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偏枯在左,血虛不縈筋骨,內風襲絡,脈左緩大。(肝腎虛內風動)
制首烏(四兩烘) 枸杞子(去蒂二兩) 歸身(二兩用獨枝者去梢) 淮牛膝(二兩蒸) 明天麻(二兩面煨) 三角胡麻(二兩打碎水洗十次烘) 黃甘菊(三兩水煎汁) 川石斛(四兩水煎汁)小黑豆皮(四兩煎汁) 用三汁膏加蜜,丸極細,早服四錢,滾水送。
陳(四七) 肝血腎液內枯,陽擾風旋乘竅,大忌風藥寒涼。炒杞子 桂圓肉 炒菊花 炙黑甘草 黃耆(去心) 牡蠣
金 失血有年,陰氣久傷,復遭憂悲悒郁,陽挾內風大冒,血舍自空,氣乘于左,口 肢麻,舌喑無聲,足痿不耐行走,明明肝腎虛餒,陰氣不主上承,重培其下,冀得風熄,議以河間法。
熟地(四兩) 牛膝(一兩半) 萸肉(二兩) 遠志(一兩半炒黑) 杞子(二兩) 菊花(二兩炒)五味(一兩半) 川斛(二兩四錢) 茯神(二兩) 淡蓯蓉干(一兩二錢) 加蜜丸,服四錢。
沈(四九)脈細而數,細為臟陰之虧,數為營液之耗,上年夏秋病傷,更因冬暖失藏,入春地氣升,肝木風動,遂令右肢偏痿,舌本絡強,言謇,都因根蒂有虧之癥,庸俗泄氣降痰,發(fā)散攻風,再劫真陰,漸漸神憒如寐,倘加昏厥,將何療治,議用仲景復脈法。(液虛風動)復脈湯去姜桂。
又 操持經營,神耗精損,遂令陰不上朝,內風動躍,為痱中之象,治痰攻劫溫補,陰愈損傷,枯槁日甚,幸以育陰熄風小安,今夏熱益加發(fā)泄,真氣更虛,日餌生津益氣勿怠,大暑不加變動,再商調理,固本丸去熟地加北味。
天冬 生地 人參 麥冬 五味
金(六九)初起神呆遺溺, 老人厥中顯然,數月來夜不得寐,是陽氣不交于陰,勿謂痰火,專以攻消,乃下虛不納,議與潛陽。
龜腹甲心 熟地炭 干蓯蓉 天冬 生虎脛骨 淮牛膝 炒杞子 黃柏
盧 嗔怒動陽,恰值春木司升,厥陰內風乘陽明脈絡之虛,上凌咽喉,環(huán)繞耳后清空之地,升騰太過,脂液無以營養(yǎng)四末,而指節(jié)為之麻木,是皆痱中根萌,所謂下虛上實,多致巔頂之疾,夫情志變蒸之熱,閱方書無芩連苦降羌防辛散之理,肝為剛臟,非柔潤不能調和也。(陽升熱蒸液虧)
鮮生地 元參心 桑葉 丹皮 羚羊角 連翹心
汪(五三)左肢麻木,膝蓋中牽縱忽如針刺,中年后,精血內虛,虛風自動,乃陰中之陽損傷。(陰中陽虛)
淡蓯蓉干(二兩) 枸杞(三兩) 歸身(二兩) 生虎骨(二兩) 沙苑(二兩) 巴戟天(二兩) 明天麻(二兩) 桑寄生(四兩) 精羊肉膠阿膠丸,早服四錢,交冬加減,用人參丸服。
錢(五八) 用力努掙,精從溺管瀝出,已經兩耳失聰,腎竅失司,顯然虛象,凡腎液虛耗,肝風鴟張,身肢麻木,內風暗襲,多有痱中之累,滋液熄風,溫柔藥涵養(yǎng)肝腎,經言肝為剛臟,而腎臟惡燥。若攻風劫痰,舍本求末矣。(陰陽并虛)
熟地 枸杞 蓯蓉 石菖蒲 當歸 沙苑 巴戟 遠志
張(四九)中風以后,肢麻言謇,足不能行,是肝腎精血殘憊,虛風動絡,下寒,二便艱阻,凡腎虛忌燥。以辛潤溫藥。
蓯蓉 枸杞 當歸 柏子仁 牛膝 巴戟 川斛 小茴
陳(五九)中絡舌喑不言,痛自足起漸上,麻木 脹,已屬痼疾,參苓益氣,兼養(yǎng)血絡,僅堪保久。
人參 茯苓 白術 枸杞 當歸 白芍 天麻 桑葉
周 大寒土旺節(jié)候,中年勞倦,陽氣不藏,內風動越,令人麻痹,肉 心悸,汗泄煩躁,乃里虛欲 暴中之象,議用封固護陽為主,無暇論及痰飲他歧。(陽虛衛(wèi)疏)
人參 黃耆 附子 熟術
某 陽明脈絡空虛,內風暗動,右肩胛及指麻木。(胃虛表疏) 玉屏風散加當歸天麻童桑。
俞(氏)寡居一十四載,獨陰無陽,平昔操持,有勞無逸,當夏四月,陽氣大泄主令,忽然右肢麻木,如墮不舉,汗出麻冷,心中卒痛,而呵欠不已,大便不通,診脈小弱,豈是外感,病象似乎痱中,其因在乎意傷憂愁則肢廢也。攻風劫痰之治,非其所宜,大旨以固衛(wèi)陽為主,而宣通脈絡佐之。(衛(wèi)虛絡痹)
桂枝 附子 生黃 炒遠志 片姜黃 羌活
唐(六六)男子右屬氣虛,麻木一年,入春口眼歪邪,乃虛風內動,老年力衰,當時令之發(fā)泄,忌投風藥,宜以固衛(wèi)益氣。(氣虛)
人參 黃耆 白術 炙草 廣皮 歸身 天麻 煨姜 南棗 凡中風癥,有肢體緩縱不收者,皆屬陽明氣虛,當用人參為首藥,而附子黃耆炙草之 類佐之。若短縮牽攣,則以逐邪為急。
胡(五六)陽明脈絡已空,厥陰陽氣易逆,風勝為腫,熱久為燥,面熱,喉舌干涸,心中填塞,無非陽化內風,胃受沖侮,不饑不納矣。有年久延,頗慮痱中。(風陽燥熱)
羚羊角 連翹 丹皮 黑山梔 青菊葉 元參 花粉 天麻
張(五七)痱中經年,眩暈汗出,陽氣有升無降,內風無時不動,此竟夜不寐,屬衛(wèi)陽不肯交于營陰矣。沉痼之癥,循理按法,尚難速效,紛紛亂藥,焉望向安,議用固醫(yī)學全.在線陽明一法。(胃虛陽升)
桂枝木 生黃 川熟附 炒遠志 龍骨 牡蠣 姜 棗
劉(七三)神傷思慮則肉脫,意傷憂愁則肢廢,皆痿象也。緣高年陽明脈虛,加以愁煩,則厥陰風動。木橫土衰,培中可效。若窮治風痰,便是劫爍則謬。
黃耆 于術 桑寄生 天麻 白蒺藜 當歸 枸杞 菊花汁 加蜜丸
包 老年隆冬暴中,乃陰陽失交本病,脈左大右濡,內風掀越,中陽已虛,第五日已更衣,神憊欲寐,宗王先生議,陽明厥陰主治法以候裁。(肝胃同治)
人參 茯苓 白蒺藜 炒半夏 炒杞子 甘菊
某 陽明虛,內風動,右肢麻痹,痰多眩暈。
天麻 鉤藤 半夏 茯苓 廣皮
沈 風中廉泉,舌腫喉痹,麻木厥昏,內風亦令阻竅,上則語言難出,下則二便皆不通調,考古人呂元膺,每用芳香宣竅解毒,勿令壅塞致危也。(胞絡熱邪阻竅)至寶丹四丸勻四服。
葛(三八)年未四旬,肌肉充盈,中病二年,猶然舌強言謇,舌濃邊紫而納食便溺仍好,乃心胞絡間。久積之熱彌漫,以致機竅不靈,平昔酒肉助熱動風為病,病成反聚于清空之絡,醫(yī)藥之治痰治火,直走腸胃,是以久進多投無效。(至寶丹)
程 脈濡無熱,厥后右肢偏痿,口 舌歪,聲音不出,此陰風濕晦中于脾絡,加以寒滯湯藥,蔽其清陽,致清氣無由展舒,法宗古人星附六君子湯益氣,仍能攻風祛痰。若曰風中廉泉,乃任脈為病,與太陰脾絡有間矣。(風濕中脾絡)
人參 茯苓 新會皮 香附汁 南星(姜汁炒) 竹節(jié)白附子(姜汁炒)
呂(五九)陽邪襲經絡而為偏痱,血中必熱,艾灸反助絡熱,病劇廢食,清涼固是正治,然須柔劑,不致傷血,且有熄風功能。(艾灸絡熱)
犀角 羚角 生地 元參 連翹 橘紅 膽星 石菖蒲
楊 中后不復,交至節(jié)四日,寒戰(zhàn)汗泄,遂神昏不醒,是陰陽失于交戀,真氣欲絕,有暴脫之慮。擬進回陽攝陰法。(脫)
人參 干姜 淡附子 五味 豬膽汁
又 人參(三錢) 附子(三錢)
又 人參 附子 五味 龍骨 牡蠣
龔(五七)厥癥,脈虛數,病在左軀,腎虛液少,肝風內動,為病偏枯,非外來之邪。(腎陰虛肝風動)
制首烏 生地 杞子 茯神 明天麻 菊花 川斛
徐(四一)水虧風動,舌強肢麻,中絡之象,當通補下焦,復以清上。
熟地 淡蓯蓉 杞子 牛膝 五味 遠志 羚羊角 茯苓 麥冬 菖蒲 蜜丸
丁 大寒節(jié),真氣少藏,陽挾內風旋動,以致痱中,舌邊赤,中有苔滯,忌投攻風劫痰,益腎涼肝,治本為法。
生地 元參 麥冬 川斛 遠志 石菖蒲 蔗漿
曾(五二)脈弦動,眩暈耳聾,行走氣促無力,肛痔下垂,此未老欲衰,腎陰弱,收納無權,肝陽熾,虛風蒙竅,乃上實下虛之象,質濃填陰,甘味熄風節(jié)勞戒飲,可免仆中;撊鎖陽知母,加大肉蓯蓉煉蜜丸。
張 脈細小帶弦,冬季藏納少固,遂至痱中,百余日來,諸患稍和,惟語言欲出忽謇,多言似少相續(xù),此皆腎脈不營舌絡,以致機竅少宣,乃虛象也。早用地黃飲子煎法以治下,晚用星附六君子以益虛宣竅。
某(嫗)今年風木司天,春夏陽升之候,兼因平昔怒勞憂思,以致五志氣火交并于上,肝膽內風鼓動盤旋,上盛則下虛,故足膝無力,肝木內風壯火,乘襲胃土,胃主肌肉,脈絡應肢,繞出環(huán)口,故唇舌麻木,肢節(jié)如痿,固為中厥之萌,觀河間內火召風之論,都以苦降辛泄,少佐微酸,最合經旨,折其上騰之威,使清空諸竅毋使?jié)崽祲鸦鹈杀,乃暫藥權衡也。至于頤養(yǎng)工夫,寒暄保攝,尤當加意于藥餌之先,上午服。
金石斛(三錢) 化橘紅(五分) 白蒺藜(二錢) 真北秦皮(一錢) 草決明(二錢) 冬桑葉(一錢) 嫩鉤藤(一錢) 生白芍(一錢)
又 前議苦辛酸降一法,肝風胃陽已折其上引之威,是諸癥亦覺小愈,雖曰治標,正合歲氣節(jié)候而設,思夏至一陰來復,高年本病,預宜持護,自來中厥,最防于暴寒驟加,致身中陰陽兩不接續(xù)耳。議得攝納肝腎真氣,補益下虛本病。
九制熟地(先用水煮半日徐加醇酒砂仁再煮,一日曬干再蒸,如法九次干者炒存性八兩) 肉蓯蓉(用大而黑色者去甲切片盛竹籃內放長流水中浸七日曬干以極淡為度四兩) 生虎膝骨(另搗碎研二兩)淮牛膝(鹽水蒸三兩) 制首烏(四兩烘) 川萆 (鹽水炒二兩) 川石斛(八兩熬膏)赤白茯苓(四兩) 柏子霜(二兩)
上藥照方制末,另用小黑 豆皮八兩,煎濃汁法丸,每早百滾水服三錢。議晚上用健中運痰,兼制亢陽,火動風生,從外臺茯苓飲意。
人參(二兩) 熟半夏(二兩) 茯苓(四兩生) 廣皮肉(二兩) 川連(姜汁炒一兩) 枳實(麩炒二兩) 明天麻(二兩煨) 鉤藤(三兩) 白蒺藜(雞子黃拌煮洗凈炒去刺三兩) 地栗粉(二兩)
上末用竹瀝一杯,姜汁十匙,法丸,食遠開水服三錢。
又 近交秋令,燥氣加臨,先傷于上,是為肺燥之咳,然下焦久虛,厥陰繞咽,少陰循喉,往?谠,舌糜,是下虛陰火泛越,先治時病燥氣化火,暫以清潤上焦,其本病再議。白扁豆(勿研三錢) 玉竹(三錢) 白沙參(二錢) 麥冬(去心三錢) 甜杏仁(去皮尖勿研二錢) 象貝母(去心勿研二錢) 冬桑葉(一錢) 卷心竹葉(一錢) 洗白糯米七合,清湯煎。
又 暫服煎方。
北沙參(三錢) 生白扁豆(二錢) 麥冬(三錢) 干百合(一錢半) 白茯神(一錢半) 甜杏仁(去皮尖一錢半)
又 痰火上實,清竅為蒙,于暮夜兼進清上方法。
麥冬(八兩) 天冬(四兩) 苡米(八兩) 柿霜(四兩) 長條白沙參(八兩) 生白扁豆皮(八兩) 甜梨汁(二 ) 甘蔗漿(二斤) 水熬膏,真柿霜收,每服五錢,開水送下。
又 夏熱秋燥,陽津陰液更傷,口齒咽喉受病,者屬陰火上乘,氣熱失降使然,進手太陰清燥甘涼方法甚安,其深秋初冬調理大旨,以清上實下,則風熄液潤,不致中厥,至冬至一陽初復再議。燕窩菜(洗凈另熬膏一斤) 甜梨(去皮核絹袋絞汁熬膏二十個) 人參(另熬收三兩) 九制熟地(水煮四兩)天冬(去心蒸二兩) 麥冬(去心四兩) 黃 皮(生用四兩) 炙黑甘草(二兩) 五味(二兩蒸) 云茯神(三兩蒸)
又 左關尺脈,獨得動數,多語則舌音不清,麻木偏著右肢,心中熱熾,難以鳴狀,此陽明脈中空乏,而厥陰之陽,挾內風以糾擾,真氣不主藏聚,則下無力以行動,虛假之熱上泛,為喉燥多咳,即下虛者上必實意,冬至后早服方,從丹溪虎潛法。
九制熟地(照前法制八兩) 肉蓯蓉(照前制四兩) 天冬(去心蒸烘四兩) 當歸(炒焦二兩) 生白芍(三兩)川斛(熬膏八兩) 黃柏(鹽水炒二兩) 淮牛膝(鹽水蒸三兩)
上為末,另用虎骨膠三兩,溶入蜜搗丸,服五錢,滾水送。
又 太太諸恙向安,今春三月,陽氣正升,肝木主乎氣候,肝為風臟,風亦屬陽,卦變?yōu)橘,兩陽相合,其勢方張,內風挾陽動旋,脂液暗耗而麻痹不已,獨甚于四肢者,風yin末疾之謂也。經云:風yin于內,治以甘寒,夫痰壅無形之火,火灼有形之痰,甘寒生津痰火風兼治矣。
天冬(四兩) 麥冬(八兩) 長白沙參(八兩) 明天麻(四兩煨) 白蒺藜(照前制四兩) 甜梨汁(一斤)蘆根汁(流水者可用八兩) 青蔗漿(一斤) 鮮竹瀝(八兩) 柿霜(四兩)
先將二冬沙參天麻白蒺藜加泉水煎汁濾過,配入四汁同熬成膏,后加柿霜收,每日下 午食遠服五錢,百滾水調服。
又 下虛上實,君相火亢,水涸液虧,多有暴怒跌仆之虞,此方滋液救焚,使補力直行下焦,不助上熱,議鐵甕申先生瓊玉膏方。
鮮生地水洗凈搗自然汁二斤,綿紙濾清,隨和入生白沙蜜一斤,另置一鉛罐,或圓鉛球,盛前藥封堅固,用鐵鍋滿盛清水,中做井字木架,放罐在上,桑柴火煮三晝夜,頻添水不 可住火,至三日后,連器浸冷水中,一日頃取出,入后項藥。
人參(蒸烘研細末六兩) 白茯苓(蒸研粉十六兩) 真秋石(銀罐內 候冷研一兩) 三味拌入前膏,如干豆沙樣,收貯小口瓷瓶內,扎好勿令泄氣,每早百滾水調服五六錢。又立冬后三日,診得左脈小弦動數,右手和平略虛,問得春夏平安,交秋后有頭暈,左目流淚,足痿無力,不能行走,舌生紅刺,微咳有痰,此皆今年天氣大熱已久,熱則真氣泄越,虛則內風再旋,經言痿生大熱,熱耗津液,而舌刺咳嗽流淚者,風陽升于上也。上則下焦無氣矣。故補肝腎以攝納腎氣為要,而清上安下,其在甘涼不傷脾胃者宜之。
制首烏(四兩) 杞子(炒一兩半) 天冬(去心二兩) 茺蔚子(蒸二兩) 黃甘菊(一兩半) 黑 豆皮(二 兩) 茯苓(蒸二兩) 川石斛(熬膏八兩) 虎骨膠(二兩水溶)
上末以川斛膏同溶化,虎骨膠搗丸,早上滾水服三四錢。
又 久熱風動,津液日損,舌刺咳嗽,議以甘藥養(yǎng)其胃陰,老年納谷為寶。
生扁豆(四兩) 麥冬(四兩) 北沙參(三兩) 天花粉(二兩) 甘蔗漿(十二兩) 柿霜(二兩)白花百合(四兩) 熬膏,加飴糖兩許,每服時滾水調服三四錢,晚上服。
又 液燥下虧,陽挾內風上引,陰不上承,舌絡強則言謇,氣不注脈則肢痿乏力步趨,凡此皆肝腎臟陰本虛,鎮(zhèn)補之中,微逗通陽為法,以臟液虛,不受純溫藥耳。水制熟地(四兩) 阿膠(二兩) 女貞實(二兩) 豆皮(二兩) 淡肉蓯蓉(一兩) 茯神(二兩)旱蓮草(二兩) 川石斛(三兩) 用精羯羊肉膠為丸,早上滾水服四五錢。
又 暫服煎方。
生地 沙參 茺蔚子 黑 豆皮 川斛 牛膝
又 晚服丸方。
九蒸桑葉(八兩) 三角胡麻(四兩) 九制首烏(三兩) 白茯神(三兩) 人參(二兩) 炙甘草(一兩) 酸棗仁(二兩炒) 苡仁(二兩)
上為末,桂圓肉三兩煎湯法丸,每服三錢,百滾水下。
又 今年天符歲會,上半年陽氣大泄,見病都屬肝胃,以厥陰為風臟,而陽明為盛陽耳。陰陽不肯相依,勢必暴來厥中,過大暑可免,以暑濕大熱,更多開泄,致元氣不為相接耳。然此本虛標實,氣火升騰所致,經旨以苦寒咸潤酸泄,少佐微辛為治,議進補陽明泄厥陰法。
人參(一錢) 生牡蠣(五錢) 生白芍(二錢) 烏梅肉(四分) 川黃連(鹽水炒六分) 熟半夏(醋炒清水漂洗一錢) 上午服。
(丸方) 人參(二兩) 茯苓(三兩生) 鹽水炒黃連(五錢) 半夏(醋炒水洗凈一兩半)鹽水炒廣皮(二兩) 枳實(麩炒一兩半) 白蒺藜(雞子黃制一兩半) 生白芍(一兩半) 烏梅肉(蒸一兩)
為末,竹瀝法丸,早上服三錢,百滾湯下。
又 夏月進酸苦泄熱,和胃通隧,為陽明厥陰治甚安,入秋涼爽,天人漸有收肅下降之理,緣有年下虧,木少水涵,相火內風旋轉,熏灼胃脘,逆沖為嘔,舌絡被熏,則絳赤如火,消渴便阻。猶剩事耳。凡此仍屬中厥根萌,當加慎靜養(yǎng)為宜。
生雞子黃(一枚) 阿膠(一錢半) 生白芍(三錢) 生地(三錢) 天冬(去心一錢) 川連(一分生) 上午服。
又 心火亢上,皆為營液內耗,先以補心湯,理心之用。
人參(同煎一錢) 川連(水炒六分) 犀角(二錢鎊) 元參(二錢) 鮮生地(五錢) 丹參(一錢)卷心竹葉(二錢)
又 苦味和陽,脈左頗和。但心悸少寐,已見營氣衰微,仿金匱酸棗仁湯方,仍兼和陽,益心氣以通肝絡。
酸棗仁(炒黑勿研五錢) 茯神(三錢) 知母(一錢) 川芎(一分) 人參(六分同煎) 天冬(去心一錢)
陳 脈左數,右弦緩,有年,形盛氣衰,冬春之交,真 不相維續(xù),內風日熾,左肢麻木不仁,舌歪 言謇,此屬中絡,調理百日,戒酒肉,可望向愈。(痰火阻絡)
羚羊角 陳膽星 丹皮 橘紅 連翹心 石菖蒲 鉤藤 川斛
又 羚羊角 元參 連翹 花粉 川貝母 橘紅 竹瀝
又 丹溪云,麻為氣虛,木是濕痰敗血,診左脈濡澀,有年偏枯,是氣血皆虛,方書每稱左屬血虛,右屬氣虛,未必盡然。
人參 半夏 廣皮 茯苓 歸身 白芍 炙草 桑枝
又 經絡為痰阻,大便不爽,昨日跌仆氣亂,痰出甚艱,轉方以宣經隧。
炒半夏 石菖蒲 廣橘紅 茯苓 膽星 枳實 竹瀝 姜汁
葉 初春肝風內動,眩暈跌仆,左肢偏痿,舌絡不和,呼吸不爽,痰火上蒙,根本下衰,先宜清上痰火。
羚羊角 茯苓 橘紅 桂枝 半夏 郁金 竹瀝 姜汁
又 風熱爍筋骨為痛,痰火氣阻,呼吸不利,照前方去郁金竹瀝姜汁,加白蒺藜鉤藤。
又 炒半夏 茯苓 鉤藤 橘紅 金石斛 石菖蒲 竹瀝 姜汁
又 人參 半夏 枳實 茯苓 橘紅 蒺藜 竹瀝 姜汁 風為百病之長,故醫(yī)書咸以中風列于首門,其論癥,則有真中類中,中經絡血脈臟腑之 分,其論治,則有攻風劫痰,養(yǎng)血潤燥,補氣培元之治,蓋真中雖風從外來,亦由內虛,而邪得以乘虛而入,北方風氣剛勁,南方風氣柔和,故真中之病,南少北多,其真中之方,前人已大備,不必贅論,其類中之癥,則河間立論云,因煩勞則五志過極,動火而卒中,皆因熱甚生火,東垣立論,因元氣不足,則邪湊之,令人僵仆卒倒如風狀,是因乎氣虛,而丹溪則又云,東南氣溫多濕,由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故主乎濕,三者皆辨明類中之由也。類者偽也。近代以來,醫(yī)者不分真?zhèn),每用羌防星半烏?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zxtf.net.cn/pharm/2009/20090113045353_89105.shtml" target="_blank">細辛,以祛風豁痰,虛癥實治,不啻如枘鑿之殊矣。今葉氏發(fā)明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肝為風臟,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治以滋液熄風,濡養(yǎng)營絡,補陰潛陽,如虎潛固本復脈之類是也。 若陰陽并損,無陰則陽無以化,故以溫柔濡潤之通補,如地黃飲子還少丹之 類是也。更有風木過動,中土受戕,不能御其所勝,如不寐不食,衛(wèi)疏汗泄,飲食變痰,治以六君玉屏風茯苓飲酸棗仁湯之屬,或風陽上僭,痰火阻竅,神識不清,則有至寶丹芳 香宣竅,或辛涼清上痰火,法雖未備,實足以補前人之未及,至于審癥之法,有身體緩縱 不收,耳聾目瞀,口開眼合,撒手遺尿,失音鼾睡,此本實先撥,陰陽樞紐不交,與暴脫無異,并非外中之風,乃純虛癥也。故先生急用大劑參附以回陽,恐純剛難受,必佐陰藥,以挽回萬一。若肢體拘攣,半身不遂,口眼 邪,舌強言謇,二便不爽,此本體先虛,風陽夾痰火壅塞,以致營衛(wèi)脈絡失和,治法急則先用開關,繼則益氣養(yǎng)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經隧之藥,氣充血盈,脈絡通利,則病可痊愈,至于風痱,風懿,風痹,癱瘓,乃風門之兼癥,理亦相同,案中種種治法,余未能盡宣其理,不過略舉大綱,分類敘述,以便后人觀覽,余門仿此。(華岫云)
徐評 凡風yin所勝之病,自內經以及唐宋名家,皆以辛涼甘寒為本,而佐以驅風益血之藥,至河間有地黃飲子之法,此乃治腎虛痱癥,有類中風,并非以此方治中風之急癥,乃近日諸醫(yī)遇中風之癥,總以人參附桂為開手第一方,輕者不起,重者立斃,問所從來,曰本之葉先生,余始亦信其說果從葉氏出,及閱此書,乃知此翁學有淵源,心思靈變,與前人所論,分毫不背,其人參亦于病勢已退后,用以培元養(yǎng)氣,當病甚時,必于驅風之藥同用,其分兩亦不過幾分至錢,無不中度,乃今之竊附其門墻,盜取其余論者,事事相反,此翁有知,能無痛恨,而以此等邪說誣此翁以害人者,對此書能無愧死。
某 內風,乃身中陽氣之動變,甘酸之屬宜之。(肝陰虛)
生地 阿膠 牡蠣 炙草 萸肉炭
王 陽挾內風上巔,目昏耳鳴不寐,肝經主病。
熟地炙 炙龜甲 萸肉 五味 磁石 茯苓 旱蓮草 女貞子
曹(三二)辛寒清上,頭目已清,則知火風由臟陰而起,剛藥必不見效,緩肝之急以熄風,滋腎之液以驅熱,治法大旨如此。
生地 阿膠 天國家醫(yī)學考試網冬 元參 川斛 小黑豆皮
陳(四五)操持煩勞,五志陽氣,挾內風上擾清空,頭眩耳鳴,目珠痛。但身中陽化內風,非發(fā)散可解,非沉寒可清,與六氣火風迥異,用辛甘化風方法,乃是補肝用意。
枸杞子 桂圓肉 歸身 炙草 甘菊炭 女貞子
陸(四二)肝風陽氣,乘陽明之虛上冒,牙肉腫痛,議和陽熄風。
生地 阿膠 牡蠣 天冬 茯神 川斛 旱蓮草 女貞子 凌 交節(jié)病變,總是虛癥,目泛舌強,脊背不舒,溲淋便澀,皆腎液不營,肝風乃張,當宗河間濁藥輕服,名曰飲子。
熟地(五錢) 咸蓯蓉(八錢) 炒杞子(三錢) 麥冬(二錢) 云苓(一錢半) 川石斛(三錢) 生沙苑(一錢) 石菖蒲(一錢) 遠志肉(四分) 飲子煎法。
胡 緩肝潤血熄風。
制首烏 杞子 歸身 冬桑葉 三角胡麻 柏子仁 茯神 天冬 黑 豆皮 蜜丸。
某 高年水虧,肝陽升逆無制,兩脅 如熱,則火升面赤,遇煩勞為甚,宜養(yǎng)肝陰和陽為法。
九蒸何首烏(四兩) 九蒸冬桑葉(三兩) 徽州黑芝麻(三兩) 小黑 豆皮(三兩) 巨勝子(二兩即胡麻) 浸淡天冬(去心一兩) 真北沙參(二兩) 柏子仁(一兩半去油) 云茯神(二兩) 女貞實(二兩)
上為末,青果汁法丸,早服三錢,開水送。
張(氏)肝陽虛風上巔,頭目不清,陽明脈空,腰膝酸,議養(yǎng)血熄風。菊花炭 熟首烏 牛膝炭 枸杞子炭 黑 豆 茯神
沈 沖氣左升,當鎮(zhèn)肝攝腎。(肝腎陰虛) 地黃 阿膠 萸肉 淡菜 茯苓
。ㄋ娜)因縈思擾動五志之陽,陽化內風,變幻不已,夫陽動莫制,皆臟陰少藏,自覺上實下虛,法當介以潛之,酸以收之,味濃以填之,偏寒偏熱,烏能治情志中病。
熟地 萸肉 五味 磁石 茯神 青鹽 鱉甲膠 龜版膠 即溶膠為丸。
朱(嫗)心中熱辣,寤煩不肯寐,皆春令地氣主升,肝陽隨以上擾,老年五液交枯,最有癇痙之慮。
生地 阿膠 生白芍 天冬 茯神 小黑 豆皮
程(氏)伏暑深秋而發(fā),病從里出,始如瘧狀,熱氣逼迫營分,經事不當期而來,舌光如鏡,面黯青晦,而胸痞隱痛,正氣大虛,熱氣內閉,況乎周身皆痛,衛(wèi)陽失和極矣。先擬育陰驅熱,肝風不旋,不致痙厥,五日中不興風波,可望向安。
生地 阿膠 天冬 麥冬 麻仁 生牡蠣
金(女)溫邪深入營絡,熱止,膝骨痛甚,蓋血液傷極,內風欲沸,所謂劇則瘈瘲,痙厥至矣?偸窍麑Э嗪狡錈嶂,獨不慮胃汁竭,肝風動乎,擬柔藥緩絡熱熄風。復脈湯去參姜麻仁 生鱉甲湯煎藥。
王(氏)痛從腿肢筋骨,上及腰腹,貫于心胸。若平日經來帶下,其癥亦至,此素稟陰虧,沖任奇脈空曠,凡春交,地中陽氣升舉,虛人氣動隨升,絡血失養(yǎng),諸氣橫逆,面赤如赭,饑不欲食,耳失聰,寤不成寐,陽浮,脈絡交空顯然,先和陽治絡。
細生地 生白芍 生鱉甲 生龜甲 生虎骨 糯稻根 煎藥送滋腎丸(一錢半)
又 前用滋腎丸,痛緩,面浮跗腫,血氣俱乏,內風泛越,經言風勝則動,濕勝則腫,陰虛多熱之質,議先用虎潛丸,每服四錢,四服。
某(五三)下元水虧,風木內震,肝腎虛,多驚恐,非實熱痰火可攻劫者。
生地 清阿膠 天冬 杞子 菊花炭 女貞實
胡 久病耳聾,微嗆喉中不甚清爽,是陰不上承,陽挾內風,得以上侮清空諸竅。大凡肝腎宜潤宜涼,龍相寧,則水源生矣。
人參(一錢秋石一分化水拌烘干同煎) 鮮生地(三錢) 阿膠(一錢) 淡菜(三錢) 白芍(一錢) 茯神(一錢半)
又 陰虛液耗,風動陽升,雖諸恙皆減,兩旬外大便不通,斷勿欲速,惟靜藥補潤為宜,照前方去白芍,加柏子仁。
又 大便兩次頗逸,全賴靜藥益陰之力,第納食未旺,議與胃藥。
人參 茯神 炒麥冬 炙甘草 生谷芽 南棗
又 緩肝益胃。
人參 茯神 生谷芽 炙甘草 木瓜 南棗
周 怒動肝風,筋脹脅板,喉痹。
阿膠 天冬 柏子仁 牡蠣 小麥
吳 脈弦小數,形體日瘦,口舌糜碎,肩背掣痛,肢節(jié)麻木,膚腠瘙癢,目眩暈耳鳴,已有數年,此屬操持積勞,陽升,內風旋動,爍筋損液,古謂壯火食氣,皆陽氣之化,先擬清血分中熱,繼當養(yǎng)血熄其內風,安靜勿勞,不致痿厥。(陽升血熱)
生地 元參 天冬 丹參 犀角 羚羊角 連翹 竹葉心
(丸方) 何首烏 生白芍 黑芝麻 冬桑葉 天冬 女貞子 茯神 青鹽
某(嫗)脈右虛左數,營液內耗,肝陽內風震動,心悸眩暈少寐。(心營熱)
生地 阿膠 麥冬 白芍 小麥 茯神 炙草
吉(三五)心悸蕩漾,頭中鳴,七八年中頻發(fā)不止,起居飲食如常,此肝膽內風自動,宜鎮(zhèn)靜之品,佐以辛泄之味。
如枕中丹。(風陽擾神)
王(氏)驚悸,微腫,內風動也。
人參 龍骨 茯神 五味 煨姜 南棗
曹 肝膽陽氣,挾內風上騰不熄,心中熱,驚怖多恐,進和陽鎮(zhèn)攝方法。
龜甲 龍骨 牡蠣 茯神 石菖蒲 遠志
又 神識略安,夜不得寐,胸臍閑時時閃爍欲動,乃內風不熄也。進補心法。
生地 丹參 元參 茯神 棗仁 遠志 菖蒲 天冬 麥冬 桔梗 朱砂
王(氏)神呆不語,心熱煩躁,因驚而后,經水即下,肉腠刺痛,時微痞,頭即搖,肝風內動,變痙厥之象(血去陽升)
小川連 黃芩 阿膠 牡蠣 秦皮
陳(嫗)虛風麻痹,清竅阻塞。(風陽阻竅)
天麻 鉤藤 白蒺藜 甘菊 連翹 桑枝
包(嫗)右太陽痛甚,牙關緊閉,環(huán)口牽動,咽喉如有物阻,乃陽升化風,肝病上犯陽絡,大便欲閉,議用龍薈丸,每服二錢。
又 肝風阻竅,脈象模糊,有外脫之危,今牙關緊,咽痹不納湯水,雖有方藥,難以通關, 當刮指甲末,略以溫湯調灌,倘得關開,再議他法,另以蘇合香擦牙。
鄭(三九)脈右弦,頭脹耳鳴火升,此肝陽上郁,清竅失司。
細生地 夏枯草 石決明 川斛 茯神 桑葉
陳 夏季陽氣暴升,煩勞擾動,致內風上阻清竅,口 舌強,呵欠,機竅阻痹不靈,脈數,舌胎,忌投溫散,乃司氣所致,非表邪為病也。(絡熱竅痹)
犀角 羚羊角 郁金 菖蒲 膽星 鉤藤 連翹 橘紅 竹瀝 姜汁
又 清絡得效,火風無疑,忌投剛燥。
犀角 羚羊 郁金 菖蒲 連翹 生地 元參 廣皮 竹瀝 姜汁
又 脈數面赤,肝風尚動,宜和陽熄風。
鮮生地 元參 羚羊角 連翹 菖蒲根 鮮銀花 麥冬
汪 如寐舌喑,面赤亮,汗出,未病前一日,頓食面頗多,病來倉猝,乃少陰腎臟陰陽不續(xù),厥陰肝風突起,以致精神冒昧,今七八日來,聲音不出,乃機竅不靈,治法以固護正氣為主,宣利上焦痰熱佐之。若地冬養(yǎng)陰,陰未驟生,徒使壅滯在脘,急則治標,古有諸矣。挨過十四十五日,冀有轉機。(痰熱阻竅)
人參 半夏 茯苓 石菖蒲 竹瀝 姜汁
江 左脅中動躍未平,猶是肝風未熄,胃津內乏,無以擁護,此清養(yǎng)陽明最要,蓋胃屬腑,腑強不受木火來侵,病當自減,與客邪速攻,純虛重補迥異。(肝胃陰虛) 酸棗仁湯去川芎加人參。
又 諸恙向安,惟左脅中動躍多年,時有氣升欲噫之狀,肝陰不足,陽震不息,一時不能遽已,今谷食初加,乙癸同治姑緩。
人參 茯神 知母 炙草 朱砂染麥冬 調入金箔
又 鮮生地 麥冬(朱砂拌) 竹葉心 知母 沖冷參湯
席(五七)脈來弦動而虛,望六年歲,陽明脈衰,厥陰內風暗旋不熄,遂致胃脈不主束筋骨,以利機關,肝陽直上巔頂,汗從陽氣泄越,春月病發(fā),勞力病甚,此氣愈傷,陽愈動矣。法當甘溫益氣,攻病驅風,皆劫氣傷陽,是為戒律(胃虛表疏)
人參 黃耆 當歸 炙草 冬桑葉 麥冬 地骨皮 花粉
孫(氏)胃虛,肝風內震,嘔痰咳逆,頭痛眩暈,肢麻,汗出寒熱。(胃虛痰滯) 二陳湯加天麻鉤藤。
沈(五六)色蒼形瘦,木火體質,身心過動,皆主火化,夫吐痰沖氣,乃肝膽相火犯胃過膈納食自少,陽明已虛,解郁和中,兩調肝胃,節(jié)勞戒怒,使內風勿動為上。(滋肝和胃)
枸杞子 酸棗仁 炒柏子仁 金石斛 半夏曲 橘紅 茯苓 黃菊花膏丸 梁 木火體質,復加郁勃,肝陰愈耗,厥陽升騰,頭暈目眩心悸,養(yǎng)肝熄風,一定至理,近日知饑 少納,漾漾欲嘔,胃逆不降故也。先當泄木安胃為主。(泄肝安胃)
桑葉(一錢) 鉤藤(三錢) 遠志(三分) 石菖蒲(三分) 半夏曲(一錢) 廣皮白(一錢半)
金斛(一錢半) 茯苓(三錢)
又 左脈弦,氣撐至咽,心中憒憒,不知何由,乃陰耗陽亢之象,議養(yǎng)肝之體,清肝之用。九孔石決明(一具) 鉤藤(一兩) 橘紅(一錢) 抱木茯神(三錢) 鮮生地(三錢)
羚羊角(八分) 桑葉(一錢半) 黃甘菊(一錢)
沈 年歲壯盛,脘有氣瘕,噯噫震動,氣降乃平,流痰未愈,睪丸腫硬,今入夜將寐,少腹氣沖至 心,竟夕但寤不寐,頭眩目花,耳內風雷,四肢麻痹,肌腠如刺如蟲行,此屬操持怒勞,內損乎 肝,致少陽上聚為瘕,厥陰下結為疝,沖脈不靜,脈中氣逆混擾,氣燥熱化,風陽交動,營液日 耗,變亂種種,總是肝風之害,非攻消溫補能治,惟以靜養(yǎng),勿加怒勞,半年可望有成。(怒勞傷肝結疝瘕)
阿膠 細生地 天冬 茯神 陳小麥 南棗肉
王(五十)驚恐惱怒動肝,內風陽氣沸騰,脘痹咽阻,筋惕肌麻,皆風木過動,致陽明日衰,先以鎮(zhèn)陽 熄風法。(驚怒動肝)
阿膠 細生地 生牡蠣 川斛 小麥 茯神
曹(氏)離愁菀結,都系情志中自病,恰逢冬溫,陽氣不潛,初交春令,陽已勃然,變化內風,游行擾 絡,陽但上冒,陰不下吸,清竅為蒙,狀如中厥,舌喑不言,劉河間謂將息失宜,火盛水衰,風自 內起,其實陰虛陽亢為病也。既不按法論病設治,至驚蟄雷鳴,身即汗泄,春分氣暖,而晝夜 寤不肯寐,甚至焦煩,迥異于平時,何一非陽氣獨激使然耶,夫肝風內擾,陽明最當其沖犯。病中暴食,以內風消爍,求助于食,今胃脈不復,氣愈不振,不司束筋骨以利機關,致鼻準光 亮,肌肉浮腫,考古人虛風,首推候氏黑散,務以填實腸胃空隙,庶幾內風可息,奈何醫(yī)者。不曰清火豁痰,即曰膩補,或雜風藥,內因之恙,豈有形質可攻,偏寒偏熱,皆非至理。(風陽擾胃)
生牡蠣 生白芍 炒生地 菊花炭 炙甘草 南棗肉
大凡攻病驅邪,藥以偏勝,如內經咸勝苦,苦勝辛之類,藉其克制,以圖功耳。今則情志內 因致病,系乎陰陽臟腑不和,理偏就和,宜崇生氣,如天地間四時陰陽迭運,萬物自有生 長之妙,案中曰陽冒不潛,法當和陽以就陰,牡蠣體沉味咸,佐以白芍之酸,水生木也。地黃微苦,菊微辛,從火炒變?yōu)榭辔叮旧鹨。益以甘?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zxtf.net.cn/pharm/2009/20090113045404_89119.shtml" target="_blank">大棗之甘,充養(yǎng)陽明,火生土也。藥雖平衍無奇,實參軒岐底蘊,世皆忽略不究。但執(zhí)某藥治何病者多矣。經云: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肝為風木之臟,因有相火內寄,體陰用陽,其性 剛,主動主升,全賴腎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肅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宮敦阜之土 氣以培之,則剛勁之質,得為柔和之體,遂其條達暢茂之性,何病之有,倘精液有虧,肝陰 不足,血燥生熱,熱則風陽上升,竅絡阻塞,頭目不清,眩暈跌仆,甚則瘈瘲 痙厥矣。先生治 法,所謂緩肝之急以熄風,滋腎之液以驅熱,如虎潛,侯氏黑散,地黃飲子,滋腎丸,復脈等 方加減,是介以潛之,酸以收之,濃味以填之,或用清上實下之法。若思慮煩勞,身心過動。風陽內擾,則營熱心悸,驚怖不寐,脅中動躍,治以酸棗仁湯,補心丹,枕中丹加減,清營中 之熱,佐以斂攝神志。若因動怒郁勃,痰火風交熾,則有二陳龍薈,風木過動,必犯中宮,則嘔吐不食,法用泄肝安胃,或填補陽明,其他如辛甘化風,甘酸化陰,清金平木,種種治法。未能備敘,然肝風一癥,患者甚多,因古人從未以此為病名,故醫(yī)家每每忽略,余不辭杜 撰之咎,特為拈出,另立一門,以便后學考核云(華岫云)
徐評 肝風即中風一類,南方最多,卻不必另立一門。
徐 脈左浮弦數,痰多,脘中不爽,煩則火升眩暈,靜坐神識稍安,議少陽陽明同治法。(痰火)
羚羊角 連翹 香豆豉 廣皮白 半夏曲 黑山梔
某 痰火風在上,舌干頭眩。
天麻 鉤藤 菊花 橘紅 半夏曲 茯苓 山梔 花粉
某 酒客中虛,痰暈,二陳加術白蒺藜鉤藤天麻。
江(五十)脈弦動,眩暈痰多,胸痹窒塞,此清陽少旋,內風日沸,當春地氣上升,最慮風痱。(內風挾痰) 明天麻 白蒺藜 桂枝木 半夏 橘紅 茯苓 苡仁 炙草
又 頭額悶脹,痰多作眩,外臺茯苓飲加羚羊角桂枝竹瀝姜汁法丸。
吳(四五)診脈芤弱,痰多眩暈,心神過勞,陽升風動,不可過飲助升,治痰須健中,熄風可緩暈。
九蒸白術 炒杞子 白蒺藜 茯苓 菊花炭
周 內風挾痰眩暈,吐出清水。
半夏 茯苓 廣皮 天麻 鉤藤 菊花
張 肝風內沸,劫爍津液,頭暈,喉舌干涸。(肝風) 大生地 天冬 麥冬 萸肉 阿膠 生白芍
陳 肝風動逆不熄,頭暈。
九制首烏(四兩) 甘菊炭(一兩) 杞子(二兩) 桑椹子(二兩) 黑芝麻(二兩) 巨勝子 (一兩半) 牛膝(一兩半) 茯神(二兩) 青果汁法丸。
洪(四十)內風逆,頭暈。經霜桑葉(一錢) 炒黃甘菊花炭(一錢) 生左牡蠣(三錢) 黑 豆皮(三錢) 徽州黑芝麻(二錢) 茯神(一錢半)
某 兩寸脈浮大,氣火上升,頭眩,甚則欲嘔吐,厥陰上干,久則陽明失降,土被木克,脾胃俱傷。先當鎮(zhèn)肝陽。
制首烏 豆皮 炒杞子 柏子仁 紫石英 茯神 天冬 南棗
某 操持驚恐,相火肝風上竄,目跳頭暈,陰弱欲遺,脈左弦勁,右小平。
生地 白芍 丹皮 鉤藤 天麻 白蒺藜 黃菊花 橘紅
王(六三)辛甘寒,眩暈已緩,此絡脈中熱,陽氣變現,內風上冒,是根本虛在下,熱化內風在上,上實 下虛,先清標恙。(絡熱)
羚羊角 元參心 鮮生地 連翹心 郁金 石菖蒲
又 照前方去菖蒲郁金加川貝花粉。
某(二四)暈厥,煩勞即發(fā),此水虧不能涵木,厥陽化風鼓動,煩勞陽升,病斯發(fā)矣。據述幼年即然,藥 餌恐難杜絕。(陰虛陽升)
熟地(四兩) 龜版(三兩) 牡蠣(三兩) 天冬(一兩半) 萸肉(二兩) 五味(一兩) 茯神(二兩) 牛膝(一兩半) 遠志(七錢) 靈磁石(一兩)
田(二七)煩勞,陽氣大動,變化內風,直冒清空,遂為眩暈,能食膚充,病不在乎中上,以介類沉潛真 陽,咸酸之味為宜。淡菜膠 龜版膠 阿膠 熟地 萸肉 茯苓 川斛 建蓮 山藥漿丸。
嚴(四五)營虛,內風逆,心悸頭暈。(營血虛) 炒杞子 柏子仁 三角胡麻 川斛 生左牡蠣 冬桑葉
李(七三)高年頗得納谷安寢,春夏以來,頭暈,跗腫,不能健步,此上實下虛,腎氣衰,不主攝納,肝風 動,清竅漸蒙。大凡腎宜溫,肝宜涼,溫納佐涼,乃復方之劑。(下虛) 附都氣加車前淡天冬建蓮丸。經云:諸風掉眩,皆屬于肝,頭為六陽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竅,所患眩暈者,非外來 之邪,乃肝膽之風陽上冒耳。甚則有昏厥跌仆之虞,其癥有夾痰,夾火,中虛,下虛,治膽,治 胃,治肝之分,火盛者,先生用羚羊山梔連翹花粉元參鮮生地丹皮桑葉,以清泄上焦竅 絡之熱,此先從膽治也。痰多者必理陽明,消痰如竹瀝姜汁,菖蒲橘紅,二陳湯之類,中虛 則兼用人參,外臺茯苓飲是也。下虛者,必從肝治,補腎滋肝,育陰潛陽,鎮(zhèn)攝之治是也。至 于天麻鉤藤菊花之屬,皆系熄風之品,可隨癥加入,此癥之原,本之肝風,當與肝風中風 頭風門合而參之。(華岫云)
徐評 眩暈清火養(yǎng)肝,固為正治。但陽氣上升,至于身體不能自主,此非浮火之比,古人必用金石鎮(zhèn)墜之品,此則先生所未及知也。憶余初至郡中治病,是時喜用唐人方,先生見之,謂人曰,有吳江秀才徐某,在外治病,頗有心思。但藥味甚雜,此乃無師傳授之故,以后先生得宋板外臺秘要讀之,復謂人曰,我前謂徐生立方無本,誰知俱出外臺,可知學問無窮,讀書不可輕量也。先生之服善如此,猶見古風,所謂藥味雜,即指金石品也。因附記于此。
趙 右偏頭痛,鼻竅流涕,仍不通爽,咽喉疳腐,寤醒肢冷汗出,外邪頭風,已留數月,其邪混處。精華氣血,咸為蒙閉,豈是發(fā)散清寒可解,頭巔藥鉺,務宜清揚,當刺風池風府,投藥仍以通法,茍非氣血周行,焉望卻除宿病。(暑熱上蒙清竅)
西瓜衣 鮮蘆根 苡仁 通草 煎送臘礬丸。
何(四一)右偏風頭痛,從牙齦起。(木火上炎)
炒生地(三錢) 蔓荊子(炒一錢) 黃甘菊(一錢) 茯苓(一錢半) 炒杞子(二錢) 冬桑葉(一錢) 炒丹皮(一錢) 川斛(一錢半)
王(五一)中年陰中之陽已虛,內風偏頭痛,冷淚出。(陰中陽虛)還少丹。
徐(四一)頭風既愈,復發(fā),痛甚嘔吐不已,陽明胃虛,肝陽化風愈動,恐有失明之憂。(胃虛風陽上逆)
炒半夏 茯苓 苦丁茶 菊花炭 炒杞子 柏子霜
朱(五四)陽明脈弦大而堅,厥陰脈小弦數促,面赤,頭痛繞及腦后,驚惕肉, 汗出,早晨小安,入暮偏劇,此操持怫郁,肝陽挾持內風,直上巔頂,木火戕胃為嘔逆,陽越為面赤汗淋,內因之病,加以司候春深,慮有暴厥 痙之幻,夫肝為剛臟,胃屬陽土,姑議柔緩之法,冀有陽和風熄之理,復脈去參姜桂加雞子黃白芍。
王 始用茶調散得效,今宜養(yǎng)血和血。
川芎 歸身 白芍(酒炒) 白蒺藜(炒) 桑枝
朱(三四)頭風目痛昏赤,火風上郁最多,及詢病有三四年,遇風冷為甚,其衛(wèi)陽清氣,久而損傷,非 徒清散可愈,從治風先治血意。杞子 歸身 炒白芍 沙苑 菊花 鉤藤 頭風一癥,有偏正之分,偏者主乎少陽,而風yin火郁為多,前人立法,以柴胡為要藥,其補瀉之間,不離于此,無如與之陰虛火浮,氣升吸短者,則厥脫之萌,由是而來矣。先生則另出心裁,以桑葉丹皮山梔荷葉邊,輕清涼泄,使少陽郁遏之邪,亦可倏然而解,倘久則傷 及肝陰,參入咸涼柔鎮(zhèn)可也。所云正者,病情不一,有氣虛血虛,痰厥腎厥,陰傷陽浮,火亢邪風之不同,按經設治,自古分晰甚明,茲不再述,至于肝陰久耗,內風日旋,厥陽無一息之寧,痛掣之勢已極,此時豈區(qū)區(qū)湯散可解,計惟與復脈之純甘壯水, 膠黃之柔婉以 熄風和陽,俾剛亢之威,一時頓熄,予用之屢效如神,決不以虛諛為助。(邵新甫)
王(二二)此少壯精氣未旺,致奇脈綱維失護。經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今納 谷如昔,當以血肉充養(yǎng)。(陰虛) 牛骨髓 羊骨髓 豬骨髓 茯神 枸杞 當歸 湖蓮 芡實 溫(三二)陰虛督損, 六味加麋角膠秋石川石斛膏。
陳(十七) 勞在出幼之年,形脈生氣內奪,冬月可延,入夏難挨,由真陰日消爍,救陰無速功,故難 治,兩儀煎。
陳(二一)春病至夏,日漸形色消奪,是天地大氣發(fā)泄,真氣先傷,不主內守,為損怯之癥,不加靜養(yǎng)。損不肯復,故治嗽治熱無用,交節(jié)病加,尤屬虛象,脈左數甚,肛有漏瘍,最難全好。
熟地 炒山藥 建蓮 茯苓 豬脊筋
徐(四一)清金潤燥熱緩,神象乃病衰成勞矣。男子中年,行走無力,寐中咳逆,溫補剛燥難投。
天冬 生地 人參 茯苓 白蜜
黃(二六)陰傷勞損。清阿膠 雞子黃 生地 麥冬 麻子仁 炙甘草 南棗
某 攝陰得效,佐以益氣,合補三陰之臟。
人參 熟地 炒杞子 五味 牛膝炭 建蓮 炒山藥 芡實
錢 陽外泄為汗,陰下注則遺,二氣造偏,陰虛熱勝,腦為髓海,腹是至陰,皆陽乘于陰,然陽氣 有余,益見陰弱,無以交戀其陽,因病致偏,偏久致損,坐功運氣,陰陽未協,損不肯復,頗為可 慮,今深秋入冬,天令收肅,身氣泄越,入暮灼熱,總是陰精損傷,而為消爍耳。川石斛 炒知母 女貞子 茯神 糯稻根 小黑 豆皮
又 暮夜熱熾,陰虛何疑。但從前表散,致衛(wèi)陽疏泄,穿山甲鉆筋流利后,致經絡氣血劫撒,內 損不復,衛(wèi)陽藩籬交空,斯時亦可撐半壁矣。失此機宜,秋收冬藏主令,其在封固蟄藏耳。張 季明謂元無所歸則熱灼亦是。(丸方) 人參 河車 熟地 五味 蓮肉 山藥
茯苓 食后逾時服六神湯。
張(六七)有年呼氣 頗和,吸氣 則脅中刺痛,是肝腎至陰臟絡之虛,初投辛酸而效,兩和肝之體用耳。大旨益腎當溫,復入涼肝滋液,忌投剛燥。
大熟地 天冬 枸杞 柏子霜 茯苓 桂圓肉 女貞子 川斛 蜜丸
徐 今年長夏久熱,傷損真陰,深秋天氣收肅,奈身中泄越已甚,吸短精濁,消渴眩暈,見癥卻是肝腎脈由陰漸損及陽明胃絡,納谷減,肢無力,越人所云,陰傷及陽,最難充復, 誠治病易,治損難耳。
人參 天冬 生地 茯神 女貞 遠志
鐘(二十)少年形色衰奪,見癥已屬勞怯,生旺之氣已少,藥難奏功,求醫(yī)無益,食物自適者,即胃喜為補,扶持后天,冀其久延而已。
魚鰾 湖蓮 秋石 芡實 金櫻子
周(七十)脈神形色,是老年衰憊,無攻病成法,大意血氣有情之屬,栽培生氣而已,每日不拘用人 乳,或牛乳,約茶盞許,燉暖入姜汁三分。
某(女)交夏潮熱口渴,肌膚甲錯,此屬骨蒸潮熱。
生鱉甲 銀柴胡 青蒿 黃芩 丹皮 知母
湯(女)天癸未至,入暮寒熱,此先天真陰不足,為損怯延挨之病,腹膨減食治在太陰厥陰。熟白術(二錢) 生濃樸(一錢) 當歸(二錢) 丹皮(一錢半) 淡黃芩(一錢) 生鱉甲(五錢)
此一通一補之法,白術補太陰,濃樸通陽明,當歸補厥陰,丹皮泄少陽,黃芩清氣分之熱。鱉甲滋血分之熱也。
陳(十二)稚年陰虧陽亢,春陽化風地升,暮熱晨汗,肌柔白,脈數虛,非客邪清解,仿仲景復脈法。
本方去姜桂加甘蔗汁。
王(十二)稚年純陽,諸陽皆聚于骨,陰未充長,陽未和諧,凡過動煩怒等因,陽驟升巔為痛,熟寐痛 止,陽潛入陰也。此非外邪,常用錢氏六味丸,加龜甲知母咸秋石,以滋養(yǎng)壯陰。
曹(十三)肌肉蒼赤,脈小數疾,童真陰未充長,囊下肛前,已有漏卮,陽獨升降,巔竅如蒙,常與壯水 制火,猶慮變幻損怯,生六味去萸肉,加生白芍黃柏知母人中白,蜜丸。
施(三二)脈尺垂,少藏,唾痰灰黑,陰水內虧,陽火來乘,皆損怯之萌,可冀胃旺加餐耳。年歲已過三 旬,茍能靜養(yǎng)百天,可以充旺。
熟地 天冬 川斛 茯神 遠志 山藥 建蓮 芡實 秋石 豬脊髓丸
張 勞煩,夏秋氣泄而病,交小雪不復元,咽中微痛,血無華色,求源內損不藏,陰中之陽不伏。恐春深變病。
熟地炭 清阿膠 川斛 浸白天冬 秋石(二分)
許(三二)陰傷及陽,畏風外冷,午后潮熱,舌絳渴飲,剛峻難進,腰脊墜,音啞,心嘈,姑與柔陽滋液。首烏 枸杞 天冬 黑 豆皮 茯神 建蓮
黃 當純陽發(fā)泄之令,辛散亂進,火升,咽干氣促,病根在下焦,陰虛成勞,最難調治。
熟地 炒山藥 五味 芡實 茯神 湖蓮
又 照前方加人參。宋 勞損三年,肉消脂涸,吸氣喘促,欲咳不能出聲,必踞按季脅,方稍有力,寐醒喉中干涸,直 至胸脘,此五液俱竭,法在不治,援引人身脂膏,為繼續(xù)之算,莫言治病。鮮河車 人乳汁 真秋石 血余灰
吳(二八)遺濁已久,上冬喉中哽噎,醫(yī)投寒解,入夏不痊,緣腎陰為遺消爍,龍雷不肯潛伏,于冬令 收藏之候,反升清空之所,內經以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陰質既虧,五液無以上承,徒有 浮陽蒸灼,柔嫩肺日傷,為痹為宣,不外陰虛陽亢。但養(yǎng)育陰氣,貴乎寧靜,夫思煩嗔怒,誦讀 吟詠,皆是動陽助熱,不求諸己工夫,日啖草木藥汁生氣暗傷,豈曰善策,然未嘗無藥也。益 水源之弱,制火炎之熾,早用六味減丹澤,加阿膠秋石龜膠牡蠣湖蓮肉之屬以入下,介以 潛陽,滋填澀固,卻是至靜陰藥,臥時量進補心丹,寧神解熱,俾上下得交,經年可冀有成。(陰虛陽浮)
沈 脈細澀,入尺澤,下元精虧,龍旺火熾,是口齒齦腫,皆下焦之虛陽上越,引火歸窟,未嘗不 通,只以形瘦液少,慮其劫陰,致有瘍癰起患,當預慮也。虎潛去廣歸鎖陽,加山藥蓯蓉青 鹽,羊肉膠丸。安 脈堅,咽阻心熱,得噯氣略爽,腰膝 弱,精滑自遺,必因驚恐,傷及肝腎,下虛則厥陽沖逆 而上,法宜鎮(zhèn)逆和陽,繼當填下。
生白芍 桂枝木 生牡蠣 龍骨 茯神 大棗 小黑 豆皮
鄭 脈數,垂入尺澤穴中,此陰精未充早泄,陽失潛藏,汗出吸短,龍相內灼,升騰面目,肺受熏蒸,嚏涕交作,兼之胃弱少谷,精濁下注,溺管疼痛,肝陽吸其腎陰,善怒多郁,顯然腎虛如繪,議有情之屬以填精,仿古滑澀互施法。
牛骨髓(四兩) 羊骨髓(四兩) 豬脊髓(四兩) 麋角膠(四兩) 熟地(八兩) 人參(四兩) 萸肉(四兩) 五味(三兩) 芡實(四兩) 湖蓮(四兩) 山藥(四兩) 茯神(四兩) 金櫻膏(三兩) 膠髓丸。
曹(二一)精氣內奪,冬乏收藏,入夜氣沖嗆逆,不得安寢,皆勞怯之末傳,難治。
人參 鮮紫河車 茯苓 茯神 五味 紫衣胡桃肉
姚(二三)脈左細右空,色奪神夭,聲嘶,乃精傷于下,氣不攝固,而為咳汗,勞怯重病,藥難奏功,用大造丸方。
程 脈左弦搏,著枕眠臥,冷痰上升,交子后干咳,此腎虛陽不潛伏,乃虛癥也。從攝固引導,勿驟進溫熱燥藥。
熟地炭 生白芍 山藥 茯苓 丹皮 澤瀉 車前 牛膝 胡桃肉
蔣 脈細促,三五欲歇止,頭垂欲俯,著枕即氣沖不續(xù),此腎臟無根,督脈不用,虛損至此,必無挽法。
熟地 五味 茯苓 青鉛 豬脊髓
朱(二九)真陰久傷不復,陽氣自為升降,行動即覺外感,皆體質失藏,外衛(wèi)不固矣。治在少陰,用固本丸之屬,加入潛陽介類。固本丸加淡菜秋石阿膠。
金(二二)虛癥五年,真陰既損不復,長夏陰不生成,陽擾升越巔頂而為痛脹,目患不痊,病根亦在肝腎,與潛陽以益乙癸,磁石六味加龜甲。
胡 厥陽上沖,心痛振搖,消渴齒血,都是下焦精損,質重味濃,填補空隙,可冀其效。
熟地(四兩) 五味(二兩) 茯神(二兩) 建蓮(二兩) 芡實(二兩) 山藥(二兩) 人乳粉(二兩) 秋石(二兩)生精羊肉膠丸,早服四錢。
程 今年厥陰司天,春分地氣上升,人身陽氣上舉,風乃陽之化氣,陰衰于下,無以制伏,上愈熱,斯下愈寒,總屬虛象,故龜膠人乳,皆血氣有情,服之小效者,非沉苦寒威也。茲定咸味入陰,介類潛陽法。
炒熟地 龜膠 阿膠 炒遠志 炒山藥 湖蓮 六七日后,仍進瓊玉膏減沉香。
蔣(三五)肝厥,用咸味入陰,水生木體,是虛癥治法,夏令大氣主泄,因煩勞病發(fā),勢雖減于昔日,而脈癥仍然,必靜養(yǎng)經年,陰陽自交,病可全去,議介類潛陽,佐酸味以斂之。
熟地 柏子霜 萸肉 五味 鎖陽 淡菜膠 海參膠 真阿膠 龜版膠 茯苓 湖蓮 芡實 青鹽
金 肝血腎精無藏,陽乏依附,多夢紛紜,皆陽神浮越,當以介屬有情,填補下焦。
熟地 淡菜 阿膠 萸肉 小麥 龍骨 牡蠣
又 腎虛氣攻于背,肝虛熱觸于心,都是精血內奪,神魂不主依附,此重鎮(zhèn)以理其怯,填補以實其下,血肉有情,皆充養(yǎng)身中形質,即治病法程矣。
熟地 牡蠣 淡菜 五味 萸肉 龍骨 杞子
吳(十八)診脈細數,左垂尺澤,先天最素薄,真陰未充,當精通年歲,陰氣早泄,使龍相刻燃,津液暗消,有虛怯根萌,藥宜至靜純陰,保養(yǎng)尤為要旨, 知柏六味去丹澤,加龜甲天冬,豬脊髓丸。
錢(五十)據說熱自左升,直至耳前后脹,視面色油亮,足心灼熱,每午后入暮皆然,上年用茶調散。宣通上焦郁熱不應,此肝腎陰火乘竅,卻因男子精虧,陽不下交,經言以滋填陰藥,必佐介屬重鎮(zhèn),試以安寢竟夜乃安,參陽動陰靜至理。
熟地 龜版 萸肉 五味 茯苓 磁石 黃柏 知母 豬脊髓丸。
顧(二二)陰精下損,虛火上炎,脊腰髀酸痛,髓空,斯督帶諸脈不用,法當填髓充液,莫以見熱投涼。
熟地(水煮) 杞子 魚膠 五味 茯神 山藥 湖蓮 芡實 金櫻膏為丸。
陳(二十)喉痹,目珠痛,吸氣短促,曾咯血遺精,皆陰不內守,孤陽上越諸竅,當填下和陽。
熟地 枸杞炭 旱蓮草 菊花炭 女貞 茯苓
某(三二)心煩不寧,目彩無光,少陰腎水枯槁,厥陽上越不潛,議用填陰潛陽。
人參(一錢半) 熟地(五錢) 天冬(一錢) 麥冬(三錢) 茯神(三錢) 龜版(一兩)
某(女)渴不欲飲,陰不上承,況寐醒神識不靜,易驚汗出,法當斂補。
人參 熟地炭 萸肉炭 茯神 五味 炒遠志
邵 精血傷,氣不潛納陽浮擾神,則魂魄不寧,臟陰不安其位。
人參 炙草 建蓮 茯神 龍骨 金箔
盧 有形血液,從破傷而損,神氣無以擁護,當此冬令藏陽,陽微畏寒,奇脈少津,乏氣貫布,行 步欹斜,健忘若憒,何一非精氣內奪之征,將交大雪,純陰無陽,冬至一陽來復也。見此離散 之態(tài),平素不受暖補,是氣元長旺,今乃精衰氣竭之象,又不拘乎此例也。(陽虛)
人參 鹿茸 歸身 炒杞子 茯苓 沙苑
馬 陰精走泄于下,陽氣郁冒于上,太沖脈衰,厥氣上沖,陡然癇厥,陰陽既失交偶,內隨陽掀 旋,陽從汗泄矣。宜遠房幃,獨居靜室,醫(yī)治之法,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大封大固,以蟄藏為要。百日可效,經年可以復元。
淡蓯蓉 五味 遠志 茯神 芡實 建蓮 生羊腰子
孫(四二)形軀豐溢,脈來微小,乃陽氣不足體質,理煩治劇,曲運神機,都是傷陽之助,溫養(yǎng)有情,栽 培生氣,即古圣春夏養(yǎng)陽,不與逐邪攻病同例,用青囊斑龍丸。
某(二十)少壯形神憔悴,身體前后牽掣不舒,此奇經脈海乏氣,少陰腎病何疑。
淡蓯蓉 甘枸杞 當歸 牛膝 沙苑 茯苓
某 陰陽二氣不振,春初進八味,減桂之辛,益以味芍之酸,從陽引陰,兼以歸脾守補其營,方 得效驗,茲當春升夏令,里虛藏聚未固,升泄主令,必加煩倦,古人謂寒則傷形,熱則傷氣,是 當以益氣為主,通攝下焦兼之,仿內經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為法,非治病也。乃論體耳。夏季早服青囊斑龍丸方法。
鹿茸 鹿角霜 鹿角膠 赤白茯苓 熟地 蓯蓉 補骨脂 五味子 晚服歸脾,去木香,加枸杞子。
王(氏)凡女科書,首篇必論調經,既嫁必究孕育,結 十載,未能得胎,病在至陰之臟,延及奇經 八脈,述經遲晨泄,心若搖漾,得食姑緩,肛瘍久漏,都屬下損。
人參 麋茸 紫石英 茯苓 當歸 補骨脂 棗艾湯泛丸。
汪(氏)女科首列調經,今經不調和,耳鳴心漾,汗出,畏恐神痹,兩足皆冷兼浮腫,冬至節(jié)交,病甚 于前,都因肝腎內怯,陽不交陰所至,薛氏加減八味丸,淡鹽湯送三錢。
萬(二七)診脈數,左略大,右腰牽絆,足痿,五更盜汗即醒,有夢情欲則遺,自病半年,脊椎六七節(jié)骨 形凸出,自述書齋坐臥受濕。若六yin致病,新邪自解,驗色脈推病,是先天稟賦原怯,未經 充旺,肝血腎精受戕,致奇經八脈中乏運用之力,乃筋骨間病,內應精血之損傷也。
人參(一錢) 鹿茸(二錢) 杞子(炒黑三錢) 當歸(一錢) 舶茴香(炒黑一錢) 紫衣胡桃肉(二枚)生雄羊內腎(二枚)
夫精血皆有形,以草木無情之物為補益,聲氣必不相應,桂附剛愎,氣質雄烈精血主臟。臟體屬陰,剛則愈劫脂矣。至于丹溪虎潛法,潛陽堅陰,用知柏苦寒沉著,未通奇脈,余以柔劑陽藥,通奇脈不滯,且血肉有情,栽培身內之精血。但王道無近功,多用自有益。
朱(三六) 辛溫咸潤,乃柔劑通藥,謂腎惡燥也。服有小效,是勞傷腎真,而八脈皆以廢弛失職,議進升陽法。(陽虛奇脈兼病)
鹿茸 蓯蓉 歸身 杞子 柏子仁 杜仲 菟絲子 沙苑
范(二一)父母弱癥早喪,稟質不克充旺,年二十歲未娶,見病已是損怯,此寒熱遇勞而發(fā),即內經陽維脈衰,不司維續(xù),護衛(wèi)包舉,下部無力,有形精血,不得充涵筋骨矣。且下元之損,必累八脈,此醫(yī)藥徒補無用。
鹿茸 杞子 歸身 巴戟 沙苑 茯苓 舶茴香 羊肉膠丸
施 沖氣貫脅上咽,形體日漸枯槁,此勞傷肝腎,而成損怯,由乎精氣不生,厥氣上逆耳。議以通陽攝陰,冀其漸引漸收,非見病治病之方法矣。(陰陽并虛)
蓯蓉 熟地 五味 枸杞 柏子霜 茯苓 桑椹子 砂仁 青鹽 羊肉膠丸。
王(三十)陽虛背寒肢冷,陰虛火升煩驚,宿病偏傷不復,總在虛損一門,鎮(zhèn)攝之補宜商。早用薛氏八味丸,晚歸脾,去 木香。
某 肝腎損傷,八脈無氣,未老衰憊大著,姑議通陽守陰一法,俟明眼裁之。
淡蓯蓉 熟地炭 鹿角霜 五味子肉 柏子仁 茯苓
王(二九)搖精驚恐,肝腎臟陰大泄,陽不附和,陰中百脈之氣,自足至巔,起自涌泉,以少陰之脈始此,欲使陰陽翕闔,譬諸招集潰散卒伍,所謂用藥如用兵。
熟地 枸杞 當歸 五味 遠志 龜版 鹿鞭 羊肉
某 脈虛細,夜熱晨寒,煩倦口渴,汗出,臟液已虧,當春氣外泄,宗內經凡元氣有傷,當與甘藥之例,陰虛者用復脈湯。
炙甘草(七分) 人參(一錢) 阿膠(二錢) 火麻仁(一錢) 生地(二錢) 麥冬(一錢)桂枝(三分) 生白芍(一錢半)
某(二四)陰傷及陽,加以春夏大地陽氣主泄,真無內聚,形神痿靡。大凡熱必傷氣,固氣,正以迎夏至一陰來復。
人參 熟地 五味 炒山藥 芡實 建蓮
張(二四)臟陰久虧,八脈無力,是久損不復,況中脘微痛,臍中動氣,決非滋膩涼藥可服,仿大建中之制,溫養(yǎng)元真,壯其奇脈,為通納方法。
人參 生于術 炙草 茯苓 熟地 淡蓯蓉 歸身 白芍 真潯桂 枸杞 五味 蜜丸,服四錢。
許(十九)善嗔食減無味,大便溏瀉,三年久病,內傷何疑。但清內熱,潤肺理嗽,總是妨礙脾胃,思人身病損,必先陰陽致偏,是太陰脾臟日削,自然少陽膽木來侮,宗內經補臟通腑一法, 四君子加桑葉炒丹皮。
又 虛勞三年,形神大衰,食減無味,大便溏瀉,寒起背肢,熱從心熾,每咳必百脈動掣,間或脅肋攻觸,種種見癥,都是病深傳遍,前議四君子湯,以養(yǎng)脾胃沖和,加入桑葉丹皮,和少陽木火,使土少侵,服已不應,想人身中二氣致偏則病,今脈癥乃損傷已極,草木焉得振頓,見病治病,諒無 益,益氣少靈,理從營議,食少滑泄,非滋膩所宜,暫用景岳理陰煎法,參入鎮(zhèn)逆固攝。若不胃蘇知味,實難擬法。
又 人參 秋石 山藥 茯苓 河車膠丸。
張 汗多亡陽,是醫(yī)人不知勞倦受寒,病兼內傷。但以風寒外感發(fā)散致誤,淹淹半年,乃病傷不復,能食者以氣血兼補。
人參 白術 茯苓 沙苑 蓯蓉 歸身 枸杞
張(十九)陰傷成勞,因減食便溏寒熱,姑從中治者,以脾為營,胃主衛(wèi)也。異功加五味子。
吳(三六)虛損至食減,腹痛,便溏,中宮后天為急,不必泥乎痰嗽縷治,異功散去術加炒白芍煨益智仁。
楊(氏)背寒心熱,胃弱少餐,經期仍至,此屬上損。(上損及胃)
生地 茯神 炒麥冬 生扁豆 生甘草 仲 久嗽,神衰肉消,是因勞倦內傷,醫(yī)不分自上自下損傷。但以苦寒沉降,氣泄汗淋,液耗夜。熱,胃口得苦傷殘,食物從此頓減,老勞纏綿,詎能易安,用建中法, 黃耆建中湯去姜。
又 照前方加五味子。
又 平補足三陰法。
人參 炒山藥 熟地 五味 女貞子 炒黑杞子
時(二十)脈細屬臟陰之損,平素畏寒怯冷,少年陽氣未得充長,夏令暴瀉,是時令濕熱,未必遽然 虛損若此,今谷減形瘦,步履頓加喘息,勞怯顯然,當理脾腎。(下損及中) 早服加減八味丸,晚服異功散。
某 由陰損及乎陽,寒熱互起,當調營衛(wèi),參 建中湯去姜糖。
某 入夏發(fā)泄主令,由下損以及中焦,減谷形衰,陰傷及陽,畏冷至下,春季進河車羊肉溫養(yǎng)固髓方法,積損難充,不禁時令之泄越耳。古人減食久虛,必須胃藥,晚進參術膏,早用封固佐升陽法,長夏不復奈何?
鹿茸(生研一兩) 鹿角霜(一兩) 熟地(二兩) 生菟絲子(一兩) 人參(一兩)
茯苓(一兩) 韭子(二兩) 補骨脂(胡桃蒸一兩) 枸杞子(一兩) 柏子霜(一兩)蜜丸,早服四錢,參湯送。參術膏方 人參四兩,另用泉水熬,九蒸于術四兩,另用泉水熬,各熬膏成以炭火濃掩干 灰,將藥罐燉收至極老為度,每用膏二錢五分,開水化服。
李(二九)勞怯,形色奪,肌肉消,食減便滑,兼痰嗆喉痛,知醫(yī)理者,再無清咽涼肺滋陰矣。病患述心事操持病加,顯然內損,關系臟真,冬寒藏陽,人身之陽,升騰失交,收藏失司,豈見病治病膚淺之見識,據說食進逾時,必有痛瀉,經言食至小腸變化,屈曲腸間有阻,常有諸矣。凡湯藥氣升,宜丸劑疏補,資生丸食后服。(脾腎兼虛) (晨服) 人參 坎 茯苓 黑殼建蓮 五味 芡實 山藥漿丸。
楊 發(fā)墮于少壯之年,能食不化,噫氣,小溲淋濁,便糞漸細,少年脾腎損傷,宜暖下焦以醒中陽,濟生丸三錢,開水送下。
陳(十八)陰損于下,中焦運陽亦弱,見癥少年損怯,先天不充,以后天維續(xù)。但食少難化,膩滯勿用。由陰損及陽,用雙補丸。
某 久勞,食減,便溏不爽,氣短促,異功加五味子。
王(二四)脈如數,垂入尺澤,病起肝腎下損,廷及脾胃,昔秦越人云,自下焦損傷,過中焦則難治。知有形精血難復,急培無形之氣為旨,食少便溏,與錢氏異功散。
蔡 久嗽氣浮,至于減食泄瀉,顯然元氣損傷。若清降消痰,益損真氣,大旨培脾胃以資運納,暖腎臟以助冬藏,不失帶病延年之算,異功散兼服。
熟地炭 茯神 炒黑枸杞 五味 建蓮肉 炒黑遠志 山藥粉丸,早上服。
葉(三一)病損不復,八脈空虛,不時寒熱,間或便溏,雖步履飲食如常,周身氣機,尚未得雍和,倘調攝失慎,慮其反復,前丸藥仍進,煎方宗脾腎雙補法。
人參(一錢) 茯苓(三錢) 廣皮(一錢) 炒沙苑(一錢) 益智仁(煨研一錢) 炒菟絲餅(二錢)
華(二八)勞損,加以煩勞,肉消形脫,潮熱不息,胃倒泄瀉,沖氣上攻,則嘔,當此發(fā)泄主令,難望久延。(胃虛 嘔瀉)
人參 訶子皮 赤石脂 蒸熟烏梅肉 新會皮 炒白粳米
呂 沖年久坐誦讀,五志之陽多升,咽干內熱,真陰未能自旺于本宮,診脈寸口動數,怕有見紅之慮,此甘寒緩熱為穩(wěn),不致胃枯耳。(陰虛陽浮兼胃陰虛)
生地 天冬 女貞 茯神 炙草 糯稻根須
杜(二一)陰精久損,投以填納溫潤,入夏至晚火升,食物少減,仍屬陰虧。但夏三月,必佐胃藥。
參須 麥冬 五味 茯神 建蓮 芡實
許 脈左堅,上下直行,精損,熱自升降。
細生地 玄參心 女貞 川斛 糯稻根須
又 甜北沙參 天冬 炒麥冬 茯神 阿膠 秋石
又 人參 麥冬 生甘草 扁豆
胡(四三)補三陰臟陰,是迎夏至生陰,而暈逆欲嘔吐痰,全是厥陽犯胃上巔,必靜養(yǎng)可制陽光之動,久損重虛,用甘緩方法,金匱麥門冬湯去半夏。
王 春半寐則盜汗,陰虛,當春陽發(fā)泄,胃口弱極,六黃苦味未宜,用甘酸化陰法。
人參 熟地 五味 炙草 湖蓮 茯神
某(二一)誦讀身靜心動,最易耗氣損營,心脾偏多,不時神煩心悸,頭眩脘悶,故有自來也。調養(yǎng)溉灌營陰,俾陽不升越,恐擾動絡血耳。(營虛)
淮小麥(三錢) 南棗肉(一枚) 炒白芍(一錢) 柏子仁(一錢半) 茯神(三錢) 炙草(四分)
某(四十)脈弦,脅痛引及背部,食減,此屬營損傳勞。
桂枝木(四分) 生白芍(一錢半) 炙草(四分) 歸身(一錢半) 茯神(三錢) 生牡蠣(三錢)煨姜(一錢) 南棗(三錢)
某(三十)脈,不嗜食,腰酸無力,咳煩勞,營虛所致。
當歸 生白芍 桂枝木 茯苓 炙草 飴糖 煨姜 南棗
汪 脈左小右虛,背微寒,肢微冷,痰多微嘔,食減不甘,此胃陽已弱,衛(wèi)氣不得擁護,時作微寒微熱之狀,小便短赤,大便微溏,非實邪矣。當建立中氣以維營衛(wèi),東垣云:骨為衛(wèi)之本,營乃脾之源,偏熱偏寒,猶非正治。
人參 歸身(米拌炒) 桂枝木 白芍(炒焦) 南棗
陸 勞傷陽氣,不肯復元,秋冬之交,余宗東垣甘溫為法,原得小效,眾楚交咻柴葛枳樸是餌,二氣散越,交紐失固,閃氣疼痛,脘中痞結,皆清陽凋喪,無攻痛成法,唯以和補,使營衛(wèi)之行,冀其少緩神蘇而已。
人參 當歸 炒白芍 桂心 炙草 茯神
又 右脈濡,來去澀,辛甘化陽,用大建中湯。
人參 桂心 歸身 川椒 茯苓 炙草 白芍 飴糖 南棗
汪 勞倦陽傷,形寒骨熱,脈來小弱,非有質滯著,與和營方。
當歸 酒炒白芍 炙草 廣皮 煨姜 大棗
程 脈左甚倍右,病君相上亢莫制,都因操持勞思所傷。若不山林靜養(yǎng),日藥不能卻病。(勞傷心神)
鮮生地 玄參心 天冬 丹參 茯神 鮮蓮肉
顏(三四)操持思慮,心營受病,加以勞力泄氣,痰帶血出,脈形虛小,右部帶弦,議用歸脾湯,減桂圓。木香,白術,加炒白芍,炒麥冬。
又 勞心營液既耗,氣分之熱自灼,手足心熱,咽干煩渴,多是精液之損,非有余客熱,前議歸 脾加減,乃子母同治法,今以滋清制亢之劑,理心之用,以復五液。
人參 生地 天冬 麥冬 丹參 茯神 燈心 竹葉心
某 神傷精敗,心腎不交,上下交損,當治其中。(中虛)參術膏米飲湯調送。
華(三七)春深地氣升,陽氣動,有奔馳饑飽,即是勞傷,內經勞者溫之,夫勞則形體震動,陽氣先傷。此溫字,乃溫養(yǎng)之義,非溫熱競進之謂,勞傷久不復元為損,內經有損者益之之文,益者,補益也。凡補藥氣皆溫,味皆甘,培生生初陽,是勞損主治法則,春病入秋不愈,議從中治,據述晨起未納水谷,其咳必甚,胃藥坐鎮(zhèn)中宮為宜, 金匱麥門冬湯去半夏。
徐(二七)虛損四年,肛瘍成漏,食物已減什三,形瘦色黃,當以甘溫培中固下,斷斷不可清熱理嗽。
人參 茯苓 山藥 炙草 芡實 蓮肉
某 積勞,神困食減,五心熱,汗出,是元氣虛,陰火盛,宜補中,生脈四君子湯。
楊(二八)內損,陰及陽分,即為勞怯,胃弱少納,當以建中湯加人參。
朱(二七)既暮身熱,汗出早涼,仍任勞辦事,食減半,色脈形肉不足,病屬內損勞怯,人參小建中湯。
楊(三二)知饑減食,外寒忽然,久病行走喘促,坐臥稍安,此勞傷不復,議從中以益營衛(wèi)。
九蒸冬術 炙甘草 煨姜 南棗
汪(三九)此勞力傷陽之勞,非酒色傷陽之勞也。胃口消憊,生氣日奪,豈治嗽藥可以奏功, 黃耆建中湯去姜。
仲(三八)久勞內損,初春已有汗出,入夏食減,皆身中不耐大氣泄越,右脈空大色痿黃,衰極難復。無卻病方法,議封固一法。
人參 黃耆 熟于術 五味
嚴(二八)脈小右弦,久嗽晡熱,著左眠稍適,二氣已偏,即是損怯,無逐邪方法,清泄莫進,當與甘緩,黃耆建中去姜。
又 建中法頗安,理必益氣以止寒熱。
人參 黃耆 焦術 炙草 歸身 廣皮白 煨升麻 煨柴胡
王(二六)脈大而空,亡血失精,午食不運,入暮反脹,陰傷已及陽位,纏綿反復至矣。 歸芍異功散。
劉(女)年十六,天癸不至,頸項癭痰,入夏寒熱咳嗽,乃先天稟薄,生氣不來,夏令發(fā)泄致病,真氣不肯收藏,病屬勞怯,不治, 戊己湯去白術。
某 陽傷背寒,胃傷谷減, 小建中湯。
某 畏風面冷,衛(wèi)外陽微, 參 建中去姜加茯神。
華(二十)此勞怯損傷不復之病,已經食減,便溏,欲嘔,腹痛,二氣交傷,然后天為急,舍仲景建中法。都是盲醫(yī)矣。 建中湯去糖加人參。
尹(四九)中年衰頹,身動喘嗽,脈細無神,食減過半,乃下元不主納氣,五液蒸變粘涎,未老先衰,即是勞病。(腎氣不納)
人參 坎 紫衣胡桃 炒菟絲子 茯苓 五味 炒砂仁 山藥漿丸。
金(七十)寤則心悸,步履如臨險阻,子后沖氣上逆,此皆高年下焦空虛,腎氣不納所致, 八味丸 三錢,先服四日。
淡蓯蓉(一兩) 河車膠(一具) 紫石英(二兩) 小茴(五錢) 杞子(三兩) 胡桃肉(二兩)牛膝(一兩半) 五味(一兩) 茯苓(二兩) 沙苑(一兩半) 補骨脂(一兩) 桑椹子(二兩)紅棗肉丸。
王 久客勞傷,氣分痹阻,則上焦清空諸竅不利,初病在氣,久則入血,身痛目黃,食減形瘦,由病患及乎元虛,攻補未能除病,思人身左升屬肝,右降屬肺,當兩和氣血,使升降得宜。若再延挨,必瘀滯日甚,結為腑聚矣。(氣血滯升降阻)旋復花東加桃仁歸須蔞皮。
郁(氏)失血咳嗽,繼而暮熱不止,經水仍來,六七年已不孕育,乃肝腎沖任皆損,二氣不交,延為勞怯,治以攝固,包舉其泄越。(肝腎沖任皆虛) 鮮河車膠 黃柏 熟地 淡蓯蓉 五味 茯神 蜜丸
屠(二八)勞力傷陽,延三年,損傷延及中宮,狀如反胃,諸氣欹斜,交會失序,遂有寒熱,脫力損傷脾 胃,牛屬坤土,當以霞天膏。(勞力傷脾胃)
朱(十二)奔走之勞,最傷陽氣,能食不充肌膚,四肢常自寒冷,乃經脈之氣,不得貫串于四末,有童 損之憂。(勞動傷經脈)
蓯蓉(二兩) 當歸(二兩) 杞子(一兩) 茯苓(二兩) 川芎(五錢) 沙苑(五錢) 黃鱔一條為丸。
邢(四四)努力傷,身痛無力, 歸桂枝湯去姜加五加皮。虛損之癥,經義最詳,其名不一,考內經論五臟之損,治各不同,越人有上損從陽,下損從 陰之議,其于針砭所莫治者,調以甘藥,金匱遵之而立建中湯,急建其中氣,俾飲食增而 津血旺,以致充血生精,而復其真元之不足。但用稼穡作甘之本味,而酸辛咸苦在所不 用,蓋舍此別無良法可醫(yī),然但能治上焦陽分之損,不足以培下焦真陰之本也。(賴先生) 引伸三才,固本,天真,大造,桂枝龍骨牡蠣,復脈等湯,以及固攝諸方,平補足三陰法,為兼治五臟一切之虛,而大開后人聾聵,可為損癥之一助也。夫金匱又云,男子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夫脈大為氣分泄越,思慮郁結,心脾營損于上中,而營分萎頓,是歸脾,建中,養(yǎng)營,四君,五味,異功等湯之所宜也。脈極虛亦為勞,為精血內奪,肝腎陰不自立,是六味,八味,天真,大造,三才,固本,復脈等湯,以及平補足三陰,固攝諸法所宜也。然仲景以后,英賢 輩出,豈無闡揚幽隱之人,而先生以上,又豈無高明好學之輩,然欲舍仲景先生之法,而 能治虛勞者,不少概見,即如東垣丹溪輩,素稱前代名醫(yī),其于損不肯復者每以參術為 主,有用及數斤者,其意謂有形精血難復,急培無形之氣為要旨,亦即仲景建中諸湯,而 擴充者也。又厥后張景岳以命門陰分不足,是為陰中之陰虛,以左歸飲,左歸丸為主,命 門陽分不足者,為陰中之陽虛,以右歸飲,右歸丸為主,亦不外先生所用三才,固本,天真。大造等湯,以及平補足三陰,固攝諸法,而又別無所見也。故后人稱仲景先生善治虛勞 者,得其旨矣。(鄒滋九) 久虛不復謂之損,損極不復謂之勞,此虛勞損三者,相繼而成也。參其致病之由,原非一 種,所現之候,難以縷析。大凡因煩勞傷氣者,先生用治上治中,所以有甘涼補肺胃之清。津,柔劑養(yǎng)心脾之營液,或甘溫氣味,建立中宮,不使二 日偏,營衛(wèi)得循行之義,又因縱 欲傷精者,當治下而兼治八脈,又須知填補精血精氣之分,益火滋陰之異,或靜攝任 陰,溫理奇陽之妙處。若因他癥失調,蔓延而致者,當認明原委,隨其機勢而調之,揣 先生之用意,以分其體質之陰陽為要領,上中下見癥為著想,傳變至先后天為生死斷 訣。若逐節(jié)推求,一一有根 可考,非泛泛然而湊用幾味補藥,漫言為治也。(邵新甫)
徐評 此老治虛勞之法,不外清肺養(yǎng)胃滋腎,雖無大害,而毫無意義,輕者可愈,重者病日增而已,至其所遵仲景之法,又大失先賢本旨,當時仲景之所謂虛勞者,乃虛寒之癥,故其脈浮大芤遲,又方中用飴糖,乃因腹中痛而設,今日之所謂虛勞,乃陰竭而浮火上炎,脈皆細數,與建中湯正相反,乃亦以此為治,此所謂耳食之學也。余曾目睹此老治陰虛火升之人,與建中而變喉痹血冒者,不下數人,當時此老竟不悟也。故附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