用圣愈湯加地骨皮。并認為低燒病人,苦寒藥不宜多用,不僅傷敗脾胃,苦寒太過亦化燥傷陰。內傷發(fā)熱,脾胃已弱,藥量亦宜輕,寧可再劑,勿用重劑,用之欲速不達,反傷中氣。
    姜春華
    姜教授認為,多數(shù)病人因發(fā)熱而導致陰虛,不是由于陰虛而導致發(fā)熱。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長期發(fā)熱以致出現(xiàn)陰虛,假使發(fā)熱的因素得到解決,則陰虛即可好轉。如果不能解決,則補陽亦無效果。這是歷來醫(yī)學上的倒果為因。同樣陰虛發(fā)熱也是如此。


47    潮 熱
    潮熱是指病人定時發(fā)熱,或定時熱甚。如潮汛之至有一定規(guī)律定時。
    內療辨治
    陽明腑實型潮熱
    [病因] 表邪不解,人里化熱,與腸中有形之邪相結,逐成胃實。
    [癥狀] 日晡潮流,手足濺然汗出,腹部硬滿疼痛,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或神昏譫語,煩躁不安,舌苔焦黃,脈沉實。
    [治法] 攻下泄熱。
    [主方] 三一承氣湯。


48    陰虛血虧型潮熱
    [病因] 素體陰虛,或汗、下、吐、致亡血、亡津液之后,陰虧液燥,虛火上炎。
    [癥狀] 午后或夜間潮熱,手足心熱,心煩失眠,心悸盜汗,神悴消瘦,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 滋陰養(yǎng)血清熱。
    [主方] 清骨散。


49    脾胃氣虛型潮熱
    [病因] 勞倦內傷,飲食失節(jié),致中氣不足而下陷,陰火上乘土位。
    [癥狀] 上午潮熱或午后發(fā)熱,少氣懶言,神疲肢軟,自汗,面色白,舌淡嫩,脈虛細弱。
    [治法] 甘溫除熱。
    [主方] 補中益氣湯。


50   暑熱傷氣型(夏季熱,小兒疰夏)潮熱
    [病因] 暑熱熏蒸,氣陰受損。
    [癥狀] 多在夏季,或早熱暮涼,或暮熱早涼,口渴引飲,煩躁不安,神疲乏力、飲食不香,舌苔膩,脈細數(shù)。
    [治法] 清暑益氣。
    [主方] 王氏清暑益氣湯。


51    瘀血內郁型潮熱
    [病因] 或跌打損傷,或血熱妄行,血滯成瘀,瘀血化熱。
    [癥狀] 午后或夜間發(fā)熱,口干咽干,漱水不欲咽、腹中積塊,或身有痛處。甚則肌膚甲錯,兩目黯黑,舌見瘀斑或青紫、脈細澀。
    [治法] 活血化瘀清熱。
    [主方] 血府逐瘀湯。


    名家經驗學說
    秦伯未
    不惡寒,只發(fā)熱,盛衰起伏有定時,如潮水之有汛,稱為“潮熱”。本證有虛有實、都屬里證。區(qū)別是:虛證由氣血虧損引起,大多熱能退清;實證由外邪傳里、熱不退清,至一定時間上升。
    實證潮熱、多由外感開始,身熱汗出蒸蒸,大便秘結,腹內張痛拒按,每至午后四時左右熱勢增高,故又稱“日晡發(fā)熱”,屬陽明胃家實,嚴重的能使神昏譫語。治宜攻下,用大承氣湯。這是《傷寒論)的治法,必須證實體實,正氣能夠支持,方可使用。后來《溫病條辨》提到邪熱最易傷陰和下后正虛邪氣復聚,出立護胃承氣湯、增液承氣湯等,亦可斟酌采用。吳又可說:“正氣日虛一日,陰津日耗一日,須加意防護其陰,不可稍有魯莽”。其意義也在于此。
    虛證潮熱,以血虛和陰虛為多,常在午后或夜間發(fā)熱,伴有心悸、汗出、神疲力乏,脈象細數(shù)等虛損癥狀。多由大失血、大瀉后和久病等形成,水渴火炎,真陰消爍,形體日瘦,熱自肌骨之間蒸蒸而出,日久則陰愈耗傷,氣亦虛弱,故也稱“骨蒸勞熱”。宜在養(yǎng)血滋陰方內,采用清骨散法。也有上午潮熱,下午熱退,或饑飽勞倦,中氣損傷,營血亦虛,身熱心煩,懶言體困,脈大無力,屬氣虛范圍。李東垣有甘溫除熱法,用補中益氣湯,方內升麻、柴胡本有退熱作用,勿作單純升提藥看。
    夏天小兒發(fā)熱,或早熱暮涼,或暮熱早涼,兼有渴飲,尿多,煩躁,睡眠不寧,往往糾纏不解,至秋涼則自然消退。每見于東南和中南地區(qū),尚無確當病名,暫稱為“夏季熱”,可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氣湯加減。


52    頭 熱
    即自覺頭部發(fā)熱。
    內療辨治
    肝火上炎型頭熱
    [病因] 平素情志不舒,或忿恚惱怒,肝郁化火、火性炎上。
    [癥狀] 頭熱,面紅,心煩易怒,夜寐不安,脅痛,口苦,舌紅苔薄,脈弦有力。
    [治法] 清肝瀉火。
    [主方] 龍膽瀉肝湯


53    腎陰不足型頭熱
    [病因] 素體陰虛,或房事不節(jié),耗傷腎陰。
    [癥狀] 頭熱,耳鳴,眩暈,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若陰損及陽,陰陽兩虛,可見轟熱面赤,汗出,四肢不溫,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 育陰潛陽。
    [主方] 杞菊地黃丸加味。


54    陰盛格陽型頭熱
    [病因] 外感熱病后期,邪客少陰,陰盛格陽,虛陽浮越。
    [癥狀] 頭熱顴紅,咽痛而煩,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脈沉細欲絕。
    [治法] 從陰引陽,回陽救逆。
    [主方] 白通豬膽方。


55   頭 冷
    即自覺頭部發(fā)冷。
    內療辨治
    厥陰中寒型頭冷
    [病因] 外感寒邪,直中厥陰;或傷寒由表人里,傳人厥陰。寒邪循厥陽經脈,上逆于顛頂。
    [癥狀] 頭部寒冷,顛頂頭痛,欲裹衣被,面色青晦,四肢厥冷,嘔惡清涎痰沫,舌苔白,脈沉緊。
    [治法] 散寒降逆和胃。
    [主方] 吳茱萸湯。


56    督脈虛寒型頭冷
    [病因] 勞傷過度,久病失養(yǎng),或寒濕侵yin,虛寒循督脈達于顛頂。
    [癥狀] 額頂寒冷,可連脊背,得溫則減,時輕時重,經久不愈,肢冷畏寒,腰酸腿軟,面色蒼白無     華,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
    [治法] 溫陽補虛。
    [主方] 鹿茸益精丸


    名家經驗學說
    秦伯未
    風邪從風府穴上人于腦,頭痛腦戶覺冷,項背惡寒,名為“腦風”,用神圣散。
    “寒厥頭痛”由肝經寒氣上逆,也稱“厥陰頭痛”。痛時腦內覺冷,畏風常欲蒙被而睡,面容慘淡憂郁,微帶青晦,嘔吐清涎粘沫,四肢不溫、脈象沉弦或沉緊。治宜溫肝和胃,用當歸四逆湯吳茱萸湯加當歸、肉桂。
    頭痛從巔頂連及前額,特別怕冷,見風如直入腦戶,痛亦偏在巔頂和前額,但并不劇烈,得溫輕減,脈象虛細。由于督脈虛寒,陽明脈亦衰,用鹿角膠、熟地、熟附片、白芷、川芎、升麻,煨姜溫養(yǎng)。


57   頭面轟熱
    [病因] 久病之體,耗氣傷陰,陰虛火旺。
    [癥狀] 頭面陣陣自覺發(fā)熱,頰紅耳赤。常伴見汗出、顴紅、數(shù)分鐘或數(shù)十分鐘即消失,舌淡紅,脈細數(shù)。
    [治法] 滋陰補腎。
    [主方] 六味地黃丸加味。


    名家經驗學說
    秦伯未
    頭面一陣一陣覺熱,頰紅耳赤,或伴汗出,數(shù)分鐘或數(shù)十分鐘即過,俗稱“上火”,系陰虛證候之一。如無其他癥狀,宜常服六味地黃丸。


58    面 熱
    [病因] 病后脾胃損傷,中氣不足,虛火上蒸于面。
    [癥狀] 面熱,動則加重,入夜尤熱。微惡寒,頭暈,身倦,乏力,少食,脘腹飽悶,氣短,喜睡,面色不赤,舌淡苔白,脈緩無力。
    [治法] 調補脾胃。
    [主方] 補中益氣湯加減。


59   夜半頭頂冰冷
    [病因] 由于陰陽不調,不相順接。夜半陽氣當旺之時,氣不能通達,故表現(xiàn)在諸陽相匯的百會穴處發(fā)涼。
    [癥狀] 夜半突感百會穴處冰涼,眉心至鼻準處也有涼感,上下呈一條線狀。伴有鼻竅干燥,惡心,咯痰不爽,舌紅苔白微膩,脈緊。
    [治法] 交通陰陽。
    [主方] 吳茱萸湯加減


60    腹 冷
    內療辨治
    脾胃陽虛型腹冷
    [病因] 過食寒涼之品,致郁遏脾陽,脾陽不足,不能溫煦于腹,故冷。
    [癥狀] 脘腹中常覺發(fā)冷或作痛,反酸或泛吐清水,畏寒喜暖,神疲肢倦,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 溫補脾陽。
    [主方] 小建中湯。


61    腎陽虛衰型腹冷
    [病因] 素體陽氣不足,房事不節(jié),或大病久病將息失宜,致下元虛憊,腎中陽氣不能蒸騰。
    [癥狀, 腹中發(fā)冷,五更泄瀉,腰膝酸軟,夜尿頻頻或小便余瀝不盡,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尺部微弱。
    [治法] 溫腎壯陽。
    [主方] 腎氣丸合四神丸。

62    沖任虛衰型腹冷
    [病因] 先天稟賦不足,后天發(fā)育不良,或房事過度,孕產乳眾,或經期冒雨涉水,致沖任受損,寒凝胞宮。
    [癥狀] 腹中發(fā)冷,小腹尤冷,經期延后,量少,色淡,或挾血塊,或帶下清稀,或難以受孕,或兩眼圈發(fā)黑,舌胖暗淡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遲。
    [治法] 調補沖任、溫經散寒。
    [主方] 溫經湯


63    寒滯肝脈型腹冷
    [病因] 外寒中厥陰經。
    [癥狀] 腹部發(fā)冷以少腹為甚,并牽及睪丸墜脹疼痛,或陰囊收縮,受寒更甚,得熱則緩,或四肢發(fā)涼,舌苔白滑,脈沉弦或遲。
    [治法] 溫肝散寒,暢通氣血。
    [主方] 暖肝煎。


64   胸腹灼熱
    [病因] 寒飲留伏經隧,阻遏陽氣外達。
    [癥狀] 全身畏寒,而唯獨胸腹灼熱如火燎,口燥,咽痛、鼻塞不利,呼吸閉塞,氣短,四肢厥冷,口唇發(fā)紫,項背強痛,飲食不香,舌質正常,苔厚略膩,脈沉滑。
    [治法] 祛寒通陽。
    [主方] 陽和湯。


65   夜半胸熱
    [病因] 由于瘀血壅滯胸中,郁而化熱。
    [癥狀] 每到夜半,即胸中煩熱而驚醒,余無其他癥狀。
    [治法] 活血祛瘀。
    [主方] 丹參舒膺飲


66    背 熱
    內療辨治
    肺火型背熱
    [病因] 肺火熾盛。
    [癥狀] 背部發(fā)熱,午后加重,咽干咳嗽,咳吐黃痰,胸背脹痛,面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數(shù)。
    [治法] 清肺降火。
    [主方] 瀉白散

67    陰虛型背熱
    [病因] 腎陰不足。
    [癥狀] 背有熱感,晚間熱增、腰背酸痛,手足心熱,夜寐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 滋陰清熱。
    [主方] 知柏地黃丸。


68    背 冷
    內療辨治
    外感風寒型背冷
    [病因] 風寒侵襲肌表。
    [癥狀] 背部惡寒,發(fā)熱,頭身痛,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 解表祛風散寒。
    [主方] 九味羌活湯


69    陽虛陰盛型背冷
    [病因] 素體陽弱、寒從內生。
    [癥狀] 背冷喜溫,口淡不渴,面色蒼白,手足逆冷,大便浠搪,小溲清長,舌質淡,苔白而滑潤,脈沉遲。
    [治法] 溫經助陽,散寒化濕。
    [主方] 附子湯。


70    痰飲內伏型背冷
    [病因] 久病體弱,或年老氣衰,脾,腎陽氣不足,水濕凝聚成飲痰飲留積,陽氣被遏。
    [癥狀] 背寒如冰,咳嗽或喘,痰多稀薄而色白,頭目眩暈,不欲飲水,或喜飲而不多,腹部脹滿,飲食不香,全身倦怠乏力,或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沉滑。
    [治法] 健脾除濕。
    [主方] 延年茯苓飲。

    名家經驗學說
    秦伯未
    陽氣虛弱的人,常覺背冷,用圣愈湯加桂枝。《古今醫(yī)鑒》有御寒膏外貼法。
    “痰飲”病嚴重的常覺背心一片冰冷,乃脾腎陽虛現(xiàn)象。


71    脊 熱
    [病因] 血?仗,虛熱循經人于脊里。
    [癥狀] 脊里發(fā)熱,朝輕暮重,頭暈目眩,舌紅少津無苔,脈弦細而數(shù)。
    [治法] 斂陰抑陽。
    [主方] 清骨散加減


72    五心煩熱
    五心煩熱是指兩手兩足心發(fā)熱,并自覺心胸煩熱,是虛損勞瘵等病的常見癥狀之一。多由陰虛火旺,或病后虛熱不清,以及火熱內郁所致。
    內療辨治
    陰虛火旺型五心煩熱
    [病因] 肺陰耗損,或勞倦過度,或肝陰虛,肝膽火偏旺,或房事不節(jié),腎精虧損。
    [癥狀] 五心煩熱,午后尤甚。常欲手握冷物,臥時手腳喜伸被外,遺精盜汗,顴紅,腰酸膝軟,口燥咽干,舌質殷紅,光剝少苔,脈沉細數(shù)。
    [治法] 養(yǎng)陰、清熱、除煩。
    [主方] 清骨散。

73    血虛肝火型五心煩熱
    [病因] 肝脾受損、生血、藏血失職,遂致血虛肝火偏盛。
    [癥狀] 午后兩手足心熱,稍有煩勞則加重,神疲身倦,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不香,頭目弦暈,舌質淡,脈細弱或細澀。
    [治法] 調肝理脾。
    [主方] 補肝湯。


74    邪伏陰分型五心煩熱
    [病因] 外感失治,誤治,余邪留伏營陰。
    [癥狀] 兩手足心熱,心煩不眠,暮熱早涼,熱退無汗,能食形瘦,舌紅少苔,脈弦細略數(shù)。
    [治法] 滋陰透邪。
    [主方] 青蒿鱉甲湯。


75    火熱內郁型五心煩熱
    [病因] 樞機不利,陽郁不達;蛲庑拔唇,過用寒涼,冰伏其邪;蜻^食生冷,抑遏胃陽,不得泄越。
    [癥狀] 五心煩熱,胸悶,情志不舒,急躁易怒,頭脹,口苦,尿赤,婦女則經行不暢,舌紅苔黃,脈沉數(shù)。
    [治法] 升陽散火。
    [主方] 升陽散火湯。


76    身熱肢厥
    在熱病過程中,同時出現(xiàn)既有發(fā)熱,又有肢冷的癥狀并存。
    內療辨治
    熱入心包型身熱肢厥
    [病因] 外感熱病后期,熱邪人里,逆?zhèn)餍陌,或暑熱之邪,遏閉于內。
    [癥狀] 壯熱不退,手足厥冷,頭痛面赤,胸悶氣粗,煩躁譫語,繼則神昏,小便黃赤,舌質紅絳而干,脈滑數(shù)或洪數(shù)。
    [治法] 泄熱達郁,清心開竅。
    [主方] 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


77    陰盛格陽型身熱肢厥
    [病因] 外感熱病后期,誤用汗、吐、下后,陽氣衰微,陰寒內盛,格陽于外。
    [癥狀] 身熱面紅,咽燥而痛,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舌淡苔白,脈沉細欲絕。
    [治法] 回陽救逆,通陽復脈。
    [主方] 通脈四逆湯。

78    手足厥冷
    別名“手足逆冷”“四逆”,系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癥狀。
    內療辨治
    陽氣衰微型手足厥冷
    [病因] 素體陽虛,或寒邪侵入少陰,陰寒內盛,陽氣衰微,不能溫運四肢。
    [癥狀] 手足厥冷,形寒踡臥,面色蒼白,精神萎靡,下利清谷,舌質淡,苔白潤,脈微細欲絕。
    [治法] 回陽救逆。
    [主方] 四逆湯。


79    熱邪內郁型手足厥冷
    [病因] 外邪化熱人里,里熱過盛,陽氣郁閉不能達于四末。
    [癥狀] 手足厥冷,無汗,高熱,面赤,心煩,口渴引飲,神志不寧,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絳,苔黃厚干燥,脈數(shù)。
    [治法] 清熱瀉火通腑。
    [主方] 白虎承氣湯。


80    陽氣郁阻型手足厥冷
    [病因] 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氣機不宣,陽郁于里,不能通達四肢。
    [癥狀] 手足厥冷,胸脅苦悶滿,噯氣不舒,嘔吐下利,或腹痛,或小便不利,苔薄白,脈弦。
    [治法] 疏郁通陽,宣達氣機。
    [主方] 四逆散


81    血虛受寒型手足厥冷
    [病因] 素體血虛,感于寒邪,寒邪凝滯,血液運行不暢,不能達于四肢。
    [癥狀] 手足厥冷,四肢發(fā)涼,形寒身痛,皮色青白,或有脘腹冷痛,舌質淡紅,苔白薄滑潤,脈沉細。
    [治法] 溫養(yǎng)血脈,逐寒和營。
    [主方] 當歸四逆湯。


82    痰濕內阻型手足厥冷
    [病因] 痰濕郁內,胸陽不得宣發(fā)。
    [癥狀] 手足厥冷,胸脘滿悶,喉間痰聲漉漉,或嘔吐痰涎,饑不欲食,舌苔白膩,脈沉滑有力。
    [治法] 行氣解郁豁痰。
    [主方] 導痰湯。


83    蛔蟲竄擾型手足厥冷(蛔厥)
    [病因] 蛔蟲竄擾,氣機逆亂。
    [癥狀] 手足厥冷,上腹陣痛,嘔吐清水,或吐蛔,或煩渴,舌質淡或黯,舌苔薄潤,脈沉細或沉弦。
    [治法] 溫臟安蛔。
    [主方] 烏梅丸。


    名家經驗學說
    秦伯未
    手足冷,稱做“清”,冷過腕、踝,稱做“厥”,冷過肘、膝,稱做“逆”。所以輕者稱為“厥冷”,重者稱為“厥逆”。一般四肢冷,多為寒證,稱為“寒厥”或“陰厥”,伴見形寒、面青、踡臥、大便泄瀉,脈象微遲,用四逆湯。同時在傷寒、腹泄以及一切虛弱證在嚴重階段見到肢冷,均為陽氣虛弱和垂絕現(xiàn)象,用附子理中湯、參附湯扶陽。
    內熱郁結,出現(xiàn)四肢冷、稱為“熱厥”或“陽厥”,伴見身熱、面赤、煩熱、便秘、小溲短赤,脈象滑數(shù)。也有肢冷轉溫,溫后又冷,反復發(fā)作,叫做“熱深厥深”。凡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不可誤作陰寒,應用四逆散、火郁湯治療。
    血虛患者,手足也多冷,甚至睡后下肢不易溫暖,必須全面分辨。
    痛證如胃脘痛、腹痛等,當痛勢劇烈時,往往手足發(fā)涼,痛緩自溫,不須回陽。


84    雙手發(fā)熱
    [病因] 氣血雙虛、氣陰不足。
    [癥狀] 雙手腕至指尖燒灼如焚,難以忍受。心煩,指甲青白無華,口苦舌燥,脈洪大重按無力。
    [治法] 甘溫退熱,益氣補血。
    [主方] 補中益氣湯合當歸補血湯加減。


85    指尖發(fā)熱
    [病因] 血虛肝郁,肝失條達。
    [癥狀] 兩手指尖灼熱,遇冷反而更熱甚,外無紅腫寒熱之象,胸悶不舒,舌淡紅,苔薄白微黃,舌根苔剝,脈細。
    [治法] 養(yǎng)血舒肝,解郁清熱。
    [主方] 經驗方。


86   肛 冷
    [病因] 督脈主一身之陽。督脈起于會陰。坐臥濕地,寒濕之邪傷及督脈,故肛冷。
    [癥狀] 肛門周圍發(fā)冷如坐冰上,常站立而不欲坐。伴有脊背強痛如觸電,舌胖大,舌邊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緩。
    [治法] 溫督除寒,強筋健骨。
    [主方] 四逆湯加減。


87    腿 熱
    [病因] 痰熱瘀阻經絡。
    [癥狀] 夜間肢腿發(fā)熱,每晚10點至次晨5點鐘許尤甚。無論冬夏季節(jié),每夜必將肢腿伸出被外。伴有精神抑郁,腹部脹滿,口干不欲飲,小溲短少微黃,舌質紫黯,苔薄黃,脈沉滑有力。
    [治法] 清化頑痰,活血通絡。
    [主方] 經驗方


88   雙腳心冬冷夏熱
    [病因] 系腎陰陽兩虛所致。
    [癥狀] 每年夏季雙溺泉穴處,灼熱如焚,捫之局部微熱。冬季則又感兩脛以下至足心冷如冰。伴有顴紅、舌紅、脈細數(shù)。
    [治法] 補水制火。
    [主方] 金匱地黃丸
-----------好呀,謝謝分享,深究中.
-----------收藏研究中,謝謝!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