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hù)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經(jīng)方醫(yī)學(xué) > 正文:韓國體質(zhì)說
    

經(jīng)方體質(zhì)研究:韓國體質(zhì)說

-《東醫(yī)壽世保元》
  東武 李濟(jì)馬 著

 存其心者 責(zé)其心也
 心體之明暗 雖若自然而 責(zé)之者 清 不責(zé)者 濁
 馬之心覺 黠於牛者 馬之責(zé)心 黠於牛也
 鷹之氣勢 猛於鴟者 鷹之責(zé)氣 猛於鴟也
 心體之清濁 氣宇之強(qiáng)弱
 在於牛馬鴟鷹者 以理推之而 猶然 況於人乎 !
 或相倍蓰 或相千萬者 豈其生而輒得 茫然不思 居然自至而 然哉

  ※性命論

  ※ 天機(jī)有四 一曰 地方 二曰 人倫 三曰 世會 四曰 天時(shí)
  ※ 人事有四 一曰 居處 二曰 黨與 三曰 交遇 四曰 事務(wù)
  ※ 耳聽天時(shí) 目視世會 鼻嗅人倫 口味地方
  ※ 天時(shí) 極蕩也 世會 極大也 人倫 極廣也 地方 極邈也
  ※ 肺達(dá)事務(wù) 脾合交遇 肝立黨與 腎定居處
  ※ 事務(wù) 克修也 交遇 克成也 黨與 克整也 居處 克治也
  ※ 頷有籌策 臆有經(jīng)綸 臍有行檢 腹有度量
  ※ 籌策 不可驕也 經(jīng)綸 不可矜也 行檢 不可伐也 度量 不可夸也
  ※ 頭有識見 肩有威儀 腰有材干 臀有方略
  ※ 識見 必?zé)o奪也 威儀 必?zé)o侈也 材干 必?zé)o懶也 方略 必?zé)o竊也
  ※ 耳目鼻口 觀於天也 肺脾肝腎 立於人也 頷臆臍腹 行其知也 頭肩腰臀 行其行也
  ※ 天時(shí) 大同也 事務(wù) 各立也 ※ 籌策 博通也 識見 獨(dú)行也
  世會 大同也 交遇 各立也 經(jīng)綸 博通也 威儀 獨(dú)行也
  人倫 大同也 黨與 各立也 行檢 博通也 材干 獨(dú)行也
  地方 大同也 居處 各立也 度量 博通也 方略 獨(dú)行也
  ※ 大同者 天也 各立者 人也 博通者 性也 獨(dú)行者 命也
  ※ 耳好善聲 目好善色 鼻好善臭 口好善味
  ※ 善聲 順耳也 善色 順目也 善臭 順鼻也 善味 順口也
  ※ 肺郡惡聲 脾郡惡色 肝郡惡臭 腎郡惡味
  ※ 惡聲 逆肺也 惡色 逆脾也 惡臭 逆肝也 惡味 逆腎也
  ※ 頷有驕心 臆有矜心 臍有伐心 腹有夸心
  ※ 驕心 驕意也 矜心 矜慮也 伐心 伐操也 夸心 夸志也
  ※ 頭有擅心 肩有侈心 腰有懶心 臀有欲心
  ※ 擅心 奪利也 侈心 自尊也 懶心 自卑也 欲心 竊物也
  ※ 人之耳目鼻口 好善 無雙也 人之肺脾肝腎 郡惡 無雙也
  人之頷臆臍腹 邪心 無雙也 人之頭肩腰臀 怠心 無雙也
  ※ 堯舜之行仁 在於五千年前而 至于今 天下之稱善者 皆曰堯舜則 人之好善 果無雙也
  桀紂之行暴 在於四千年前而 至于今 天下之稱惡者 皆曰桀紂則 人之郡惡 果無雙也
  以孔子之圣 三千之徒受教而 惟顏?zhàn)?三月不違仁
  其馀 日月至焉而 心悅誠服者 只有七十二人則 人之邪心 果無雙也
  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 未洽於天下 武王周公繼之然後大行而
  管叔蔡叔 猶以至親 作亂則 人之怠行 果無雙也
  ※ 耳目鼻口 人皆可以為堯舜 頷臆臍腹 人皆自不為堯舜
  肺脾肝腎 人皆可以為堯舜 頭肩腰臀 人皆自不為堯舜
  ※ 人之耳目鼻口 好善之心 以眾人耳目鼻口論之則 堯舜 未為加一鞭
  人之肺脾肝腎 郡惡之心 以堯舜肺脾肝腎論之則 眾人 未為少一鞭
  人皆可以為堯舜者 以此
  人之頷臆臍腹?誣世之心 每每隱伏也 存其心 養(yǎng)其性 然後 人皆可以為堯舜之知也
  人之頭肩腰臀之中 罔民之心 種種暗藏也 修其身 立其命 然後 人皆可以為堯舜之行也
  人皆自不為堯舜者 以此
  ※ 耳目鼻口之情 行路之人 大同於協(xié)義故 好善也
  好善之實(shí) 極公也 極公則 亦極無私也
  肺脾肝腎之情 同室之人 各立於擅利故 郡惡也
  郡惡之實(shí) 極無私也 極無私則 亦極公也
  頷臆臍腹之中 自有不息之知 如切如磋而
  驕矜伐夸之私心 卒然敗之則 自棄其知而 不能博通也
  頭肩腰臀之下 自有不息之行 赫兮喧兮而
  奪侈懶竊之欲心 卒然陷之則 自棄其行而 不能正行也
  ※ 耳目鼻口 人皆知也 頷臆臍腹 人皆愚也
  肺脾肝腎 人皆賢也 頭肩腰臀 人皆不肖也
  ※ 人之耳目鼻口 天也 天 知也
  人之肺脾肝腎 人也 人 賢也
  我之頷臆臍腹 我自為心而 未免愚也 我之免愚 在我也
  我之頭肩腰臀 我自為身而 未免不肖也 我之免不肖 在我也
  ※ 天生萬民 性以慧覺 萬民之生也 有慧覺則生 無慧覺則死 慧覺者 德之所由生也
  ※ 天生萬民 命以資業(yè) 萬民之生也 有資業(yè)則生 無資業(yè)則死 資業(yè)者 道之所由生也
  ※ 仁義禮智 忠孝友悌 諸般百善 皆出於慧覺
  士農(nóng)工商 田宅邦國 諸般百用 皆出於資業(yè)
  ※ 慧覺 欲其兼人而 有教也
  資業(yè) 欲其廉己而 有功也
  慧覺私小者 雖有其杰 巧如曹操而 不可為教也
  資業(yè)橫濫者 雖有其雄 猛如秦王而 不可為功也
  ※ 好人之善而 我亦知善者 至性之德也
  惡人之惡而 我必不行惡者 正命之道也
  知行積則 道德也
  道德成則 仁圣也
  道德非他 知行也
  性命非他 知行也
  ※ 或曰 舉知而論性 可也而 舉行論命 何義耶
  曰 命者 命數(shù)也 善行則 命數(shù)自美也
  惡行則 命數(shù)自惡也 不必卜筮而 可知也
  詩云 永言配命 自求多福 即 此義也
  ※ 或曰 吾子之言曰 耳聽天時(shí) 目視世會 鼻嗅人倫 口味地方
  耳聽天時(shí) 目視世會則 可也而 鼻 何以嗅人倫 口 何以味地方乎?
  曰 處於人倫 察於外表 默探各人之賢不肖者 此 非嗅耶
  處於地方 均嘗各處人民生活之地利者 此非味耶
  ※ 存其心者 責(zé)其心也 心體之明暗 雖若自然而 責(zé)之者 清 不責(zé)者 濁
  馬之心覺 黠於牛者 馬之責(zé)心 黠於牛也 鷹之氣勢 猛於鴟者 鷹之責(zé)氣 猛於鴟也
  心體之清濁 氣宇之強(qiáng)弱 在於牛馬鴟鷹者 以理推之而 猶然 況於人乎
  或相倍蓰 或相千萬者 豈其生而輒得 茫然不思 居然自至而 然哉 四端論

  ※ 人稟臟理 有四不同
  肺大而肝小者 名曰 太陽人
  肝大而肺小者 名曰 太陰人
  脾大而腎小者 名曰 少陽人
  腎大而脾小者 名曰 少陰人
  ※ 人趨心欲 有四不同
  棄禮而放縱者 名曰 鄙人
  棄義而偷逸者 名曰 懦人
  棄智而飾私者 名曰 薄人
  棄仁而極欲者 名曰 貪人
  ※ 五臟之心 中央之太極也 五臟之肺脾肝腎 四維之四象也 (四維=乾坤艮巽)
  中央之太極 圣人之太極 高出於眾人之太極也
  四維之四象 圣人之四象 旁通於眾人之四象也
  ※ 太少陰陽之臟局短長 四不同中 有一大同 天理之變化也 圣人與眾人 一同也
  鄙薄貪懦之心地清濁 四不同中 有萬不同 人欲之闊狹也 圣人與眾人 萬殊也
  ※ 太少陰陽之短長變化 一同之中 有四偏 圣人 所以希天也
  鄙薄貪懦之清濁闊狹 萬殊之中 有一同 眾人 所以希圣也
  ※ 圣人之臟 四端也 眾人之臟 亦四端也
  以圣人之一四端之臟 處於眾人萬四端之中 圣人者 眾人之所樂也
  圣人之心 無欲也 眾人之心 有欲也
  以圣人之一無欲之心 處於眾人萬有欲之中 眾人者 圣人之所憂也
  ※ 然則 天下眾人之臟理 亦皆圣人之臟理而 才能 亦皆圣人之才能也
  以肺脾肝腎 圣人之才能而 自言曰 我無才能云者 豈才能之罪哉 心之罪也
  ※ 浩然之氣 出於肺脾肝腎也 浩然之理 出於心也
  仁義禮智 四臟之氣 擴(kuò)而充之則 浩然之氣 出於此也
  鄙薄貪懦一心之欲 明而辨之則 浩然之理 出於此也
  ※ 圣人之心 無欲云者 非清凈寂滅如老fo之無欲也
  圣人之心 深憂天下之不治故 非但無欲也 亦未暇及於一己之欲也
  深憂天下之不治而未暇及於一己之欲者 必學(xué)不厭而 教不倦也
  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者 即 圣人之無欲也
  毫有一己之欲則 非堯舜之心也 暫無天下之憂則 非孔孟之心也
  ※ 太陽人 哀性遠(yuǎn)散而 怒情促急
  哀性遠(yuǎn)散則 氣注肺而 肺益盛 怒情促急則 氣激肝而 肝益削
  太陽之臟局 所以成形於肺大肝小也
  少陽人 怒性宏抱而 哀情促急
  怒性宏抱則 氣注脾而 脾益盛 哀情促急則 氣激腎而 腎益削
  少陽之臟局 所以成形於脾大腎小也
  太陰人 喜性廣張而 樂情促急
  喜性廣張則 氣注肝而 肝益盛 樂情促急則 氣激肺而 肺益削
  太陰之臟局 所以成形於肝大肺小也
  少陰人 樂性深確而 喜情促急
  樂性深確則 氣注腎而 腎益盛 喜情促急則 氣激脾而 脾益削
  少陰之臟局 所以成形於腎大脾小也
  ※ 肺氣 直而伸 脾氣 栗而包
  肝氣 寬而緩 腎氣 溫而蓄
  ※ 肺以呼 肝以吸 肝肺者 呼吸氣液之門戶也
  脾以納 腎以出 腎脾者 出納水谷之府庫也
  ※ 哀氣 直升 怒氣 橫升 喜氣 放降 樂氣 陷降
  ※ 哀怒之氣 上升 喜樂之氣 下降
  上升之氣 過多則 下焦傷 下降之氣 過多則 上焦傷
  ※ 哀怒之氣 順動則 發(fā)越而上騰
  喜樂之氣 順動則 緩安而下墜
  哀怒之氣 陽也 順動則 順而上升
  喜樂之氣 陰也 順動則 順而下降
  ※ 哀怒之氣 逆動則 暴發(fā)而 竝於上也
  喜樂之氣 逆動則 浪發(fā)而 竝於下也
  上升之氣 逆動而 竝於上則 肝腎傷
  下降之氣 逆動而 竝於下則 脾肺傷
  ※ 頻起怒而 頻伏怒則 腰脇 頻迫而頻蕩也 腰脇者 肝之所住著處也
  腰脇 迫蕩不定則 肝 其不傷乎
  乍發(fā)喜而 乍收喜則 胸腋 乍闊而乍狹也 胸腋者 脾之所住著處也
  胸腋 闊狹不定則 脾 其不傷乎
  忽動哀而 忽止哀則 脊曲 忽屈而忽伸也 脊曲者 腎之所住著處也
  脊曲 屈伸不定則 腎 其不傷乎
  屢得樂而 屢失樂則 背隹頁 暴揚(yáng)而暴抑也 背隹頁者 肺之所住著處也
  背隹頁 抑揚(yáng)不定則 肺 其不傷乎
  ※ 太陽人 有暴怒深哀 不可不戒 少陽人 有暴哀深怒 不可不戒
  太陰人 有浪樂深喜 不可不戒 少陰人 有浪喜深樂 不可不戒
  ※ 皋陶曰 都 在知人 在安民 禹曰 吁 咸若時(shí) 惟帝 其難之 知人則哲 能官人 安民則惠 黎民懷之
  能哲而惠 何憂乎驩兜 何遷乎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 三復(fù)大禹之訓(xùn)而 欽仰之曰
  帝堯之喜怒哀樂 每每中節(jié)者 以其難於知人也
  大禹之喜怒哀樂 每每中節(jié)者 以其不敢輕易於知人也
  天下喜怒哀樂之暴動浪動者 都出於行身不誠而 知人不明也
  知人 帝堯之所難而 大禹之所吁也則 其誰沾沾自喜乎 蓋亦益反其誠而 必不可輕易取舍人也
  ※ 雖好善之心 偏急而好善則 好善 必不明也
  雖郡惡之心 偏急而郡惡則 郡惡 必不周也
  天下事 宜與好人做也 不與好人做則 喜樂必?zé)┮?br >  天下事 不宜與不好人做也 與不好人做則 哀怒益煩也
  ※ 哀怒相成 喜樂相資
  哀性極則 怒情動
  怒性極則 哀情動
  樂性極則 喜情動
  喜性極則 樂情動
  太陽人 哀極不濟(jì)則 忿怒激外
  少陽人 怒極不勝則 悲哀動中
  少陰人 樂極不成則 喜好不定
  太陰人 喜極不服則 侈樂無厭
  如此而動者 無異於以刀割臟 一次大動 十年難復(fù)
  此 死生壽夭之機(jī)關(guān)也 不可不知也
  ※ 太少陰陽之臟局短長 陰陽之變化也
  天稟之已定 固無可論
  天稟之已定之外
  又有短長而 不全其天稟者則 人事之修不修而 命之傾也 不可不慎也
  ※ 太陽人怒 以一人之怒而 怒千萬人 其怒 無術(shù)於千萬人則 必難堪千萬人也
  少陰人喜 以一人之喜而 喜千萬人 其喜 無術(shù)於千萬人則 必難堪千萬人也
  少陽人哀 以一人之哀而 哀千萬人 其哀 無術(shù)於千萬人則 必難堪千萬人也
  太陰人樂 以一人之樂而 樂千萬人 其樂 無術(shù)於千萬人則 必難堪千萬人也
  ※ 太陽少陽人 但恒戒哀怒之過度而 不可強(qiáng)做喜樂 虛動不及也
  若強(qiáng)做喜樂而 煩數(shù)之則 喜樂 不出於真情而 哀怒 益偏也
  太陰少陰人 但恒戒喜樂之過度而 不可強(qiáng)做哀怒 虛動不及也
  若強(qiáng)做哀怒而 煩數(shù)之則 哀怒 不出於真情而 喜樂 益偏也
  ※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 謂之中
  發(fā)而皆中節(jié) 謂之和
  喜怒哀樂未發(fā)而 恒戒者 此 非漸近於中者乎
  喜怒哀樂已發(fā)而 自反者 此 非漸近於節(jié)者乎



-------------------
  
  擴(kuò)充論

  ※ 太陽人 哀性遠(yuǎn)散而 怒情促急
  哀性遠(yuǎn)散者 太陽之耳 察於天時(shí)而 哀眾人之相欺也 哀性 非他 聽也
  怒情促急者 太陽之脾 行於交遇而 怒別人之侮己也 怒情 非他 怒也
  少陽人 怒性宏抱而 哀情促急
  怒性宏抱者 少陽之目 察於世會而 怒眾人之相侮也 怒性 非他 視也
  哀情促急者 少陽之肺 行於事務(wù)而 哀別人之欺己也 哀情 非他 哀也
  太陰人 喜性廣張而 樂情促急
  喜性廣張者 太陰之鼻 察於人倫而 喜眾人之相助也 喜性 非他 嗅也
  樂情促急者 太陰之腎 行於居處而 樂別人之保己也 樂情 非他 樂也
  少陰人 樂性深確而 喜情促急
  樂性深確者 少陰之口 察於地方而 樂眾人之相保也 樂性 非他 味也
  喜情促急者 少陰之肝 行於黨與而 喜別人之助己也 喜情 非他 喜也
  ※ 太陽之耳 能廣博於天時(shí)而 太陽之鼻 不能廣博於人倫
  太陰之鼻 能廣博於人倫而 太陰之耳 不能廣博於天時(shí)
  少陽之目 能廣博於世會而 少陽之口 不能廣博於地方
  少陰之口 能廣博於地方而 少陰之目 不能廣博於世會
  ※ 太陽之脾 能勇統(tǒng)於交遇而 太陽之肝 不能雅立於黨與
  少陰之肝 能雅立於黨與而 少陰之脾 不能勇統(tǒng)於交遇
  少陽之肺 能敏達(dá)於事務(wù)而 少陽之腎 不能恒定於居處
  太陰之腎 能恒定於居處而 太陰之肺 不能敏達(dá)於事務(wù)
  ※ 太陽之聽 能廣博於天時(shí)故 太陽之神 充足於頭腦而 歸肺者 大也
  太陽之嗅 不能廣博於人倫故 太陽之血 不充足於腰脊而 歸肝者 小也
  太陰之嗅 能廣博於人倫故 太陰之血 充足於腰脊而 歸肝者 大也
  太陰之聽 不能廣博於天時(shí)故 太陰之神 不充足於頭腦而 歸肺者 小也
  少陽之視 能廣博於世會故 少陽之氣 充足於背膂而 歸脾者 大也
  少陽之味 不能廣博於地方故 少陽之精 不充足於膀胱而 歸腎者 小也
  少陰之味 能廣博於地方故 少陰之精 充足於膀胱而 歸腎者 大也
  少陰之視 不能廣博於世會故 少陰之氣 不充足於背膂而 歸脾者 小也
  ※ 太陽之怒 能勇統(tǒng)於交遇故 交遇 不侮也 太陽之喜 不能雅立於黨與故 黨與 侮也
  是故 太陽之暴怒 不在於交遇而 必在於黨與也
  少陰之喜 能雅立於黨與故 黨與 助也 少陰之怒 不能勇統(tǒng)於交遇故 交遇 不助也
  是故 少陰之浪喜 不在於黨與而 必在於交遇也
  少陽之哀 能敏達(dá)於事務(wù)故 事務(wù) 不欺也 少陽之樂 不能恒定於居處故 居處 欺也
  是故 少陽之暴哀 不在於事務(wù)而 必在於居處也
  太陰之樂 能恒定於居處故 居處 保也 太陰之哀 不能敏達(dá)於事務(wù)故 事務(wù) 不保也
  是故 太陰之浪樂 不在於居處而 必在於事務(wù)也
  ※ 太陽之交遇 可以怒治之而 黨與 不可以怒治之
  若遷怒於黨與則 無益於黨與而 肝傷也
  少陰之黨與 可以喜治之而 交遇 不可以喜治之
  若遷喜於交遇則 無益於交遇而 脾傷也
  少陽之事務(wù) 可以哀治之而 居處 不可以哀治之
  若遷哀於居處則 無益於居處而 腎傷也
  太陰之居處 可以樂治之而 事務(wù) 不可以樂治之
  若遷樂於事務(wù)則 無益於事務(wù)而 肺傷也
  ※ 太陽之性氣 恒欲進(jìn)而 不欲退
  少陽之性氣 恒欲舉而 不欲措
  太陰之性氣 恒欲靜而 不欲動
  少陰之性氣 恒欲處而 不欲出
  ※ 太陽之進(jìn) 量可而進(jìn)也 自反其材而不壯 不能進(jìn)也
  少陽之舉 量可而舉也 自反其力而不固 不能舉也
  太陰之靜 量可而靜也 自反其知而不周 不能靜也
  少陰之處 量可而處也 自反其謀而不弘 不能處也
  ※ 太陽之情氣 恒欲為雄而 不欲為雌
  少陰之情氣 恒欲為雌而 不欲為雄
  少陽之情氣 恒欲外勝而 不欲內(nèi)守
  太陰之情氣 恒欲內(nèi)守而 不欲外勝
  ※ 太陽之人 雖好為雄 亦或宜雌 若全好為雄則 放縱之心 必過也
  少陰之人 雖好為雌 亦或宜雄 若全好為雌則 偷逸之心 必過也
  少陽之人 雖好外勝 亦宜內(nèi)守 若全好外勝則 偏私之心 必過也
  太陰之人 雖好內(nèi)守 亦宜外勝 若全好內(nèi)守則 物欲之心 必過也
  ※ 太陽人 雖至愚 其性 便便然 猶延納也 雖至不肖 人之善惡 亦知之也
  少陽人 雖至愚 其性 恢恢然 猶式度也 雖至不肖 人之知愚 亦知之也
  太陰人 雖至愚 其性 卓卓然 猶教誘也 雖至不肖 人之勤惰 亦知之也
  少陰人 雖至愚 其性 坦坦然 猶撫循也 雖至不肖 人之能否 亦知之也
  ※ 太陽人 謹(jǐn)於交遇故 恒有交遇生疏人慮患之怒心 此心 出於秉彛之敬心也 莫非至善而
  輕於黨與故 每為親熟黨與人所陷而 偏怒傷臟 以其擇交之心 不廣故也
  ※ 少陰人 謹(jǐn)於黨與故 恒有黨與親熟人擇交之喜心 此心 出於秉彛之敬心也 莫非至善而
  輕於交遇故 每為生疏交遇人所誣而 偏喜傷臟 以其慮患之心 不周故也
  ※ 少陽人 重於事務(wù)故 恒有出外興事務(wù)之哀心 此心 出於秉彛之敬心也 莫非至善而
  不謹(jǐn)於居處故 每為主內(nèi)做居處人所陷而 偏哀傷臟 以其重外而 輕內(nèi)故也
  ※ 太陰人 重於居處故 恒有主內(nèi)做居處之樂心 此心 出於秉彛之敬心也 莫非至善而
  不謹(jǐn)於事務(wù)故 每為出外興事務(wù)人所誣而 偏樂傷臟 以其重內(nèi)而 輕外故也
  ※ 太陰之頷 宜戒驕心 太陰之頷 若無驕心 絕世之籌策 必在此也
  少陰之臆 宜戒矜心 少陰之臆 若無矜心 絕世之經(jīng)綸 必在此也
  太陽之臍 宜戒伐心 太陽之臍 若無伐心 絕世之行檢 必在此也
  少陽之腹 宜戒夸心 少陽之腹 若無夸心 絕世之度量 必在此也
  ※ 少陰之頭 宜戒奪心 少陰之頭 若無奪心 大人之識見 必在此也
  太陰之肩 宜戒侈心 太陰之肩 若無侈心 大人之威儀 必在此也
  少陽之腰 宜戒懶心 少陽之腰 若無懶心 大人之材干 必在此也
  太陽之臀 宜戒竊心 太陽之臀 若無竊心 大人之方略 必在此也 臟腑論

  ※ 肺部位 在隹頁下背上 胃脘部位 在頷下胸上故 背上胸上以上 謂之上焦
  脾部位 在膂 胃部位 在膈故 膂膈之間 謂之中上焦
  肝部位 在腰 小腸部位 在臍故 腰臍之間 謂之中下焦
  腎部位 在腰脊下 大腸部位 在臍腹下故 脊下臍下以下 謂之下焦
  ※ 水谷 自胃脘而入于胃 自胃而入于小腸 自小腸而入于大腸 自大腸而出于肛門者
  水谷之都數(shù) 停畜於胃而薰蒸為熱氣
  消導(dǎo)於小腸而平淡為涼氣
  熱氣之輕清者 上升於胃脘而為溫氣
  涼氣之質(zhì)重者 下降於大腸而為寒氣
  ※ 胃脘 通於口鼻故 水谷之氣 上升也
  大腸 通於肛門故 水谷之氣 下降也
  胃之體 廣大而包容故 水谷之氣 停畜也
  小腸之體 狹窄而屈曲故 水谷之氣 消導(dǎo)也
  ※ 水谷溫氣 自胃脘而化津 入于舌下 為津海 津海者 津之所舍也
  津海之清氣 出于耳而為神 入于頭腦而為膩海 膩海者 神之所舍也
  膩海之膩汁清者 內(nèi)歸于肺 濁滓 外歸于皮毛故
  胃脘與 舌 耳 頭腦 皮毛 皆肺之黨也
  ※ 水谷熱氣 自胃而化膏 入于膻間兩乳 為膏海 膏海者 膏之所舍也
  膏海之清氣 出于目而為氣 入于背膂而為膜海 膜海者 氣之所舍也
  膜海之膜汁清者 內(nèi)歸于脾 濁滓 外歸于筋故
  胃與 兩乳 目 背膂 筋 皆脾之黨也
  ※ 水谷涼氣 自小腸而化油 入于臍 為油海 油海者 油之所舍也
  油海之清氣 出于鼻而為血 入于腰脊而為血海 血海者 血之所舍也
  血海之血汁清者 內(nèi)歸于肝 濁滓 外歸于肉故
  小腸與 臍 鼻 腰脊 肉 皆肝之黨也
  ※ 水谷寒氣 自大腸而化液 入于前陰毛際之內(nèi) 為液海 液海者 液之所舍也
  液海之清氣 出于口而為精 入于膀胱而為精海 精海者 精之所舍也
  精海之精汁清者 內(nèi)歸于腎 濁滓 外歸于骨故
  大腸與 前陰 口 膀胱 骨 皆腎之黨也
  ※ 耳 以廣博天時(shí)之聽力 提出津海之清氣 充滿於上焦 為神而
  注之頭腦 為膩 積累為膩海
  目 以廣博世會之視力 提出膏海之清氣 充滿於中上焦 為氣而
  注之背膂 為膜 積累為膜海
  鼻 以廣博人倫之嗅力 提出油海之清氣 充滿於中下焦 為血而
  注之腰脊 為凝血 積累為血海
  口 以廣博地方之味力 提出液海之清氣 充滿於下焦 為精而
  注之膀胱 為凝精 積累為精海
  ※ 肺 以鍊達(dá)事務(wù)之哀力 吸得膩海之清汁 入于肺 以滋肺元而
  內(nèi)以擁護(hù)津海 鼓動其氣 凝聚其津
  脾 以鍊達(dá)交遇之怒力 吸得膜海之清汁 入于脾 以滋脾元而
  內(nèi)以擁護(hù)膏海 鼓動其氣 凝聚其膏
  肝 以鍊達(dá)黨與之喜力 吸得血海之清汁 入于肝 以滋肝元而
  內(nèi)以擁護(hù)油海 鼓動其氣 凝聚其油
  腎 以鍊達(dá)居處之樂力 吸得精海之清汁 入于腎 以滋腎元而
  內(nèi)以擁護(hù)液海 鼓動其氣 凝聚其液
  ※ 津海之濁滓則 胃脘 以上升之力 取其濁滓而 以補(bǔ)益胃脘
  膏海之濁滓則 胃 以停畜之力 取其濁滓而 以補(bǔ)益胃
  油海之濁滓則 小腸 以消導(dǎo)之力 取其濁滓而 以補(bǔ)益小腸
  液海之濁滓則 大腸 以下降之力 取其濁滓而 以補(bǔ)益大腸
  ※ 膩海之濁滓則 頭 以直伸之力 鍛鍊之而 成皮毛
  膜海之濁滓則 手 以能收之力 鍛鍊之而 成筋
  血海之濁滓則 腰 以寬放之力 鍛鍊之而 成肉
  精海之濁滓則 足 以屈強(qiáng)之力 鍛鍊之而 成骨
  ※ 是故 耳必遠(yuǎn)聽 目必大視 鼻必廣嗅 口必深味
  耳目鼻口之用 深遠(yuǎn)廣大則 精神氣血 生也
  淺近狹小則 精神氣血 耗也
  肺必善學(xué) 脾必善問 肝必善思 腎必善辨
  肺脾肝腎之用 正直中和則 津液膏油 充也
  偏倚過不及則 津液膏油 爍也
  ※ 膩海藏神 膜海藏靈 血海藏魂 精海藏魄
  ※ 津海藏意 膏海藏慮 油海藏操 液海藏志
  ※ 頭腦之膩海 肺之根本也
  背膂之膜海 脾之根本也
  腰脊之血海 肝之根本也
  膀胱之精海 腎之根本也
  ※ 舌之津海 耳之根本也
  乳之膏海 目之根本也
  臍之油海 鼻之根本也
  前陰之液海 口之根本也
  ※ 心 為一身之主宰 負(fù)隅背心 正向膻中 光明瑩徹
  耳目鼻口 無所不察 肺脾肝腎 無所不忖
  頷臆臍腹 無所不誠 頭手腰足 無所不敬






  
  醫(yī)源論

  ※ 書曰 若藥不瞑眩 厥疾不瘳 商高宗時(shí) 已有瞑眩藥驗(yàn)而 高宗 至於稱歎則
  醫(yī)藥經(jīng)驗(yàn) 其來已久於神農(nóng)黃帝之時(shí) 其說 可信於真也而
  本草 素問 出於神農(nóng)黃帝之手 其說 不可信於真也
  何以言之 神農(nóng)黃帝時(shí)文字 應(yīng)無後世文字澆漓齲法故也
  衰周秦漢以來 扁有名而 張仲景 具備得之 始為成家著書 醫(yī)道始興
  張仲景以後 南北朝隋唐醫(yī) 繼之而 至于宋 朱肱 具備得之 著活人書 醫(yī)道中興
  朱肱以後 元醫(yī) 李杲 王好古 朱震亨 危亦林 繼之而
  至于明 李梴 龔信 具備得之 許浚 具備傳之 著東醫(yī)寶鑑 醫(yī)道復(fù)興
  蓋 自神農(nóng)黃帝以後 秦漢以前 病證藥理 張仲景傳之
  魏晉以後 隋唐以前 病證藥理 朱肱傳之
  宋元以後 明以前 病證藥理 李梴 龔信 許浚傳之
  若 以醫(yī)家勤勞功業(yè)論之則 當(dāng)以張仲景 朱肱 許浚為首而 李梴 龔信次之
  ※ 本草 自神農(nóng)黃帝以來 數(shù)千年 世間流來經(jīng)驗(yàn)而
  神農(nóng)時(shí) 有本草
  殷時(shí) 有湯液本草
  唐時(shí) 有孟詵 食療本草 陳藏器 本草拾遺
  宋時(shí) 有龐安常 本草補(bǔ)遺 日華子本草
  元時(shí) 有王好古 湯液本草
  ※ 少陰人 病證藥理 張仲景 庶幾乎昭詳發(fā)明而 宋元明諸醫(yī) 盡乎昭詳發(fā)明
  少陽人 病證藥理 張仲景 半乎昭詳發(fā)明而 宋元明諸醫(yī) 庶幾乎昭詳發(fā)明
  太陰人 病證藥理 張仲景 略得影子而 宋元明諸醫(yī) 太半乎昭詳發(fā)明
  太陽人 病證藥理 朱震亨 略得影子而 本草 略有藥理
  ※ 余 生於醫(yī)藥經(jīng)驗(yàn)五六千載後 因前人之述 偶得四象人臟腑性理 著得一書 名曰 壽世保元
  原書中 張仲景所論 太陽病 少陽病 陽明病 太陰病 少陰病 厥陰病 以病證名目而論之
  余所論 太陽人 少陽人 太陰人 少陰人 以人物名目而論之也
  二者 不可混看 又不可厭煩然後 可以探其根株而 采其枝葉也
  若 夫脈法者 執(zhí)證之一端也 其理 在於浮沈遲數(shù)而 不必究其奇妙之致也
  三陰三陽者 辨證之同異也 其理 在於腹背表裏而 不必究其經(jīng)絡(luò)之變也
  ※ 古人 以六經(jīng)陰陽 論病故 張仲景 著傷寒論 亦以六經(jīng)陰陽 該病證而
  以頭痛 身疼 發(fā)熱惡寒 脈浮者 謂之太陽病證
  以口苦 咽乾 目眩 耳聾 胸脇滿 寒熱往來 頭痛 發(fā)熱 脈弦細(xì)者 謂之少陽病證
  以不惡寒 反惡熱 汗自出 大便秘者 謂之陽明病證
  以腹?jié)M時(shí)痛 口不燥 心不煩而 自利者 謂之太陰病證
  以脈微細(xì) 但欲寐 口燥 心煩而 自利者 謂之少陰病證
  以初無腹痛自利等證而 傷寒六七日 脈微緩 手足厥冷 舌卷囊縮者 謂之厥陰病證
  六條病證中
  三陰病證 皆少陰人病證也
  少陽病證 即 少陽人病證也
  太陽病證 陽明病證則 少陽人 少陰人 太陰人病證 均有之而 少陰人病證 居多也
  古昔以來 醫(yī)藥法方 流行世間 經(jīng)歷累驗(yàn)者 仲景采摭而 著述之
  蓋 古之醫(yī)師 不知 心之愛郡所欲 喜怒哀樂 偏著者 為病而
  但知 脾胃水谷 風(fēng)寒暑濕 觸犯者 為病故
  其論病論藥全局 都自少陰人 脾胃水谷中出來而
  少陽人 胃熱證藥 間或有焉
  至於太陰人病情則 全昧也
  ※ 岐伯曰
  傷寒一日 巨陽受之 故 頭項(xiàng)痛 腰脊強(qiáng)
  二日 陽明受之 陽明主肉 其脈挾鼻 絡(luò)於目故 身熱 目疼而 鼻乾 不得臥也
  三日 少陽受之 少陽主膽 其脈循脇 絡(luò)於耳故 胸脇痛而 耳聾
  三陽經(jīng)絡(luò) 皆受病而 未入於臟故 可汗而已
  四日 太陰受之 太陰脈 布胃中 絡(luò)於嗌故 腹?jié)M而 嗌乾
  五日 少陰受之 少陰脈 貫?zāi)I 絡(luò)於肺 繫舌本故 口燥 舌乾而渴
  六日 厥陰受之 厥陰脈 循陰器而 絡(luò)於肝故 煩滿而 囊縮
  三陰三陽 五臟六腑 皆受病 榮衛(wèi)不行 五臟不通則 死矣
  ※ 兩感於寒者 必不免於死
  兩感寒者 一日 巨陽少陰俱病則 頭痛 口乾而 煩滿
  二日 陽明太陰俱病則 腹?jié)M 身熱 不飲食 譫語
  三日 少陽厥陰俱病 耳聾 囊縮而厥 水漿不入口 不知人
  六日 死 其死 皆以六七日之間 其愈 皆以十日已上
  ※ 論曰 靈樞素問 仮托黃帝 異怪幻惑 無足稱道 方術(shù)好事者之言 容或如是
  不必深責(zé)也 然 此書 亦是古人之經(jīng)驗(yàn)而 五臟六腑 經(jīng)絡(luò)鍼法 病證修養(yǎng)之辨
  多有所啟發(fā)則 實(shí)是醫(yī)家 格致之宗主而 苗脈之所自出也 不可全數(shù)其虛誕之罪而
  廢其啟發(fā)之功也 蓋 此書 亦古之聰慧博物之言 方士淵源修養(yǎng)之述也
  其理 有可考而 其說 不可盡信
  ※ 岐伯所論 巨陽少陽少陰經(jīng)病 皆少陽人病也
  陽明太陰經(jīng)病 皆太陰人病也
  厥陰少陰人 腎受熱 表熱病論

  ○ 發(fā)熱 惡寒 脈浮者 屬表 即 太陽證也 (張仲景 傷寒論)
  ○ 太陽傷風(fēng) 脈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 熱自發(fā) 陰弱者 汗自出
  嗇嗇惡寒 淅淅郡風(fēng) 翕翕發(fā)熱 鼻鳴乾嘔 桂枝湯主之 (張仲景 傷寒論)
  ○ 四時(shí)瘟疫 當(dāng)用 香蘇散 (危亦林 得效方)
  ○ 傷寒 頭痛 身疼 不分表裏證 當(dāng)用 藿香正氣散 (龔信 醫(yī)鑑)
  ▷ 論曰 張仲景所論 太陽傷風(fēng) 發(fā)熱惡寒者 即 少陰人 腎受熱 表熱病也
  此證 發(fā)熱惡寒而 無汗者 當(dāng)用 桂枝湯 川芎桂枝湯 香蘇散 芎歸香蘇散 藿香正氣散
  發(fā)熱惡寒而 有汗者 此 亡陽初證也 必不可輕易視之
  先用 黃芪桂枝湯 補(bǔ)中益氣湯 升陽益氣湯
  三日連服而 汗不止 病不愈則 當(dāng)用 桂枝附子湯 人蔘桂枝附子湯 升陽益氣附子湯
  ○ 太陽病 脈浮緊 發(fā)熱 無汗而 衄者 自愈也
  ○ 太陽病 六七日 表證因在 脈微而沈 反不結(jié)胸 其人如狂者 以熱在下焦 小腹當(dāng)滿
  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 抵當(dāng)湯主之
  ○ 太陽證 身黃 發(fā)狂 小腹硬滿 小便自利者 血證 宜抵當(dāng)湯
  傷寒 小腹?jié)M 應(yīng)小便不利 今反小便自利者 以有血也
  ○ 太陽病 不解 熱結(jié)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者 自愈
  但 小腹急結(jié)者 宜攻之 宜仁承氣湯
  ○ 太陽病 外證未除而 數(shù)下之 遂下利不止 心下痞硬 表裏不解 人蔘桂枝湯主之 (以上 張仲景)
  ▷ 論曰 此證 其人如狂者 腎陽困熱也 小腹硬滿者 大腸怕寒也 二證俱見 當(dāng)先其急
  腎陽困熱則 當(dāng)用 川芎桂枝湯 黃芪桂枝湯 八物君子湯 升補(bǔ)之 大腸怕寒則 當(dāng)用 藿香正氣散 香砂養(yǎng)胃湯 和解之
  若 外熱包裡冷而 毒氣重結(jié)於內(nèi) 或 將有養(yǎng)虎遺患之弊則 當(dāng)用 巴豆丹 下利一二度
  因以藿香正氣散 八物君子湯 和解而 峻補(bǔ)之
  ▷ 張仲景所論 下焦血證 即
  少陰人 脾局陽氣 為寒邪所掩抑而
  腎局陽氣 為邪所拒 不能直升連接於脾局 郁縮膀胱之證也
  其人如狂者 其人亂言也 如見鬼狀者 恍惚譫語也
  太陽病 表證因在者 身熱煩惱而 惡寒之證 間有之也
  太陽病 外證除者 身熱煩惱而 惡寒之證 都無之也
  此證 益氣而升陽則 得其上策也
  破血而解熱則 出於下計(jì)也
  太陽病 外證未除而 數(shù)下之 遂下利不止 云云者 亦可見 古人之於此證 用承氣湯則
  下利不止故 遂變其方而 用抵當(dāng)·桃仁湯耳
  太陽病 外證未除則 陽氣其力 雖有郁抑 猶能振寒而 與寒邪相爭於表也
  若 外證盡除則 陽氣其力 不能振寒而 遂為窮困縮伏之勢也
  攻下之藥 何甚好藥而 必待陽氣窮困縮伏之時(shí)而 應(yīng)用耶 人蔘桂枝湯 不亦晚乎
  ○ 婦人傷寒 發(fā)熱 經(jīng)水適來斷 晝?nèi)彰髁?夜則譫語 如見鬼狀
  此為熱入血室 無犯胃氣及上二焦 必自愈
  ○ 陽明病 口燥 嗽水 不欲咽 此必衄 不下
  ○ 陽明病 不能食 攻其熱 必噦
  傷寒 嘔多 雖有陽明 不可攻
  胃家實(shí) 不大便 若 表未解 及 有半表者 先以桂枝⋅柴胡和解 乃可下也 (以上 張仲景)
  ▷ 論曰 右諸證 當(dāng)用 藿香正氣散 香砂養(yǎng)胃湯 八物君子湯
  ○ 張仲景曰 陽明之為病 胃家實(shí)也
  問 曰 緣何得陽明病
  答 曰 太陽病 發(fā)汗 若下 若利小便者 此 亡津液 胃中乾燥 因轉(zhuǎn)屬陽明
  不更衣 內(nèi)實(shí) 大便難者 此 名陽明病也
  ○ 傷寒 轉(zhuǎn)屬陽明 其人 濈然微汗出也
  ○ 傷寒 若吐 若下後 不解 不大便 五六日至十馀日 日晡所發(fā)潮熱 不惡寒
  狂言 如見鬼狀 若劇者 發(fā)則 不識人 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 微喘直視
  脈弦者 生 脈濇者 死 (張仲景)
  ▷ 論曰 秦漢時(shí) 醫(yī)方治法 大便秘燥者 有大黃治法 無巴豆治法
  故 張仲景 亦用大黃大承氣湯 治少陰人 太陽病轉(zhuǎn)屬陽明
  其人 濈然微汗出 胃中燥煩實(shí) 不大便 五六日至十馀日 日晡發(fā)潮熱 不惡寒
  狂言 如見鬼狀之時(shí)而 用之則 神效
  若劇者 發(fā)則 不識人 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 微喘直視 用之於此則
  脈弦者 生 脈濇者 死
  蓋 此方 治少陰人 太陽病轉(zhuǎn)屬陽明 不大便五六日 日晡發(fā)潮熱者 可用而
  其他則不可用也
  仲景 知此方 有可用 不可用之時(shí)候 故 亦能昭詳 少陰人 太陽陽明病證候也
  蓋 仲景 一心精力 都在於探得 大承氣湯可用時(shí)候 故 不可用之時(shí)候 亦昭詳知之也
  仲景 太陽陽明病 藥方中 惟桂枝湯⋅人蔘桂枝湯 得其彷彿而
  大承氣湯則 置人死生於茫無津涯之中
  必求大承氣湯可用時(shí)候而 待其不大便五六日 日晡發(fā)潮熱狂言時(shí) 是 豈美法也哉?
  蓋 少陰人病候 自汗不出則 脾不弱也
  大便秘燥則 胃實(shí)也
  少陰人 太陽陽明病 自汗不出 脾不弱者 輕病也 大便雖硬 用藥則易愈也
  故 大黃 枳實(shí) 厚樸 芒硝之藥 亦能成功於此時(shí)而 劇者 猶有半生半死
  若 用八物君子湯 升陽益氣湯 與巴豆丹則 雖劇者 亦無脈弦者生 脈濇者死之理也
  又 太陽病 表證因在時(shí) 何不早用溫補(bǔ)升陽之藥 與巴豆 預(yù)圖其病而
  必待陽明病 日晡發(fā)潮熱 狂言時(shí) 用承氣湯 使人 半生半死耶
  ○ 一人 病傷寒 大便不利 日晡發(fā)潮熱 手循衣縫 兩手撮空 直視喘急 諸醫(yī)皆走
  此 誠惡候 仲景 雖有證而無法 但 脈弦者生 脈濇者死
  謾且救之 與小承氣湯 一服而 大便利 諸疾漸退 脈且微弦 半月愈 (許叔微 本事方)
  ○ 一人 傷寒 發(fā)狂欲走 脈虛數(shù) 用柴胡湯 反劇
  以蔘⋅芪⋅歸⋅朮⋅陳皮甘草煎湯 一服 狂定 再服 安睡而愈 (王好古 海藏書)
  ○ 嘗治循衣摸床者 數(shù)人 皆用大補(bǔ)氣血之劑
  惟一人 兼瞤振 脈代 遂於補(bǔ)劑中 略加桂 亦振止 脈和而愈 (醫(yī)學(xué)綱目)
  ○ 潮熱 屬陽明 必於日晡時(shí)發(fā)者 乃為潮熱也
  陽明之為病 胃家實(shí)也 胃實(shí)則 譫語 手足濈然微汗出者 此 大便已硬也
  譫語有潮熱 承氣湯下之 熱不潮者 勿服 (成無己 明理論)
  ○ 傷寒壞證 昏沈垂死 一切危急之證
  好人蔘一兩 水煎一服而盡 汗自鼻梁上出 涓涓如水 (朱震亨 丹溪心法)
  ▷ 論曰 右論 皆以張仲景 大承氣湯 始作俑而 可用不可用時(shí)候 難知
  故 紛紜多惑而 始知 張仲景之不可信也
  張仲景 大承氣湯 元是殺人之藥而 非活人之藥則 大承氣湯 不必舉論
  此 胃家實(shí)病 不更衣 發(fā)狂證 當(dāng)用 巴豆全粒 或 用 獨(dú)蔘八物君子湯
  或 先用 巴豆 後用 八物君子湯 以壓之
  ○ 陽明病 外證 身熱 汗自出 不惡寒 反惡熱
  ○ 傷寒 陽明病 自汗出 小便數(shù)則 津液內(nèi)竭 大便必難 其脾為約 麻仁丸主之
  ○ 陽明病 自汗出 小便自利者 此 為津液內(nèi)竭 大便雖硬 不可攻之 宜用蜜導(dǎo)法 通之
  ○ 陽明病 發(fā)熱汗多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以上 張仲景)
  ○ 汗多不止 謂之亡陽 如心痞胸?zé)?面青膚瞤者 難治 色黃手足溫者 可治
  凡 汗漏不止 真陽脫亡 故 謂之亡陽
  其身必冷 多成痹寒 四肢拘急 桂枝附子湯主之 (李梴 醫(yī)學(xué)入門)
  ♧ 嘗治 少陰人 十一歲兒 汗多亡陽病
  此兒 勞心焦思 素證 有時(shí)以泄瀉為憂而 每飯時(shí)汗流滿面矣
  忽一日 頭痛 發(fā)熱 汗自出 大便秘燥
  以此兒 素證 泄瀉為憂故 頭痛 身熱 便秘 汗出之熱證 以其反於泄瀉寒證而
  曾不關(guān)心 尋常治之 以黃芪 桂枝 白芍藥等屬 發(fā)表矣
  至于四五日 頭痛⋅發(fā)熱不愈
  六日平明 察其證候則 大便燥結(jié)已四五日 小便赤澁二三匙而 一晝夜間 小便度數(shù)
  不過二三次 不惡寒而發(fā)熱 汗出度數(shù)則 一晝夜間二三四次不均而 人中則
  或有時(shí)有汗 或有時(shí)無汗 汗流滿面滿軆 其證可惡 始覺 汗多亡陽證候 真是危證也 急用 巴豆一粒 仍煎黃芪桂枝附子湯 用附子一錢
  連服二貼 以壓之
  至于未刻 大便通 小便稍清而稍多
  其翌日 即 得病七日也 以小兒 附子太過之慮故 以黃芪桂枝附子湯一貼 分兩日服矣
  兩日後 其兒 亡陽證又作 不惡寒 發(fā)熱汗多而 小便赤澁 大便秘結(jié)如前 面色帶青
  間有 乾咳 病勢 比前太甚 其日 即 得病九日也 時(shí)則 巳時(shí)末刻也
  急用 巴豆一粒 仍煎人蔘桂枝附子湯 用人蔘五錢 附子二錢 連二貼 壓之
  至于日晡 大便始通 小便稍多而 色赤則 一也
  又用人蔘桂枝附子湯 用人蔘五錢 附子二錢 一貼服矣
  至于二更夜 其兒側(cè)臥而 頭不能舉 自吐痰一二匙而 乾咳仍止
  其翌日 又用人蔘桂枝附子湯 人蔘五錢 附子二錢 三貼 食粥二三匙
  每用藥後則 身清涼無汗 小便稍多而 大便必通
  又翌日 用此方二貼 食粥半碗
  又翌日 用此方二貼 食粥半碗有馀 身清涼 自起坐房室中 此日 即 得病十二日也
  此三日內(nèi) 身清涼 無汗 大便通 小便清而多者 連用附子二錢 日二三貼之故也
  至于十三日 又起步門庭而 舉頭 不能仰面 懲前小兒附子太過之慮
  用黃芪桂枝附子湯 用附子一錢 每日二貼服
  至于七八日 頭面稍得仰舉而 面部浮腫 又 每日二貼服
  至于七八日 頭面又得仰舉而 面部浮腫 亦減
  其後 用此方 每日 二貼服 自得病初 至於病解 前後一月馀 用附子 凡八兩矣

  ○ 陽明病 有三病 太陽陽明者 脾約是也
  正陽陽明者 胃家實(shí)是也
  少陽陽明者 發(fā)汗利小便 胃中燥煩實(shí) 大便難是也 (張仲景)
  ▷ 論曰 張仲景所論 陽明三病
  一曰 脾約者 自汗出 小便利之證也
  二曰 胃家實(shí)者 不更衣 大便難之證也
  三曰 發(fā)汗利小便 胃中燥煩實(shí)者 此亦胃家實(shí)也 其實(shí) 非三病也 二病而已
  仲景意脾約云者 津液漸竭 脾之潤氣 漸約之謂也
  胃家實(shí)云者 津液已竭 胃之全局 燥實(shí)之謂也
  中古戰(zhàn)國秦漢之時(shí) 醫(yī)家單方經(jīng)驗(yàn) 其來已久 汗吐下三法 始為盛行
  太陽病 表證因在者 或以麻黃湯 發(fā)汗 或以豬苓湯 利小便 或以承氣湯 下之
  承氣湯下之則 下利不止之證作矣
  麻黃湯 豬苓湯 發(fā)汗 利小便則 胃中燥煩實(shí) 大便難之證 作矣
  仲景 有見於此故 以脾約之自汗出⋅自利小便者
  脾之潤氣 漸約 亦將為胃燥實(shí)之張本矣
  然 脾約 自脾約也
  胃家實(shí) 自胃家實(shí)也
  寧有其病 先自脾約而 後至於胃家實(shí)之理耶
  ▷ 胃家實(shí) 脾約 二病 如陰證之太陰 少陰病 虛實(shí)證狀 顯然不同
  自太陽病 表證因在時(shí) 已為兩路分岐 元不相合
  太陽病 表證因在而 其人如狂者 郁狂之初證也
  陽明病 胃家實(shí) 不更衣者 郁狂之中證也
  陽明病 潮熱 狂言 微喘直視者 郁狂之末證也
  太陽病 發(fā)熱惡寒 汗自出者 亡陽之初證也
  陽明病 不惡寒 反郡熱 汗自出者 亡陽之中證也
  陽明病 發(fā)熱汗多者 亡陽之末證也
  蓋 郁狂證 都是 身熱 自汗不出也
  亡陽證 都是 身熱 自汗出也
  ▷ 陰證 口中和而 有腹痛泄瀉者 太陰病也
  口中不和而 有腹痛泄瀉者 少陰病也
  陽證 自汗不出而 有頭痛身熱者 太陽陽明病 郁狂證也
  自汗出而 有頭痛身熱者 太陽陽明病 亡陽證也
  陰證之太陰病 陽證之郁狂病 有輕證⋅重證也
  陰證之少陰病 陽證之亡陽病 有險(xiǎn)證⋅危證也
  亡陽⋅少陰病 自初痛 已為險(xiǎn)證 繼而危證也
  ▷ 亡陽病證 非但 觀於汗也 必 觀於小便多少也
  若 小便清利而 自汗出則 脾約病也 此險(xiǎn)證也
  小便赤澁而 自汗出則 陽明病 發(fā)熱汗多也 此危證也
  然 少陽人 裡熱證 太陰人 表熱證 亦有汗多而 小便赤澁者 宜察之 不可誤藥
  ▷ 胃家實(shí)病 其始焉 汗不出 不惡寒 但惡熱而 其病垂危則 濈然 微汗出 潮熱也
  濈然微汗出 潮熱者 表寒振發(fā)之力 永竭故也 胃竭之候也
  脾約病 其始焉 汗自出 不惡寒而 其病垂危則 發(fā)熱汗多而 惡寒也
  發(fā)熱汗多而 惡寒者 裡熱撐支之勢 已窮故也 脾絕之候也
  ○ 厥陰證 手足厥冷 小腹痛 煩滿囊縮 脈微欲絕 宜當(dāng)歸四逆湯
  ○ 凡厥者 陰陽氣 不相順接 便為厥 厥者 手足逆冷是也
  ○ 傷寒 六七日 尺寸脈微緩者 厥陰受病也 其證 小腹煩滿而囊縮 宜用承氣湯 下之 (以上 張仲景)
  ○ 六七日 脈至皆大 煩而口噤 不能言 躁擾者 必欲解也
  ○ 厥者 手足逆冷 是也
  手足指頭微寒者 謂之清 此疾 為輕
  陰厥者 初得病 便四肢厥冷 脈沈微而不數(shù) 足多攣 (朱肱活人書)
  ○ 傷寒 六七日 煩滿囊縮 尺寸俱微緩者 足厥陰經(jīng) 受病也
  其脈微浮 為欲愈 不浮 為難愈
  脈浮緩者 必囊不縮 外證 必發(fā)熱惡寒 為欲愈 宜桂麻各半湯
  若 尺寸俱沈短者 必囊縮 毒氣入腹 宜承氣湯 下之 速用承氣湯 可保五生一死
  六七日 脈微浮者 否極泰來 水升火降 寒熱作而 大汗解矣 (朱肱活人書)
  ○ 諸手足逆冷 皆屬厥陰 不可汗下 然 有須汗須下者 謂手足雖逆冷 時(shí)有溫時(shí)
  手足掌心 必暖 非正厥逆 當(dāng)消息之 (朱肱活人書)
  ○ 舌卷厥逆 冷過肘膝 小腹絞痛 三味蔘萸湯 四順湯主之
  囊縮 手足乍冷乍溫 煩滿者 大承氣湯主之 (李梴)
  ▷ 論曰 張仲景所論 厥陰病 初無腹痛下利等證而 六七日 猝然而厥 手足逆冷則
  此 非陰證之類也
  乃 少陰人 太陽傷風(fēng) 惡寒發(fā)熱汗自出之證 正邪相持日久 當(dāng)解不解而 變?yōu)榇俗C也
  此證 當(dāng)謂之 太陽病厥陰證也
  此證 不必用 當(dāng)歸四逆湯 桂麻各半湯而 當(dāng)用 蔘萸湯 人蔘吳茱萸湯 獨(dú)蔘八物湯
  不當(dāng)用 大承氣湯而 當(dāng)用 巴豆
  ▷ 凡 少陰人 外感病六七日 不得汗解而死者 皆死於厥陰也
  四五日 觀其病勢 用黃芪桂枝湯 八物君子湯 三四五貼 豫防可也
  ○ 厥陰病 消渴 氣上衝心 心中疼熱 饑不欲食 食則吐蛔 (朱肱)
  ○ 傷寒 有吐蛔者 雖有大熱 忌下 涼藥犯之 必死
  蓋 胃中有寒則 蛔不安所而 上膈 大兇之兆也 急用理中湯 (龔信)
  ▷ 論曰 此證 當(dāng)用 理中湯 日三四服 又連日服 或理中湯 加陳皮 官桂何首烏
  ▷ 重病危證 藥不三四服則 藥力 不壯也
  又 不連日服則 病加於少愈也 或 病愈而不快也
  連日服者 或 日再服 或 日一服 或 日三服
  或 二三日連日服 或 五六日連日服 或數(shù)十日連日服 觀其病勢 圖之
  經(jīng)病 少陰人病也


 

-------------------
 



  
  少陰人 胃受寒 裡寒病論

  ○ 太陰之證 腹?jié)M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時(shí)腹自痛
  ○ 腹?jié)M時(shí)痛 吐利不渴者 為太陰 宜四逆湯 理中湯
  腹?jié)M不減 減不足言 宜大承氣湯
  ○ 傷寒 自利不渴者 屬太陰 以其臟有寒故也 當(dāng)溫之 宜用四逆湯
  ○ 太陰證 腹痛自利不渴 宜理中湯 理中丸 四順理中湯丸 亦主之 (以上 張仲景)
  ▷ 論曰 右證 當(dāng)用 理中湯 四順理中湯 四逆湯而 古方草刱 藥力不具備
  此證 當(dāng)用 白何烏理中湯 白何烏附子理中湯
  腹?jié)M不減 減不足言者 有痼冷積滯也 當(dāng)用 巴豆而 不當(dāng)用 大承氣湯
  ○ 病發(fā)於陰而反下之 因作痞
  傷寒 嘔而發(fā)熱者 若心下滿 不痛 此為痞 半夏瀉心湯主之 胃虛氣逆者 亦主之
  ○ 下後下利 日數(shù)十行 谷不化 腹雷鳴 心下痞硬 乾嘔心煩 此 乃結(jié)熱 乃胃中虛
  客氣上逆故也 甘草瀉心湯主之
  ○ 太陰證 下利清谷 若發(fā)汗則 必脹滿 發(fā)汗後腹脹滿 宜用厚樸半夏湯
  ○ 汗解後 胃不和 心下痞硬 脇下有水氣 腹中雷鳴 下利者 生薑瀉心湯主之
  ○ 傷寒 下利 心下痞硬 服瀉心湯後 以他藥下之 利不止 與理中湯 利益甚
  赤石脂禹馀糧湯主之 (以上 張仲景)
  ▷ 論曰 病發(fā)於陰而反下之云者 病發(fā)於胃弱 當(dāng)用 藿香正氣散而 反用 大黃下之之謂也
  麻黃 大黃 自是太陰人藥 非少陰人藥則 少陰人病 無論表裏 麻黃大黃汗下 元非可論
  少陰人病 下利清谷者 積滯自解也
  太陰證 下利清谷者 當(dāng)用 藿香正氣散 香砂養(yǎng)胃湯 薑朮寬中湯 溫胃而降陰
  少陰證 下利清谷者 當(dāng)用 官桂附子理中湯 健脾而降陰
  ▷ 藿香正氣散 香砂六君子湯 寬中湯 蘇合元 皆 張仲景瀉心湯之變劑也
  此 所謂 青於藍(lán)者 出於藍(lán) 噫 青 雖自青 若非其藍(lán) 青 何得青
  ○ 傷寒陰毒之病 面青 身痛如被杖 五日可治 七日不治 (張仲景)
  ○ 三陰病深 必變?yōu)殛幎?
  其證 四肢厥冷 吐利不渴 靜踡而臥
  甚則 咽痛鄭聲 加以頭痛 頭汗 眼睛內(nèi)痛 不欲見光 面唇指甲青黑 身如被杖
  又 此證 面青白黑 四肢厥冷 多睡 (李梴)
  ▷ 論曰 右證 當(dāng)用 人蔘桂皮湯 人蔘附子理中湯
  ○ 傷寒直中陰經(jīng) 初來 無頭痛 無身熱 無渴 怕寒踡臥 沈重欲眠 唇青厥冷
  脈微而欲絕 或脈伏 宜四逆湯 四逆者 四肢逆冷也 (張仲景)
  ♧ 論曰 嘗治 少陰人 直中陰經(jīng) 乾霍亂關(guān)格之病
  時(shí)屬中伏節(jié)候 少陰人 一人 面部氣色 或青或白 如彈丸圈 四五點(diǎn)成團(tuán)
  起居如常而 坐於房室中 倚壁 一身委靡無力而 但欲寐
  問其這間原委則 曰 數(shù)日前 下利清水一二行 仍為便閉 至今為兩晝夜 別無他故云
  問所飲食則 曰 食麥飯?jiān)?br >  急用 巴豆如意丹 一半時(shí)刻 其汗 自人中穴出而 達(dá)于面上 下利一二度 時(shí)當(dāng)日暮
  觀其下利則 清水中 雜穢物而出 終夜 下利十馀行
  翌日 平明至日暮 又十馀行下利而 清谷麥粒 皆如黃豆大
  其病 為食滯故 連三日 絕不谷食 日所食 但進(jìn)好熟冷一二碗
  至第三日平明 病人面色則 無不顯明而 一身皆冷 頭頸墜下 去地二三寸 不能仰舉
  病證更重 計(jì)出無聊 ( 聊 어조사료 )
  仔細(xì)點(diǎn)檢病人一身則 手足膀胱腰腹 皆如氷冷 臍下全腹 硬堅(jiān)如石而
  胸腹上中脘 熱氣熏騰 炙手可熱 最為可觀
  至第五日平朝 一發(fā)吐清沫而 清沫中 雜米谷一朵而出 自此 病勢大減 因進(jìn)米飲 聯(lián)服數(shù)碗
  其翌日 因?yàn)橹嗍?br >  此病 在窮村故 未睱溫胃和解之藥
  ♧ 其後 又 有少陰人 一人 日下利數(shù)次而 仍下清水 全腹浮腫
  初用 桂附藿陳理中湯 倍加人蔘 官桂 各 二錢 附子 或二錢 或一錢 日四服
  數(shù)日後則 日三服 至十馀日
  遂下利清谷 連三日 三四十行而 浮腫大減
  ♧ 又 少陰人 小兒 一人 下利清水 面色青黯 氣陷如睡
  用 獨(dú)蔘湯 加生薑二錢 陳皮一錢 砂仁 一錢 日三四服
  數(shù)日後 下利十馀行 大汗解
  ▷ 蓋 少陰人 霍亂關(guān)格病 得人中汗者 始免危也
  食滯大下者 次免危也
  自然能吐者 快免危也
  禁進(jìn)粥食 但進(jìn)好熟冷 或米飲者 扶正抑邪之良方也
  宿滯之彌留者 得好熟冷乘熱溫進(jìn)則 消化 無異於飲食 雖絕食二三四日 不必為慮
  ○ 少陰病 脈微細(xì) 但欲寐
  ○ 傷寒 欲吐不吐 心煩 但欲寐 五六日 自利而渴者 屬少陰 小便色白 宜四逆湯
  ○ 少陰病 身體痛 手足寒 骨節(jié)痛 脈沈者 附子湯主之
  ○ 下利 腹脹滿 身體疼痛 先溫其裏 乃攻其表 溫裏 宜四逆湯 攻表 宜桂枝湯 (以上 張仲景)
  ▷ 論曰 右證 當(dāng)用 官桂附子理中湯
  ○ 少陰病 始得之 反發(fā)熱 脈沈者 麻黃附子細(xì)辛湯主之
  ○ 少陰病一二日 口中和 背惡寒 宜附子湯
  ○ 少陰病二三日 用麻黃附子甘草湯 微發(fā)之 以二三日 無證故 微發(fā)汗也
  無證 謂無吐利厥證也
  ○ 下利 脈沈而遲 其人 面小赤 身有微汗 下利清谷 必郁冒汗出而解 病人 必微厥
  所以然者 其面戴陽 下虛故也
  ○ 少陰病 脈細(xì)沈數(shù) 病為在裏 不可發(fā)汗
  少陰病 但厥 無汗而 強(qiáng)發(fā)之 必動其血 或從口鼻 或從目出 是為下厥上渴 難治 (以上 張仲景)
  ▷ 論曰 張仲景所論 太陰病 少陰病 俱是 少陰人 胃氣虛弱 泄瀉之證而
  太陰病泄瀉 重證中 平證也
  少陰病泄瀉 危證中 險(xiǎn)證也
  人 但見泄瀉 同是一證而 易於尋常做圖 少陰病泄瀉 尋常做圖則 必不免死
  蓋 太陰病泄瀉 大腸之泄瀉也 少陰病泄瀉 胃中之泄瀉也
  太陰病泄瀉 溫氣逐冷氣之泄瀉也 少陰病泄瀉 冷氣逼溫氣之泄瀉也
  ▷ 少陰病 欲自愈則 面小赤 身有微汗 必郁冒汗出而解
  故 古人 有見於此 少陰病 但厥無汗者 亦以麻黃 強(qiáng)發(fā)汗 欲其自愈而
  反動其血 從口鼻出故 於是乎 始為戒懼
  凡 少陰病 不敢輕易用麻黃而 少陰病 始得之一二日二三日初證 以麻黃附子甘草湯
  微發(fā)之也 然 麻黃 為少陰病害藥則 雖二三日初證 必不可用麻黃發(fā)之也
  此證 當(dāng)用 官桂附子理中湯 或以 桂枝 易 官桂
  ▷ 少陰病 初證 因?yàn)殡U(xiǎn)證 繼而為危證 此病 初證 早不辨證而措置則 危境也
  凡 腹痛自利 無口渴 口中和者 為太陰病
  腹痛自利而 有口渴 口中不和者 為少陰病
  少陰病 有身體痛 骨節(jié)痛 表證 此則 表裏俱病而 大腸寒氣 必勝胃中溫氣而 上升也
  太陰病 無身體痛 骨節(jié)痛 表證 此則 裡病 表不病而 胃中溫氣 猶勝大腸寒氣而 下降也
  ○ 少陰病 自利純青水 心下痛 口燥乾者 宜大承氣湯 (張仲景)
  ○ 少陰病 口燥咽乾而渴 宜急下之 非若陽明 宜下而可緩也 (朱肱)
  ○ 少陰證 口中辨 口中和者 當(dāng)溫 口中乾燥者 當(dāng)下
  少陰證 下利辨 色不青者 當(dāng)溫 色青者 當(dāng)下 (李杲 東垣書)
  ○ 舌乾口燥 或下利青水 譫語 便閉 宜小承氣湯
  唇青 四肢厥冷 指甲青黑 宜薑附湯 (李梴)
  ▷ 論曰 下利青水者 欲下之則 當(dāng)用 巴豆
  欲溫之則 當(dāng)用 官桂附子理中湯
  下利青水 仍為便閉者 先用 巴豆 後用 薑朮寬中湯
  ♧ 嘗見 少陰人 十歲兒 思慮耗氣 每有憂愁 一二日則 必腹痛泄瀉
  一二日 用白何烏理中湯 二三四貼 或 甚則 附子理中湯 一二貼則 泄瀉必愈矣
  忽一日 此兒 心有憂愁 氣度不平 數(shù)日故
  預(yù)治次 用白何烏理中湯 二貼則 泄瀉因作 下利青水 連用六貼 青水不止
  急用 附子理中湯 六貼 青水變?yōu)楹谒?又二貼 黑水泄瀉 亦愈 又二三貼 調(diào)理
  以此觀之則 下利青水者 病人 有霍亂關(guān)格而後 成此證也
  此證 當(dāng)用 巴豆 破積滯痼冷 自是無疑
  此兒 十歲冬十二月 有下利青水病 十一歲春二月 又得亡陽病
  ○ 躁無暫定而厥者 為藏厥 (朱肱)
  ○ 藏厥者 發(fā)躁無休息時(shí) 發(fā)熱七八日 脈微 膚冷而 躁
  或吐 或?yàn)a 無時(shí)暫安者 乃厥陰真藏氣絕 故曰 藏厥
  仲景 無治法而 四逆湯 冷飲救之
  又 少陰病 厥而吐利發(fā)躁者 亦不治而 三味蔘萸湯救之 (李梴)
  ▷ 論曰 少陰人 喜好不定而 計(jì)窮力屈則 心煩躁也
  少陰病 傷寒 欲吐不吐 心煩 但欲寐者 此 非計(jì)窮力屈者之病乎
  蓋 喜好者 所欲也
  何故 至於計(jì)窮力屈而 得此少陰病乎 何不早用君子寬平心乎
  然 初證傷寒 欲吐不吐 心煩 但欲寐者 早用藥則 猶可免死也
  其病 至於躁無暫定而厥則 勢在極危也 豈不可憐乎
  此證 當(dāng)用 蔘萸湯 四逆湯 官桂附子理中湯 吳茱萸附子理中湯
  ○ 病人 身冷 脈沈細(xì)而疾 煩躁而 不飲水者 陰盛隔陽也 若 飲水者 非此證也
  厥陰病 渴欲飲水者 小小與之 愈 (朱肱)
  ○ 煩 謂心中郁煩也 躁 謂氣外熱躁也
  但煩不躁 及 先煩後躁者 皆可治
  但躁不煩 及 先躁後煩者 皆不可治
  先躁後煩 謂怫怫然 更作躁悶 此 陰盛隔陽也 雖大躁 欲於泥水中臥 但水不得入口 是也
  此 氣欲絕而爭 譬如燈將滅而暴明 (成無己)
  ○ 傷寒 陰盛隔陽 其證 身冷反躁 欲投井中 唇青面黑 渴欲飲水復(fù)吐 大便自利黑水
  六脈沈細(xì)而疾 或無脈 陰盛隔陽 大虛證也 宜霹靂散
  又曰 厥逆煩躁者 不治 (李梴)
  ▷ 論曰 此證 當(dāng)用 官桂附子理中湯 吳茱萸附子理中湯 或用 霹靂散
  ▷ 藏厥與陰盛隔陽 病情 大同小異 俱在極危 如存一髮 措手難及
  若論此病之可治 上策 莫如此證未成之前 早用 官桂附子理中湯 吳茱萸附子理中湯
  ▷ 凡 觀少陰人病 泄瀉初證者 當(dāng)觀於心煩與不煩也
  心煩則 口渴而 口中不和也
  心不煩則 口不渴而 口中和也
  觀少陰人病 危證者 當(dāng)觀於躁之有定無定也
  欲觀 躁之有定無定則 必占 心之范圍 有定無定也
  心之范圍 綽綽者 心之有定而 躁之有定也
  心之范圍 耿耿者 心之無定而 躁之無定也
  心 雖耿耿忽忽 猶有一半時(shí)刻 綽綽卓卓則 其病 可治 可治者 用薑附而 可效也
  ▷ 凡 少陰人 泄瀉 日三度 重於一二度也 四五度 重於二三度也而 日四度泄瀉則 太重也
  泄瀉一日 輕於二日也 二日 輕於三四日也而 連三日 泄瀉則 太重也
  少陰人 平人 一月間 或泄瀉二三次則 不可謂輕病人也
  一日間 乾便三四度則 不可謂輕病人也
  下利清谷者 雖日數(shù)十行 口中必不燥乾而 冷氣外解也
  下利青水者 腹中 必有青水也
  若 下利黃水則 非青水而 又必雜穢物也
  ○ 傷寒七八日 身黃如梔子色 小便不利 腹微滿 屬太陰 宜茵蔯蒿湯
  傷寒 但頭汗出 馀無汗 劑頸而還 小便不利 身必發(fā)黃 (張仲景)
  ○ 天行疫癘 亦必發(fā)黃 謂之溫黃 殺人最急 宜瘴疸丸 (李梴)
  ▷ 論曰 右證 當(dāng)用 茵蔯橘皮湯 茵蔯附子湯 茵蔯四逆湯 瘴疸丸 或用 巴豆丹
  ○ 但結(jié)胸 無大熱者 此為水結(jié) 但頭汗出 名曰 水結(jié)胸 小半夏湯主之 (醫(yī)學(xué)綱目)
  ○ 寒實(shí)結(jié)胸 無熱證者 宜三物白散 (龔信)
  ▷ 論曰 右證 當(dāng)用 桂枝半夏生薑湯 赤白何烏寬中湯 三物白散 或用 巴豆丹
  ▷ 少陽人病 心下結(jié)硬者 名曰 結(jié)胸病 其病 可治也
  少陰人病 心下結(jié)硬者 名曰 藏結(jié)病 其病 不治也
  醫(yī)學(xué)綱目 醫(yī)鑑所論 水結(jié)胸 寒實(shí)結(jié)胸證藥 俱是少陰人 太陰病而 與張仲景
  茵蔯蒿湯證 相類則 此病 想必非真結(jié)硬於心下而 即 痞滿於心下者也
  張仲景瀉心湯證 傷寒下利 心下痞硬 汗解後 心下痞硬云者 亦 皆痞滿於心下
  或 臍上近處結(jié)硬也而 非真結(jié)硬於心下者也
  若 少陰人病而 心下右邊 結(jié)硬則 不治
  ○ 病有結(jié)胸 有藏結(jié) 其狀如何 曰 按之痛 寸脈浮 關(guān)脈沈 名曰 結(jié)胸也
  何謂藏結(jié) 曰 如結(jié)胸狀 飲食如故 時(shí)下利 寸脈浮 關(guān)脈細(xì)小沈緊 名曰 藏結(jié)
  舌上白胎滑者 難治
  病人胸中 素有痞 連在臍傍 引入小腹 入陰筋者 此名 藏結(jié) 死 (張仲景)
  ○ 藏結(jié) 狀如結(jié)胸 飲食如故 時(shí)時(shí)下利 舌上白胎
  歌曰飲食如常 時(shí)下利 更加舌上白胎 時(shí)連臍腹痛引陰筋 此疾 元來死 不醫(yī)(朱宏)
  ♧ 論曰 嘗見少陰人 一人 心下右邊結(jié)硬 百藥無效
  與巴豆如意丹 反劇 搖頭動風(fēng) 有頃而止 數(shù)月後 死
  其後 又有少陰人一人 有此證者
  用巴豆丹 面上身上有汗而 獨(dú)上唇人中穴左右邊 無汗 此人 一周年後 亦死
  凡 少陰人 心下結(jié)硬 有此證者 目睹四五人 或半年 或一年 針灸醫(yī)藥 無不周至而
  個(gè)個(gè) 無回生之望 此 即 藏結(jié)病而 少陰人病也
  ○ 黃疸之病 當(dāng)以十八日 為期 十日以上 宜差 反劇 為難治
  發(fā)於陰部 其人 必嘔 發(fā)於陽部 其人 振寒而發(fā)熱
  ○ 諸疸 小便黃赤色者 為濕熱 當(dāng)作濕熱治
  小便色白 不可除熱者 無熱也 若有虛寒證 當(dāng)作虛勞
  ○ 腹脹滿 面萎黃 躁不得睡
  ○ 黃家 日晡時(shí) 當(dāng)發(fā)熱 反惡寒 此為女勞得之 膀胱急 小腹?jié)M 一身盡黃 額上黑 足下熱 因作黑疸 腹脹如水狀 大便黑 或時(shí)溏 此
  女勞之病 非水也 腹?jié)M者 難治 (以上 張仲景)
  ○ 陰黃 煩躁 喘嘔不渴 宜用 茵蔯橘皮湯
  一人 傷寒發(fā)黃 脈微弱 身冷 次第用藥 至茵蔯四逆湯 大效
  一人 傷寒發(fā)黃 脈沈細(xì)遲無力 次第用藥 至茵蔯附子湯 大效 (朱肱)
  ○ 濕家之黃 色暗不明 一身不痛
  熱家之黃 如橘子 一身盡痛 (醫(yī)學(xué)綱目)
  ○ 凡病 當(dāng)汗而不汗 當(dāng)利小便而不利 亦生黃 (王好古)
  ○ 黃疸 因食積者 下其食積 其馀 但利小便 小便利白 其黃自退 (朱震亨)
  ○ 黃疸十日以上 入腹 喘滿煩渴 面黑者 死 (李梴)
  ○ 黃家 寸口脈 近掌無脈 口鼻冷黑色 竝不可治 (王叔和 脈經(jīng))
  ▷ 論曰 陰黃 即 少陰人病也 當(dāng)用 朱氏茵蔯橘皮湯 茵蔯四逆湯
  女勞之黃 熱家之黃 利小便之黃 想或非少陰人病而
  余所經(jīng)驗(yàn) 未嘗一遇黃疸而治之故 未得仔細(xì)裏許
  然 痞滿⋅黃疸⋅浮腫 同出一證而 有輕重
  若 欲利小便則 乾薑 良薑 陳皮 青皮 香附益智仁 能利少陰人小便
  荊芥 防風(fēng) 羌活 獨(dú)活 茯苓 澤瀉 能利少陽人小便


 



  
  少陰人) 泛論

  ※ 論曰 發(fā)熱惡寒者 為太陽病
  發(fā)熱不惡寒者 為陽明病
  太陽陽明之發(fā)熱形證一也而 惡寒不惡寒之間相去遠(yuǎn)甚而 陽氣之進(jìn)退強(qiáng)弱泰山之比丘陵也
  自利而不渴者 為太陰病
  自利而渴者 為少陰病
  太陰少陰之自利形證一也而 渴不渴之間 相去遠(yuǎn)甚而 冷氣之聚散輕重 云夢之比潴澤也
  是故 藿香正氣散⋅香砂養(yǎng)胃湯之證勢 平地駿馬之病勢也
  獨(dú)蔘八物湯⋅桂附理中湯之證勢 太行短笻之病勢也
  若使一天下少陰人稟賦者 自知其病之陽明少陰證 如太行之險(xiǎn)路 得之可畏 救之不易
  攝身療病 戒懼謹(jǐn)慎之道 有若大路然而不迷則 其庶幾乎
  ※ 太陽病汗出 熱氣卻寒氣之汗出也
  陽明病汗出 寒氣犯熱氣之汗出也
  太陰病下利 溫氣逐冷氣之泄瀉也
  少陰病下利 冷氣逼溫氣之泄瀉也
  ※ 少陰人病 有二吉證 人中汗 一吉證也
  能飲水 一吉證也
  ※ 少陰人病 有二急證 發(fā)熱汗多 一急證也
  下利清水 一急證也
  ※ 少陰人病 有六大證 一曰 少陰病
  二曰 陽明病
  三曰 太陰病 陰毒證也
  四曰 太陽病 厥陰證也
  五曰 太陰病 黃疸證也
  六曰 太陽病 胃家實(shí)證也
  ※ 發(fā)熱汗出則 病必解也而 發(fā)熱汗出而 病益甚者 陽明病也
  通滯下利則 病必解也而 通滯下利而 病益甚者 少陰病也
  陽明 少陰 以邪犯正之病 不可不急用藥也
  惡寒汗出則 病必盡解也而 惡寒汗出而 其病半解半不解者 厥陰之漸也
  腹痛下利則 病必盡解也而 腹痛下利而 其病半解半不解者 陰毒之漸也
  厥陰 陰毒 正邪相傾之病 不可不預(yù)用藥也
  發(fā)熱一汗而 病即解者 太陽之輕病也
  食滯一下而 病即解者 太陰之輕病也
  太陽 太陰之輕病 不用藥而 亦自愈也
  發(fā)熱三日 不得汗解者 太陽之尤病也
  食滯三日 不能化下者 太陰之尤病也
  太陽 太陰之尤病 已不可謂輕證而 用藥二三貼 亦自愈也
  發(fā)熱六日 不得汗解 食滯六日 不能化下者 太陽 太陰之胃家實(shí) 黃疸病也
  太陽 太陰之胃家實(shí) 黃疸 正邪壅錮之病 不可不大用藥也
  ※ 太陽 太陰之病 六七日 或成危證 或成重證而 十日內(nèi) 必有險(xiǎn)證
  陽明 少陰之病 自始發(fā) 已為重證而 二三日內(nèi) 亦致險(xiǎn)證
  是故 陽明 少陰之病 不可不察於始發(fā)也
  太陽 太陰之病 不可不察於四五日間也
  ※ 太陽 太陰之病 病勢緩而 能曠日持久故 變證 多也
  陽明 少陰之病 病勢急而 不能曠日持久故 變證 少也
  蓋 陽明 少陰病 過一日而 至二日則 不可不用藥也
  太陽 太陰病 過四日而 至五日則 不可不用藥也
  太陽 太陰之厥陰 陰毒 皆六七日之死境也 尤不可不謹(jǐn)也
  ※ 陽明 太陽之危者 獨(dú)蔘八物湯 補(bǔ)中益氣湯 可以解之而
  病勢危時(shí) 若非日三四服而 又連日服則 難解也
  少陰 太陰之危者 獨(dú)蔘附子理中湯 桂附藿陳理中湯 可以解之而
  病勢危時(shí) 若非日三四服而 又連日服則 難解也
  病勢極危時(shí) 日四服
  病勢半危時(shí) 日三服
  病勢不減則 日二服
  病勢少減則 二日三服而 一日則一服 一日則二服
  病勢大減則 日一服
  病勢又大減則 間二三四五日一服
  蓋 有病者 可以服藥 無病者 不可以服藥 重病 可以重藥 輕病 不可以重藥
  若 輕病 好用重藥 無病者 好服藥 臟氣脆弱 益招病矣
  ※ 膏粱 雖則 助味 常食則 損味 羊裘 雖則 御寒 常著則 攝寒
  膏粱 羊裘 猶不可以常食常著 況藥乎
  若論常服藥之有害則 反為百倍於全不服藥之無利也
  蓋 有病者 明知其證則 必不可不服藥
  無病者 雖明知其證 必不可服藥
  歷觀於世之服鴉片水銀 山蔘 鹿茸者 屢服則 無不促壽者 以此占之則 可知矣
  ♧ 少陰人 吐血 當(dāng)用 獨(dú)蔘八物湯
  咽喉痛 當(dāng)用 獨(dú)蔘官桂理中湯
  ♧ 嘗見 少陰人 飲食倍常 口味甚甘 不過一月 其人 浮腫而死
  少陰人 食消 即 浮腫之屬而 危證也 不可不急治 當(dāng)用 芎歸蔥蘇理中湯
  ♧ 嘗見 少陰人浮腫 獐肝一部 切片作膾 一服盡 連用五部 其病 即效
  又有 少陰人 服獐肝一部 眼力倍常 真氣涌出
  少陽人 虛勞病 服獐肝一部 其人 吐血而死
  ♧ 嘗見 少陰人 浮腫 有醫(yī) 教以服海鹽自然汁 日半匙 四五日服 浮腫大減
  一月服 永為完健 病不再發(fā)
  ♧ 嘗見 少陰人 咽喉痛 經(jīng)年不愈 有醫(yī) 教以服金蛇酒 即效
  金蛇酒 即 金色黃章蛇釀酒者也
  ♧ 嘗見 少陰人 痢疾 有醫(yī) 教以服項(xiàng)赤蛇煎湯 即效
  項(xiàng)赤蛇 去頭斷尾 納二疊紬囊中 藥缸內(nèi) 別設(shè)橫木 懸空掛之 用水五碗 煎取一碗服
  二疊紬囊 懸空掛煎者 恐犯蛇骨故也 蛇骨有毒
  ♧ 嘗見 少陰人 痢疾 有醫(yī) 教以大蒜三顆 清蜜半匙 同煎 三日服 即效
  ♧ 嘗見 少陰人 乳傍近脇 有漏瘡 歷七八月 瘡口不合 惡汁常流
  有醫(yī) 教以山蔘 熊膽末 各一分 傅之 即效
  又 少陰人一人 滿身有瘡 以人蔘末 涂傅 即效
  ♧ 嘗見 少陰人 乳傍近脇 發(fā)內(nèi) 有醫(yī) 教以火針取膿
  醫(yī)曰 內(nèi)癰 外證 惡寒發(fā)熱 似傷寒而 有痛處也 察其痛處 明知有膿則 不可不用火針
  ♧ 嘗見 少陰人 背癰 有醫(yī) 教以火刀裂瘡
  醫(yī)曰 火刀裂瘡 宜早也 若 疑訝而緩不及事則 全背堅(jiān)硬 悔之無及
  ♧ 嘗見 少陰人 半身不遂病 有醫(yī) 教以服鐵液水 得效
  ♧ 嘗見 少陰人小兒 腹瘧病 有醫(yī) 教以瘧病將發(fā)之早朝 用火煆金頂砒 極細(xì)末六厘
  生甘草湯 調(diào)下 即效
  醫(yī)曰 砒藥 必金頂砒然後 可用而 又火煆然後 可用也 必不可過六厘而
  又不可不及六厘也 過六厘則 藥毒太過也 不及六厘則 瘧不愈也
  此藥 屢試屢驗(yàn)而 有一服愈後 瘧又再發(fā)者 又用之則 其病 益甚而危
  蓋 此藥 可以一服 不可再服云
  聽醫(yī)言而 究其理則 一服愈而 瘧不再發(fā)者 皆少陰人兒也
  一服愈而 瘧又再發(fā)者 皆非少陰人兒也
  惟 少陰人兒 腹瘧病 難治者 用此藥 尋常瘧 不必用 此不祥之藥
  少陰人 尋常間日瘧 惡寒時(shí) 用川芎桂枝湯 二三貼則 亦無不愈
  又 腹中實(shí)滿而 大便硬 瘧發(fā)者 亦可用巴豆
  ▷ 百藥 莫非善藥而 惟 少陰人 信砒藥 太陰人 瓜蔕藥 最為惡藥也 何哉
  少陰人 信砒藥 百病用之 皆殆而 祇有治瘧之一能者 亦有名無實(shí) 不無危慮
  萬不如 桂枝 人蔘 白芍藥 三四服之 治瘧則 此 非天下萬害無用之藥乎  
  太陰人 瓜蔕藥 百病用之 皆殆而 祇有治痰涎壅塞之一能者 亦有名無實(shí) 不無危慮
  萬不如 桔梗 麥門冬 五味子 三四服之 治痰涎壅塞則 此 非天下萬害無用之藥乎
  此二藥 外治 可用 內(nèi)服 不可用  
  ♧ 嘗見 少陰人 中氣病 舌卷不語 有醫(yī) 針合谷穴而 其效如神
  其他諸病之藥 不能速效者 針能速效者 有之
  蓋 針穴 亦有太少陰陽四象人 應(yīng)用之穴而 必有升降緩束之妙 繫是不可不察
  敬俟 後之謹(jǐn)厚而好活人者





  
  張仲景 傷寒論中 少陰人病 經(jīng)驗(yàn)設(shè)方 二十三方

  桂 枝 湯 桂枝 3錢 白芍藥 2錢 甘草 1錢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理 中 湯 人蔘 白朮 乾薑 各 2錢 甘草炙 1錢
  薑 附 湯 炮乾薑 1兩 炮附子 1枚 剉取5錢 水煎服
  附子生用 名曰 白通湯
  四順理中湯 人蔘 白朮 乾薑 炙甘草 各 2錢
  人蔘桂枝湯 炙甘草 桂枝 各 1錢8分 白朮 人蔘 乾薑 各 1錢5分
  四 逆 湯 炙甘草 6錢 炮乾薑 5錢 生附子 1枚 剉分二貼 水煎服
  厚樸半夏湯 厚樸 3錢 人蔘 半夏 各 1錢 5分 甘草 7分 5厘 生薑 7片
  半 夏 散 制半夏 炙甘草 桂枝 各 2錢
  赤石脂禹馀糧湯 赤石脂 禹馀糧 各 2錢5分
  附 子 湯 白朮 4錢 白芍藥 白茯苓 各 3錢 附子炮 人蔘 各 2錢
  麻黃附子細(xì)辛湯 麻黃 細(xì)辛 各 2錢 炮附子 1錢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 甘草 各 3錢 炮附子 1錢
  當(dāng)歸四逆湯 白芍藥 當(dāng)歸 各 2錢 桂枝 1錢5分 細(xì)辛 通草 甘草 各 1錢
  半夏瀉心湯 制半夏 2錢 人蔘 甘草 黃芩 各1錢5分 乾薑 1錢 黃連 5分 生薑 3片 大棗2枚
  生薑瀉心湯 生薑 半夏 各2錢 人蔘 乾薑 各1錢5分 黃連 甘草 各1錢 黃芩 5分 大棗3枚
  甘草瀉心湯 甘草 2錢 乾薑 黃芩 各 1錢 5分 制半夏 人蔘 各 1錢 大棗 3枚
  茵蔯蒿湯 茵蔯 1兩 大黃 5錢 梔子 2錢 先煎茵蔯 減半 納二味煎 又減半
  服日二 小便當(dāng)利 色正赤 腹?jié)u減 黃從小便去也
  抵 當(dāng) 湯 水蛭虻蟲炒去足翅 桃仁留尖 各 10枚 大黃蒸 3錢
  桃仁承氣湯 大黃 3錢 桂心 芒硝 各 2錢 甘草 1錢 桃仁留尖 10枚
  麻 仁 丸 大黃蒸 4兩 枳實(shí) 厚樸 赤芍藥 各 2兩 麻子仁 1兩5錢
  杏仁 1兩2錢5分 為末蜜丸 梧子大 空心 溫湯下 50 丸
  蜜 導(dǎo) 法 老人虛人 不可用藥者 用蜜熬 入皂角末少許 稔作錠子 納肛門即通
  大承氣湯 大黃 4錢 厚樸 枳實(shí) 芒硝 各 2錢
  水二大盞 先煎枳樸 至一盞 乃下大黃煎至7分 去滓入芒硝 再一沸 溫服
  小承氣湯 大黃 4錢 厚樸 枳實(shí) 各 1錢 5分 剉作一貼 水煎服

  宋元明 三代醫(yī)家 著述中 少陰人病 經(jīng)驗(yàn)行用要藥 十三方 巴豆藥 六方

  十全大補(bǔ)湯
  人蔘 白朮 白芍藥 灸甘草 黃芪 肉桂 當(dāng)歸 川芎 白茯苓 熟地黃 各 1錢 生薑3片 大棗2枚
  ○ 此方 出於王好古海藏書中 治虛勞
  ▷ 今考更定 此方 當(dāng)去白茯苓 熟地黃 當(dāng)用砂仁 陳皮
  補(bǔ)中益氣湯
  黃芪 1錢5分 甘草灸 人蔘 白朮 各 1錢 當(dāng)歸 陳皮 各7分 升麻 柴胡 各3分 生薑3片 大棗2枚
  ○ 此方 出於李杲東垣書中 治勞倦虛弱 身熱而煩 自汗倦怠
  ▷ 今考更定 此方 黃芪 當(dāng)用3錢而 當(dāng)去升麻 柴胡 當(dāng)用 藿香 蘇葉
  香砂六君子湯
  香附子 白朮 白茯苓 半夏 陳皮 厚樸 白豆蔲 各1錢 人蔘 甘草 木香 縮砂 益智仁 各5分 生薑3片 大棗2枚
  ○ 此方 出於龔信醫(yī)鑑書中 治不思飲食 食不下 食後倒飽
  ▷ 今考更定 此方 當(dāng)去白茯苓 當(dāng)用白何首烏
  木香順氣散
  烏藥 香附子 青皮 陳皮 厚樸 枳殼 半夏 各1錢 木香 縮砂 各5分 桂皮 乾薑 灸甘草 各3分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此方 出於龔信萬病回春書中 治中氣病 中氣者 與人相爭 暴怒氣逆 而暈倒也
  先以薑湯救之 甦後用此藥
  蘇合香
  白朮 木香 沈香 麝香 * 安息香 白檀香 → 白朮 木香 沈香 * 安息香
  訶子皮 香附子 蓽撥 犀角 朱砂 各 2兩 白檀香 訶子皮 香附子 蓽撥
  朱砂半為衣 蘇合油 入安息香膏內(nèi) 乳香 龍腦 藿香 茴香 桂皮 靈脂
  各 1兩 右細(xì)末 用安息香膏竝煉蜜 搜和千搗 玄胡索 各 2兩
  每一兩 分作 40丸 每取2-3丸 井華水 或溫水下
  ○ 此方 出於局方 治一切氣疾 中氣 上氣 氣逆 氣郁 氣痛
  ○ 許叔微本事方曰 凡人 暴喜傷陽 暴怒傷陰 憂愁怫意 氣多厥逆 當(dāng)用 此藥
  若 概作中風(fēng)治 多致殺人
  ○ 危亦林得效方曰 中風(fēng) 脈浮身溫 口多痰涎 中氣 脈沈身涼 口無痰涎
  ▷ 今考更定 此方 當(dāng)去 麝香 犀角 朱砂 龍腦 乳香 當(dāng)用 藿香 茴香 桂皮 五靈脂 玄胡索
  藿香正氣散
  藿香 1錢5分 紫蘇葉 1錢 厚樸 大腹皮 白朮 陳皮 半夏 甘草 桔梗 白芷 白茯苓 各 5分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 此方 出於龔信醫(yī)鑑書中 治傷寒
  ▷ 今考更定 此方 當(dāng)去 桔梗 白芷 白茯苓 當(dāng)用 桂皮 乾薑 益智仁
  香蘇散
  香附子 3錢 紫蘇葉 2錢5分 陳皮 1錢 5分 蒼朮 甘草 各 1錢 生薑 3片 蔥白 2莖
  ○ 此方 出於危亦林得效方書中 治四時(shí)瘟疫
  ○ 局方曰 昔有一老人 授此方 與一人 令其合施 城中大疫 服此皆愈
  桂枝附子湯
  炮附子 桂枝 各 3錢 白芍藥 2錢 炙甘草 1錢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 此方 出於李梴醫(yī)學(xué)入門書中 治汗漏不止 四肢拘急 難以屈(伸)
  茵蔯四逆湯
  茵蔯 1兩 炮附子 炮乾薑 炙甘草 各 1錢
  ○ 治陰黃病 冷汗不止
  茵蔯附子湯
  茵蔯 1兩 炮附子 炙甘草 各 1錢
  ○ 治陰黃病 身冷
  茵蔯橘皮湯
  茵蔯 1兩 陳皮 白朮 半夏 生薑 各 1錢
  ○ 治陰黃病 喘嘔不渴
  ※ 右三方 出於朱肱活人書中
  三味蔘萸湯
  吳茱萸 3錢 人蔘 2錢 生薑 4片 大棗 2枚
  ○ 治厥陰證 嘔吐涎沫 少陰證 厥冷煩躁 陽明證 食谷欲嘔 皆妙
  霹靂散
  附子 1個(gè) 炮過 以冷灰 培半時(shí)取出 切半個(gè) 細(xì)剉 入臘茶 1錢
  水一盞 煎至六分 去渣 入熟蜜半匙 放冷服之 須臾躁止 得睡 汗出 差
  (○治陰盛隔陽證)
  ※ 右二方 出於李梴醫(yī)學(xué)入門書中
  溫白元
  川烏炮 2兩 5錢 吳茱萸 桔梗 柴胡 石菖蒲 紫菀 黃連 乾薑炮 肉桂 川椒赤茯苓
  皂角炙 厚樸 人蔘 巴豆霜 各 5錢
  右為末 煉蜜和丸 梧子大 薑湯下 3丸 或 5丸 至 7丸
  ○ 此方 出於局方 治積聚 癥癖 黃疸 鼓脹 十種水氣 九種心痛 八種痞塞
  五種淋疾 遠(yuǎn)年瘧疾
  ○ 龔信醫(yī)鑑曰 婦人 腹中積聚 有似懷孕 羸瘦困弊 或歌哭如邪祟 服此藥 自愈
  久病服之則 皆瀉出蟲蛇 惡膿之物
  瘴疸丸
  茵蔯 梔子 大黃 芒硝 各 1兩 杏仁 6錢 常山 鱉甲 巴豆霜 各 4錢 豆豉 2錢
  右為末 蒸餅和丸 梧子大 每 3丸 或 5丸 溫水送下
  ○ 此方 出於危亦林得效方書中 一名 茵蔯丸
  治時(shí)行瘟疫 及 瘴瘧 黃疸 濕熱病
  三稜消積丸
  三稜 蓬朮 神麴 各 7錢 巴豆和皮入米同炒黑去米 青皮 陳皮 茴香 各 5錢 *皮
  益智仁 各 3錢
  右為末 醋糊和丸 梧子大 薑湯下 30~40丸
  ○ 此方 出於李杲東垣書中 治生冷物不消滿悶
  秘方化滯丸
  三稜 蓬朮竝煨 各 4錢 8分 半夏麴 木香 * 青皮 陳皮竝去白 黃連 各 2錢5分
  巴豆肉醋浸一宿熬乾 6錢 右為末 以烏梅末 入面少許 煮作糊和丸 黍米
  每服 5-7 丸 至 10 丸 欲通利則 以熱湯下 欲磨積則 陳皮湯下 欲止泄則 飲冷水
  ○ 此方 出於朱震亨丹溪心法書中 理一切氣 化一切積 久堅(jiān)沈痼 磨之自消 暴積乍留
  導(dǎo)之立去 奪造化 有通塞之功 調(diào)陰陽 有補(bǔ)瀉之妙
  三物白散
  桔梗 貝母 各3錢 巴豆去皮心熬研如脂 1錢 右為末 和勻白湯 和服半錢 弱人減半
  或吐 或利 不利 進(jìn)熱粥一碗 利不止 進(jìn)冷粥一碗
  如意丹
  川烏炮 8錢 檳榔 人蔘 柴胡 吳茱萸 川椒 白茯苓 白薑 黃連 紫菀 厚樸 肉桂 當(dāng)歸
  桔梗 皂角 石菖蒲 各 5錢 巴豆霜 2錢5分
  右為末 煉蜜和丸 梧子大 朱砂為衣 每 5丸 或 7丸 溫水下
  ○ 專治瘟疫 及 一切鬼祟
  ※ 右二方 出於李梴醫(yī)學(xué)入門書中
  ▷ 論曰 右巴豆六方 即 古人之各自置方 各自經(jīng)驗(yàn)而
  此六方 同是一巴豆之力則 所用 亦無異而 同歸於一也
  蓋 巴豆 少陰人病之 必不可不用而 又不可輕用 必不可浪用而 又不可疑用之藥
  故 聯(lián)錄六方 備述經(jīng)驗(yàn) 昭明其理者 欲其用之必中而 不敢輕忽也





  
  新定 少陰人病 應(yīng)用要藥 二十四方

  黃芪桂枝附子湯
  桂枝 黃芪 各3錢 白芍藥 2錢 灸甘草 當(dāng)歸 各1錢 炮附子 1錢 或2錢 生薑3片 大棗2枚
  人蔘桂枝附子湯
  人蔘 4錢 桂枝 3錢 白芍藥 黃芪 各2錢 當(dāng)歸 灸甘草 各1錢 炮附子 1錢或2錢 生薑3片 大棗2枚
  升陽益氣附子湯
  人蔘 桂枝 白芍藥 黃芪 各2錢 白何首烏 官桂 當(dāng)歸 灸甘草 各1錢 炮附子 1錢 或2錢
  生薑 3片大棗 2枚
  人蔘官桂附子湯
  人蔘 5錢 或一兩 官桂 黃芪 各3錢 白芍藥 2錢 當(dāng)歸 灸甘草 各1錢 炮附子 2錢或2錢5分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 右四方 皆亡陽危病藥也
  亡陽病人 小便白而多 危有馀地則 用附子 1錢 日再服
  小便赤而少 危無馀地則 用附子 2錢 日二三服
  病在將危用 1錢 病在免危用 1錢 病在調(diào)理亦 1錢 日再服
  升陽益氣湯
  人蔘 桂枝 黃芪 白芍藥 各2錢 白何首烏 官桂 當(dāng)歸 灸甘草 各1錢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補(bǔ)中益氣湯
  人蔘 黃芪 各3錢 灸甘草 白朮 當(dāng)歸 陳皮 各1錢 藿香 蘇葉 各3分或各5分 生薑 3片大棗 2枚
  黃芪桂枝湯
  桂枝 3錢 白芍藥 黃芪 各2錢 白何首烏 當(dāng)歸 灸甘草 各1錢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川芎桂枝湯
  桂枝 3錢 白芍藥 2錢 川芎 蒼朮 陳皮 灸甘草 各1錢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芎歸香蘇散
  香附子 2錢 紫蘇葉 川芎 當(dāng)歸 蒼朮 陳皮 灸甘草 各1錢 蔥白5莖 生薑3片 大棗2枚
  藿香正氣散
  藿香 1錢5分 紫蘇葉 1錢
  蒼朮 白朮 半夏 陳皮 青皮 大腹皮 桂皮 乾薑 益智仁 灸甘草 各5分 生薑3片 大棗2枚
  八物君子湯
  人蔘 2錢 黃芪 白朮 白芍藥 當(dāng)歸 川芎 陳皮 灸甘草 各1錢 生薑3片 大棗2枚
  ▷ 本方 以白何首烏 易人蔘則 名曰 白何烏君子湯
  本方 用蔘芪 各 1錢 加白何首烏 官桂 各 1錢則 名曰 十全大補(bǔ)湯
  本方 用人蔘 1兩 黃芪 1錢則 名曰 獨(dú)蔘八物湯
  香附子八物湯
  香附子 當(dāng)歸 白芍藥 各 2錢 白朮 白何首烏 川芎 陳皮 灸甘草 各1錢 生薑3片 大棗2枚
  ♧ 嘗治 婦人 思慮傷脾 咽乾舌燥 隱隱有頭痛 神效
  桂枝半夏生薑湯
  生薑 3錢 桂枝 半夏 各 2錢 白芍藥 白朮 陳皮 灸甘草 各1錢
  治虛寒嘔吐 水結(jié)胸等證
  香砂養(yǎng)胃湯
  人蔘 白朮 白芍藥 甘草灸 半夏 香附子 陳皮 乾薑 山查肉 砂仁 白豆蔲 各 1錢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赤白何烏寬中湯
  白何首烏 赤何首烏 良薑 乾薑 青皮 陳皮 香附子 益智仁 各 1錢 大棗 2枚
  ○ 治四體倦怠 小便不快 陽道不興 將有浮腫之漸者 用之
  本方 加 厚樸 枳實(shí) 木香 大腹皮 各 5分則 又有通氣脈之功力 (十二味寬中湯)
  雖浮腫已成者 安心靜慮一百日而 日再服則 自無不效之理
  本方 以人蔘 易赤何首烏則 名曰 人蔘白何烏寬中湯
  以當(dāng)歸 易赤何首烏則 名曰 當(dāng)歸白何烏寬中湯
  ○ 古方 有乾薑 良薑 青皮 陳皮 等分 作湯丸 名曰 寬中湯
  嘗治 少陰人 小便不快 陽道不興 四體倦怠 無力者 用之 必效 百發(fā)百中
  又 寬中丸 本方 加 五靈脂 益智仁 各 1錢則 治腹痛 神效
  蒜蜜湯
  白何首烏 白朮 白芍藥 桂枝 茵蔯 益母草 赤石脂 罌粟殼 各1錢 生薑3片 大棗2枚 大蒜 5根 清蜜半匙
  ○ 治痢疾
  雞蔘膏
  人蔘 1兩 桂皮 1錢 雞 1首
  濃煎服 或以胡椒 清蜜 助滋味 無妨
  ○ 此方 自古有方 治瘧疾⋅痢疾 神效 嘗治久瘧 先用 巴豆 通利大便 後數(shù)三日連用 雞蔘膏 快效
  桂皮 或以桂心 代用
  巴豆丹
  巴豆 1粒
  去殼取粒 溫水吞下 全粒 或半粒 仍煎湯藥
  ○ 以煎藥時(shí)刻 巴豆 獨(dú)行腹胃間 太半用力 然後 服湯藥則 湯藥 可以與巴豆 同行
  通快腹胃 升提其氣也 再煎湯藥 大便通後 又連服之
  巴豆 全粒 下利 半粒 化積
  人蔘陳皮湯
  人蔘 1兩 生薑 砂仁 陳皮 各1錢 大棗2枚
  ○ 本方 以炮乾薑 易生薑 又加桂皮 1錢則 尤有溫胃逐冷之力
  以本方嘗治未周年小兒 陰毒慢風(fēng) 連服數(shù)日 病快癒矣 病愈後 更不服藥 再發(fā)不治
  人蔘吳茱萸湯
  人蔘 1兩 吳茱萸 生薑 各3錢 白芍藥 當(dāng)歸 官桂 各1錢
  官桂附子理中湯
  人蔘 3錢 白朮 炮乾薑 官桂 各2錢 白芍藥 陳皮 灸甘草 各1錢 炮附子 1錢或2錢
  吳茱萸附子理中湯
  人蔘 白朮 炮乾薑 官桂 各2錢 白芍藥 陳皮 灸甘草 吳茱萸 小茴香故紙 各1錢 炮附子 1錢或2錢
  白何烏附子理中湯
  白何首烏 白朮炒 白芍藥微炒 桂枝 乾薑炮 各2錢 陳皮 甘草灸 附子炮 各1錢
  白何首烏理中湯
  白何首烏 白朮 白芍藥 桂枝 炮乾薑 各2錢 陳皮 灸甘草 各1錢
  ○ 有人蔘則 用人蔘 無人蔘則 用白何首烏
  白何首烏 與 人蔘 性味相近而 清越之力 不及 溫補(bǔ)之力 過之 不無異同之處
  險(xiǎn)病 危證 人蔘二錢以上 不可全恃 白何首烏代用 古方 經(jīng)驗(yàn)不多 藥材生疏 故也
  然 此一味 必不可遺棄於補(bǔ)藥中而 古方 何人飲 用白何首烏五錢 治瘧病
  ▷ 右 少陰人藥 諸種
  附子 炮用 甘草 炙用 乾薑 炮用 或 生用 黃芪 炙用 或 生用
  ▷ 窮港僻村 病起倉卒 雖單方 猶百勝於束手無策
  陽明病 雖單黃芪 桂皮 人蔘 芍藥 亦可用
  少陰病 雖單附子 芍藥 人蔘 甘草 亦可用
  太陽病 雖單蘇葉 蔥白 黃芪 桂枝 亦可用
  太陰病 雖單白朮 乾薑 陳皮 藿香 亦可用
  為先用單方而 一邊求得全方則 必?zé)o救病失機(jī)之理
  然 當(dāng)用 全方中 所有之藥 不當(dāng)用 全方中 所無之藥 舊本에 依據(jù)한 補(bǔ)遺方
  桂附藿陳理中湯
  人蔘 白朮 白芍藥 乾薑 官桂 各 2錢 灸甘草 炮附子 藿香 砂仁 陳皮 各1錢 大棗2枚(或倍用 附子)
  獨(dú)蔘官桂理中湯
  人蔘 5錢 白朮 乾薑 白芍藥 官桂 各2錢 陳皮 甘草灸 各1錢 大棗 2枚
  本方 加附子 2錢 名曰獨(dú)蔘附子理中湯
  芎歸蔥蘇理中湯
  人蔘 白芍藥 白朮 乾薑 各2錢 官桂 甘草灸 附子 川芎 當(dāng)歸 桂枝 紫蘇葉 各1錢 蔥白3莖棗2枚
  獨(dú)蔘湯
  人蔘 1兩 乃至 5 6兩
  水煎去滓 安新汲水中取冷服
  功難盡述

-------------------
  

  少陽人 胃受熱 裡熱病論

  ○ 太陽病 ***日 如瘧狀 發(fā)熱惡寒 熱多寒少 脈微而惡寒者 此 陰陽俱虛
  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 面色 反有熱色者 未欲解也 不能得小汗出 身必癢
  宜桂麻各半湯
  ○ 太陽病 似瘧 發(fā)熱惡寒 熱多寒少 脈微弱者 此 亡陽也 身不癢 不可發(fā)汗
  宜桂婢各半湯
  ▷ 論曰 此證 大便 不過一晝夜而通者 當(dāng)用 荊防瀉白散
  大便 過一晝夜而不通者 當(dāng)用 地黃白虎湯
  ○ 陽明證 小便不利 脈浮而渴 豬苓湯主之
  ○ 三陽合病 頭痛面垢 譫語遺尿 中外俱熱 自汗煩渴 腹痛身重 白虎湯主之 (張仲景)
  ▷ 論曰 陽明證者 但熱無寒之謂也
  三陽合病者 太陽少陽陽明證 俱有之謂也
  此證 當(dāng)用 豬苓湯 白虎湯
  然 古方 豬苓湯 不如新方 豬苓車前子湯之俱備
  古方 白虎湯 不如新方 地黃白虎湯之全美矣
  若 陽明證 小便不利者 兼 大便秘燥則 當(dāng)用 地黃白虎湯
  ○ 陽厥者 初得病 必身熱頭痛 外有陽證 至四五日 方發(fā)厥
  厥至半日 卻身熱 蓋 熱氣深 方能發(fā)厥 若 微厥 卻發(fā)熱者 熱甚故也
  其脈 雖伏 按之滑者 為裏熱
  或飲水 或揚(yáng)手?jǐn)S足 或煩躁 不得眠 大便秘 小便赤 外證 多昏憒 用白虎湯 (朱肱)
  ▷ 論曰 少陽人 裡熱病 地黃白虎湯 為圣藥而 用之者 必觀於大便之通不通也
  大便 一晝夜有馀而不通則 可用也
  二晝夜不通則 必用也
  凡 少陽人 大便 一晝夜不通則 胃熱已結(jié)也
  二晝夜不通則 熱重也
  三晝夜不通則 危險(xiǎn)也
  一晝夜 ***辰刻 二晝夜 恰好用之 無至三晝夜之危險(xiǎn)
  若 譫語證 便秘則 不可過一晝夜
  ▷ 少陽人 胃受熱則 大便燥也
  脾受寒則 泄瀉也
  故 亡陰證 泄瀉 二三日而 大便秘 一晝夜則 清陰將亡而 危境也
  胃熱證 大便 三晝夜不通而 汗出則 清陽將渴而 危境也
  ▷ 少陽人 大便不通病 用白虎湯三四服 當(dāng)日 大便不通者 將為融會貫通 大吉之兆也
  不必疑惑而 翌日 又服二三貼則 必?zé)o不通
  ▷ 少陽人 表裏病結(jié)解 必觀於大便而
  少陽人大便 頭燥尾滑 體大而疏通者 平時(shí)無病者之大便也
  其次 大便滑 一二次 快滑泄 廣多而止者 有病者之病快解之大便也
  其次 一二次 尋;阏 有病者 病勢不加之大便也
  其次 或 過一晝夜有馀不通
  或 一晝夜間 三四五次 小小滑利者 將澁之候也 非好便也 宜預(yù)防
  ▷ 少陰人 裡寒病 臍腹冷證 受病之初 已有腹鳴泄瀉之機(jī)驗(yàn)而
  其機(jī) 甚顯則 其病執(zhí)證易見而 用藥可早也
  少陽人 裡熱病 胸膈熱證 受病之初 雖有胸?zé)⿶炘镏畽C(jī)驗(yàn)而
  其機(jī) 不甚顯則 執(zhí)證難見而 用藥太晚也
  若使 少陽人病 胸?zé)⿶炘镏?yàn) 顯然露出 使人可覺則 其病已險(xiǎn)而 難為措手矣
  凡 少陽人 表病 有頭痛則 自是表病明白 易見之初證也
  若復(fù)引飲 小便赤則 可畏也
  泄瀉 揚(yáng)手?jǐn)S足則 大畏也
  少陽人 裡病 大便 過一晝夜有馀而不通則 自是裡病明白易見之初證也
  若復(fù) 大便 過三晝夜 不通則 危險(xiǎn)矣
  背癰⋅腦疽⋅唇瘇⋅纏喉風(fēng)⋅咽喉 等病 受病之日 已為危險(xiǎn)證也
  陽毒發(fā)斑⋅流注丹毒⋅黃疸 等病 受病之日 已為險(xiǎn)證也
  面⋅目⋅口⋅鼻⋅牙齒之病 成病之日 皆為重證也
  凡 少陽人 表病 有頭痛證則 必用 荊防敗毒散
  裡病 有大便過一晝夜不通證則 用 白虎湯
  ○ 渴病有三 曰消渴 曰消中 曰消腎
  熱氣上騰 胸中煩躁 舌赤唇紅 此渴 引飲常多 小便數(shù)而少 病屬上焦 謂之消渴
  熱蓄於中 消谷善饑 飲食倍常 不生肌肉 此渴 亦不甚煩 小便數(shù)而甜 病屬中焦 謂之消中
  熱伏於下 腿膝枯細(xì) 骨節(jié)痠疼 飲水不多 隨即尿下 小便多而濁 病屬下焦 謂之消腎
  又有五石過度之人 真氣既盡 石勢獨(dú)留 陽道興強(qiáng) 不交精泄 謂之強(qiáng)中
  消渴 輕也 消中 甚焉 消腎 尤甚焉 若 強(qiáng)中則 其斃可立而待也 (王好古)
  ○ 上消者 舌上赤裂 大渴引飲 白虎湯主之
  中消者 善食而瘦 自汗 大便硬 小便數(shù) 黃連豬肚丸主之
  下消者 煩躁引飲 小便如膏 腿膝枯細(xì) 六味地黃湯主之 (朱震亨)
  ○ 渴而多飲 為上消
  消谷善饑 為中消
  渴而尿數(shù) 有膏油 為下消 (醫(yī)學(xué)綱目)
  ○ 因耽嗜色欲 或服丹石 真氣既脫 熱邪獨(dú)盛 飲食如湯消雪 肌膚日削 小便如膏油
  陽強(qiáng)興盛 不交精泄 三消之中 最為難治 (危亦林)
  ▷ 論曰 消渴者 病人胸次 不能寬遠(yuǎn)闊達(dá)而 陋固膠小 所見者 淺 所欲者 速 計(jì)策鶻突
  意思艱乏則 大腸清陽 上升之氣 自不快足 日月耗困而 生此病也
  胃局清陽 上升而 不快足於頭面四肢則 成上消病
  大腸局清陽 上升而 不快足於胃局則 成中消病
  上消 自為重證而
  中消 倍重於上消 中消 自為險(xiǎn)證而
  下消 倍險(xiǎn)於中消
  上消 宜用 涼膈散火湯
  中消 宜用 忍冬藤地骨皮
  下消 宜用 熟地黃苦參湯
  尤宜 寬闊其心 不宜 膠小其心 寬闊則 所欲必緩 清陽上達(dá)
  膠小則 所欲必速 清陽下耗
  ▷ 平心靜思則 陽氣上升 輕清而 充足於頭面四肢也 此 元?dú)庖?清陽也
  勞心焦思則 陽氣下陷 重濁而 郁熱於頭面四肢也 此 火氣也 耗陽也
  ○ 消渴 預(yù)防發(fā)癰疽 忍冬藤 不拘多少 根莖花葉 皆可服 (危亦林)
  ○ 消渴之疾 能食者 末傳 必發(fā)腦疽背瘡
  不能食者 必傳 中滿鼓脹 (李杲)
  ○ 消渴之病 變成發(fā)癰疽 或成水病 或雙目失明 (東醫(yī)醫(yī)方類聚)
  ▷ 論曰 癰疽 眼病 皆是中消之變證也
  中消 自為險(xiǎn)證則 上消 當(dāng)早治也 中消 必急治也 下消則 濱死
  ○ 一童子 自嬰至童 盜汗七年 諸藥不效 服涼膈散三日 病已 (王好古)
  ▷ 論曰 少陽人 大腸清陽 快足於胃 充溢於頭面四肢則 汗必不出也
  少陽人汗者 自是陽弱也而 服涼膈散 病已則 此病即 上消而 其病 輕也
  ○ 夫渴者 數(shù)飲水 其人 必頭面眩 背寒而嘔 因虛故也 (東醫(yī)醫(yī)方類聚)
  ○ 凡 陰虛證 每日午後 惡寒發(fā)熱 至晚 亦得微汗而解 誤作瘧治 多致不救 (龔信)
  ○ 消渴 宜慎者 有三 一飲酒 二房勞 三咸食及面
  能慎此三者 雖不服藥 亦可自愈 (孫思邈 千金方書)
  ▷ 論曰 上消 中消 裡陽升氣 雖則虛損 表陰降氣 猶恃完壯故
  其病雖險(xiǎn) 猶能歲月支撐者 以此也
  若 夫陰虛午熱 飲水 背寒而嘔者 表裏陰陽 俱為虛損
  所以為病尤險(xiǎn) 與下消 略相輕重
  然能善攝身心服藥則 十之六七 尚可生也
  不善攝身心服藥則 百之百 必死也
  此證 當(dāng)用 獨(dú)活地黃湯 十二味地黃湯
  ▷ 易之需九三爻辭 曰 需于泥 致寇至
  象曰 需于泥 災(zāi)在外也 自我致寇 敬慎不敗也
  以此意而 仿之曰 陰虛午熱 背寒而嘔 其病雖險(xiǎn)然 死尚在外也
  能齋戒其心 恭敬其身 又服好藥 不死也
  (少陽人) 泛論

  ※ 少陽人病 中風(fēng)⋅吐血⋅嘔吐⋅腹痛⋅食滯痞滿 五證 同出一屬而 自有輕重
  浮腫⋅喘促⋅結(jié)胸⋅痢疾⋅寒熱往來胸脇滿 五證 同出一屬而 自有輕重
  ※ 少陽人 中風(fēng) 半身不遂 一臂不遂 末如何之疾也
  重者 必死 輕者 猶生 間以服藥 安而復(fù)之 待其自愈而 不可期必治法之疾也
  ※ 少陽人 吐血者 必蕩滌剛愎偏急 與人並驅(qū)爭涂之
  淡食服藥 修養(yǎng)如釋道 一百日則 可以少愈
  二百日則 可以大愈
  一周年則 可以快愈
  三周年則 可保其壽
  凡 吐血 調(diào)養(yǎng)失道則 必再發(fā) 再發(fā)則 前功 皆歸於虛地
  若 再發(fā)者則 又 自再發(fā)日 計(jì)數(shù) 一百日 少愈 一周年 快愈
  若 十年 二十年 調(diào)養(yǎng)則 必得高壽
  ※ 凡 少陽人 間有鼻血少許 或 口鼻間痰涎中有血 雖細(xì)微 皆吐血之屬也
  又 口中暗有冷涎 逆上者 雖不嘔吐 亦嘔吐之屬也
  少年 有此證者 多致夭折 以其等閒任置故也
  此二證 必在重病險(xiǎn)病之列 不可不預(yù)防服藥 永除病根 然後 可保無虞
  ※ 中風(fēng) 受病太重故 治法 不可期必
  吐血 受病猶輕故 治法 可以期必
  中風(fēng) 吐血 調(diào)養(yǎng)為主 服藥次之
  嘔吐以下 腹痛⋅食滯痞滿 服藥調(diào)養(yǎng)則 其病易愈
  ※ 中風(fēng) 嘔吐 宜用 獨(dú)活地黃湯
  吐血 宜用 十二味地黃湯
  ※ 浮腫為病 急治則 生 不急治則 危
  用藥早則 容易愈也 用藥不早則 孟浪死也
  此病 外勢平緩 似不速死故 人必易之
  此病 實(shí)是急證 四五日內(nèi) 必治之疾 謾不可以十日論之也
  浮腫 初發(fā) 當(dāng)用 木通大安湯 或 荊防地黃湯 加 木通 日再服則 六七日內(nèi) 浮腫必解
  浮腫 解後 百日內(nèi) 必用 荊防地黃湯 加 木通 二三錢 每日 一二貼用之
  以清小便 以防再發(fā) 再發(fā)難治
  浮腫 初解 飲食 尤宜忍饑而 小食
  若 如平人大食則 必不免再發(fā)
  大畏 小便赤也 小便清則 浮腫解
  小便赤則 浮腫結(jié)
  ※ 少陽人 中消者 腹脹則 必成鼓脹 鼓脹不治
  少陽人 鼓脹病 如少陰人 藏結(jié)病 皆經(jīng)歷五六七八月 或 周年而 竟死
  蓋 少陰人 藏結(jié) 表陽溫氣 雖在幾絕 裡陰溫氣 猶恃完壯
  少陽人 鼓脹 裡陽清氣 雖在幾絕 表陰清氣 猶恃完壯故 皆經(jīng)歷久遠(yuǎn)而 死也
  ※ 少陽人 傷寒 喘促 宜先用 靈砂一分 溫水調(diào)下
  因煎荊⋅防⋅瓜蔞等藥 用之則 必?zé)o煎藥時(shí)刻遲滯救病
  ※ 靈砂 藥力急迫 可以一再用而 不可屢用
  蓋 救急之藥 敏於救急而已 藥必湯服 然後 充滿腸胃 能為補(bǔ)陰補(bǔ)陽
  ※ 痢疾之比結(jié)胸則 痢疾 為順證也而 痢疾之謂重證者 以其 與浮腫 相近也
  嘔吐之比腹痛則 嘔吐 為逆證也而 嘔吐之謂惡證者 以其 距中風(fēng) 不遠(yuǎn)也
  ※ 少陽人 痢疾 宜用 黃連清腸湯
  ※ 少陽人 瘧病 有間兩日發(fā)者 即 勞瘧也 可以緩治 不可急治
  此證 瘧不發(fā)日 用 獨(dú)活地黃湯 二貼 朝暮服
  瘧發(fā)日 預(yù)煎 荊防敗毒散 二貼 待惡寒發(fā)作時(shí) 二貼連服
  一月之內(nèi) 以獨(dú)活地黃湯 四十貼 荊防敗毒散 二十貼 為準(zhǔn)的則 其瘧 必?zé)o不退之理
  ※ 少陽人 內(nèi)發(fā)咽喉 外腫項(xiàng)頰者 謂之纏喉風(fēng) 二三日內(nèi) 殺人 最急
  又 上唇 人中穴瘇 謂之 唇瘇
  凡 人中左右 逼近處 一指許 發(fā)瘇 雖微如粟粒 亦危證也
  此二證 始發(fā)而 輕者 當(dāng)用 涼膈散火湯 陽毒白虎湯
  重者 當(dāng)用 水銀熏鼻方 一炷 熏鼻而 項(xiàng)頰汗出則 愈
  若 倉卒 無熏鼻藥則 輕粉末 一分五里 乳香 沒藥 甘遂末 各五分
  和勻糊丸 一服盡
  ※ 少陽人 小兒 食多肌瘦 宜用 蘆薈肥兒丸 忍冬藤地骨皮湯
  ♧ 嘗見 少陽人 肩上 有毒瘇 火熬香油灌瘡 肌肉焦?fàn)而 不知其熱
  有醫(yī) 教以牛角片 置火炭上 燒而熏之 煙入瘡口 毒汁自流 其瘇立愈
  ♧ 嘗見 少陽人 七十老人 發(fā)腦疽
  有醫(yī) 教以河豚卵 作末傅之 其疽立愈
  河豚卵 至毒 彘犬 食之則 立死 掛於林木間 烏鵲 不敢食
  ♧ 嘗治 少陽人 蛇頭瘡 河豚卵 作末少許 點(diǎn)膏藥上 傅之而 一日一次 易以新末
  傅藥五六日 病效而 新肉急生而有妬肉 因以磨刀砥末 傅之 妬肉立消而 病愈
  又 用之於連珠痰 多日傅之者 必效
  用之於為炭火所傷 與狗咬 蟲咬 無不得效
  ♧ 嘗治 少陽人 六十老人 中風(fēng) 一臂不遂病 用 輕粉五里 其病 輒加
  少陽人 二十歲 少年 一腳微 不仁 痹風(fēng) 用 輕粉甘遂龍虎丹 二三次用之 得效
  ♧ 嘗治 少陽人 咽喉 水不入 大便不通 三日 病至危境 用甘遂天一丸 即效
  ♧ 嘗治 少陽人 七十老人 大便 四五日不通 或六七日不通 飲食如常 兩腳 膝寒無力
  用輕粉甘遂龍虎丹 大便即通
  後數(shù)日 大便 又秘則 又用 屢次用之 竟以大便 一日一度 為準(zhǔn)而 病愈
  此老 竟得八十壽
  ♧ 嘗見少陽人 當(dāng)門二齒齦縫血出頃刻間數(shù)碗 將至危境
  有醫(yī)教以火熬香油 以新綿點(diǎn)油乘熱灼齒縫 仍為血止
  ♧ 嘗見 少陽人 一人 每日 一次梳頭 數(shù)月後 得口眼喎斜病
  其後 又見 少陽人日梳 得喎斜病者 凡三人 蓋 日梳 少陽人 禁忌也
  嘗見 太陰人 八十老人 日梳者 老人 自言曰 日梳極好 我之日梳 已為四十年云

 



  
  張仲景 傷寒論中 少陽人病 經(jīng)驗(yàn)設(shè)方 十方

  白 虎 湯 石膏 5錢 知母 2錢 甘草 7分 粳米 半合
  豬 苓 湯 豬苓 赤茯苓 澤瀉 滑石 阿膠 各 1錢
  五 苓 散 澤瀉 2錢 5分 赤茯苓 豬苓 白朮 各 1錢 5分 肉桂 5分
  小柴胡湯 柴胡 3錢 黃芩 2錢 人蔘 半夏 各 1錢 5分 甘草 5分
  大青龍湯 石膏 4錢 麻黃 3錢 桂枝 2錢 杏仁 1錢5分 甘草 1錢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桂婢各半湯 石膏 2錢 麻黃 桂枝 白芍藥 各 1錢 甘草 3分 生薑 3片 大棗 2枚
  小陷胸湯 半夏制 5錢 黃連 2錢 5分 瓜蔞 大者 4分의 1
  大陷胸湯 大黃 3錢 芒硝 2錢 甘遂末 5分
  十 棗 湯 莞花微炒 甘遂 大戟炒 等分為末
  別取大棗十枚 水一盞 煎至半盞 去棗 調(diào)藥末 強(qiáng)人一錢 弱人半錢服
  大便利下水 以粥補(bǔ)之
  腎 氣 丸 六味地黃湯 加五味子一味

  元明二代醫(yī)家著述中 少陽人病 經(jīng)驗(yàn)行用要藥 九方

  涼 膈 散
  連翹 2錢 大黃 芒硝 甘草 各 1錢 薄荷 黃芩 梔子 各 5分
  ○ 此方 出於局方 治積熱煩躁 口舌生瘡 目赤頭昏
  ♧ 今考更定 此方 當(dāng)去 大黃 甘草 黃芩
  黃連豬肚丸
  雄豬肚 1個(gè) 黃連 小麥炒 各 5兩 天花粉 白茯神 各 4兩 麥門冬 2兩
  右為末 入豬肚中 封口 安甑中蒸 爛搗 作丸 梧子大
  ○ 此方 出於危亦林得效方書中 治強(qiáng)中證
  ♧ 今考更定 此方中 麥門冬一味 肺藥也
  肺與腎 一升一降 上下貫通 腎藥五味中 肺藥一味 雖為贅材 亦自無妨 不必苛論
  六味地黃湯
  熟地黃 4錢 山藥 山茱萸 各 2錢 澤瀉 牧丹皮 白茯苓 各 1錢 5分
  ○ 此方 出於虞博醫(yī)學(xué)正傳書中 治虛勞
  ♧ 今考更定 此方中 山藥一味 肺藥也
  生熟地黃丸
  生乾地黃 熟地黃 玄參 石膏 各 1兩 糊丸 梧子大 空心 茶清下 50~70丸
  ○ 此方 出於李梴醫(yī)學(xué)入門書中 治眼昏
  導(dǎo)赤散
  木通 滑石 黃柏 赤茯苓 生地山梔甘草梢 各 1錢 枳殼 白朮 各 5分
  ○ 此方 出於龔信萬病回春書中 治尿如米泔色 不過二服 愈
  ♧ 今考更定 此方 當(dāng)去 枳殼 白朮 甘草
  荊防敗毒散
  羌活 獨(dú)活 柴胡 前胡 赤茯苓 荊芥穗 防風(fēng) 枳殼 桔梗 川芎 人蔘 甘草 各 1錢 薄荷 少許
  ○此方 出於醫(yī)鑑書中 治傷寒 時(shí)氣發(fā)熱 頭痛項(xiàng)強(qiáng) 肢體煩疼
  ♧ 今考更定 此方 當(dāng)去 枳殼 桔梗 川芎 人蔘 甘草
  肥兒丸
  胡黃連 5錢 使君子肉 4錢 5分 人蔘 黃連 神麴 麥芽 山查肉 各 3錢 5分
  白茯苓 白朮 灸甘草 各 3錢 蘆薈煆 2錢 5分
  右為末 黃米糊丸 綠豆大 米飲下 20~30 丸
  ○ 此方 出於醫(yī)鑑書中 治小兒疳積
  ♧ 今考更定 此方 當(dāng)去 人蔘 白朮 山查肉 甘草而 使君子一味 未能經(jīng)驗(yàn)的知藥性故 不敢輕論
  消毒飲
  牛蒡子 2錢 荊芥穗 1錢 生甘草 防風(fēng) 各 5分
  ○ 此方 出於醫(yī)鑑書中 治痘不快出 及 胸前稠密 急用三四服 快透 解毒神效
  ♧ 今考更定 此方 當(dāng)去 甘草
  水銀熏鼻方
  黑 水銀 各 1錢 朱砂 乳香 沒藥 各 5分 血竭 雄黃 沈香 各 3分
  右為末 和勻 卷作紙燃七條 用香油點(diǎn)燈 放床上 令病人 放兩腳包住 上用單被
  通身蓋之 口噤涼水 頻換則 不損口 初日 用三條 後日 每用一條 熏鼻
  ○ 此方 出於朱震亨丹溪心法書中 治楊梅天皰瘡 甚奇
  ▷ 論曰 水銀 破積熱 清頭目 制陽回陰於下焦 為少陽人抑陽扶陰藥中 無敵之藥而
  祗可用之於當(dāng)日救急之用 不可用之於連日補(bǔ)陰之用者 以其拔山扛鼎之力 一舉而
  直搗大敵之巢穴 再舉則 敵已解散 反有倒戈之患故也 纏喉風(fēng) 必用之藥
  ▷ 少陽人 一腳不遂 兩腳不遂者 輕粉末 五厘 或一分 連三日服
  無論病之瘥不瘥 必不過三日服 又不過日服 五厘 或一分 謹(jǐn)風(fēng)冷 慎禁忌
  一臂不遂 半身不遂 口眼喎斜 不可用 用之必危
  ▷ 急病 可以急治 緩病 不可以急治 輕粉 劫藥 不可銳意用之 以望速效
  緩病 緩愈然後 可謂真愈 緩病 速效則 終必更病 難治
  有連三日用之者 有間一二三日連服 連三次用之者
  ♧ 嘗見 少陽人 咽喉病 眼鼻病 腳痹病 用水銀 連三四日 或熏鼻 或內(nèi)服 病愈者
  病愈後 一月之內(nèi) 必不可 內(nèi)處冷 外觸風(fēng) 尤不可 任意洗手洗面 更著新衣梳頭也
  犯此禁者 必死 又不可冷室 冷室則 觸冷而猝死 又不可燠室 燠室則 煩熱開牖觸風(fēng)
  而亦猝死 此皆目擊者也 一人 病愈十馀日 更著新衣而猝死 一人 病愈二十日後
  梳頭而猝死 一人 咽喉病 熏鼻 初日二條 翌日一條 當(dāng)夜 燠室觸風(fēng)而猝死
  時(shí)俗 服水銀者 忌鹽醬者 以醬中 有豆豉 能解水銀毒故也
  然 毒藥解毒 容或無妨則 不必苛忌鹽醬

  新定 少陽人病 應(yīng)用要藥 十七方

  荊防敗毒散
  羌活 獨(dú)活 柴胡 前胡 荊芥 防風(fēng) 赤茯苓 生地黃 地骨皮 車前子 各1錢
  ○右方 治頭痛 寒熱往來者 宜用
  荊防導(dǎo)赤散
  生地黃 3錢 木通 2錢 玄參 瓜蔞仁 各1錢5分 前胡 羌活 獨(dú)活 荊芥 防風(fēng) 各1錢
  ○右方 治頭痛 胸膈煩熱者 宜用
  荊防瀉白散
  生地黃 3錢 茯笭 澤瀉 各 2錢 石膏 知母 羌活 獨(dú)活 荊芥 防風(fēng) 各1錢
  ○右方 治頭痛 膀胱煢躁者 宜用
  豬苓車前子湯
  澤瀉 茯苓 各2錢 豬苓 車前子 各1錢5分 知母 石膏 羌活 獨(dú)活 荊芥 防風(fēng) 各1錢
  ○右方 治頭腹痛 有泄瀉者 宜用
  滑石苦蔘湯
  澤瀉 茯苓 滑石 苦蔘 各2錢 川黃連 黃柏 羌活 獨(dú)活 荊芥 防風(fēng) 各1錢
  ○右方 治腹痛 無泄瀉者 宜用
  獨(dú)活地黃湯
  熟地黃 4錢 山茱萸 2錢 茯苓 澤瀉 各1錢5分 牧丹皮 獨(dú)活 防風(fēng) 各1錢
  ○右方 治食滯痞滿者 宜用
  荊防地黃湯
  熟地黃 山茱萸 茯苓 澤瀉 各2錢 車前子 羌活 獨(dú)活 荊芥 防風(fēng) 各1錢
  咳嗽 加前胡 血證 加玄參 牧丹皮
  偏頭痛 加黃連 牛蒡子 食滯痞滿者 加牧丹皮
  有火者 加石膏 加石膏者 去山茱萸 頭痛煩熱 與 血證者 用生地黃
  ▷ 荊芥 防風(fēng) 羌活 獨(dú)活 俱是補(bǔ)陰藥
  荊防 大清胸膈散風(fēng)
  羌獨(dú) 大補(bǔ)膀胱真陰
  ○ 無論 頭腹痛 痞滿 泄瀉 凡虛弱者 數(shù)百貼用之 無不必效 屢試屢驗(yàn)
  十二味地黃湯
  熟地黃 4錢 山茱萸 2錢 白茯苓 澤瀉 各1錢5分 牧丹皮 地骨皮 玄參 枸杞覆盆子
  車前子 荊芥 防風(fēng)各1錢
  地黃白虎湯
  石膏 5錢 或1兩 生地黃 4錢 知母 2錢 防風(fēng) 獨(dú)活 各1錢
  陽毒白虎湯
  石膏 5錢 或1兩 生地黃 4錢 知母 2錢 荊芥 防風(fēng) 牛蒡子 各1錢
  ○右方 治陽毒發(fā)斑 便秘者 宜用
  涼膈散火湯
  生地黃 忍冬藤 連翹 各2錢 山梔子 薄荷 知母 石膏 防風(fēng) 荊芥 各1錢
  ○右方 治上消者 宜用
  忍冬藤地骨皮湯
  忍冬藤 4錢 山茱萸 地骨皮 各2錢 川黃連 黃柏 玄蔘 苦蔘 生地黃 知母 山梔子 枸杞子 覆盆子 荊芥 防風(fēng) 銀花 各1錢
  ○右方 治中消者 宜用
  熟地黃苦蔘湯
  熟地黃 4錢 山茱萸 2錢 白茯苓 澤瀉 各 1錢半 知母 黃柏 苦蔘 各1錢
  ○右方 治下消者 宜用
  木通大安湯
  木通 生地黃 各5錢 赤茯苓 2錢 澤瀉 車前子 川黃連 羌活 防風(fēng) 荊芥 各1錢
  ○右方 治浮腫者 宜用
  險(xiǎn)病 始終用藥 當(dāng)至百馀貼
  黃連 澤瀉 為貴材則 貧者 或去連澤
  黃連清腸湯
  生地黃 4錢 木通 茯苓 澤瀉 各2錢 豬苓 車前子 川黃連 羌活 防風(fēng) 各1錢
  ○右方 治痢疾者 宜用
  去木通二錢 加荊芥一錢 淋疾者 宜用
  朱砂益元散
  滑石 2錢 澤瀉 1錢 甘遂 5分 朱砂 1分
  ○右方 為末 溫水 或 井華水 調(diào)服
  夏月滌暑 宜用
  甘遂天一丸
  甘遂末 1錢 輕粉末 1分
  和勻糊丸 分作 10 丸 朱砂為衣
  ○ 作丸乾久則 堅(jiān)硬難和 每用時(shí) 以紙二三疊包裹 以杵搗碎 作麤末
  三四五片 口含末 因飲井華水和下 候三四辰刻內(nèi) 不下利則 再用二丸
  下利三度 為適中 六度 為快過 預(yù)煎米飲 下利二三度 因進(jìn)米飲
  否則 氣陷而 難堪耐
  ○ 治結(jié)胸 水入還吐
  ※ 甘遂一錢 輕粉五分 分作十丸則 名曰 輕粉甘遂龍虎丹
  ※ 輕粉 甘遂 各等分 作十丸則 名曰 輕粉甘遂雌雄丹
  ※ 輕粉一錢 乳香 沒藥 甘遂 各五分 分作三十丸則 名曰 乳香沒藥輕粉丸
  ○ 輕粉 發(fā)汗 甘遂 下水
  輕粉藥力 一分則 快足 五厘則 無不及
  甘遂藥力 一分五厘則 快足 七八厘則 無不及
  輕粉 甘遂 自是毒藥 俱不可輕易過一分用之 斟酌輕重
  病欲頭腦滌火則 輕粉 為君
  病欲胸膈下水則 甘遂 為君

  ▷ 少陽人藥 諸種 不可炮 灸 炒 煨用


  舊本依據(jù) 補(bǔ)遺方
  豬苓白虎湯
  ▷ 石膏 生地黃 各4兩 荊芥 牛蒡子 羌活 各1錢 獨(dú)活 玄蔘 山梔子 忍冬藤 薄荷 各5分




-------------------
李濟(jì)馬的《四象醫(yī)學(xué)》,確有另類的體質(zhì)見解,惜兄此貼并未引起重視,我想黃前輩會看到的,因?yàn)閷?jīng)方體質(zhì)辯證會有補(bǔ)充,并能啟發(fā)思路更深入地研究完善經(jīng)方體質(zhì)辯證學(xué)說以及藥人方人說。我手頭亦有有關(guān)李濟(jì)馬傳人李鐘善介紹《四象醫(yī)學(xué)》的一篇文章,我會陸續(xù)貼出的。我打字速度太慢了。

-------------------
謝謝提供四象醫(yī)學(xué)的資料!四象醫(yī)學(xué)重視人的體型體貌、心理行為特征、疾病的易趨性,并有相應(yīng)的處方,實(shí)用性強(qiáng),值得我們重視。

-------------------
黃前輩以及諸位先學(xué)如果有李濟(jì)馬先生的著作,請一定要不吝嗇地傳上來哦,謝謝了。

-------------------
有翻譯更好

-------------------
十分感謝樓主,其實(shí)李濟(jì)馬的《四象醫(yī)學(xué)》體質(zhì)辯證特質(zhì),早有所聞一直想涉獵其中堂奧卻苦求無門如今見之果然不同凡想

-------------------
很好   可是不懂古文,要借用什么才能夠讀通這文章呢??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rèn)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yàn)證